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寓言四则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寓言四则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24 16:26:53

文档简介

课题:22、《寓言四则》导学设计(教师用)(3课时)
导学目标
导学案对应的
学习内容
课堂检测对应的
学习内容
了解有关寓言及有关的文学常识,理解寓言的寓意。
1
、2、3
1-7
体会寓言精巧的构思,学习拟人手法的运用和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4、5
8、9
3、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学会多角度辩证地看问题。
6
10-12
[导学流程]
一、导——激发兴趣
目标导学(2分钟)
(一)导入
导入:同学们,对于寓言,我们已经不陌生了,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
(二)导学
屏幕显示学习目标: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明确学习目标。
屏幕显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对照导学案,自学课本,并完成导学案“思”中1—6题;自学时间15分钟;自学过程中,注意将自己有疑难或疑惑的地方做上标记。
二、思---自学深思
探究新知(15分钟)
(一)教师导学
1、巡视督学: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自学状况,督促学生安静、专注地认真自学(特别是中等生和学困生)。
2、学情收集:教师在导学案上记载完成的好的学生姓名及收集整理学生反馈的疑难问题。
(二)学生自学
学生按自学要求独立、认真、快速自学教材,并做好笔记,完成相关思考题。
三、议-----交流分享,质疑思学(5分钟)
(一)教师导学
1、教师组织学生起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分享,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逐一发言,先交流讨论导学案中及老师推送的问题,再自由分享自学中的收获或者发现的问题。
2、教师收集小组提交的问题,及时进行学情分析
,准备以学定教。
(二)小组讨论
1、字词过关:小组同学结对检查落实字音、字词;
自学教材
带着学习目标独立认真默读预习课文。
(自学指导:标清段落,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
赫拉(hè)
庇护(bì)
较量(jiào)?
喇叭(lǎ)
凯歌(k?i)
爱慕(mù)
粘住(zhān)
2、把握基础
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寓言1》基础梳理”进行学习,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对照订正上一题注音(用红笔改正),并完成下列填空题。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伊索和《伊索寓言》: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寓言家,善于讲动物故事,以此来讽刺权贵。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明代时传入中国。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而成的寓言集,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
3、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浏览课文,结合自学指导,完成下列问题:
(自学指导:自读课文,梳理两则寓言的情节及寓意。)
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一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这则寓意记叙了自命不凡的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店里碰壁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
你认为赫耳墨斯是个怎样的人?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赫耳墨斯是个妄自尊大,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3)梳理《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
故事由两部分组成:先写蚊子进攻狮子所获得的胜利及其获胜的原因;后写蚊子误触蛛网所遭遇的悲剧及其原因。
(4)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又会败给蜘蛛?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因为它懂得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所以能取胜。
因为蚊子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得意忘形,所以败给了蜘蛛。?
给我们的启示:世上万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即使是强者也有短处,弱者也有强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4、问题探究
(赫耳墨斯三次问话,含义一样吗?
(自学指导:结合文中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的语气及神态,品味三个问句的含义。)
不一样。第一问没有直接问自己雕像的价格,而是问宙斯的,是试探;第二问是“笑着问道”,表现了赫耳墨斯的轻慢窃喜之情;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表现得很狂妄。
(2)仔细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时间6分钟)
先根据自学指导独立思考,再在组内交流讨论,总结完善。
(自学指导:仔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
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蚊子在与狮子的较量中,毫不畏惧智取强敌,打了胜仗得意洋洋的模样。
四、展----合作探究,展示提升(10分钟)
(一)抽查反馈(2分钟):教师抽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过关情况。(屏幕显示)
(二)合作探究(8分钟)
小组展示第3-6题,其他组同学补充订正。
教师小结:
五、评----精讲梳理,整合归纳(10分钟)
(一)精讲梳理:教师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概括本节课核心知识,展和评的环节可以交织进行,可以边展边评,也可以先展后评。
(二)整合归纳:
1、主旨归纳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写赫尔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叙述文字战胜狮子却命丧蜘蛛网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一点儿成绩便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
艺术特色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构思精巧。
故事情节主要通过对话展开,三问三答,起伏有致。在赫耳墨斯得意之时,却得到了雕像者如同一瓢冷水般的答语,耐人寻味。
(2)语言简洁。
文中写赫耳墨斯时,只用了一个“笑”字,就真切而形象地表现了他自以为是的神态和心理。作者又用简短的心理描写,揭示了赫耳墨斯的自命不凡,使人洞见其内心的爱慕虚荣。
讽刺意味强。
这则寓言讽刺意味极强。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本文讽刺性之所在。赫耳墨斯原以为“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因此在得知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不高后,十分得意。最后,他问到自己的雕像的价格,结果却出乎他的预料,他的雕像“算添头,白送”。作者在故事中不动声色地寄寓了强烈的讽刺意味。
《蚊子和狮子》
(1)构思精巧
本文情节大起大落,写出了蚊子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的过程,作者巧妙地把两者结合起来,构成起伏有致的故事情节,耐人寻味,寓意非常深刻。
(2)语言生动
文中运用了一个否定句“你并不比我强肯定句“我比你强得多”,就把蚊子咄咄逼人的形象刻画得生动鲜明。
六、检----检测反馈,督导落实(3分钟)
(一)教师抽查
词语解释和作者中心观点
(二)学生反思
请回查本节课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在已经达成的目标题号后打“√”,完成学后反思,如还有疑问下课请教老师或同学。
[导学流程]
一、导——激发兴趣
目标导学(2分钟)
(一)导入
导入:同学们,一提起狼这种动物,我们马上就会意识到它是我们人类最狡猾、凶残的敌人之一。当然,对于狼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不是险些被它吃掉吗?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屠户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又会怎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篇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相信它会给你带来独特的感受。
(二)导学
屏幕显示学习目标: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明确学习目标。
屏幕显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对照导学案,自学课本,并完成导学案“思”中1—6题;自学时间25分钟;自学过程中,注意将自己有疑难或疑惑的地方做上标记。
二、思---自学深思
探究新知(33分钟)
(一)教师导学
1、巡视督学: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自学状况,督促学生安静、专注地认真自学(特别是中等生和学困生)。
2、学情收集:教师在导学案上记载完成的好的学生姓名及收集整理学生反馈的疑难问题。
(二)学生自学
学生按自学要求独立、认真、快速自学教材,并做好笔记,完成相关思考题。
三、议-----交流分享,质疑思学(10分钟)
(一)教师导学
1、教师组织学生起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分享,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逐一发言,先交流讨论导学案中及老师推送的问题,再自由分享自学中的收获或者发现的问题。
2、教师收集小组提交的问题,及时进行学情分析
,准备以学定教。
(二)小组讨论
1、字词过关:小组同学结对检查落实字音、字词;
带着学习目标独立认真默读预习课文。
(自学指导:标清段落,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
溉汲
(gài
jí)
杞人忧天(qǐ)
身亡(wú)
舍然(shì)
中伤(zhòng)
躇(chú)步跐(cǐ)蹈
废寝忘食(qǐn)
2、把握基础
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寓言2》基础梳理”进行学习,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对照订正上一题注音(用红笔改正),并完成下列填空题。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3、整体感知
结合课下注释及微课“《寓言2》文意疏通”进行学习,梳理本文重点词句,并在课本上做好笔记。
(1)重点实词。
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
及:待,等到。?
道:讲述。?
穿井:打井。穿,挖掘,开凿。
闻之于宋君:听到,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动词的使动用法。
有闻而传之者:听见。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向,介词。
非得一人于井中:从,介词。
崩坠:崩塌,坠落
身亡所寄:亡,没有。寄,依附,依托。
晓:告知,开导
若:你
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
行止:行动,活动。
奈何:为何,为什么。
只使:纵使,即使。
中伤:伤害
四虚:四方。
躇步跳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消除、解除。
(2)一词多义。
宋之丁氏:结构助词,的。

国人道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这件事。
晓之者曰:代词,他,指忧天的杞人
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助词,的。
闻之于宋君:听到,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动词的使动用法。

有闻而传之者:动词,听见,听到。
求闻之若此:名词,传闻,消息。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介词,向
非得一人于井中:介词,从

其人曰:代词,那
奈何忧其坏:代词,它,指地

求闻之若此:动词,像,如
若屈伸呼吸:代词,你
翻译下列句子。?
(自学指导:遵循翻译五字诀,“留、补、调、删、换”,重点字词要翻译准确。)
①?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国都中的人都讲述这件事,向宋国的国君报告这件事。
②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得到一个人的劳动,并不是从井中挖出来一个人呀。
③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
④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又有一个人,看到这个人这样忧愁,又为这个人担忧起来。
⑤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即使坠落,也不会伤害什么。
⑥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地,不过是聚积的土块罢了,四方都塞满了土块,没有地方没有土块。
⑦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你一屈一伸、一呼一吸,整天在天中活动,为何担忧天坠落下来呢?
⑧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你行走跳跃,整天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要担心大地崩塌呢?
⑨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那个杞国人消除了疑虑,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消除了疑虑,很高兴。
(4)概括《穿井得一人》这一寓言故事的情节。
(自学指导: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起因:丁家穿井,告人,穿井得一人。
误传:丁家打井挖出一个人。
真相:挖井节省一个劳动力。
(5)概括《杞人忧天》这一寓言故事的情节。
(自学指导:读课文,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
起因:杞人担忧天塌地陷,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发展高潮:晓之者耐心地向杞人解释了天不会塌、地不会陷的原因。
结局:杞人的担忧没有了,杞人和晓之者十分高兴。
4、问题探究
(1)丁氏告人说“吾穿井得一人”和传闻者说的“丁氏穿井得一人”分别是什么意思??
明确: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
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2)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3)《杞人忧天》这则寓言有怎样的寓意?杞人忧天的成语后来有怎样的比喻义?
明确:寓意:不必毫无根据地瞎担心。比喻义: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4)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明确: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四、展----合作探究,展示提升(30分钟)
(一)抽查反馈(5分钟):教师抽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过关情况。(屏幕显示)
(二)合作探究(20分钟)
小组展示第1-4题,其他组同学补充订正。
教师小结:
五、评----精讲梳理,整合归纳(10分钟)
(一)精讲梳理:教师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概括本节课核心知识,展和评的环节可以交织进行,可以边展边评,也可以先展后评。
(二)整合归纳:
1、主旨归纳
《穿井得一人》通过写一个姓丁的人家挖井节了一个劳动力被误传为从井里挖出了一个人的故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瞎传,一定详察事实的道理。
《杞人忧天》通过写杞人忧天地崩坠的故事,诉我们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艺术特色
《穿井得一人》
(1)叙事简练。
本文叙事简洁、层次清楚,特别是中间“国人道之”四个字,可让读者想象出整个都城的好事者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见本文叙事的简练。
(2)运用对话。
文章运用对话展开情节,开篇由丁氏告人“吾穿井得一人”引出话题,接着由“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展开话题,再有“国人道之”“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最后由丁氏出面澄清事实“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运用对话描写,便于展现不同人的心态,更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杞人忧天》
运用语言描写,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
例如,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这写出了杞人的疑虑。而“晓之者”的回答“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则解除了杞人的疑虑。晓之者“奈何忧崩坠乎”“奈何忧其坏”的反问告诉杞人:毫无根据地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最终使杞人“舍然大喜”。杞人由“忧”转“喜”的心理变化过程都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来体现的。
六、检----检测反馈,督导落实(5分钟)
(一)教师抽查
词语解释和作者中心观点
(二)学生反思
请回查本节课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在已经达成的目标题号后打“√”,完成学后反思,如还有疑问下课请教老师或同学。22、《寓言四则》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目标达成(在已完成的内容或题号后面的括号内打“√”)
课堂检测(在已完成的内容或题号后面的括号内打“√”)
了解有关寓言及有关的文学常识,理解寓言的寓意。
1
、2(

1——7(

体会寓言精巧的构思,学习拟人手法的运用和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

8、9(

3、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学会多角度辩证地看问题。
4


10-12(

【导学流程】
【环节一】导---激发兴趣
目标导学(2分钟)
明确目标(1分钟):请同学们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画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环节二】思---自学深思
探究新知(15分钟)
(一)、基础感知:(15分钟)
1、字词过关:小组同学结对检查落实字音、字词;
带着学习目标独立认真默读预习课文。
(自学指导:标清段落,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
赫拉(

庇护(

较量(
)?
喇叭(

凯歌(

爱慕(

粘住(
?)
基础知识积累(5分钟)
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寓言1》基础梳理”进行学习,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对照订正上一题注音(用红笔改正),并完成下列填空题。
寓言是以_______或________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具有鲜明的_______和_______。
伊索和《伊索寓言》: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_______人,寓言家,善于讲动物故事,以此来讽刺权贵。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明代时传入中国。现存的《伊索寓言》是________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而成的寓言集,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0——23分钟)
带着以下问题浏览课文,结合自学指导,完成下列问题:
(自学指导:自读课文,梳理两则寓言的情节及寓意。)
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一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你认为赫耳墨斯是个怎样的人?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3)梳理《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
(4)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又会败给蜘蛛?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4、问题探究
赫耳墨斯三次问话,含义一样吗?
(自学指导:结合文中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的语气及神态,品味三个问句的含义。)
(2)仔细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时间6分钟)
先根据自学指导独立思考,再在组内交流讨论,总结完善。
(自学指导:仔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
【环节三】议-----交流分享,质疑思学(5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分享自学中的收获与疑惑,将组内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提交班级讨论或上传平台。
学习中还有哪些疑惑:
1、
2、
【环节四】展-----合作探究,展示提升(10分钟)
积极参与班级展示交流,注意将同学发言重点和老师点拨重点,及时在相应地方做好笔记。
学习中最有收获的地方:
【环节五】评------精讲梳理,整合归纳(10分钟)
认真专注听老师评讲,进一步弄清本节内容的核心知识点、重难点、易错点,以及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方法、技能等,边听边悟,并做好笔记。
本节课核心知识整合归纳如下:
【环节六】检---检测反馈,督导落实(5分钟)
请回查本节课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在已经达成的目标题号后打“√”,完成学后反思,如还有疑问下课请教老师或同学。
学后反思:
【导学流程】
【环节一】导---激发兴趣
目标导学(2分钟)
明确目标(1分钟):请同学们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画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环节二】思---自学深思
探究新知(28分钟)
(一)、基础感知:(18分钟)
1、字词过关:小组同学结对检查落实字音、字词;
带着学习目标独立认真默读预习课文。
(自学指导:标清段落,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
溉汲
(
)
杞人忧天(

身亡(

舍然(

中伤(

躇(
)步跐(
)蹈
废寝忘食(

3、基础知识积累(5分钟)
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寓言2》基础梳理”进行学习,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对照订正上一题注音(用红笔改正),并完成下列填空题。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______杂家代表著作。______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列子》,旧题为_______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是________时的______家人物,郑国人。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0——23分钟)
结合课下注释及微课“《寓言2》文意疏通”进行学习,梳理本文重点词句,并在课本上做好笔记。
(1)重点实词。
溉汲:?
及:
?
道:
穿井:
闻之于宋君:
有闻而传之者: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非得一人于井中:
崩坠:
身亡所寄:
晓:
若:
屈伸:
行止:
奈何:
只使:
中伤:
四虚:
躇步跳蹈:
舍然:
(2)一词多义。
宋之丁氏:

国人道之:
晓之者曰:
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闻之于宋君:

有闻而传之者:
求闻之若此: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非得一人于井中:

其人曰:
奈何忧其坏:

求闻之若此:
若屈伸呼吸:
(3)翻译下列句子。?
(自学指导:遵循翻译五字诀,“留、补、调、删、换”,重点字词要翻译准确。)
①?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②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③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④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⑤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⑥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⑦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⑧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⑨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4)概括《穿井得一人》这一寓言故事的情节。
(自学指导: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起因:
误传:
真相:
(5)概括《杞人忧天》这一寓言故事的情节。
(自学指导:读课文,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
起因:
发展高潮:
结局:
4、问题探究
(1)丁氏告人说“吾穿井得一人”和传闻者说的“丁氏穿井得一人”分别是什么意思??
明确:
(2)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
(3)《杞人忧天》这则寓言有怎样的寓意?杞人忧天的成语后来有怎样的比喻义?
明确:寓意:
比喻义:
(4)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明确:
【环节三】议-----交流分享,质疑思学(15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分享自学中的收获与疑惑,将组内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提交班级讨论或上传平台。
学习中还有哪些疑惑:
1、
2、
【环节四】展-----合作探究,展示提升(30分钟)
积极参与班级展示交流,注意将同学发言重点和老师点拨重点,及时在相应地方做好笔记。
学习中最有收获的地方:
【环节五】评------精讲梳理,整合归纳(10分钟)
认真专注听老师评讲,进一步弄清本节内容的核心知识点、重难点、易错点,以及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方法、技能等,边听边悟,并做好笔记。
本节课核心知识整合归纳如下:
【环节六】检---检测反馈,督导落实(5分钟)
请回查本节课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在已经达成的目标题号后打“√”,完成学后反思,如还有疑问下课请教老师或同学。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