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3.2 分数乘法(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3.2 分数乘法(二)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24 12:3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分数乘法(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27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方法。
2.通过对应用题的学习过程,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3.能够熟练准确地计算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题,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探索并理解整数乘分数的意义。
一、情境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
(教师出示小黑板)
×5 9× ×2 2×
2.说一说下列各式的意义。
(1)×5表示什么?
(2)×4表示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改,学生汇报结果。
师:上节课的知识同学们掌握得很牢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法(二)]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师:根据情境图你们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预设:
笑笑吃了多少块饼干?
淘气吃了多少块饼干?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整理题意与问题:
(1)奇思早上吃了6块饼干,笑笑吃的饼干数是奇思的。笑笑吃了多少块饼干?
(2)奇思早上吃了6块饼干,淘气吃的饼干数是奇思的。淘气吃了多少块饼干?
2.想一想。
师:无论是笑笑还是淘气,他们吃的饼干数都是以“谁”的饼干数为标准?
学生交流结果后,教师明确:淘气和笑笑吃的饼干数都是以奇思吃的饼干数为标准。
3.画一画,算一算。
(1)引导思考:我们应该怎么计算笑笑吃了多少块饼干呢?
学生汇报:
画法一:以奇思吃的饼干数为标准把奇思吃的6块饼干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3块。(如下画法)
画法二:把每块饼干都平均分成2份,6块饼干的相当于6个,就是3块饼干。(如下画法)
(2)教师引导学生列式:根据上面的分析,你们能不能把刚才的思考过程列出算式来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教师板书:
6×==3(块)
(3)让学生尝试解答“淘气吃了多少块饼干?”的问题。过渡:刚才利用画图,把笑笑吃了多少块饼干求出来了,那你们能不能把“淘气吃了多少块饼干”解答出来呢?
让学生先画一画,再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画法一:以奇思的饼干数为标准,把奇思吃的6块饼干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2块,淘气吃了2份,就是4块。(如下画法)
画法二:把每块饼干都平均分成3份,6块饼干的相当于6个,就是4块饼干。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6×==4(块)
4.说一说。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说一说上面两个乘法算式的意义。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小组再派代表汇报。
预设:
(1)6×表示6的,也可以表示6个的和的简便运算。
(2)6×表示6的,也可以表示6个的和的简便运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表示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5.教学教材第26页“试一试”。
出示情境图,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这一题的比较标准。
再让学生画一画后,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引导学生认识到:根据题意,本题的比较标准是女生植树的棵数。要求男生比女生多植树多少棵,也就是求男生植树的棵数比女生多是多少棵,列式为:20×=5(棵)。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6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26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26页“练一练”第3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思考】
课堂上,通过操作、演示、观察、比较等活动,即先形象具体,后抽象概括,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算理。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境,教师引导学生操作,直观感悟。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从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出发,利用知识的迁移和扩展,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生在联系和比较中找到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获得了探索知识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