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SJ)
第2课时 在平面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及对路线的描述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22页。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和平面图中辨认东、南、西、北,能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2.通过平面图的学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根据生活中的平面图表述从图中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行走路线。
3.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积极地用数学知识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辨认东、南、西、北并能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能根据平面图表述从图中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行走路线。
一、情境导入
谈话:谁来说一说,学校操场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假如用摄像机从操场的上方往下拍,拍到的画面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交流。
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好,只是要想拍到这样的画面,得站得很高才行。不过不要紧,我们可以用平面图,把操场四周的景物记录下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平面图。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平面图。
出示例2平面图。你能在下面的平面图中标出每个方向的景物吗?
学生分别将司令台、行政楼、教学楼、围墙填写在不同的位置。
师展示学生的不同填写方法。问:为什么位置会不同呢?
师:在平面图中应该有一个统一的确定方向的标准。(出示图标“北↑”)为了标明方向,在地图和平面图上通常用这样的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向标。(板书:向标)这个向标的意思是箭头所指的方向是北面。所以在我们的平面图中哪个方向是指北面?
请小朋友在图中标上北面的标志。
师:认识了北面我们马上可以在这个平面图中标出其他方向吗?
学生独立在平面图中标出其他几个方向,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回答后,师小结并出示卡片: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
2.能表述平面图中景物的相对位置关系。
出示刚才改好的平面图。
说说司令台在操场的哪一面?为什么?以谁为主观察谁的?反过来还可以怎样说?
师:在平面图上,以操场为主观察司令台,发现司令台在操场的右面,所以司令台在操场的东面;反过来,以司令台为主观察操场,发现操场在司令台的左面,所以操场在司令台的西面。
你能像刚才这样说说其他景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同桌互相交流,学生汇报交流)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认识平面图,你会看一幅平面图了吗?该如何看才不会看错呢?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看图,了解“青山小学”的概况。
(2)根据“北”确定其他三个方向。
(3)指名回答,教师评讲。
2.“想想做做”第3、4题。
(1)引导学生看懂题意。
(2)指名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3)集体交流,讨论订正。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与昨天学习的有什么区别?
2.课下,画出自己上学路线的平面图。
【教后思考】
本节课我先是在实际情境中复习了东、南、西、北方位,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增强学生的方位感。之后提出画平面图时关于方位的规定,引导学生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物体的方位,学会用这些方位词来描述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方向的掌握,能根据一个方位确定其余三个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