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7.8机械能守恒定律1-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7.8机械能守恒定律1-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24 09:4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理解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
3、会判定具体问题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能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从物理现象分析、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及适用条件的研究方法;
2、初步掌握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来解释物理现象及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探究中的守恒思想,养成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领悟机械能守恒规律解决问题的优点,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
进一步熟练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
教学难点
1、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2、正确分析物体系统内所具有的机械能,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3、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表达形式
教学过程
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表达式
1、系统初状态的总机械能等于末状态的总机械能
守恒角度
注意零势面
2、物体(或系统)减少的势能等于物体(或系统)增加的动能
转化角度
3、系统内A减少的机械能等于B增加的机械能
转移角度
二、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本思路
1.选取研究对象——物体。
2.根据研究对象所经历的物理过程,进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3.恰当地选取参考平面,确定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初、末状态时的机械能。
4.选取方便的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方程形式(Ek1+Ep1=Ek2+Ep2、ΔEk=-ΔEp)进行求解。

如图所示,一个圆弧形光滑细圆管轨道ABC,放置在竖直平面内,轨道半径为R,在A点与水平面AD相接,地面与圆心O等高,MN是放在水平地面上长为3R、厚度不计的垫子,左端M正好位于A点,将一个质量为m、直径略小于圆管直径的小球从A处管口正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不考虑空气阻力。
(1)若小球从C点射出后恰好能打到垫子的M端,则小球经过C点时对管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如何?
(2)欲使小球能通过C点落到垫子上,小球的释放点离A点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审题指导】 (1)小球从C点射出后做平抛运动,可求在C点时的速度。
(2)小球落到垫子上的N端时,所对应的释放点的高度最大。
【解析】 (1)小球离开C点做平抛运动,竖直下落高度为R,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R=gt2
从C点射出的速度v1==
设小球以v1经过C点时受到管子对它的作用力为FN,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FN=m,解得FN=m-mg=-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对管子的作用力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下。
(2)设小球通过C处的速度为v2时恰好能落在N点,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得v2==
设小球的释放点离A点的最大高度为H,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mg(H-R)=mv,解得H=5R。
教学小结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表达形式及应用
(1)守恒观点
①表达式:Ek1+Ep1=Ek2+Ep2或E1=E2。
②意义:系统初状态的机械能等于末状态的机械能。
③注意问题:要先选取零势能参考平面,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必须选取同一个零势能参考平面。
(2)转化观点
①表达式:ΔEk=-ΔEp。
②意义: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时,系统增加(或减少)的动能等于系统减少(或增加)的势能。
(3)转移观点
①表达式:ΔEA增=ΔEB减。
②意义:若系统由A、B两部分组成,当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时,则A部分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B部分机械能的减少量。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请记录下自己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多选)如图所示,两个竖直圆弧轨道固定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半径R相同,左侧轨道由金属凹槽制成,右侧轨道由金属圆管制成,且均可视为光滑。在两轨道右侧的正上方分别将金属小球A和B由静止释放,小球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A和h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使小球A沿轨道运动并且从最高点飞出,释放的最小高度为
B.若使小球B沿轨道运动并且从最高点飞出,释放的最小高度为
C.适当调整hA,可使A球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
D.适当调整hB,可使B球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
解析:小球A从最高点飞出的最小速度为vA=,由机械能守恒:mghA=2mgR+mv,则hA=,A选项正确;小球B从最高点飞出的最小速度为vB=0,由机械能守恒,mghB=2mgR,释放的最小高度为hB=2R,B选项错误;要使小球A或B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需满足:R=v0t,R=gt2,则v0=,而A球的最小速度vA=>v0,A球不可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B球可能,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2.如图所示,光滑弧形轨道与半径为r的光滑圆轨道相连,固定在同一个竖直面内,将一只质量为m的小球由圆弧轨道上离水平面某一高度处无初速释放。为使小球在沿圆轨道运动时始终不离开轨道,这个高度h的取值范围如何?

解析:小球在沿圆轨道运动时,机械能守恒,始终不离开轨道有两种情况:
(1)当h≤r时,小球沿圆轨道上升的高度小于r,不会离开圆轨道。
(2)当小球沿圆轨道上升的高度大于r时,为保证小球不脱离轨道,应使小球可以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2r)=mv2
在圆轨道最高点不脱离轨道的条件为v≥
联立以上两式,有h≥2.5r
综上,有h≤r或h≥2.5r
高考真题演练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
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不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
falsefalsefalsefalseA. ????????? B. ???????????? C.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