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年级地理人教版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检测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七年级地理人教版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检测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2-24 08:4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七年级地理人教版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检测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1.图中对地球仪上地理事物的判断,有误的是(
)
A.A
B.B
C.C
D.D
2.地球是一个“巨人”,它的“腰围”——赤道周长约为(
)
A.4万千米
B.8万千米
C.6371千米
D.6378千米
3.下图中④地所在的位置是(
)
A.(20°N,160°E)
B.(20°N,160°W)
C.(20°S,160°W)
D.(20°S,160°E)
4.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
图中所示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上升
5.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认识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③②①
D.③②④①
6.地球上的一天是指(??
)
A.太阳围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
B.月球围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
C.地球围绕地轴转一圈的时间
D.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
7.5月的北京繁花似锦,夜空的鸟巢星光璀璨。“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于2019年5月15日亮相国家体育场鸟巢。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的_____位置,我市昼夜长短及其变化状况是_____。(
)
A.②;昼长于夜,昼渐长
B.①;昼短于夜,昼渐短
C.②;昼短于夜,昼渐短
D.①;昼长于夜,昼渐长
8.细心的小明同学发现随州路灯开闭的时间会随着季节发生变化。下图是随州二分二至日路灯照明时间图。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随州路灯开闭时间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季节昼夜长短的变化,图中b日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9.图中四点先迎来黎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11.在南京游玩期间,周明同学通过网络查阅地图,输入“起点”和“终点”,查询行走路线和距离,通过操作鼠标“放大”和“缩小”地图,查询了好多的信息。这类地图为(??
)
A.电子地图
B.交通地图
C.气候地图
D.旅游地图
12.下列叙述中,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
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
D.等高线
13.在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通常是用(
)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D.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14.下列关于地图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比例尺越大的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大
B.比例尺越大的地图,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C.比例尺越小的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小
D.比例尺越小的地图,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15.在画有指向标的平面图上,确定方向的一般方法是(???)
A.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不论什么样的地图,均用经纬线确定
C.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来确定方向
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6.如下图所示,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800米
B.1300米
C.600米
D.300米
17.下列四幅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8.有同学在绘制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后,想沿EF线画出该地的地形剖面图。下列能反映图中EF线的地形剖面图是(
)
A.
B.
C.
D.
19.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有河流经过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缓
B.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陡
C.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都是相等的
D.闭合等高线读数自中心向外读数减小,则表示是盆地
21.读下面两幅图,完成图后填空。
(1)A、B、C三点一年中太阳只直射一次的是点_________,A在C的_________方向。
(2)A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_____。
(3)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图一的_________(填字母)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___现象。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北半球处在_________季,南半球处在_________季。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兖州区的白昼将变_________(填“长”“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小”)。
22.五一节期间,5名旅游爱好者穿越虎山时遭遇大暴雨,被困在深山中等待救援。下图为虎山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请你根据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已知5名旅游爱好者被困在山中的溶洞口下坡约200米远的地方,那么5名旅游爱好者被困的地方位于图中A、B、C、D四地中的_____地。
(2)图中白水河的两条支流都发源于_____(地形部位)。
(3)图示区域最高处的海拔为_____米,E处的地形类型是_____。
(4)图中居民点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形成聚落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5)图中上方的山峰位于居民点_____的方向,若两山峰图上直线距离为5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_____千米。如果要在图示区域建一个视野广阔的瞭望台,那么瞭望台应该建在哪座山峰上?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由图中地球仪可以看出,A是地球的北极点,B是地球最中间的赤道,C是南回归线,D是一条经线,故选C。
2.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大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地球的大小进行了更为精确的测量,计算出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故选A。
3.答案:C
4.答案:B
解析:图中所示的现象是从远处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此现象最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故选B。
5.答案:D
解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是天圆如张盖,地圆如棋局→据太阳、月亮推测→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6.答案:C
解析: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故选C。
7.答案:A
解析:5月15日地球运行在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此时最接近夏至日即②位置,此时我国的北京昼长夜短,白昼渐长,夜渐短,故选A。
8.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b日的照明时间一天加起来是最短的,说明位于北半球的随州的黑夜时间是最短的,白昼时间是最长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故选B。
9.答案:D
10.答案:D
解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AB错),经度向东变大为东经度,向西变大为西经度,C错,D对。自转的周期是一天。故选D。
11.答案:A
解析: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题干描述的是电子地图,使用方便快捷。故选A。
12.答案:D
解析:地图语言即地图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即方向、比例尺和图例、注记,不论是政区图、地形图还是各种各样的交通图、旅游图等都离不开以上三个要素,等高线不一定要有,故选D。
13.答案:A
解析:按指向标判读方向,即指向标的箭头通常指向北方;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故选A。
14.答案:B
解析: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如果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如果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故选B。
15.答案:C
解析: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定方向的依据是: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垂直的方向为东西方向。故选项A、B、D不符合题意;选项
C符合题意。故选C。
16.答案:D
解析:相对高度是指一点(甲地海拔800米)高出另一点(乙地海拔500米)的垂直距离。故计算得出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00米-500米=300米。故选D。
17.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是山顶;乙地是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丙地是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山谷是有可能发育河流的地形部位;丁地是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故选C。
18.答案:A
19.答案:D
解析:甲、乙、丙、丁四处中,甲是山顶,不可能有河流经过,乙处在陡崖附近也没有河流,丙是位于等高线向低处弯曲,说明其地势更高,说明是山脊地形,只有丁是位于等高线向高处弯曲,说明其地势更低,是山谷地形,有可能有河流,故选D。
20.答案:C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平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都相等。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21.答案:(1)AB;西北;
(2)90°E,23.5°N;B;
(3)甲;极昼;
(4)秋;春;
(5)长;增加。
22.答案:(1)A;(2)山谷;(3)900?1000;山地;
(4)分布在河流沿岸;水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地形平坦;
(5)西北;1;下方山峰
解析:(1)读图可得,A点位于溶洞口下坡约200米远的地方,则5名旅游爱好者被困的地方位于图中的A地。
(2)图中白水河的两条支流都发源于山谷,其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
(3)图示区域等高距是100米,最高处的海拔为900?1000米,E处的地形类型是山地,该地海拔高,地面较陡。
(4)图中居民点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形成聚落的有利条件是水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地形平坦。
(5)图中上方的山峰位于居民点的西北方向,若两山峰图上直线距离为5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5×200=1000米千米。如果要在图示区域建一个视野广阔的瞭望台,那么瞭望台应该建在下方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