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导学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导学案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24 08:2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导学案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课题: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
2.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3.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学习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瓜分”中国狂潮
●学习难点:《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高效学习 四步骤】:
步骤一:自主预习、构建体系!
{
主要战役
阶段 主要战役 战况主要事件 重要人物
开始 丰岛战役 战争爆发 ∕∕∕∕∕∕∕∕∕
平壤战役 统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黄海战役 日本夺取黄海制海权
辽东半岛战役 占旅顺大连、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步骤二:共同探究,集思广益!
1、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步骤三:课堂练习,学以致用!
一、选择题:
1.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罪恶梦想,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这一年是旧历的( )
A.甲午年 B.辛亥年
C.辛丑年 D.戊戌年
2.下列历史情景发生在平壤战役期间的是( )
A.戚继光抗击倭寇 B.左宝贵中炮牺牲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丁汝昌自杀殉国
3.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犯下了滔天罪行,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 )
A.南京大屠杀 B.旅顺大屠杀
C.九连城大屠杀 D.威海卫大屠杀
步骤四:课后巩固,学会迁移!
材料一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
(1)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哪一文件?该文件是在何时签订的?当时中方代表是谁?
(2)除材料一相关内容外,该文件还涉及哪些有损中国利益的规定?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答案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步骤一:自主预习、构建体系!
背景:日本“大陆政策”,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
1894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台湾 2亿 重庆 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半殖民地 法国 德国 3000 势力范围 美国 门户开放 均等
阶段 主要战役 战况主要事件 重要人物
开始 丰岛战役 战争爆发 ∕∕∕∕∕∕∕∕∕
平壤战役 统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左宝贵
黄海战役 日本夺取黄海制海权 邓世昌
辽东半岛战役 占旅顺大连、旅顺大屠杀 徐邦道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丁汝昌
步骤二:共同探究,集思广益!
(1)清政府的制度落后政治腐败(根本原因)
(2)由于李鸿章的“避战自保”、妥协退让而贻误战机,导致中国军队的一败再败。
(3)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军备不足,实力差距。
(4)外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成功第三步:课堂练习,学以致用!
一、选择题:
1.A 2.B 3.B
步骤四:课后巩固,学会迁移!
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1895年。中方代表是李鸿章。(2)规定:还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