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听赏感受蒙古的自然景象,体会蒙古族音乐的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蒙古族民歌,感受抒情的民歌风格及情绪,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了解蒙古族的历史和民俗文化,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文化、热爱大草原的自然风光、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听赏感受蒙古的自然景象,体会蒙古族音乐的艺术风格。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首民族的音乐,首先让我们来看一段舞蹈视频。
师:仔细看好了哦,边看边想,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放舞蹈视频)
师:舞蹈这个美不美?猜猜看这是我们国家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
生:····
师:我来告诉你们,这是我们国家蒙古族的舞蹈。
师:你观察到这个舞蹈有什么特点了吗?
生:有这样的动作(学生模仿)
生:……
师:请一个同学上来示范一下。让我们一起来学学蒙古舞的动作吧!
师:同学们跳得有模有样的,那老师想问问你,你去过美丽的蒙古大草原吗?(请去过的同学,说说印象中的蒙古)
今天,就让我们从一首歌开始了解蒙古,感受蒙古大草原的辽阔、天空的高远和蒙古人的豪迈。(播放视频,蒙古自然风光,背景音乐使用歌曲《鸿雁》)
(二)、合作学习
1.欣赏歌曲《鸿雁》
师:首先我们来说说刚才听的这首歌曲有哪些音乐要素?(同时幻灯片出示问题。)
生:……
2.二次聆听欣赏
师:让我们再来聆听一遍这首《鸿雁》(师范唱),仔细感受歌词,老师给你三个关键词〔出示草原的景(美)、草原的情(忧伤)、草原的美(豪迈)关键词卡片〕,看看你能不能发现哪些歌词跟这三个关键词相关。
生:……
3.再次感受歌曲的景、情、美
师:带着刚才我们一起分析的歌曲的情感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歌声里面体验一下吧!你可以小声跟着唱哦。
4.通过演唱、发现难点
师:刚才听同学们小声的哼唱,觉得还不错,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没有同学可以举手告诉我,你觉得哪里有问题呢?(分小组商量)
5.跟琴试唱,重点解决装饰音部分歌唱。(这一环节有可能根据学生的提前发现难点而提前解决)注意歌曲中音程跳跃的准确性
6.合作演唱,注重情绪(师指挥,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
全体唱--对中间不准确的地方加以强调
(三)、欣赏《天堂》
1. 初听
师:接下来我们再欣赏一首蒙古族的歌曲《天堂》,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听后回答)
师:这首歌曲表达了蒙古人民对家乡的深厚感情。我们从歌曲中感受到了草原美丽的景色和主人公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 复听
师:歌曲具有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下面,我们从歌词和音调两方面来感受一下蒙古族歌曲的特点。
(1)从歌词上分析。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腾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是我的家”朴实的歌词配上旷远悠扬的曲调,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多么优美的画面。辽阔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让我们的思绪在大草原上纵情驰骋。
(2)从音调上分析。
歌曲的第一段曲调比较平稳悠长,每句的结尾音都拖得很长,呈现出典型的蒙古族长调歌曲的特点。
教学要求:通过让学生从歌词和音调两方面进行分析,使其感受到歌曲的民族特点。
3. 完整聆听,听辨乐段 。
(1)完整聆听,分辨乐段。
通过聆听,让学生知道歌曲由两个部分组成。
(2)感受两个部分的情绪变化。(从速度、音区、力度和节奏上进行分析)
(四)、小结
蒙古草原辽阔美丽,蒙古人民畅快豪爽,蒙古歌声悠扬、婉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两首优美的蒙古族歌曲,希望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我们能更多的了解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最后让我们再次聆听《鸿雁》、《天堂》,在这悠扬的的歌声中愉快的结束这节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