第十四课《立体的画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立体综合材料艺术以及浮雕的艺术特点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各种材料,将其加工成立体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 
二、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卡纸、毛线、扣子、纸杯、纸盘、超轻黏土、刷子、白乳胶等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寻找身边可以利用的各种材料和工具。 
难点:引导学生求新、求异、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有趣的立体画面。 
 四、教学过程 ? 
(一)尝试发现 
1.教师出示一张浮雕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它和平时常见的画有什么不同? 
2.指名回答,并解释“浮雕”的具体概念。 
3、教师小结:我们运用各种方法可以让平面的画变成立体的画面,这节课我们就来尝试学习这种有趣的画。 ?出示课题立体的画面--浮雕。 
(二)欣赏探究 
1.欣赏感受:教师出示古代、近代、现代各种不同材料的立体造型浮雕作品,学生欣赏感受其魅力。 
2.提问:(1)这些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 很漂亮、很精致、装扮生活) 
(2)你能看出来用了哪些方法吗?(刻、挖、卷、折、粘) 
3、生活中从不缺美好的事物,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你愿不愿意成为眼睛最亮的那一个? 
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材料可以做浮雕?(易拉罐、木条、石子、纸绳、谷类、丝绵、光盘、纸杯、纸、石子等) 
欣赏图片:小组之间说说它们用到了哪些制作手法?指名回答:卷、压、搓、揉、见、贴等 
总结:有的材料可以直接用,有的需要加工后再用,不同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变成了立体的画面。 
 (三)、好了,孩子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双手也来完成一件浮雕呢? 
提出作业要求:1、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幅浮雕作品。 
2、制作时,构思精巧,色彩协调。 
3、使用剪刀、胶棒等工具的时候,注意安全,保持教室整洁。 
(四)展示评价 
学生展示,教师评价作品,学生自评作品 
课后拓展 
同学们,不仅现代人会制作使用浮雕,古人更是将浮雕艺术发扬光大,山西九龙壁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建筑年代最早的龙壁,由426块琉璃构建组成,九条龙气势磅礴,飞腾之势跃然壁上。北京故宫里的浮雕作品也是数不胜数,有时间大家一定要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