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24 16:0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40分)
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B.古代蕨类植物形成了煤,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促进了碳-氧平衡
C.苔藓植物的叶大多只有一层细胞,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D.研究苏铁和银杏等孑遗植物有助于揭示植物类群的进化历程
2.下列对几种图示植物的知识总结,不正确的是(

A.[A]蕨,其叶片常呈羽状,背面会生出许多褐色隆起,里面含有大量的孢子
B.B、E的本质区别是E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C.[C]葫芦藓,具有根、茎、叶分化,根中有输导组织,可以比藻类植物长的高大
D.[D]海带,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分化,全身都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3.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定在浅海岩石上
B.肾蕨有假根、茎和叶的分化,适应陆地生活能力强
C.银杏、雪松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
D.桃树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依靠种子繁殖后代
4.最高等的植物类群是(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5.如图为某花的结构示意图,对该图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是花的主要结构
B.所有的花都具有①②③④
C.完成受精后③能继续发育
D.完成受精后④发育成果实
6.下列对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植株、雌蕊和果实示意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豆浆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图1中的④
B.图2中的①是由图1中的②发育形成的
C.经过传粉、受精后,图3中的④会发育成图4中的a
D.图4中的b萌发需要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7.合理的农业生产措施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低温储藏粮食,可以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
B.幼苗带土栽培,可以减少幼根和根毛的损伤
C.栽培马铃薯时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可以施加钾肥D.早春播种覆盖地膜,可以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
8.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生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尖伸长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实现了根的生长
B.植物的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等的无机盐
C.植物的枝条和绿叶都是由叶芽发育来的
D.茎能逐年加粗是茎的形成层细胞分裂、生长的结果
9.种子在形成过程中能产生植物激素--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油菜收获种子,番茄收获果实。若开花期间是连续阴雨天,影响了传粉,向雌蕊上喷洒适量生长素后(  )
A.油菜、番茄都减产B.油菜、番茄都不会减产C.油菜减产、番茄不减产
D.油菜不减产、番茄减产
10.同学们在“开心农场”种植辣椒,对栽培和生长过程进行了观察记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辣椒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B.一朵辣椒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可判断出辣椒花属于两性花
C.一个辣椒里面的多粒种子,是由一个子房里的多枚胚珠发育成的
D.辣椒幼苗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是因为土壤中缺乏含钾的无机盐
11.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12.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分能由下向上运输,那么能拉动水分由下向上运输的生理过程是(  )
A.合成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
13.岭南特产荔枝在结果期间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提高结实率
14.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B.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光
C.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D.农作物种植越密,对光利用越充分,产量就越高
15.某同学选取生长旺盛的盆栽斑叶植物进行探究。先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选取一片较大的带白斑的叶片(B区是白斑区,其余部分是绿色的),进行如下处理,将E区用铝箔上下盖起来,D处主叶脉用小刀切断,再将它移至阳光下数小时。假设A、B、C、E各区域形状大小一致,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该叶片取下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有A区、B区和E区
B.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应选取A区和C区形成对照
C.若设置A区和B区进行对照,目的是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
D.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C区和E区进行对照
16.春天桃花就开了,非常漂亮。桃花能够开放的营养主要来自(  )
A.春天桃树叶的光合作用B.花芽中贮存的营养C.茎中(主要是髓)贮存的营养D.由植物的根输送的营养
17.圣女果品质优良,以前只在盛夏才能上市,现在人们采取温室育苗使圣女果提前上市、增产增收。下列有关菜农在种植圣女果过程中采取的措施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效率
B.幼苗带土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C.合理施肥--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
D.开花时,蘸花或放养蜜蜂--帮助传粉和授精,提高受精率和坐果率
18.呼吸作用的意义在于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

A.能量
B.二氧化碳
C.葡萄糖
D.糖类
19.陇南盛产“大红袍”花椒,这种花椒粒大饱满、香味浓郁、麻味醇厚,深受人们喜爱。“大红袍”花椒生长过程中,植株吸收的绝大部分水分都通过某一生理活动散失掉了,该生理活动是(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细胞分裂
20.为了治理“脏、乱、差”,把树木砍掉,统一种植草坪,引起了许多人的议论。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树木参差不齐影响市容
B.树木落叶影响卫生C.种草比种树便于管理
D.树木的作用不可替代不能砍
二、连线题(共10分)
21.请将下列植物与其所属的类群及该类群的主要特征用线连接起来。
?
三、识图作答题(共20分)
22.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各异的植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类植物。
(2)_____(填字母代号)类植物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原因是其叶只有一层细胞,有毒气体可以背腹两面浸入细胞。
(3)_____(填字母代号)类植物已具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并且体内具有专门的_______?组织,所有该类植物同E类植物相比长得较为高大且结构也更为复杂。
(4)A、D两类植物的共同特点都是能产生_____,但A类植物的种子外面有______包被,属于______植物;
23.莱豆豆类蔬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图为莱豆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三个形态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结构是由花的______发育来的,要形成图中所示的豆粒至少需要_____个精子参与受精过程。
(2)播种一周后,幼苗陆续破土而出,幼苗是由种子中的胚发育而成的,乙图中的______(填写数字)构成了种子的胚,种子萌发初期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乙图的[______]______。
(3)豆苗生长过程中,出现了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的现象,此时应该施加含______的无机盐并及时灌溉。为了保证豆苗根的生长所需______,要及时进行田间松土。
(4)由丙图可知,莱豆的根系属于______,A是由乙图中的[______]______发育来的。
四、实验探究题(共30分)
24.某生物兴趣小组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次序已打乱)。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排列)。
(2)图1的操作目的是______;图3的操作目的是设置对照,则变量是______。
(3)图6,滴加的液体及依据的原理分别是______。
(4)图7,小烧杯中的液体及作用分别是______。
(5)若小组同学的操作步骤完全正确,那么在图5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6)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5.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市以提质增效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发展设施农业,目前,我市许多贫困户因大棚蔬菜种植已逐渐脱贫。
(1)为了帮助大棚种植户提高产量,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他们在春季的一个晴天,对某密闭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一昼夜测定,并绘制如图甲所示的曲线。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在a时,图乙所示的植物叶肉细胞中不存在的气体来源和去路有______(填数字)。某同学在图甲曲线上标注了A、B、C、D、E五个点,一天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时候对应曲线中的______点。
(2)为了探究植物的生理特点,他们设置了如图丙丁的实验装置,丙内装有正在萌发的蚕豆种子(瓶中有适量的水),丁为一盆蚕豆苗(经过暗处理)。将丁用无色透明玻璃箱密封好后与丙装置进行连接(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并将其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蚕豆苗的______作用会增强,这是由于玻璃箱中______增加所致。
(3)大棚种植户利用某种技术,在南瓜植株上收获西瓜,这种技术做______。
(4)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随时间的推移,可观察到该装置毛细管中的气泡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
1.B
2.C
3.D
4.D
5.C
6.C
7.C
8.A
9.C
10.D
11.D
12.C
13.A
15.C
16.C
17.A
18.A
19.B
20.D
二、连线题(共10分)
21.①--B--a
②--A--c
③--B--a
④--C--b
⑤--D--d
⑥--D--d
三、识图作答题(共20分)
22.(1)C
(2)E
(3)B;输导
(4)种子;果皮;被子
23.(1)子房;14
(2)1.2.3.4;4;子叶
(3)氮;氧气
(4)直根系;2;胚芽
四、实验探究题(共30分)
24.(1)1→2→3→7→4→6→5;
(2)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光照;
(3)碘液,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色的特性
(4)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5)未遮光的部分变成了蓝色,遮光的部分不变蓝色
(6)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25.(1)③④;D
(2)光合;二氧化碳
(3)嫁接
(4)右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