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秋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认识了1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的基础上学习的。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为大数的加减法计算都要归结为不同数位上的数的加减计算。本单元内容编排分为三个知识块:“加法和减法”“6~10的加减法”“0的加减法”。然后安排了以“动物乐园”为问题情境的提问题并解决简单问题的综合应用。本单元还安排了加减法算式的“整理与复习”。综合单元内容,还安排了“有趣的数字”综合与实践活动。
根据整套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单元教材每课都设计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以“情境+问题”的方式呈现的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例,二是加减计算的直观图。本单元内容具体编排特点如下:
1.加强了加减法含义的教学。
2.注意数和形、式和图适当联系。
3.素材的选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教学内容既生动有趣又富有思维含量,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4.体现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同时加强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5.加强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本单元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单元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会读写加法和减法算式,能口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能发现和提出熟悉情境中的简单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
对熟悉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感兴趣,积极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1.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加减问题。
难点:1.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列出不同的算式。
2.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建议
本单元作为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中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教材在计算或解决问题之前都安排了一幅反映所学知识内容的主题图,这些图具有供学生理解计算过程以及方法的作用外,还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它们各方面的功能,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与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
2.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的目的性。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本单元的教学主要借助操作和观察来进行。要加强操作和观察的目的性,做到紧扣目的设计活动:在操作和观察的基础上要注意及时抽象与提升,帮助学生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使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也充满“数学味”。
注意对计算方法的引导。
本单元加减法计算的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加减法;二是通过学具拼摆计算加减法;三
是通过实物、图形的观察去完成计算任务。教学时,一方面要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又允许他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加减法计算。充分体现《标准(2011)》关于“算法多元化”的理念的同时,课堂上还要逐步帮助学生从利用实物、学具协助计算逐步过渡到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
加强对解决问题步骤和方法的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步骤与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体会;怎样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文艺;怎样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问题;怎样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回顾与反思。从而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1)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2)引导学生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乐趣。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学习成功的乐趣。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11课时完成教学
课题
课时
5以内的加减法
3课时
6~10的加减法
3课时
0的加减法
1课时
解决问题
1课时
整理与复习
2课时
有趣的数字
1课时
总计
11课时20秋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九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
教学内容
教材50~51页
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排列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分散的学习10以内的加法算式。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参照教材上小组合作的情境,进行小组合作整理完整加法表,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讨论加法表的过程。
过程
与方法:能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加法表中。能发现加法表中的简单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能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加法表中的简单规律。
难点:在整理加法表的过程中,使学生更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大加法整理表格纸、实物投影、课件。
学具准备:教材50页第1题加法整理表格。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很多的加法算式,你能举出例子来吗?
生1:1+5=6.
生2:3+2=5.
生3:9+1=10.
......
师:看来我们已经学过这么多的加法算式,今天我们跟着教材中的同学一起把这些加法算式整理到加法整理表格中。(板书:整理与复习(一))
设计意图
:唤起学生对已学的加法算式的回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求新知。
(一)加法表的整理。
(课件出示教材50页第1题情境图---事先画好的如书中的表格)
师:小明和小丽为了便于查看加法算式,他们一起合作把加法算式整理了一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给学生充分交流时间,指着情景图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
生1:竖着看,第1列都是1加几。
生2:横着看,第1列都是几加1.
设计意图:因这是学生第一次小组合作整理学过的加法算式,因此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先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出从已整理的部分加法算式中发现了什么,这样就教给了学生整理的方向,起到了教师引导的作用。
师:你们真聪明,猜一猜,竖着看第2列有什么规律?横着看第2行又有什么规律呢?我们能不能帮助小明和小丽把我们学过的加法算式接着整理在表中呢?请你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打算怎样整理,谁又负责整理第几列或者第几行,请明确分工,然后按照你们小组的想法开始整理,可以吗?
(学生在小组内商量,然后在书上进行整理。请一组同学在黑板上的大加法整理表中进行整理)
(给学生充足时间进行交流并整理加法表,教师巡视并指导。)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情况分享给同学们呢?
(请2--3名学生汇报并把该组整理的表用实物投影打到大屏幕上,如下图)
加法表
师:你们真了不起,已经帮助小明和小红顺利地整理完表格,不过,爱提问的大头娃还想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吗?
生:我们敢接受。
师:真是一群既聪明又勇敢的同学们!咱们看看都是什么难题呢?(课件出示说一说)(1)横着看,算式是怎样排列的?(2)竖着看,算式是怎样排列的?(3)你还有其他发现吗?
(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如果个别学生发现不了规律,教师可以适当进行引导)
生1:横着看,第1行都是几加1,第2行都是几加2,第3行都是几加3,第4行是几加4......
生2:竖着看,第1列加法算式都是1加几,且从1+1到1+9;第2列算式都是2加几,且从2+1到2+8;第3列算式都是3加几,且从3+1到3+7;......
生3:我还发现每一列最后一个加法算式的和都是10.
......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使他们正确的整理好加法表,并通过再次合作,齐心协力,发现加法表中的规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也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加法表的应用。
(课件出示第2题)
师:用下面的数写出6个得数是10的加法算式。你准备好了吗?请按要求选择数字并把相应算式写在题目中横线上。
(给学生充分时间选择数字写算式,对于条理不清的及时进行引导,最后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自己说说是怎样想的。对能按一定的规律写算式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如:0+1=10,1+9=10,2+8=10......)
设计意图:学生在上一个环节已经按规律地整理加法表的基础上,让学生先明白题意后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巩固知新。
1.练一练第1题。
(1)课件出示三角形图,先让学生说说题意,再自己先试着画△。
(2)交流各自画△的个数,并谈谈在这幅图中发现的规律(每行共有10个三角形,共有9行;每行△的个数都比上一行△的个数多1,▲的个数比上一行少1;......)
(3)根据发现的规律,把相应图形右边的算式补充完整。
(4)学生之间交流各自的结果,最后请个别学生读出自己的答案。
2.练一练第2题。
根据扩线图写算式。请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设计意图:1.通过画一画、算一算,使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有规律排列加法算式的理解。
2.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四、达标反馈。
1.找朋友(用尺子连一连)。
答案:
2.
7+3=10或3+7=10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把10以内的加法有规律地进行整理。谁能说说在你是怎样整理的这些加法算式呢?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第n行就是几加n,如第1行是几加1。
2.第m列就是m加几,如第1列式1加几。并且每1列最后一个加法算式的和均是10.
设计意图:一方面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学习的数学知识点,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六、布置作业。
1.画一画,填一填。
答案:
3.
6
4
10
6+4=10或4+6=10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一)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师:爸爸、妈妈带小明和小丽来到了10以内的加法乐园里,一走进乐园,就看到胡乱摆放的加法算式,为了让这些算式有规律地排列,小明和小丽想了一个好办法,想不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排列这些算式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排列”(板书:整理与复习(一))
(二)(出示教材51页练一练第4题)
师:我们一起完成一幅美丽图画的涂色,你知道我们怎样涂色吗?
生1:把得数等于10的算式涂成绿色。
生2:把得数等于9的算式涂成黑色。
生3:把得数等于8的算式涂成棕色。
生4:把得数等于7的算式涂成黄色。
有的同学计算不正确,与其他同学涂色不同,让其表演一个小节目。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图画的涂色,一方面可以预防学生因疲劳走神,另一方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加深了对10以内加法的理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二、教学资源
10以内的加法表
第n行就是几加n,如第1行是几加1。
第m列就是m加几,如第1列式1加几。
3.每1列最后一个加法算式的和均是10。
?三、资料链接。
(一)
幼儿珠心算加法口诀
+看框珠,够+直+
+1梁1,
+2梁2,
+3梁3,
+4梁4,
+5梁5,直接+
+6梁6,
+7梁7,
+8梁8,
+9梁9.
(二)
唐僧师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
唐僧很快说出他们每人摘桃子的个数。你知道他们每人摘多少个桃子吗?20秋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二课时
5以内的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
教材36~37页
根据一个情境图或直观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
教学提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根据情境图或直观图列加法算式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提出加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过程
与方法:能根据一个具体情境或直观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发现教材情境中所蕴涵的数学信息,尝试提出简单的加法问题并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一个具体情境或直观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并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算式。
难点: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口算卡片。
学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你还记得5以内数的组成吗?我们一起拍手对5的组成的口令。你们准备好了吗?我说1.
生:我说4,1和4组成5.
师:我说4.
生:我说1,4和1组成5.
师:我说2.
生:我说3,2和3组成5.
师:我说3.
生:我说2,3和2组成5.
师:通过对口令,老师发现你们5的组成掌握的真熟练。今天我们继续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板书:5以内的加减法(二))
设计意图
:课始,师生以“拍手对口令”游戏的方式复习5的组成,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这样,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学生搭配进一步探究5以内加法的“脚手架”。
二、探求新知。
(课件出示主视图)
师:你知道画面上都有什么吗?它们都是什么颜色?大小相同吗?
(给学生充分交流时间,对于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
生1:图中有树、兔子、萝卜等。
生2:图中大树的颜色是绿色,有1只白色兔子和4只灰色兔子,2个红萝卜和2个青萝卜。
生3:图中树、兔子、萝卜有的大有的小,它们大小不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是从生活情境中提出来的。
师:仔细观察图中的兔子,你能以你的方式描述这些兔子吗?
生1:有2只大兔子和3只小兔子。
生2:有4只灰兔子和1只白兔子。
师:同学们从大小和颜色不同角度详细描述兔子,你们真了不起!你能根据观察到的兔子尝试提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几只兔子?
师:求一共有几只兔子,可以怎样计算呢?你能尝试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
(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时间,表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
生1:有2只大兔子和3只小兔子,合起来是5只兔子。可以用加法计算,列式:2+3=5.(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出相应算式)
生2:有2只大兔子和3只小兔子,合起来是5只兔子。还可以列加法算式:3+2=5.(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出相应算式)
生3:有4只灰兔子和1只白兔子,合起来是5只兔子。可以用加法计算,列式:4+1=5或1+4=5.(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出相应算式)
师:我们虽然从不同角度观察图中的图中,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但求出的最后结果都相同,都是5只兔子。观察情境图,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列式解决吗?
(给学生充分交流时间,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
生1:2个红萝卜,2个青萝卜,一共有几个萝卜?列加法算式:2+2=4.
生2:1棵大树,2棵小树,一共有几棵树?列加法算式:1+2=3或2+1=3.
设计意图:一方面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另一方面通过说出不同的算式,发展学生的多项思维。
三、巩固知新。
1.算一算。教材第37页。
(1)出示算一算示意图,先引导学生认识集合圈。
(2)学生之间交流集合圈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再根据图列出加法两个算式。
(3)学生交流各自写出的结果,请各别学生读出自己的算式。
练一练第3题。
出示示意图,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题中给出的数学信息)
学生之间交流自己根据大、小长颈鹿和不同位置的大树提出的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列出相应的所有加法算式。
学生汇报各自的结果,请各别学生读出自己的算式。
设计意图: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保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达标反馈。
看图列式计算。
答案:
(1)2+3=5
3+2=5
(2)1+3=4
3+1=4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谁能说说今天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学信息可以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或示意图可以列出相应的所有的加法算式。
设计意图:一方面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学习的数学知识点,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六、布置作业。
1.说一说图上是什么意思,再填一填。
看图列算式,并说一说你的发现。
巩固提高。
1+4=
3+2=
1+1=
2+2=
2+3=
2+1=
先用花片摆一摆,再填数。
请你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上面算式的意思。
答案:1.
2+1=3或1+2=3
3+1=4或1+3=4
4+1=5或1+4=5
(1)4+1=5
1+4=5
(2)4+1=5
1+4=5
发现:两幅图都表示4个苹果和1个苹果合起来是5个苹果,所以列出的加法算式相同。
3.
5
5
2
4
5
3
一、板书设计
5以内的加减法(二)
有几只兔子?
2+3=5或3+2=5
4+1=5或1+4=5
二、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师讲故事兔子一家。
师:有这么兔子一家:有兔爸爸和兔妈妈,还有兔宝宝。兔爸爸和兔妈妈非常勤劳,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还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兔宝宝们每天在院子里快快乐乐地玩耍,饿了就吃一些好东西,他们一家生活的可幸福了!同学们想不想跟着老师一起看看,看一看它们的家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今天我们就跟着小兔一家继续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板书:5以内的加减法(二))
(二)
师:下面我们一起玩一个“帮小兔拔萝卜”的游戏,游戏规则:老师4个筐子,筐子上分别标有数字2、3、4、5,请你们帮小兔把写有算式且得数是2、3、4、5的萝卜分别放到相应的筐子里。
.......
设计意图:通过帮“小兔拔萝卜”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积极性,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在生活中巩固、深化了所学知识,对5以内的所有加法算式也是一个整理,同时把学生自评和互评融入其中,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
二、教学资源
5以内的加减法(二)
首先观察情境图或示意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
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列出加法算式解决。
?三、资料链接
(一)
我国古代用算筹记数
我国古代用算筹记数,表示数的算筹有纵、横两种方式:
如要表示一个多位数字,即把各位的数字从左到右横列,各位数的筹式需要纵横相间,个位数用纵式表示,十位数用横式表示,百位、万位用纵式,千位、十万位用横式.例如:614用算筹表示出来是;
数字有空位时,如86021用算筹表示出来是,百位是空位就
不放算筹.那么,表示的最小的数10340。
(二)
陈景润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
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20秋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八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48~49页
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
教学提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简单的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发现“动物乐园”情境中蕴涵的数学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的过程。
过程
与方法: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简单的加、减计算问题,并写出算式表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游戏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难点:能选择合适的信息列式计算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
学具准备:兔子头饰。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我们喜欢小动物。
师:你们都知道有哪些小动物呢?
(学生踊跃说出动物的名字)
师:你们真棒!知道的小动物的名字可真多,现在老师带来大家到一个小动物乐园看看,里面都有哪些你们认识的小动物。(板书:动物乐园)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给孩子一个平台,在他们回答问题时多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有成就感,从而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
探求新知。
(出示情境图)
生:动物乐园里有小羊、小狗、小熊、小狗......
师:小动物们像我们同学似的也特别喜欢做游戏,快看,这些小动物们分别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1.引导学生先从总体看图(动物乐园里有哪些动物),再局部看图(小动物们分别在干什么)。
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1:小羊们在划船。
生2:小狗们在踢足球。
生3:小熊们在爬云梯。
生4:小兔们在跳绳。
......
(如果有的学生能把小动物的具体数量说出来,予以表扬鼓励)
设计意图:观察动物乐园中的事物,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为下面的活动做准备。
(一)小羊划船。
师:回答问题真完整,你们真棒!有的同学不但说出小动物在干什么,还一下就看出了有几个小动物。我们先来看小羊划船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1:有两条船,每条船上要坐5只小羊。
生2:有两条船,第一条船上坐了5只小羊,第二条船上要坐4只小羊和1只大羊。
生3:羊妈妈要带8只小羊过河,有1只小羊留在家里。
......
(只要学生说的合乎情理,均予以肯定表扬)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用算式表示吗?
(给学生充分时间交流,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提示学生把自己提的问题用算式表示,写在教材第49页“自由小天地”里)
生1:一共有几只羊?9+1=10(只)或1+9=10(只)。
生2:一共有几只羊?8+2=10(只)或2+8=10(只)。
生3:有几只小羊?10-1=9(只)
......
师: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情境中给出的数学信息并提出用加法或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用多个算式表示出结果,你们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通过帮助小动物们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练习。
小狗踢球。
师:在小狗踢球的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1:进了3个球,7个球没进。
生2:1只小狗在踢足球,旁边站着8只狗。
生3:1只狗教练,8只狗运动员。
......
(只要学生说的合乎情理,均予以肯定表扬)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用算式表示吗?
(给学生充分时间交流,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提示学生把自己提的问
题用算式表示,写在教材第49页“自由小天地”里)
生1:一共有几个足球?3+7=10(个)或7+3=10(个)。
生2:小狗踢进了几个球?10-7=3(个)。
生3:还有几个球没进?10-3=7(个)。
生4:一共有几只小狗?1+8=9(只)或8+1=9(只)
......
设计意图:1.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如:小狗踢足球,可以计算足球的个数,可以计算进球或没进球的个数,还可以计算小狗的只数。
2.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和图上提供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知新。
(出示小熊爬杆、兔子跳绳情境图)
1.让学生从小熊爬杆和兔子跳绳中,选择一个喜欢的情境观察,并说出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用算式表示,写在‘自由小天地’里。
2.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最后把自己的问题和算式写在‘自由小天地’里。教师仿照上面的教学环节详细讲解每一幅情境图。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历了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环节是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进一步巩固与提升。
四、达标反馈。
1.看图列式计算。
树上原来有8只鸟
树上原来有(
)只鸟,还剩(
)只鸟,飞走了几只鸟?
答案:1.
8
6
8-6=2(只)
2.
答案不唯一。
一共有几只青蛙?5+5=10(只)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动物乐园。谁能说说在生活情境中我们怎样解决数学问题呢?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观察情境图,找出里面蕴涵的数学信息。
2.选择合适的数学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列出相应的加法或减法算式并计算。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对用数学解决问题形成一种思维,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布置作业。
2.看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答案:1.
2
10-8=2
答案不唯一。
原来共有多少只小鸡?
6+3=9(只)
答案不唯一。
一共做了多少个风车?5+4=9(个)
板书设计
动物乐园
小羊划船
小狗踢球
一共有几只羊?9+1=10(只)
一共有几个足球?3+7=10(个)
或1+9=10(只)
或7+3=10(个)
一共有几只羊?8+2=10(只)
小狗踢进了几个球?10-7=3(个)
或2+8=10(只)
还有几个球没进?10-3=7(个)
有几只小羊?10-1=9(只)
一共有几只小狗?1+8=9(只)
......
或8+1=9(只)
......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师:同学们,今天呀,森林里可热闹了---森林里来了许多小动物。在自然界中,这些小动物们和我们相互帮助相互依存,我们要爱护它们。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小动物们给期末带来了学生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些数学问题,你能行吗?(板书:动物乐园)
(二)(请部分同学带上准备好的兔子头饰--仿照兔子跳绳的场景)
师:(播放轻音乐)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声,几只小兔子来到了‘动物乐园’,仔细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并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生1:4只兔子在跳绳,还有4只兔子在旁边加油。一共有几只兔子?4+4=8(只)
生2:有4只灰色的兔子,4只白色的兔子,一共有几只兔子?4+4=8(只)
生3:有几只兔子手里拿着跳绳?
8-6=2(只)
......
设计意图:1.第一次看图说图意,引导学生学会通读题目,从中找到数学信息,巩固和培养学生看图和读图的能力。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小动物们”为主线,创造性地拆分情景图,努力做到情景图动态化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增加了学生的趣味性,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引领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学生带兔子头饰玩游戏,这个环节简洁明了的展现生活情景中的数学问题。一方面深化数学符号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是对简单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的巩固提高。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因此在课堂中适当播放轻音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进入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教学资源。
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解决问题
1.观察生活场景图,找出里面蕴涵的数学信息。
2.选择合适的数学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列出相应的加法或减法算式并计算。
?三、资料链接
(一)
摘松果
冬天到了,小松鼠要准备过冬的粮食了。
有一天小松鼠背着一个大袋子,来到森林里,对松树爷爷说:请把你的松果送给我,好吗?松树爷爷很大方,说:你想要多少摘多少。小松鼠很高兴,它一边摘一边唱歌,不一会袋子装满了。松树爷爷问:你摘了多少个?小松鼠说:哎呀,
我忘了!松树爷爷笑着说“我长了10
个松果,现在还有8个,你能算出摘了多少个,就让你背走。”小松树急了,不会算,怎么办呢?要是松树爷爷不让它背走,那冬天吃什么呢?我来帮它好了。
数学课上,老师讲过:知道总数,求部分数,就是从总数里去掉知道的一个部分数,就得另一部分数,用减法计算。我很快就算出来了,小松鼠摘了10-8=2(个)。
(二)
牛顿(1642~1727)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牛顿是举世公认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幼年充满了辛酸,在他出生前3个月父亲便去世了,之后母亲改嫁,他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23毕业于著名的剑桥大学后留校工作。后因逃避伦敦流行的鼠疫来到母亲的农场里。在这里,他被一个常人熟视无睹的现象吸引住了。有一次,他看到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落在地上,便开始思索为什么苹果会垂直落在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去呢?一定是有一种力在拉它,那么这种将苹果往下拉的力会不会控制月球?他就是通过这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现象,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定律的巨大作用,很快就显示了出来。它解释了当时所知道的天体的一切运动。同时,牛顿又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光学实验,从而证明了白光是由以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排列的合成光。1687年,牛顿出版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里,他钻研了伽利略的理论,并归纳出著名的运动三大定律。除此之外,他发现的二项式定理,在数学界也有一席之地。1704年,出版《光学》一书,总结了他对光学研究的成果。
牛顿61岁那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此后年年连任直至逝世。作为举世公认的、最卓越的科学巨匠,他仍谦逊地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1727年3月20日,84岁的牛顿逝世了。作为有功于国家的伟人,他被葬在了英国国家公墓,受到世人的瞻仰。20秋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六课时
6~10的加减法(三)
教学内容
教材44~45页
10的加法和相应减法
教学提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10的加减法以及一图四式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观察情景图、发现数学信息、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列式计算的过程。
过程
与方法:会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兴趣,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
难点:正确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课件。
学具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数字卡片:7、3、4、6)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数字说一说10的组成吗?
生1:7和3组成10或3和7组成10.
生2:6和4组成10或4和6组成10.
师:请你根据说出的10的组成,口算出下面算式得数:7+3、4+6、10-3、10-4.我们今天一起来继续学习10的加法和相应减法。下课之前记得直接说出上面算式的得数!(板书:
6~10的加减法(三))
设计意图
:抓住10的组成,既做好必要的知识铺垫,又为新授做准备。
二.探求新知。
(一)猴子问题。
(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观察情景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并详细说说你看到的猴子们的情况吗?
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最后全班交流。
生1:树上有6只猴子,地上有4只猴子。
生2:有2只棕色的猴子,8只黄色的猴子。
生3:5只猴子正在吃桃子,5只猴子在快乐的玩耍。
......
师:美丽的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桃子熟了。根据同学们详细的描述,我知道了来到桃子树旁边玩耍的猴子们的情况。你能根据猴子们的数学信息,提问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师:求‘一共有几只猴子’可以怎样算呢?
(给学生充足时间交流,对于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
生1:树上6只加地上4只,是猴子的总数量,列式:6+4=10或4+6=10.
生2:2只棕色的猴子加8只黄色的猴子,是猴子的总数量,列式:2+8=10或8+2=10.
生3:5只猴子正在吃桃子,5只猴子在快乐的玩耍,是猴子的总数量,列式:5+5=10.
(学生边说算式,教师边板书)
师: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几只猴’,你们从不同角度观察猴子的状态列出了这么多的算式,你们真了不起!图中除了猴子,你还看到了什么,能根据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吗?
(给学生充分交流时间,对于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
生1:树上长着5个桃子,5个桃子被猴子拿在手中。
生2:地上猴子手中有2个桃子,头顶有8个桃子。
......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根据猴子们在做什么,猴子的颜色以及位置等不同角度观察情景图并发现数学信息和思考数学问题。激发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兴趣,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
(二)算一算。
(出示教材44页算一算主视图)
师:根据情景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左边有7朵红花,右边有3朵蓝花。
师:你你能根据情景图提问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吗?
生1:一共有几朵花?
生2:7+3=10或3+7=10.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并强调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根据情景图,你还可以怎样理解题意?
(给学生充分交流时间,指着示意图描述不清的及时指导)
生1:一共有10朵花,去掉左边有7朵花,求右边有几朵花?列减法算式:10-7=3.
生2:一共有10朵花,去掉右边有3朵,求左边有几朵花?列减法算式:10-3=7.
(教师小结:这幅图既可以表示把7朵红花和3朵蓝花合起来是10朵花。又可以表示从10朵花中去掉3朵剩7朵或去掉7朵剩3朵,所以一共可以列出4道算式:两道加法算式,两道减法算式。)
设计意图:借助花朵情境图,让学生形象理解一图四式,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巩固知新。
1.练一练第3题。
(1)出示示意图。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中告诉了什么,求什么。
(2)再根据扩线图写算式。
(3)学生之间交流各自结果,最后请同学读出自己的答案。
2.练一练第5题。
(1)出示示意图,教师加以指导,首先告诉学生题中的水果代表一个数。
(2)让学生尝试进行解题思路的交流,最后教师进行指导,如:一个苹果+3=10,求一个苹果=(
),就是看哪个数加3等于10.可以这样想:因为7+3=10,所以,一个苹果=7.
设计意图:
有关水果的练习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四、达标反馈。
2.你能写出所有的算式吗?试一试。
答案:1.(1)7+3=10(或3+7=10)
(2)10-4=6
2.
5+4=9
4+5=9
9-4=5
9-5=4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以及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谁能说说如何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呢?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示意图两边图形个数相加之和是图形总的数量(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2.示意图中图形总的数量,去掉左边的图形数量还剩右边的图形数量(列出相应的减法算式);示意图中图形总的数量,去掉右边的图形数量还剩左边的图形数量(列出相应的减法算式)。
设计意图:一方面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学习的数学知识点,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六、布置作业。
看图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答案:1.(1)7+3=10
(2)9-3=6
(3)8+2=10
(4)10-1=9
左边人数+右边人数=总人数
右边人数+左边人数=总人数。
列式:2+6=8
6+2=8
总人数-左边人数=右边人数
总人数-右边人数=左边人数
列式:8-2=6
8-6=2
板书设计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实成熟了,小猴子们结伴来到了果园里,你们知道猴子们更喜欢爬上哪棵果树玩耍吗?(生:桃树)今天我们就来跟着猴子一起学习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板书:6~10的加减法(三))
(二)(结合教材45页练一练第1题和第2题,制作成写有算式或数字的卡片)
师:我们一起来做找朋友的游戏吧!(教师将写有算式或数字的卡片,分发给学生)游戏的规则:先出示算式卡片,学生边举卡片边说:‘我的朋友在哪里?’持该算式得数卡片的学生要立即举着数字卡片说‘你的朋友在这里’,全班学生当裁判,如果对了,全班齐说‘对对对’并读出算式和得数。持算式得数卡片的学生再出示其他算式卡片,仿照上面的做法,如此类推。
生1:(出示:算式卡片8+2)我的朋友在哪里?
生2:(出示数字卡片10)你的朋友在这里。
全班同学:对对对,8+2=10.
生2:(出示算式卡片10-6)我的朋友在哪里?
生3:(出示数字卡片4)你的朋友在这里。
全班同学:对对对,10-6=4.
......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边说边做,一方面可以预防学生因疲劳走神,另一方面考查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加深了对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的理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二、教学资源。
如何根据一幅图列出四个算式
1.首先观察示意图,左右两边物品的数量。
2.示意图两边图形个数相加之和是图形总的数量(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3.示意图中图形总的数量,去掉左边的图形数量还剩右边的图形数量(列出相应的减法算式);示意图中图形总的数量,去掉右边的图形数量还剩左边的图形数量(列出相应的减法算式)。
?三、资料链接
(一)
10的百科知识
10的基本信息:小写十,大写拾。
英文ten(十)tenth(第十)。
进位制十进制,刚劲有力而简洁的烙印。
质因数分解2×5(合数)。
罗马数字X。
(二)
人类文化中的10
在中国文化中,由于10是十进制的第一格进位后的数字,所以有正好圆满的意思,于是又“十分(好)”“十全十美”“十拿九稳”“十足”等词。
由于人健全的手指一般是10个,所以有“十指连心”的说法。
此外,汉子“十”的字形与两条垂直的道路很相似,因此这种道路通常叫“十字路口”,这样的街道叫“十字街”并将罗马帝国时代的一种刑具叫“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