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1.5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1.5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24 12:4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时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15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初步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能借助线段图来理解题意,并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
2.在观察、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经历通过画图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思想的价值,发展抽象思维和符号感。
3.通过学习,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信心,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形如ax±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借助线段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
能借助线段图正确地找出等量关系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去过北京的颐和园吗?那里有迷人的风景,值得一去,值得一看。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个与顾和园有关的数学问题。
出示例9课件:北京颐和园占地290公顷,其中水面面积大约是陆地面积的3倍。颐和园的陆地和水面面积大约各有多少公顷?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9
1.学生仔细读题。
问: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出现了几个未知量?是哪几个?
2.你们能用线段图把题中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吗? (在练习本上试着画一画。)
师:谁愿意上来交流一下你的作品?有没有不同的画法?
预设:先画一条线段表示陆地面积,再画一条线段表示水面面积。因为水面面积大约是陆地面积的3倍,所以表示水面面积的线段要画3个表示陆地面积的线段这么长。
3.从线段图中,你们能看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学生自由发言)
陆地面积+水面面积=颐和园占地面积
4.那么用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时怎样设这两个未知量呢?(学生自由讨论)
师:在设的时候你紧紧抓住了哪个条件?对,这句话是设未知量的关键,在这句话中,谁是一份?我们就设陆地面积为x,水面面积有这样的3份,就是3x。我们一起把它写下来:
解:设颐和园的陆地面积大约有x公顷,则水面面积大约有3x公顷。
5.怎样列方程?会解这个方程吗?试试看。说说你是怎样解这个方程的。先把x+3x化简,把两个未知数合并成一个未知数,在这里,应用了哪个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能具体说说过程吗?
x+3x=290
4x =290
x =72.5
师:72.5公顷是谁的面积?那水面面积怎样计算?水面面积是3x,我们把72.5代入3x中进行计算。写成: 3x=72.5×3=217.5,请你也跟着老师一起写一写。
6.两个未知量求出来了,那结果对不对呢?我们还需要检验。怎样检验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有困难的可以求助于书本。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说,教师板书)
72.5+217.5=290(公顷)
217.5 ÷72.5=3
师:谁能说说第一个算式表示什么?它要验证的是题中的哪一个条件?第二个算式呢?
这里的检验方法有点特殊,要写两个算式,既要检验两个未知量的和是不是等于290公顷,又要检验两个未知量是不是3倍关系。
7.最后不要忘了答语。
答:颐和园的陆地面积大约有72.5公顷,水面面积大约有217.5公顷。
8.观察比较: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与前面的有什么不同?(求两个未知数)怎样解设?(我们要紧紧抓住题中的倍数关系,设一份数为x,另一个数就是几x,然后利用另一个条件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样吗? (一样,解设→列方程→解方程→检验→写答语)
小结:在解形如ax±bx=c的方程时,我们先化简,把方程转化成(a±b)x=c形式的方程,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解完方程还要检验。
(二)教学例10
1.出示例10课件。
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10图。
2.分析题意,完成线段图。
3.相互讨论,找出等量关系,与同学交流。
学生可能找出“客车行的路程+货车行的路程=总路程”。
追问:除了这个等量关系,你们还能不能找出其他等量关系?
学生自由发言。
说明: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找出“总路程-货车行的路程=客车行的路程”和“总路程-客车行的路程=货车行的路程”,加深对相遇问题中等量关系的理解。
4.学生尝试自己解方程。
5.计算出结果后,自己检验一下解是否正确。
6.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相遇问题的关键是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找出等量关系,从而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在找等量关系时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是关键,我们可以用学过的公式、数量关系或者画图来帮助我们寻找等量关系。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4页“练一练”第1题:
(1)指名读题。
(2)学生独立写在教材上,集体核对。
(3)你是根据什么填出来的?
2.教材第14页“练一练”第2题:
(1)学生自己读题。
(2)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3)独立列方程解答。
(4)集体核对,反馈信息。
3.教材第15页“练一练。”
(1)指名读题。
(2)学生独立列方程并解出方程,指名板演。
(3)集体核对,反馈信息。
4.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1题。
(1)请每位同学与同桌说一说这些方程应该怎样解。
(2)学生独立解方程,指名板演。
(3)集体核对,反馈信息。
5.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2题。
(1)请每位同学与同桌讨论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2)学生独立解方程,指名板演。
(3)集体核对,反馈信息。
6.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5题。
(1)学生独立读题,明确题意。
(2)引导学生找出相等的数量关系。
(3)集体核对。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
例9 解:设颐和园的陆地面积大约有x公顷,则水面面积大约有3x公顷。
x+3x=290
4x =290
x =72.5
3x=3×72.5=217.5
检验: (1)72.5+217.5=290(公顷)
(2)217.5÷72.5=3
答:颐和园的陆地面积大约有72.5公顷,水面面积大约有217.5公顷。
例10 解:设货车的速度是x千米/时。
3x+95×3=540
3x+285 =540
3x =255
x =85
答:货车的速度是85千米/时。
【教后思考】
学生原有基础较差,反映在本节课上最大的问题是难以找准等量关系。课堂上老师最累和学生最怕的是找适合列方程的数量关系式。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中各线段,在各线段的关系中寻找等量关系,仍有部分学生有困难。猜测他们可能不清楚题目中的数量,也可能不会选择哪个数量关系式才适合列方程,还可能画线段图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