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2)
一、点击要点
1.酶:生物体细胞制造的具有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它能使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变成可吸收的物质,也称为_______催化剂。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酶催化作用适宜的温度一般为__________。pH对酶的催化作用有影响,一般酶适宜在_________环境下催化,但有例外,如胃蛋白酶适宜在__________环境下催化蛋白质分解。
3.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进行了一个科学实验:将一块肉放入一只极小的铁笼内,将肉连同铁笼一起喂给一只鹰吃,一段时间后,将连着小铁笼的绳子往外拉,结果只拉出完整无损的小铁笼,铁笼内的肉却不见了。关于这块肉的去向,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鹰在口腔中用牙齿把肉剔出吃了 B.鹰嗉囊内的寄生虫钻进笼子把肉吃了
C.鹰的消化道分泌化学物质把肉消化了 D.鹰体内的细胞把肉吸收了
4.在试管内加入2ml,的食用油,再加入新配制的“X消化液”lmL,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温水中5min,发现植物油消失了。则“X消化液”成分最可能是( )
A. 唾液、胃液、肠液 B. 胃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胃液、胰液
5.以下对酶及其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酶是活细胞制造的具有催化能力的物质 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C.生物的新陈代谢几乎都在酶的作用下进行
D.白化病的生成是由于小肠不能吸收促使黑色素形成的酶
6.小明同学今天吃了以下食品:①米饭;②白菜;③鸡肉;④鱼;⑤玉米;⑥马铃薯;他生命活动需要的葡萄糖和氨基酸主要由哪些食品提供(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③④⑤
7.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的实验中,证明酶催化功能具有专一性的对照实验是( )
A、温度调至37℃ B、用蒸馏水代替唾液 C、用胃液代替唾液 D、pH调至中性
二、实验探究
8.为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的影响因素,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分析后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温度 pH 滴加碘液后颜色变化
1 2mL淀粉糊,2mL蒸馏水 37℃ 7 变蓝色
2 2mL淀粉糊,2mL唾液 37℃ 7 不变色
3 2mL淀粉糊,2mL唾液 45℃ 7 变蓝色
4 2mL淀粉糊,2mL唾液 37℃ 1.8 变蓝色
(1)试管l和2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2和3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_________和_________比较,说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要受pH的影响。
(4)试管2滴加碘液后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
9.(1)在下列实验中,试管内容物变成蓝色的是 ( )
试管号 试管内容物 条件 检测
1 2mL糨糊十2mL纯唾液 37℃10min 3滴碘液
2 2mL糨糊十2mL清水 37℃10min 3滴碘液
3 2mL糨糊十2mL稀释l0倍唾液 37℃lOmin 3滴碘液
4 2mL糨糊十2mL纯唾液 95℃10min 3滴碘液
5 2mL糨糊十2mL纯唾液+2滴浓HCl 37℃10min 3滴碘液
A.1、2、3 B. 2、3、4 C. 3、4、5 D.2、4、5
(2)通过上述实验中的l和2号试管比较,说明的问题是( )
A. 酶具有催化性 B.酶具有专一性C. 酶具有高效性 D.酶是有机物
(3)通过上述实验中的l和3号试管比较,说明的问题是( )
A.酶具有催化性 B.酶具有专一性C. 酶具有高效性 D.酶具有稳定性
(4)通过上述实验中的l和4号试管比较,说明的问题是( )
A. 酶具有高效性 B. 酶具有专一性 C. 酶活性受温度影响 D.酶具有稳定性
(5)通过上述实验中的l和5号试管比较,说明的问题是( )
A.酶具有高效性 B. 酶具有专一性C. 酶具有稳定性 D.酶活性受pH影响
10、下面是某同学“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
试管号 加入的物质(每个2ml) 水温(°C) 滴加试剂 实验现象
1 淀粉糊、清水 37 碘液 ①
2 淀粉糊、唾液 37 碘液 ②
3 淀粉糊、唾液 0 碘液 ③
4 淀粉糊、唾液 75 碘液 ④
(1)写出实验现象: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要求填写“变蓝”或“不变蓝”)
(2)1号试管是2号试管的_________
(3)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唾液里的__ _已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4)3号、4号两支试管的实验现象表明
11.食物经胃初步消化后,同胃液一道进入小肠,胰液和胆汁也流入小肠。胰液的主要成份是碳酸盐和多种消化酶,胆汁中含有胆盐,肠液也是一种弱碱性并含有多种消化酶的消化液。据此回答问题(1)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不再有催化蛋白质水解的作用,原因是
(2)实验证明,当胰液分泌不足时,即使其他消化液的分泌都很正常,食物中的蛋白质仍不能完全消化,但糖类的消化一般不受影响,这是因为
12.酶是生物催化剂,下图表示外界条件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a说明酶只能在一定的_______范围内活动,而且有一个__________,超过一定限度,酶的活性就会__________,甚至遭到破坏。
(2)图b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受_______的影响,胃蛋白酶在________的条件下(要有具体的数据),活性最高。
(3)唾液淀粉酶只能将__________________催化分解成_________,这属于酶的_______性。
(4)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在正常情况下,碱性最强的是 _________(填“血液”、“唾液”、“胃液”或“胰液”)。
13.某学生做“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具体操作如下:取1克干淀粉放在烧杯里,加清水100毫升,搅拌煮沸做成淀粉糊,然后向洁净的第1号试管和第2号试管各注入2毫升淀粉糊;再向第1号试管注入2毫升清水,向第2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振荡两试管,冷却后,向两个试管各滴加两滴碘液,结果两个试管都变成了蓝色。
(1)该同学操作过程中的第一处错误导致实验的失败,请找出这关键的第一处错误,并分
析失败的原因。
(2)假如第一处错误已纠正,则第二处错误在哪里?应如何改正?
(3)装有清水的试管起什么作用?
14.唾液淀粉酶是唾液腺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
(1)在口腔内慢慢地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这是唾液淀粉 酶将_________消化为麦芽糖的缘故。
(2)右图曲线a和b表示唾液淀粉酶催化某反应生成
麦芽糖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产生曲线a和b
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5.新鲜荔枝是水果中的佳品,它的果皮中存在着一种酶,采摘后能够促使果皮变成褐色,影响保鲜效果。为了探究温度对这种酶活性的影响,小明选择产地、品种相同,大小、成熟度基本一致,且无损伤的新鲜荔枝,分成数量相同的6组装入保鲜袋中,贴好标签,分别放入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5天后,取出荔枝,测定褐变面积并制成柱状图(如图所示)。请根据实验回答:
(1)荔枝果皮内这种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 _
(2)为提高荔枝的保鲜效果,选择的温度范围___________(填字母)之间。
A. 5℃~15℃ B.15℃~25℃ C. 25℃~30℃
16、糖类是生物体重要的能源物质,一般来说,人体所需能量70%以上是食物中的糖类提供的。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小肠上皮细胞吸
收最终成为血糖。
(2)图中X所表示的物质是储藏在肝脏内的________________,这种物质对维持人体内血糖含量稳定起一定的作用.
(3)图中②过程主要是指
(4)人体进食后不久,会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可通过分泌胰岛素,加速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标号)过程,使血糖保持正常水平.有些人因胰岛素分泌不足,经常出现图中⑥表示的现象,这些人患有____________病,
答案:一、点击要点
1.催化能力 蛋白质 生物 唾液淀粉酶 胃蛋白酶 专一性 高效性 多样性 pH温度
2.37℃ 中性 强酸性
3、C C D C C
二、实验探究
8、(1)唾液能分解淀粉(2)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3)2 4 (4)唾液将淀粉分解了
9、(1) D (2)A (3)C (4)C (5)D
10、_变蓝_不变蓝__变蓝____变蓝___
(2)_对照实验
(3)__淀粉酶___
(4)_温度太低或太高都会降低酶的活性
11、(1)酶的活性跟酸碱性有关,小肠内为碱性环境,胃蛋白酶不再起作用,
(2)其他的消化液也能起消化淀粉的作用。
12、温度,最适应的温度,降低。pH ,pH=2,淀粉,麦芽糖,专一,胰液
13、(1)经煮沸的淀粉糊没有冷却,就向试管里加入唾液,这是该同学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因为高温可以使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加完唾液再冷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这时淀粉酶已经失去了活性,不能使淀粉分解。
(2)假如第一处错误已纠正,该同学的第二个注意事项是:应过10分钟后再向试管中滴加碘液,这样可以使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分解起到更好的催化作用。
(3)装有清水的试管起对照作用。
14、(1)淀粉(2)酶的量不同或温度不同或pH不同
15、(1)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该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2) A
16、葡萄糖,糖元,呼吸作用,2、4;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