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第五单元单元知识检测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第五单元单元知识检测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24 16:0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蜷伏(quán) 红绫(léng) 诅咒(zǔ) 捕捉(bǔ)
B.忧郁(yù) 叮嘱(shǔ) 虐待(nüè) 屋脊(jǐ)
C.一缕(lǚ) 污涩(sè) 消耗(hào) 怅然(chàng)
D.咕噜(gū) 怂恿(cóng) 懒惰(duò) 廊前(lá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原委 恶作剧 匍匐前进 B.滑翔 明信片 迫不急待
C.柠檬 座标系 敛翼俯冲 D.痕迹 萤火虫 迟疑不绝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书法教育往往被忽视。如今,加强青少年的书法教育刻不容缓。
B.已经70多岁的他依然神采奕奕,在新书发布会上演讲了一个多小时。
C.北京的四合院与安徽徽派民居的建筑格局和风格大相径庭,这体现了南北方建筑理念的不同。
D.有人说,可经查证的身份信息将使评论者暴露在追踪和攻击的危险下,这纯属怪诞不经。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
B.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删除“具体”)
C.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将“传统”改为“作用”)
D.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删掉“使”)
5.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横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第一次看到动物的眼泪,我几乎被那一滴泪惊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一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水,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到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感情,所以也就没有泪水。
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6.学校正在举办“保护动物”的主题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动画片《大鱼海棠》隐喻着人与动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因果关系,人善待动物就是善待自己:鲲做人时椿是鱼,鲲毫不犹豫地舍弃自己的生命救椿;当椿转化为人形时,鲲变成了鱼,椿又拼尽一切救鲲。这种设置也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依据——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人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众生形态之一。
材料三:
如今,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正改善着虎豹的生存环境,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有蹄类等野生动物数量稳步增长。处于生物链顶端的虎豹对生态环境要求极高,虎豹先后“入境”,正是它们栖息地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好印证。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材料一漫画的内容。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说你得出的结论。
(3)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注】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注】吹豕之法:猪被杀后,屠户在猪脚下割开皮吹气,便于去其皮毛。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①弛担持刀________
②一狼洞其中________
③顾无计可以死之________
④股直不能屈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遂负之以归。
(3)【乙】段中有一句话与【甲】文中开头写屠夫处境的句子相对应,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4)两篇选文都表现了屠夫怎样的特点?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妤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为什么我们一家不喜欢这只小猫?请简要概括。
(2)作者说:“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其中的原因。
(3)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绣眼与芙蓉
赵丽宏
①曾经养过两只鸟,一只绣眼,一只芙蓉。
②绣眼体型很小,通体翠绿的羽毛,嫩黄的胸脯,黑色的小嘴,它黑色的眼睛被一圈白色包围着,像戴着一副秀气的眼镜,绣眼之名便由此而得。绣眼是江南的名鸟,据说无法人工哺育,一般都是从野地捕来笼养。它的动作极其灵敏,虽在小小的笼子里,上下飞跃时却快如闪电。它的叫声并不大,但却奇特,就像从树林中远远传来群鸟的齐鸣,回旋起伏,变化万端,妙不可言。
③那只芙蓉是橘黄色的,毛色很鲜艳,头顶隆起一簇红色的绒毛,黑眼睛,黄嘴,黄爪,模样很清秀。它的鸣叫婉转多变,如银铃在风中颤动,又如美声女高音,清泠百啭。晴朗的早晨,它的鸣唱就像一丝丝一缕缕阳光在空气中飘动。
④两只鸟笼,并排挂在阳台上。绣眼和芙蓉能相互看见,却无法站在一起。它们用不同的鸣叫打着招呼,两种声音,韵律不同,调门儿也不一样,很难融合成一体,只能各唱各的曲调。它们似乎达成了默契,一只鸣唱时,另一只便静静地站在那里倾听。
⑤在鸟儿的欢唱中,日子不觉也欢快起来。
⑥一次在为芙蓉加食后我忘记了关笼门,发现时已是一个多小时以后,心想那笼子可能已经空了。却没想到,芙蓉依然在笼中欢快地高歌,全然无视洞开的笼门。更没想到的是,从此以后,绣眼的鸣唱声却莫名其妙地消失了。阳台上只剩下芙蓉的独唱,时而高亢,时而低沉。
⑦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芙蓉的叫声似乎有了变化,它一改从前那种清亮高亢的音调,声音变得轻幽飘忽起来。那旋律,分明有点像绣眼的鸣啼。莫非是芙蓉在模仿绣眼的歌声来引导它重新开口?然而绣眼不为所动,依然保持着沉默。芙蓉执着地独自鸣唱着,而且唱得越来越像绣眼的声音。而绣眼不仅停止了鸣叫,也停止了那闪电般的上下飞跃。它只是瞪大了眼睛默默地立在那里,仿佛在回忆,在思考。它是在回想自己昔日的歌声,还是在回忆那遥远的自由时光?我感到困惑。
⑧日子一天天过去,芙蓉照旧每天欢歌,已多日无语的绣眼显得更落寞了,它整日在笼中一声不吭,常常一动不动地呆立在横杆上。一天下午,我从外面回来,刚进门,就听见阳台上传来很热闹的鸟叫声,那是绣眼的鸣唱,但比它原先的叫声要响亮得多,也丰富得多。我感到惊奇,绣眼重新开口,竟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走近阳台一看,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鸟笼外,来了另一只绣眼。笼中的绣眼在飞舞鸣叫,笼外的绣眼围着笼子飞舞,不时停落在鸟笼上。那只自由的野绣眼,翠绿色的羽毛要鲜亮得多,相比之下,在笼里的绣眼毛色显得黯淡无光。不过此刻它一改前些日子的颓丧,变得异常活泼。两只绣眼,面对面上下飞蹿,鸣叫声激动而急切,仿佛在哀哀地互相倾诉,在快乐地互相询问。
⑨那两只绣眼此刻的情状,让我看到了“欢呼雀跃”是怎样一种生动的景象。这情景深深震撼了我:从野地捕来笼养的小鸟,无奈地进入人类的鸟笼,痛苦地做了人类的囚徒。绣眼的重新开口,应该是对自由的呼喚吧。想到这里,我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还没碰到鸟笼,就惊飞了笼外那只野绣眼。我打开笼门,再退回到屋里。笼里那只绣眼对着打开的笼门迟疑了片刻,便一蹦两跳,飞出了鸟笼,它拍拍翅膀,飞过楼下的花坛,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⑩它一定是飞到了那个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这样想着,内心不觉欣慰起来。
(有删改)
(1)请用文中词语,将“我”的情感变化补充完整。
欢快→______→惊奇→震撼→_______
(2)文章着重写了“绣眼”情绪变化的三个阶段,请分别加以概括。
(3)根据要求,品析下面语句。
①它整日在笼中一声不吭,常常一动不动地呆立在横杆上。(从描写角度)
②不过此刻它一改前些日子的颓丧,变得异常活泼。(从修辞角度)
(4)第⑨段中“这情景深深震撼了我:从野地捕来笼养的小鸟,无奈地进入人类的鸟笼,痛苦地做了人类的囚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写出了芙蓉毛色鲜艳、模样清秀、鸣叫婉转多变的特点。
B.文章中芙蓉安于现状,已失去了对自由的追求,所以绣眼不把它视为知己。
C.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写作者对绣眼的喜爱,对芙蓉的谴责。
D.第⑩段中“它一定是飞到了那个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绣眼能够重返大自然,重新回到自由天地的祝愿。
10.亲爱的同学,你一定有走出校园的经历:或参观,或访向,或考察,或旅游,或做志愿者……其间的一幕场景、一个细节、一件物品、一段对话或一首民谣都可能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请以“走出校园”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①写作时不要贪多求全,面面俱到。从小处着眼,抓住一件事、一个场景或者一个方面写开去就好,要学会取舍。当然,将多件事情、多个场景组合起来,表达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也是一种新颖的写法。
②“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是这件事、这幕场景或这件物品等的写作价值所在,也就是你确立中心的立足点。
③对这个场景或物品做些细致的描写,对这段对话中的某些语句做些强调,或者拿这首民谣与其他歌曲做些对比,都会使读者目光聚焦,文章就会显得中心突出,条理清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绫”读“líng”。B项,“嘱”读“zhǔ”。D项,“怂”读“sǒng”。
2.答案:A
解析:B项,急—及。C项,座—坐。D项,绝—决。
3.答案:D
解析:D项,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使用不当。A项,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B项,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C项,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A、B、C三项中的加点词语均使用恰当。
4.答案:A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将“随时发现”与“努力改正”调换位置。
5.答案:C
解析:④先说“我”本来的看法——动物没有感情,没有泪水。②“但是”表转折,说明动物有感情,有泪水。③解释人们看到动物流眼泪时惊愕的原因。①中的“此时”指代③中的“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因此正确的排序为④②③①。
6.答案:(1)在一片树桩旁边有一家野味餐厅,狐狸看到后大声惊呼“快跑,这个地方会让我们断子绝孙的!”,兔子、小鸟等动物都急忙逃离。
(2)结论:人善待动物就是善待自己,要学会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3)保护动物,你我有责。
解析:(1)由漫画可知,上面的环境是一片被砍光之后留下的树桩,旁边有一家野味餐厅。画面上的动物有狐狸、兔子、小鸟等,注意把动物的语言“快跑,这个地方会让我们断子绝孙的!”以及动作描述清楚。语言要简洁流畅,不遗漏画面要素。
(2)材料二主要借助《大鱼海棠》告诉我们,人是众生形态之一,人与动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因果关系,人善待动物就是善待自己。材料三主要讲述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改善着虎豹的生存环境,有蹄类等野生动物数量稳步增长,虎豹先后“入境”。这两则材料阐述的是人与自然(动物)的关系,告诉我们善待动物就是善待自己,要学会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3)这里要围绕“保护动物”的主题,同时要结合宣传标语的要求来进行拟写,做到语言简洁,具有宣传和鼓动性。
7.答案:(1)①解除,卸下
②挖洞
③顾念,考虑
④大腿
(2)①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②于是(屠夫)背着它回家了。
(3)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4)先怯懦,后机智勇敢。
解析:(2)①关键词:去、犬
②关键词:遂、负
(4)根据两篇选文中屠夫的行为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译文】
【乙】一个屠夫傍晩走路,被狼追赶。道路旁有农夫夜耕时留下的临时草棚,(屠夫)跑进去趴在里面。狼从草苫中伸进一只爪子。屠夫急忙捉住狼爪,让它不能离开。(屠夫)考虑着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只有一把不满一寸长的小刀,于是(用它)割破(狼)爪子下面的皮,用杀猪时吹气的方法往里吹气。(屠夫)用力吹了一阵儿,觉得狼不怎么动了,才用绳子把它捆起来。(屠夫)出去一看,狼膨胀得像牛一样,大腿挺直不能弯曲,嘴巴张开不能合上。于是(屠夫)背着它回家了。
8.答案:(1)长得不好看;不活泼,性格忧郁;懒惰,不捉老鼠。
(2)“我”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永无改正过失的机会了。
(3)“我”充满正义感同情弱者,勇于反思已过。“我”为鸟无辜被吃感到义愤填膺,为其“复仇”,更为自己冤枉了猫而感到痛苦自责。
解析:(1)阅读选文后可知,答案在第一、二段中。从中概括归纳即可。
(2)解答时应结合上下文内容,找出令“我”“难过”的具体内容即可。
(3)先找出选文中表现“我”的行为、态度等的句子,然后根据其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9.答案:(1)困惑;欣慰
(2)第一阶段:欢快鸣唱(或:与芙蓉互打招呼,默契鸣唱)。第二阶段:停止鸣唱,停止飞跃(或:整日在笼中一声不吭,常常一动不动地呆立在横杆上)。第三阶段:飞舞鸣叫(或:异常活泼,上下飞蹿,鸣叫声激动而急切)。
(3)①运用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绣眼失去自由的孤寂和难过。
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绣眼见到另一只绣眼时的激动和兴奋。
(4)表达了作者对失去自由的绣眼的同情;对自己使鸟儿失去自由行为的自责(或:对人类让鸟儿失去自由行为的谴责)。
(5)C
解析:
(1)题干要求“用文中词语”,所以要结合文章情节,到文中寻找表达“我”的情感的词语。如第⑦段“我感到困惑”,第⑩段“内心不觉欣慰起来”。
(2)概括情绪变化的三个阶段,要回到文中相应段落去找表现情绪的词句,然后加以组合概括。比如第一阶段有“鸣唱”“欢唱”这些关键词,就可以概括为“欢快鸣唱”。
(3)①句中“一声不吭”“一动不动”“呆立”属于动作、神态描写。②句中“颓丧”“活泼”属于拟人的修辞手法。具体效果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阐述。
(4)由文章内容可知,这句话所表达的感情既有对绣眼的同情,也有对“我”乃至人类做法的谴责。
(5)文中没有写对芙蓉的谴责,故C项错误。
10.答案:【佳作展台】
慢慢走,欣赏啊
学期将近结束,期末也近在眼前,时间似沙,经风一吹,雨一打,便散了。难得有空,同学佳佳邀我一同骑行。
“哇,很久没出来了,世界好像变得不一样了。”她说。
确实很久了,很久以来我们都活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做事一定要快,不要慢!”“慢下来就是浪费生命!”……我们极少会慢下来去用心体会和感受……我踩着自行车踏板,心里想:难得这样骑行,就当放松放松吧,回家还要继续努力。
“哎,你看,这儿还有枇杷呢!”佳佳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掩不住的欣喜。
我心中不免有些不耐烦,干吗这样大惊小怪的,难道没有见过枇杷吗?我的脚依然蹬着踏板,却忍不住回了头。
“哎,可惜了,你没看见。”她好像少了些兴致,“难得这样出来骑车,别骑那么快嘛,慢一点,等等我啊。”
心里虽有些不悦,但我脚上的动作却慢了些。
抬眼,撞上了那满怀绿意。花坛中的绿植,整齐地列成了一排,墨绿墨绿的叶子作底衬,深绿、淡绿、嫩绿,一层层绵延向上,浓郁而宽广,配合着叶子的棱角,层次分明。我瞧着瞧着就醉了,好像要走进那一片绿里去,深深地探进去,颇有一番“曲径通幽”的意味,心突然被这绿撞了一下,仿佛忘记了所有的烦恼与忧愁,心境确实不一样了。我慢慢骑,感受这难得的春光。
微闭双眼,忽然闻到一股弥漫在空气中的馨香。睁眼,寻觅。“是栀子花!”走近,原来真是,栀子花绽开了几片洁白的花瓣,晶莹的雨露点缀其中,更显纯洁,末端泛着青色,未开的花苞羞羞涩涩,像是在慢慢地蓄力,等待最后的绽放。
“慢工出细活。”慢,是为了蓄力,似层层叠叠的绿叶,如慢慢汇聚的河水,像含苞待放的栀子花,厚积而薄发,才能赢得最后的成功。
何必责怪生活的快节奏,只要你放慢脚步,慢慢欣赏,就能感受生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