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规律 
学情、教材分析 
“探索规律”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一、二年级学的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相邻两数成相等的倍数关系(等比数列)。教材呈现了相邻两数成相等的倍数关系(等比数列)的两种情况,一种是数字由小变大,并且每相邻两数成一定的倍数关系,求大数时,用前面的数乘它们之间的倍数,就等于后面的数;一种是由大变小,每相邻两个数之间仍然成一定的倍数关系,求小数时,用前面的数除以它们之间的倍数,就等于后面的数。在教学时,先复习旧知识,再与新知识对比,找出变化,发现规律,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探究中发现规律,在发现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观察、猜测、推理一系列活动,学生发现数的排列规律。 
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及推理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发现数的排列规律。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过程设计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想一想,填一填。 
多媒体出示: 
 (1) 
 ( )( ) 
 (2)1、4、7、( )、13 、( ) 、( ) 
①同桌讨论,交流。 
②抽生汇报,并说说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七彩光”图片。 
 ①看了图片发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②抽生回答。 
 教师总结:由于这些简单的图案和颜色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就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生活中这样的事物有很多,你们想去探索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规律。(板书:探索规律)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议一议,填一填(1)” 
数一数。 
提问:每个图形中有几个小正方形? 
学生集体回答,教师板书:3 6 12 24 
议一议。 
仔细观察这些数,比一比,算一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独立研究。 
小组内交流。 
学生代表汇报。(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学生1:我发现第2组图形中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是第1组的2倍。 
学生2:我发现3×2=6,6×2=12,12×2=24…… 
学生3:我发现每两个相邻的数,它俩是2倍的关系。 
学生4:我发现数字排列的时候,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示意图。 
 3 6 12 24 48 
找规律,填空 
(1)( ), , , ,( )。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议一议,填一填(2)” 
问:仔细观察图形和图形下面的数,比一比,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研究。 
指名班内交流。 
学生1:我发现第2组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第1组的一半。 
学生2:我发现16÷2=8,8÷2=4,4÷2=2…… 
学生3:我发现每两个相邻的数,它俩是2倍的关系。 
学生4:我发现数字排列的时候,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示意图。 
 16 8 4 2 1 
试一试。 
 (1)3,15,75,( ),1875。 
(2)7,21,( ),189,567。 
(3)96, 48,( ),6。 
(4)80,40,( ),10, 5。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班内汇报、交流。并说一说探究的规律是什么。 
教师强调:两个相邻的数成一定的倍数关系,大数=前面的数×倍数;小数=前面的数÷倍数。 
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找到了什么规律。 
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数字由小变大,并且相邻两数成一定的倍数关系,求大数时,用前面的数乘它们之间的倍数,就等于后面的数。如果数字由大变小,每相邻两个之间仍然成一定的倍数关系,求小数时,用前面的数除以它们之间的倍数,就等于后面的数。 
作业设计 
完成教材p45“练习十二” 
板书设计 
探索规律 
 (1)3 6 12 24 48 
 相邻两个数是倍数的关系。(倍数值不变) 
 (2)16 8 4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