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上《声音》单元检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鼓膜受外耳道传递的声波而产生(??? )。 ??
A.?声音?????????????????????????????????????????B.?振动?????????????????????????????????????????C.?音质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3.声音在下列物体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 ???
A.?水??????????????????????????????????????????B.?空气??????????????????????????????????????????C.?木头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听见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B.?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发出声音??
C.?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听得见
5.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在校园四周种草植树??????????????????????????????????????????B.?机动车在市内禁止鸣笛
C.?洒水车给马路洒水,防止尘土飞扬??????????????????????D.?在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带
6.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杯口时,描述正确的是(???????? )
A.?水越满,音越高? ??????????????????B.?水越满,音越低???? ???????????????C.?水的多少和声音的高低无关
7.把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并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掉,那么玻璃罩内的闹钟的声音将( ???)。
??
A.?越来越小????????????????????????????????????B.?越来越响????????????????????????????????????C.?不变
8.鼓膜的特点是(??? )。 ?
A.?薄而有弹性?????????????????????????????B.?厚而有弹性?????????????????????????????C.?薄而没有弹性
9.用拨动的方法使钢尺发声的实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边做实验,边大声讨论????????????B.?钢尺要用力压住????????????C.?不用分工合作,一个人做就行了
10.要使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最根本的方法是(?? )
A.?阻碍传播途径????????????????????????B.?包裹住发声源????????????????????????C.?使发声物体停止振动
二、填空题(共8题;共14分)
1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_______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__来描述。
12.探索尺子的音调变化实验中,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音调越________?,振动的________越________
13.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中,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________?,振动的________越________?
14.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敲击不同长度的钢尺时,用的力量是________。
15.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16.音叉上的________代表了它振动的频率。
17.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_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18.?漫步花丛中,我们能听到蜜蜂的嗡嗡声,这是由于蜜蜂翅膀的________产生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8分)
19.设计研究“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幅的关系”的实验。
①猜想: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幅的关系是________
②实验器材:钢尺、桌子
③改变的条件:________?
? 不变条件:________?
④填写表格:
?________
⑤实验结论是什么?
________
20.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①猜想:声音是由________产生的
②实验器材:音叉、水
③填写表格:
?________
④实验结论是什么?
________
四、判断题(共10题;共24分)
21.在观察比较“鼓膜”振动的实验中:
(1)“鼓膜”模型只能由气球皮、口杯和橡皮筋做成。??
(2)在“鼓膜”上方制造远近不同的声音时,上面的纸屑跳动没有变化。
(3)在“鼓膜”上方制造强弱不同的声音时,上面的纸屑跳动不同。
22.小雷说昨晚下雨时的雷声很大。这是对声音的描述。
23.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不看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
24.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
25.当用力按压住鼓面时,鼓会发出悦耳的声音。
26.声音通过外耳传播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将这种振动传播给听觉神经而获得声音。
27.汽车鸣笛的声音和摩托车大喇叭声是一样的。
28.对比实验中,敲击不同音叉时,要用不同的力量进行敲击。
29.声音在木棒和钢条中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
30.物体振动幅度越大,音量越弱。
五、解答题(共2题;共10分)
31.你知道保护听力的小妙招吗?写出三个。
32.如果将手放在耳后,手心和耳朵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
你能尝试解答吗?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解答】鼓膜受外耳道传递的声波而产生振动。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答案】 C
【解析】【解答】A、人说话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不符合题意。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相同,固体传播最快,液体其次,气体最慢,不符合题意。
C、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符合题意。
D、?我们听到声音,首先声音的频率范围必须要在20-20000HZ,且有传播介质,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都听不到声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说话是靠声带振动产生的,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
3.【答案】 C
【解析】【解答】声音可以在固液气里传播,在固体里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种类以及温度有关。
4.【答案】 C
【解析】【解答】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我们听见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不符合题意。
B、物体振动一定产生声音,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发出声音,不符合题意。
C、我们听到声音,首先声音的频率范围必须要在20-20000HZ,且有传播介质,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都听不到声音,符合题意。
D、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听得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
5.【答案】 C
【解析】【解答】A、在校园四周种草植树,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B、机动车在市内禁止鸣笛,在声源处禁止噪声的产生,不符合题意。
C、洒水车给马路洒水,防止尘土飞扬,不能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D、在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带,在声源处禁止噪声的产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噪声会对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控制噪声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以及人耳接收处控制噪声。
6.【答案】 B
【解析】【解答】水越满,振动的越慢,音越低,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音量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水柱越长振动的越慢,音量越低。
7.【答案】 A
【解析】【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玻璃罩内的空气被抽掉,因而听到的声音会越来越小,最后听不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有固液气三种介质。
8.【答案】 A
【解析】【解答】鼓膜的特点是薄而有弹性,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鼓膜受外耳道传递的声波而产生振动。
9.【答案】 B
【解析】【解答】A、边做实验,边大声讨论,会影响对钢尺声音的判断。应该在安静地环境中进行,不符合题意。
B、用力越大,音量越大,越方便观察,符合题意。
C、试验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的是试验细节,细节决定试验成败。
10.【答案】 C
【解析】【解答】要使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最根本的方法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噪声会对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控制噪声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以及人耳接收处控制噪声。
二、填空题
11.【答案】 音量;音高
【解析】【解答】声音的强弱用音量表示,它与振幅有关。声音的高低用音高来表示,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分析】本题考的是音量和音高的概念。
12.【答案】 强;频率
;快
【解析】【解答】探索尺子的音调变化实验中,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音调越低,振动得越快。
【分析】声音的大小叫音调,音调和频率有关,频率和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13.【答案】 低;频率;慢
【解析】【解答】声音的高低指的是音调,每秒中振动的次数是频率,音调和频率有关,尺子长度越长,振动的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分析】声音的音调和频率有关,频率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14.【答案】 相等的
【解析】【解答】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实验过程中,应该保持力大小相等,钢尺的长度不同。
【分析】对比试验中,应该保持一个变量不用,其余条件相同。
15.【答案】 远离噪声;减小生源发生
【解析】【解答】噪声对我们听力有很大的伤害,我们应该远离噪声,避免噪声的产生,噪声产生时,要塞住耳朵。
【分析】噪声会对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控制噪声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以及人耳接收处控制噪声。
16.【答案】 数字
【解析】【解答】音叉上的数字代表了它振动的频率。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就是频率。
17.【答案】 反复
【解析】【解答】振动就是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反复运动。
【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8.【答案】 振动
【解析】【解答】蜜蜂嗡嗡声是因为蜜蜂翅膀的振动产生的。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三、实验探究题
19.【答案】 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就越弱
;用力大小;钢尺的露出桌面的长度,手压的位置
;振动幅度小、声音弱;振动幅度大、声音强
;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就越弱
【解析】【解答】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就越弱,而影响振幅大小的因素是力,力越大,振幅越大,力越小,振幅越小,该实验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应该保持钢尺的露出桌面的长度,手压的位置相同。通过实验发现振动幅度小、声音弱;振动幅度大、声音强,因而得到结论: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就越弱。
【分析】本题考的是设计实验并探究出影响声音的强弱的因素,实验过程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最后发现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就越弱。
20.【答案】 物体振动;没有明显变化;溅起水花/产生大量波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解析】【解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分析】本题考的是声音的产生。
四、判断题
21.【答案】 (1)错误
(2)错误
(3)正确
【解析】【解答】“鼓膜”模型可以由气球皮、口杯和橡皮筋做成,也可以由其他薄而有弹性的材料代替。在“鼓膜”上方制造远近不同的声音时,上面的纸屑跳不同,离得越远,跳的越不厉害,离得越近,跳的越厉害。在“鼓膜”上方制造强弱不同的声音时,上面的纸屑跳动不同。
【分析】声音的响度和振幅以及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22.【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小雷说昨晚下雨时的雷声很大。指的是声音强,这是对声音的描述。
【分析】声音的强弱叫作响度。
23.【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用手敲击桌面,桌面在振动,可以听到声音,但并不看见,因为振动比较轻微,不易观察。
【分析】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震动。
24.【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
【分析】本题考的是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的关系。振幅大小又和力有关。
25.【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当用力按压住鼓面时,鼓面停止振动,因而不会发出悦耳的声音。
【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物体停止振动时,声音就会消失。
26.【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声音通过外耳传播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将这种振动传播给听觉神经而获得声音。
【分析】本题考的是鼓膜的作用。
27.【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不同的声音他们的音调,音色,响度各不相同。汽车鸣笛的声音和摩托车大喇叭声是不一样的。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音色、响度。
28.【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对比实验中,敲击不同音叉时,要用相同的力量进行敲击。
【分析】对比试验中,应该保持一个变量不同,其他所有的条件相同。
29.【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因而在木棒和钢条里传播速度不用。
【分析】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温度有关。
30.【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物体振动幅度越大,音量越强。
【分析】声音的音量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音量越大。
五、解答题
31.【答案】 解:1.不要用尖利的东西乱掏耳朵。2.不要让耳朵进水。3.不要长时间使用耳机4.耳朵不舒服时要及时就医……
【解析】【解答】1.不要用尖利的东西乱掏耳朵。2.不要让耳朵进水。3.不要长时间使用耳机4.耳朵不舒服时要及时就医,5.远离噪声。
【分析】本题考的是保护听力的方法。
32.【答案】 我们听到的声音会变大。原因有两个,一是声源,虽然声音传向四面八方,但声音是有源头的,当手心和耳朵朝向声源时,离声源的距离变近了,声音听起来就会更大更清晰;另一个原因是手放在耳后,相当于把耳廓变大了,我们能够收集到更多的声音,听起来声音就会变大。
【解析】
【分析】声音的响度和振幅以及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