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
1.人的眼球相于一架照相机,看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眼睛近视的人可以通过戴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2.在观看音乐会时,小明同学因为近视眼无法看清是哪位艺术家在演奏,但他能区分钢琴和二胡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的,要想矫正近视眼,应戴一副由________?透镜片做的眼镜。
3.如图所示的是人眼球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当物体在很远的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会落在视网膜________?(填“前”,“上”或“后”)导致人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使人仍能够清晰的观察到物体,下列光学仪器成像原理与人眼球的成像原理相同的是________?(填“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或“潜望镜”).
4.小明的爸爸最近看书时,发现书离眼睛正常距离时看不清书上字了,将书靠近些眼睛更加看不清,则小明爸爸眼睛出现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他需戴________?矫正.矫正后看书时,字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缩小的像.
5.爷爷是远视眼,需要用__
__透镜来矫正.当爷爷戴上老花镜时,张丽透过镜片发现爷爷的“眼睛”好像变大了,这是因为张丽看到的爷爷的“眼睛”是通过镜片形成的正立、放大的__
__(填“实”或“虚”)像.
6.如图所示,一束来自于近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后,则该同学的眼睛是( )
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7.王老师在改作业时自言自语道:“老了,作业本上的字都看不清了,放远点就好了。”由此可知,王老师的眼睛所患的症状及需要佩戴的眼镜的镜片应该是( )
A.近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凸透镜
C.近视眼,凹透镜
D.远视眼,凹透镜
8.保护视力,养成正确的读书与写字的好习惯,需要坚持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其中一尺指书本与眼睛保持一尺左右(30-35厘米)。如果患上近视眼疾,必须到专业眼镜店配近视眼镜,关于配戴了近视眼镜能正常阅读的同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同学的眼睛不再是近视眼了
B.戴上近视眼镜后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虚像
C.戴上近视眼镜后像仍然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D.近视眼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9.两大小相同的透镜,当一束平行光沿它们的主光轴照射,在另一侧放上光屏,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最小最亮的亮点,同时用刻度尺测出光屏上的亮点到透镜的距离,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两个透镜都是矫正近视眼的透镜
B.甲、乙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但甲的焦距小于乙的焦距
C.如果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它们60cm外,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甲的像距要大些
D.相同大小的凸透镜,越厚的凸透镜焦距越大,说明其折光能力差
10.关于正常的眼睛看远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B.?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厚
C.?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D.?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薄
1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眼球的结构如题图所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干光屏.
(1)物体在人眼的视网膜上所成的是________立的、缩小的________像.
(2)眼睛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这实际上是改变了这架“照相机”的“镜头”的________.
12.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_____图,模拟近视眼的是_____图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_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mm,此镜片对光有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答案
1.缩小
凹
2.音色
凹
3.后;变小;照相机
4.远视;凸透镜;倒立
5.凸
虚
6.D
7.B
8.D
9.C
10.A
11.(1)倒;实
(2)焦距
12.乙
乙
丙
大于
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