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7单元《好朋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7单元《好朋友》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2-24 19:0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好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朋友的珍贵,会更加珍惜朋友。
2、通过音乐游戏学会歌词、节奏、演唱。
教学重难点:分析歌曲的节奏及旋律的特点
教材分析:《好朋友》是辽海版音乐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演唱歌曲。《好朋友》是一首来自西印度群岛的民歌,由久歌配词。歌曲为规整的四个乐句构成,2/4拍,F大调的一段体,旋律音级跳跃不大,并且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完全重复,曲调简单易唱,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歌词朗朗上口,表达了好朋友之间亲亲热热、说说笑笑的愉快情景。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听《找朋友》进教室
听《找朋友》做音乐游戏
【设计意图:这首_??????_歌曲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最能表现他们欢乐的心情。二年级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活泼好动,易于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富有情趣的事物。而且这个音乐游戏也起到引入本课课题的作用。】
二、音乐游戏感受音乐
1、导言
2、拍手节奏游戏
【设计意图:我努力融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于游戏之中,让低年级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情趣盎然地学习。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这个环节也是为后面分析节奏做一个铺垫。】
教师示范 ×× ×× ×× ×× × × ×
拍腿:左右 左右 左右 左右 拍手;拍 拍 拍
教师边读词边做拍手游戏
提出问题
老师做了几种动作?每一种动作拍了几次?
学生自己练习
师领读歌词并拍手
齐读歌词并拍手
听伴奏读词拍手
教师找伙伴做双人拍手示范
学生听音乐伴奏两人拍手
教师加大难度拍手示范
学生听音乐伴奏两人拍手
【设计意图: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不光掌握了歌曲的节奏还初步能够按照节奏朗读歌词】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游戏示范
【设计意图:提前渗透为最后展示环节做铺垫】
学生围成一个圆圈,第一段教师与学生都站在圆圈上做拍手游戏;第二段教师走到圆圈中去找好朋友做拍手游戏;第三段教师在找到好朋友以后和好朋友转圈。
2、读节奏
【设计意图:为使学生能在打击乐器演奏中找到规律】
找出4个乐句的特点----节奏完全相同
3、打击乐器演奏
【设计意图:打击乐器的演奏可以训练学生手眼耳的配合、演奏能力和合作能力。而且小学生往往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容易受无意注意的影响。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如果能够引入新鲜的形式,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保持注意力。在音乐课中采用打击乐器,给孩子们增添了兴趣,也为音乐课增添了色彩,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活泼、生动的音乐课氛围。】
双响筒演奏前2个小节、串铃演奏第三小节、三角铁演奏第四小节。
4、齐读歌词
【设计意图:只有准确地按照节奏读词学习歌曲才会轻松掌握】
5、学唱歌曲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整节课的重点环节,让学生会用欢快、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用“lu”哼唱歌曲旋律
教师演唱生默唱
学生完整演唱
分组接龙演唱
师生接龙演唱
男、女生演唱
找个别学生演唱、其他学生打击乐器伴奏
6、分析乐句旋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乐句的关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为后面环节做铺垫】
找出相同乐句、相似乐句。
7、用纱巾感受每个乐句最后三个音的高低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身体的高低和纱巾的上下飘荡来感受音的高低变化】
四、集体舞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会演唱之后给予学生表演的空间、让学生展示音乐的美】
1、学生围圆圈跳集体舞
2、学生自由找朋友
五、课堂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