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6、《猫》导学设计(教师用)(2课时)
导学目标
导学案对应的
学习内容
课堂检测对应的
学习内容
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梳理字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
、2
1-6
比较三次养猫经历,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3、4
7
3、体会作者情感,思考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
5
8
[导学流程]
一、导——激发兴趣
目标导学(2分钟)
(一)导入
导入:猫是大家喜爱的宠物,它温柔乖巧、惹人怜爱。可是就有这样一个爱猫的家庭最终“永不养猫”,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郑振铎《猫》去一探究竟。
(二)导学
屏幕显示学习目标: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明确学习目标。
屏幕显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对照导学案,自学课本,并完成导学案“思”中1—6题;自学时间25分钟;自学过程中,注意将自己有疑难或疑惑的地方做上标记。
二、思---自学深思
探究新知(33分钟)
(一)教师导学
1、巡视督学: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自学状况,督促学生安静、专注地认真自学(特别是中等生和学困生)。
2、学情收集:教师在导学案上记载完成的好的学生姓名及收集整理学生反馈的疑难问题。
(二)学生自学
学生按自学要求独立、认真、快速自学教材,并做好笔记,完成相关思考题。
三、议-----交流分享,质疑思学(10分钟)
(一)教师导学
1、教师组织学生起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分享,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逐一发言,先交流讨论导学案中及老师推送的问题,再自由分享自学中的收获或者发现的问题。
2、教师收集小组提交的问题,及时进行学情分析
,准备以学定教。
(二)小组讨论
字词过关(6——9分钟)
带着学习目标独立认真默读预习课文。
(自学指导:标清段落,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
污涩(
sè
)
红绫(líng
)
怅然(
chàng
)
蜷伏(quán
)
诅骂
(zǔ
)
虐待(nüè
)
惩戒(chéng
)
怂恿(sǒng
yǒng
)
基础积累(5分钟)
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猫》基础梳理”进行学习,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对照订正上一题注音(用红笔改正),并完成下列填空题。
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著有短篇小说《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
3、整体感知(20分钟)
带着以下问题浏览课文,结合自学指导,完成下列问题和表格:
(1)朗读课文,完成下表。
(自学指导:速读课文,抓住原文中的关键词句来回答,有困难的同学小组讨论解决。)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从隔壁要来的
向舅舅家要的
门外捡来的
外形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浑身黄色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烧脱了好几块毛之后,样子更难看
性情
很活泼
更有趣;更活泼
不活泼;忧郁;懒惰
在家中地位
大家都喜欢它
亲爱的同伴
在家中若有若无;大家不大喜欢它
结局
病死
丢失
冤死
“我”亡失猫后的心情
一缕的酸辛,可怜。
怅然、愤恨、诅骂。
难过、良心受伤了
4、品味语言
学习写法: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自学指导:仔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①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子,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明确:这段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动作描写,“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外形,扑抢“红带”或“绳子”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第一只猫可爱活泼的特点。
②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明确:这段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并为后文埋下伏笔。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猫活泼好动、机灵有趣的情态。此外,“乱跑”“不怕生人”“跑到街上”看似闲笔,却在不经意间给猫的丢失埋下伏笔。
③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明确:这段话运用了外貌描写。写第三只猫的来历及外貌,与前两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
5、问题探究
解密芙蓉鸟事件,探究主旨:
①在芙蓉鸟事件中,第三只猫被冤枉的依据是什么?
(自学指导: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进行分析。)
明确:总印象:外貌不好看,性情不讨喜,不能给人带来半点乐趣,它在家中是若有若无的。
案发前:“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
案发后:“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
②在明白案件真相后,“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作者借此想告诉我们什么人生哲理?
(自学指导:找出真相大白后作者心情的句子,认真品读作者情感,思考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探讨本文主旨。)
明确: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认为是“我”的歧视、误解、冤枉、追打、漠视造成了猫的死亡。
作者借此想告诉人们要平等地对待生命、同情善待弱小者,对人对事不能存有偏见,做事不能主观臆断。
四、展----合作探究,展示提升(30分钟)
(一)抽查反馈(5分钟):教师抽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过关情况。(屏幕显示)
(二)合作探究(20分钟)
小组展示第3-5题,其他组同学补充订正。
追问:假如芙蓉鸟事件的主人翁是第二只猫,作者一家又会有怎样的反应?
教师小结:这篇课文记叙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抒发了“我”的不同情感,着重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亡失的内疚、痛苦之情,告诉我们无论任何事情,千万不能凭个人好恶,带私心偏见,否则会出现偏差,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后果。
(三)延读感悟(5分钟)
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体会?
示例一:我认为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管臆断,重要的是要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要宽容仁爱,要同情弱者。
示例二:我认为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者总是饱尝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不幸的牺牲品。所以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以避免成为“不受欢迎的人”而遭受种种不幸。
五、评----精讲梳理,整合归纳(10分钟)
(一)精讲梳理:教师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概括本节课核心知识,展和评的环节可以交织进行,可以边展边评,也可以先展后评。
(二)整合归纳:
1、主旨归纳
这篇散文记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写出了“我”与家人亡失小猫后悲痛、遗憾的心情,表达了“我”对生命的尊重后和善于自我反省的精神。文章告诉人们,仅仅根据一点可疑的迹象就主观臆断是错误的,依靠自己的强势和暴力随意惩戒只会伤害无辜。
艺术特色
(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
养猫是本文记叙的中心。作者围绕这个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与亡失为线索展开,都有发生、发展和结局,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情节一波三折,层层推进。文章首尾的呼应和文中伏笔的设置,使情节环环相扣,结构完整而严谨。
(2)抓住特征,描写生动。
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描写生动,无论猫的各种形态还是一家人的喜怒哀乐,都跃然纸上。文中的三只小猫,各有各的特点,令人难忘。第一只小猫天真活泼,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这样的描写能引发读者的想象,那小猫的动作、情态都浮现在眼前了。第二只小猫,更有趣,更活泼爱动,不仅乱跑爬树,还扑蝴蝶:“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扎过去捉。”一个镜头就是一幅画,把小猫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第三只小猫则忧郁、懒惰,不像前两只小猫那样喜欢玩游,常常蜷伏在人的脚边还被烧脱了好几块毛,不讨人喜欢。通过这些描写,三只小猫的不同特点跃然纸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心理描写,真挚细腻。
文中不仅写了猫,还写了人,尤其是人的所思所想。三次养猫,感受不同,结局不同,心情不同或欢欣,或难过,或怅然愤恨,或追悔莫及,都情态毕现,很有感染力。对于第一只小猫,作者抒发了
他愉悦的心情。而对于这只小猫的死,他“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消逝的惋惜。第二只小猫更得“我”心。因为它不怕生人,常爱跑到街上去,全家人都经常为它“提心吊胆”。对于它后来被人提走,作者是愤怒的:“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怅然”“愤恨”“诅骂”等情感鲜明的词语显示了“我”此时强烈的憎恨之情。第三只小猫一开始就不讨人喜欢,收留它只是出于对生命的怜惜。直到芙蓉鸟被咬死,“我”很愤怒,并给了它一顿严厉的“惩戒”,却没想
到冤枉了它。作者反复诉说,将自己难过、忏悔的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表现了他的正义感、同情心和严于律己的精神。
六、检----检测反馈,督导落实(5分钟)
(一)教师抽查
词语听写
(二)学生反思
请回查本节课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在已经达成的目标题号后打“√”,完成学后反思,如还有疑问下课请教老师或同学。16、《猫》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目标达成(在已完成的内容或题号后面的括号内打“√”)
课堂检测(在已完成的内容或题号后面的括号内打“√”)
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梳理字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
、2(
)
1——6(
)
比较三次养猫经历,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3、4(
)
7(
)
3、体会作者情感,思考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
5
(
)
8(
)
【导学流程】
【环节一】导---激发兴趣
目标导学(2分钟)
明确目标(1分钟):请同学们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画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环节二】思---自学深思
探究新知(28分钟)
(一)、基础感知:(18分钟)
1、字词过关:小组同学结对检查落实字音、字词;
带着学习目标独立认真默读预习课文。
(自学指导:标清段落,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
污涩(
)
红绫(
)
怅然(
)
蜷伏(
)
诅骂
(
)
虐待(
)
惩戒(
)
怂恿(
)
2、
基础知识积累(5分钟)
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猫》基础梳理”进行学习,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对照订正上一题注音(用红笔改正),并完成下列填空题。
郑振铎(1898—1958),笔名______,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著有短篇小说《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0分钟)
带着以下问题浏览课文,结合自学指导,完成下列问题和表格:
(1)朗读课文,完成下表。
(自学指导:速读课文,抓住原文中的关键词句来回答,有困难的同桌交流解决。)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从隔壁要来的
外形
浑身黄色
性情
活泼
在家中地位
结局
病死
“我”亡失猫后的心情
(二)精读深思(10分钟)
4、品味语言
学习写法: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自学指导:仔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①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子,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②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③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5、问题探究
(1)解密芙蓉鸟事件,探究主旨:
①在芙蓉鸟事件中,第三只猫被冤枉的依据是什么?
(自学指导: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进行分析。)
明确:
②在明白案件真相后,“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作者借此想告诉我们什么人生哲理?
(自学指导:找出真相大白后作者心情的句子,认真品读作者情感,思考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探讨本文主旨。)
延读感悟
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体会?
【环节三】议-----交流分享,质疑思学(15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分享自学中的收获与疑惑,将组内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提交班级讨论或上传平台。
学习中还有哪些疑惑:
1、
2、
【环节四】展-----合作探究,展示提升(30分钟)
积极参与班级展示交流,注意将同学发言重点和老师点拨重点,及时在相应地方做好笔记。
学习中最有收获的地方:
【环节五】评------精讲梳理,整合归纳(10分钟)
认真专注听老师评讲,进一步弄清本节内容的核心知识点、重难点、易错点,以及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方法、技能等,边听边悟,并做好笔记。
本节课核心知识整合归纳如下:
【环节六】检---检测反馈,督导落实(5分钟)
请回查本节课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在已经达成的目标题号后打“√”,完成学后反思,如还有疑问下课请教老师或同学。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