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7、《动物笑谈》导学设计(教师用)(2课时)
导学目标
导学案对应的
学习内容
课堂检测对应的
学习内容
默读课文,了解作者与动物相处的趣事。
1
、2、3
1-8
欣赏精彩语段,学习文中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笔法,体会行文活泼、幽默的特点。(重难点)
4
9
3、体会劳伦兹对动物、自然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5
10
[导学流程]
一、导——激发兴趣
目标导学(2分钟)
(一)导入
导入:人类的周围,生存着一百多万种形貌千差万别,本性良莠各异的动物,它们既是人类征服、驱遣、利用的对象,同时又是这个世界生态链上的重要角色。亿万年来,这些动物从野生到与人类和睦相处,为人类所熏陶,于是,它们身上也有了“人性”,有了感情。作家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动物,通过不断地艺术再现,在他们的妙笔下,动物已成为社会和时代的一个特殊的侧影,成为感情的化身和人性的体现者。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动物笑谈》。
(二)导学
屏幕显示学习目标: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明确学习目标。
屏幕显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对照导学案,自学课本,并完成导学案“思”中1—6题;自学时间25分钟;自学过程中,注意将自己有疑难或疑惑的地方做上标记。
二、思---自学深思
探究新知(33分钟)
(一)教师导学
1、巡视督学: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自学状况,督促学生安静、专注地认真自学(特别是中等生和学困生)。
2、学情收集:教师在导学案上记载完成的好的学生姓名及收集整理学生反馈的疑难问题。
(二)学生自学
学生按自学要求独立、认真、快速自学教材,并做好笔记,完成相关思考题。
三、议-----交流分享,质疑思学(10分钟)
(一)教师导学
1、教师组织学生起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分享,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逐一发言,先交流讨论导学案中及老师推送的问题,再自由分享自学中的收获或者发现的问题。
2、教师收集小组提交的问题,及时进行学情分析
,准备以学定教。
(二)小组讨论
字词过关(6——9分钟)
带着学习目标独立认真默读预习课文。
(自学指导:标清段落,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
哺乳(bǔ
rǔ)
羞怯(qiè)
匍匐(pú
fú)
禁锢
(gù)
俯冲(fǔ)
柠檬(níng
méng)
鹦鹉(yīng
wǔ)温驯(xùn)
怪诞不经(dàn)
大相径庭(jìng)
神采奕奕(yì)
把握基础(5分钟)
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动物笑谈》基础梳理”进行学习,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对照订正上一题注音(用红笔改正),并完成下列填空题。
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1973年由于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而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
3、理解内容(18——20分钟)
带着以下问题浏览课文,结合自学指导,完成下列问题:
(1)读课文,找一找本文的中心句。
(自学指导:速读课文,抓住原文中的关键词句来回答,有困难的同桌讨论解决。)
明确: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2)课文写了黄冠大鹦鹉“可可”哪三件趣事?其中哪一件给你印象最深?
(自学指导:在文中划出你认为能表现“可可趣事”的句子,用红笔在书上划下来,拍照上传至平台-讨论-“动物笑谈”,结合其他同学的意见,在导学案进行进行总结归纳。)
明确:第一件:在艾顿堡车站,“我”对前来寻找“我”的鹦鹉可可大声喊叫;第二件:鹦鹉可可把父亲身上的衣服扣子全咬下来了;第三件:鹦鹉可可把母亲的毛线缠绕在树上。示例:喜欢第三件趣事,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可可的聪明、淘气,像个淘气顽皮的小孩,惹人喜爱。
(3)作者和动物们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这种亲密关系是如何建立的?
(自学指导:结合课文来进行归纳。先自行归纳,再在组内交流讨论。)
明确:“小凫一出壳……我就学着母水鸭的叫声,不停地唤着它们。”“这些小鸭子一点儿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和小鸭们打成一片,成为小鸭们的朋友。4、品味语言
(1)小组探究,品味语言(时间5分钟)
先根据自学指导独立思考,再在组内交流讨论,总结完善。本文的语言幽默风趣。而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找出这样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自学指导:采用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找出这样的语句,加以体会)
示例:“老天!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我怎么办?该不该喊它一声呢?”
分析:表现出作者与大鹦鹉朋友式的相处和对鹦鹉的关心。
指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并分析其表达效果。(自学指导:朗读体会,运用修辞手法+特点的答题格式进行作答,时间5分钟。)
明确:①果然,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儿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
赏析:使用拟人的修辞,赋予小鸭子以人的灵性,写出了它们可爱的情状。
②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
赏析: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作者把“可可”比作“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写出了可可动作的轻盈敏捷。
5、问题探究
①这篇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有什么好处?
(自学指导:快速浏览课文,分析“我”所传达的意义)
明确:本文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的,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受。同时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在描绘动物时,作者使用了侧面衬托的手法,请列举一例进行分析。
(自学指导:小组合作找出侧面描写的句子,选择一个句子加以分析。)
示例: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袖子上的扣子作一堆,背心上的作一堆;另外,一丝不错地,裤子上的扣子也排作一堆。
分析:通过“我”的见闻,从侧面写出了“可可”的调皮、淘气。
四、展----合作探究,展示提升(30分钟)
(一)抽查反馈(5分钟):教师抽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过关情况。(屏幕显示)
(二)合作探究(20分钟)
小组展示第3-5题,其他组同学补充订正。
教师小结:
文章以幽默的笔触叙述作者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趣事,介绍了有关动物的知识,不仅表现出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崇高的科学精神,还表现出人与动物之间评定共处的心境以及人对动物的尊重和热爱。
(三)延读感悟(5分钟)
从作者身上,我们学到了哪些与动物相处的方式?
示例一:亲近动物,才能取得动物的信任。
示例二:了解动物的习性,才能和动物和谐相处。
示例三:用童趣的眼光去看待动物,你会发现动物的美。
五、评----精讲梳理,整合归纳(10分钟)
(一)精讲梳理:教师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概括本节课核心知识,展和评的环节可以交织进行,可以边展边评,也可以先展后评。
(二)整合归纳:
1、主旨归纳
文章以幽默的笔触叙述作者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趣事,介绍了有关动物的知识,不仅表现出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崇高的科学精神,还表现出人与动物之间评定共处的心境以及人对动物的尊重和热爱。
艺术特色
(1)“总一分”结构,条理清楚。
文章采用“总一分”结构,首先总述研究动物行为时趣事多,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然后从研究水鸭子的趣事和黄冠大鹦鹉的趣事两个方面分述。文章层次清楚,脉络分明,结构严谨
(2)语言传神,生动活泼,富于幽默感。
本文的语言饱含深情而又生动活泼,科学严谨而又不乏幽默,作者严谨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就蕴含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如当水鸭子的妈妈就必须不停地叫唤,否则小鸭子听不见妈妈的叫声就尖声地哭,而且调侃说“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在火车站,作者大声模仿鸟叫呼唤黄冠大鹦鹉,“四周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等语言幽默风趣。
六、检----检测反馈,督导落实(5分钟)
(一)教师抽查
词语听写
(二)学生反思
请回查本节课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在已经达成的目标题号后打“√”,完成学后反思,如还有疑问下课请教老师或同学。
教师知识储备链接
科普作品,又称“科普著作”,它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科学普及的意思。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现今也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其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科普作品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会扩大社会影响力,展现魅力科学。
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
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
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
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
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的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
3.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
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区分开来
4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以增加可读性。
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
科普作品按照其所介绍学科知识可以分为很多类别。比如物理学科普(如《时间简史》)、医学科普、生物科普、数学科普等。
按照阅读对象的受教育程度,也可分为儿童科普、中学生科普成人科普等。
按照科普作品的内容深浅可分为常识性科普、通俗性科普(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专业性科普。
按照科普作品的叙述风格可分为传记型科普(如《我的大脑敞开了》)、故事型科普(如《物理学奇遇记》
探索型科普、纪实型科普历史型科普(如《古今数学思想》)、学习型科普、百科型科普(如《十万个为什么》)等17、《动物笑谈》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目标达成(在已完成的内容或题号后面的括号内打“√”)
课堂检测(在已完成的内容或题号后面的括号内打“√”)
默读课文,了解作者与动物相处的趣事。
1
、2、3(
)
1——8(
)
欣赏精彩语段,学习文中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笔法,体会行文活泼、幽默的特点。(重难点)
4(
)
9(
)
3、体会劳伦兹对动物、自然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5
(
)
10(
)
【导学流程】
【环节一】导---激发兴趣
目标导学(2分钟)
明确目标(1分钟):请同学们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画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环节二】思---自学深思
探究新知(28分钟)
(一)、基础感知:(18分钟)
1、字词过关:小组同学结对检查落实字音、字词;
带着学习目标独立认真默读预习课文。
(自学指导:标清段落,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并在文中标出。)
哺乳(
)
羞怯(
)
匍匐(
)
禁锢
(
)
俯冲(
)
柠檬(
)
鹦鹉(
)温驯(
)
怪诞不经(
)
大相径庭(
)
神采奕奕(
)
2、把握基础(5分钟)
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动物笑谈》基础梳理”进行学习,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对照订正上一题注音(用红笔改正),并完成下列填空题。
康拉德?劳伦兹
,1973年由于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而获
,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
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
《狗的家世》等。
3、理解内容(18——20分钟)
带着以下问题浏览课文,结合自学指导,完成下列问题和表格:
(1)读课文,找一找本文的中心句。
(自学指导:速读课文,抓住原文中的关键词句来回答,有困难的同桌讨论解决。)
(2)课文写了黄冠大鹦鹉“可可”哪三件趣事?其中哪一件给你印象最深?
(自学指导:在文中划出你认为能表现“可可趣事”的句子,用红笔在书上划下来,拍照上传至平台-讨论-“动物笑谈”,结合其他同学的意见,在导学案进行进行总结归纳。)
(3)作者和动物们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这种亲密关系是如何建立的?
(自学指导:结合课文来进行归纳。先自行归纳,再在组内交流讨论。)
(二)精读深思(10分钟)
4、品味语言
(1)小组探究,品味语言(时间5分钟)
先根据自学指导独立思考,再在组内交流讨论,总结完善。本文的语言幽默风趣。而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找出这样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自学指导:采用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找出这样的语句,加以体会)
指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并分析其表达效果。(自学指导:朗读体会,运用修辞手法+特点的答题格式进行作答,时间5分钟。)
明确
5、问题探究
①这篇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有什么好处?
(自学指导:快速浏览课文,分析“我”所传达的意义)
明确:
②在描绘动物时,作者使用了侧面衬托的手法,请列举一例进行分析。
(自学指导:小组合作找出侧面描写的句子,选择一个句子加以分析。)
延读感悟
从作者身上,我们学到了哪些与动物相处的方式?
【环节三】议-----交流分享,质疑思学(15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分享自学中的收获与疑惑,将组内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提交班级讨论或上传平台。
学习中还有哪些疑惑:
1、
2、
【环节四】展-----合作探究,展示提升(30分钟)
积极参与班级展示交流,注意将同学发言重点和老师点拨重点,及时在相应地方做好笔记。
学习中最有收获的地方:
【环节五】评------精讲梳理,整合归纳(10分钟)
认真专注听老师评讲,进一步弄清本节内容的核心知识点、重难点、易错点,以及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方法、技能等,边听边悟,并做好笔记。
本节课核心知识整合归纳如下:
【环节六】检---检测反馈,督导落实(5分钟)
请回查本节课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在已经达成的目标题号后打“√”,完成学后反思,如还有疑问下课请教老师或同学。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