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围攻中原解放区
重点进攻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人民解放战争
战略决战
→内战爆发
→陕北 山东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约70%~80%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20%~30%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
1947年10月10日
材料说明了什么状况?
中国的土地占有极不均衡
土地政策改变
将抗战时期 政策改为实行 的土地政策。
减租减息
耕者有其田
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
文
献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冀中农民举行拥护土地改革运动大会会场
农民们夹道欢迎土改工作队
结果:顺利完成
解放区群众在丈量土地
各地欢乐斗地主
农民分到牲畜
解放区——种自己的地
国统区——种地主的地
翻身农民纷纷把
自己的子弟送来参军
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国民党靠“抓壮丁”补充兵源
我们的胜利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靠这一万万六千万人
打胜的。我们给了他们什么东西呢?他们为什么能够
组织成百万的军队呢?就是因为在他们中进行了土地改革。
——毛泽东
围攻中原解放区
重点进攻
刘邓大军
挺进大别山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人民解放战争
战略决战
反攻开始
邓小平与刘伯承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千里挺进大别山,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部队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决战
1948年7月敌我力量对比表
部队
总兵力
机动兵力
装备
后方
士气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280万
365万
优于敌军
不足
大为改善
略占优势
巩固
危机四伏
高昂
低落
1948年7月国共力量对比表
280
万人
365
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人民解放战争
战略决战
①辽沈战役
②平津战役
③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以徐州为中心
北平 傅作义 接受和平改编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辽沈战役——关门打狗第一仗
1948年9月-11月
林彪与罗荣桓
10月19日 长春解放
11月2日 沈阳、营口解放。
10日 锦西解放
↓
解放东北全境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300
万人
290
万人
1948年国共力量对比表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规模最大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左起: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
群众自发向前线运送物资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中陈毅说:
我们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民 工
543万人
担 架
30.5万副
大小车
88万辆
牲 畜
76.7万头
船 只
8500只
筹 粮
9.6亿斤
挑 子
20.6万副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先打两头
分割包围
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
傅作义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图为北平人民欢迎解放军进城)
平津战役
北平和平解放
三大战役胜利结束,警卫员李银桥发现毛泽东长了一根白发,毛泽东看着警卫员拔下来的白发,风趣地说:
“白了一根头发,胜了三大战役,值得!”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长江以北
以徐州为中心
北平和平解放
华北解放
辽沈
平津
淮海
1949年北平和谈
停止内战 划江而治
1949.4 百万雄师过大江
结果
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
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时间
1949年4月
渡江战役
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蒋介石与家乡人民告别
蒋介石的办公室
南京总统府
1840
1949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连战与胡锦涛主席
洪秀柱与习近平主席
围攻中原解放区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刘邓大军
挺进大别山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人民解放战争
战略决战
①辽沈战役
②平津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渡江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