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5.4 24时记时法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5.4 24时记时法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24 21:5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 “24时计时法”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年、月、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先编排了“认识24时计时法和探索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再编排 “认识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学情分析
??? 24时计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有着广泛应用,但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对普通计时法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知之甚少,再加上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因此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几时或上午几时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
三、导学目标
??? 1、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了解24时计时法的特征,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并能正确进行两种计时法的互换。
??? 2、学生经历认识、收集、应用24时计时法的过程,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
? 3、学生在探索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中,促进思维发展。
??? 重点:运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难点:探索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大屏幕、_è?????_、实物钟表。
四、导学过程
??? (一)预习检查
??? 课件出示1、时针在钟面上转动1圈是(? )小时,时针1天在钟面上转动( )圈。所以1天有(??? )小时。
??? 2、除夕之夜,新年钟声敲响时是(???? )时,这个时刻既是今天的结束,又是明天的开始。
? (二)情景导入
??? 1、创设生活情景,形成探究问题
??? 课件出示:同学们最喜欢的智慧树,问学生几点播出?
??? 学生可能会说到:晚上6:30,或18:30,可能有的同学会说到:因为18:30就是晚上6:30。
揭示:像我们平常说的上午几时、下午几时或者晚上几时,这是普通计时法,而像这里出现的18:30时是一种新的计时法,叫24时计时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4时计时法。
??? (三)学习目标
??? 1、知道什么是24时计时法。
??? 2、会进行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相互转化。
?? (四)自主探索
1、播放课件:时针从0时开始,慢慢走动2圈,第一圈,依次从数字1到12,第二圈在外圈上依次出现13到24。配合演示相应时间的动画画面。
(教学策略:利用钟面模型的_è?????_,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感知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时针在钟面上转两圈,一昼夜共有24个小时,建立0时的概念。)
2、讨论
??? 这个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它和内圈的数有什么联系?
??? 教师点拨:什么是24时计时法?
??? 注意:(1)从夜里12时到中午12时,是几时就用几时表示。
????????? (2)从下午1时到夜里12时,是几时要加12来表示。(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初探出24时记时法的记时方法。在合作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观察表述的能力,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巩固训练
??? 1、找一找,哪些是普通计时法?哪些是24时计时法?
??? 晚上11时?? ???????1时 ?????????22时??? ????上午10:30?
??? 中午12时??? ??????15:40???? ????凌晨2:10? ??????8:00??
??? 2、我当小法官
??? (1)一天有12小时。??????????? (2)下午6时就是18时。
(3)23时15分就是11时15分。? (4)7月30日的24时就是8月1日的0时。
(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你说我讲”巩固24时记时法。)
3、选择:
??? 王叔叔每天8点上班,17点下班,中午休息1小时,王叔叔一天工作(? )小时。 ?
???? A、7小时??? B、8小??? 时???? C、9小时?????? ?
? ??(六)当堂检测
???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凌晨5:00???? 晚上7:05
???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10时30分???? 20时45分
? (七)总结:学生畅谈收获
(教学策略:从学生熟知的站牌、火车票入手,让学生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24时记时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树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开始通过让学生猜智慧树,直接引入“时刻”这一概念,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的时刻,因为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时刻体验的比较深刻,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由一个“先猜后说”的环节,变教师的生硬的教给知识,为学生有机的生成认知,更重要的是能有效的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进一步认识24时记时法,开发了丰富而鲜活的教学资源。再通过观察、辩论、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感知24时记时法,在交通、邮局、商店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并把创造的权利还给学生。师生互动拨钟盘,直观形象让学生感知24时即是第二天的0时。帮助学生理解了分界点,也为认识钟面的分界点奠定基础。最后,设计一些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相互转化的练习,巩固新知,练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养成合理分配时间的好习惯,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并为下节课作了良好的铺垫。
不足:1、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尝试过程之后的小组讨论,没有给学生之间思维相互的碰撞的机会,学生的集体智慧没能得到激发。
2、课堂中应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充分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此处欠缺。.
总之, 今后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从观念、教学策略到具体的方式、方法都应发生变化。不仅考虑怎么教和怎样教的问题,而且还思考为什么教的问题。教学角色发生变化,由“教”转向“导”的方向。更强调教师去指导学生探索发现知识,我由于以往的定势,有时也觉得无所适从,但我正在努力地去做。通过这样反复的训练,相信我的学生主体意识会加强;知识面会拓宽;学习意志会得到锻炼,情感会得到丰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其次,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做到“高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再次,要善于挖掘教材,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在生活实践中领悟数学,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今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