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第四单元单元知识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第四单元单元知识检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24 17:0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觅食
壁垒
易拉罐
独竖一帜
B.炊烟
咋舌
顶梁柱
责无旁贷
C.驱除
静谧
蒸溜水
立竿见影
D.嘻闹
提练
满堂彩
无动于衷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_____、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______、安于现状;能力再强,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_______、不思进取。
A.置身事外
自甘平庸
踟蹰不前
B.置之不理
自甘平庸
犹豫不决
C.置之不理
自甘落后
踟蹰不前
D.置身事外
自甘落后
犹豫不决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B.参观邓小平故居,你是周末去呢,还是暑假去呢?
C.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D.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成功发射并研制了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将“发射”与“研制”互换位置)
B.在“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中,校刊开通了“诗韵玲珑”“思想芦苇”等小栏目。(将“开通”改为“开设”)
C.《孤独之旅》通过揭露杜小康的心路历程,展现了杜小康的成长。(将“揭露”改为“揭发”)
D.2017年广东的GDP达8.99万亿元,连续29年居中国首位,这让丁杰从心里感到由衷自豪。(删去“由衷”)
5.下列各项分析与判断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句中加粗的词依次是形容词、数量词、副词。
B.“根深叶茂”“拨动心弦”“异常兴奋”依次是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
C.“这激动人心的一幕,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一幕印在脑海里”。
D.“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6.看漫画,回答问题。
联系课文《孤独之旅》,谈谈这两幅漫画给你的启示。
7.亲爱的同学,很高兴邀请你参加“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
(1)【小说常识我知道】从小说要素、情节过程按篇幅分类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进行介绍。
(2)【小说人物大家猜】郭佳同学拟了几道知识竞赛题,你能说出其中的人物形象吗?
①他是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笔下的落魄乡绅,喜好读骑士小说,整天耽于幻想,立志恢复古代的骑士道。一番荒诞的“冒险”后,他返回故里,临终时幡然醒悟。他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排行第二,人称二郎。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他勇猛过人,胆大心细,景阳冈打死猛虎,为报仇斗杀西门庆。他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爱憎分明,作战勇敢,是个优秀的共青团员和政治宣传员。残匪的骚扰,饥饿的威胁,疾病的折磨……这一切都不能动摇他那钢铁般的意志。他多次死里逃生,却仍选择了继续战斗。他深情地写道:“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他是__________________。
(3)【透过形象看世界】走进小说天地,体会别样人生,请从你读过的小说中挑选一个人物,仿照示例写心得,不超过60个字。
【示例】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拉着一辆黄包车在烈日和暴雨下四处奔跑,我从中读出了下层百姓生活的辛酸苦难。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侯发山
周末,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临近家乡,天色渐暗,看到远处江面上三三两两的桅灯,小伟心中顿觉温暖。
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小伟是个孝子,虽然在城里办厂,平时可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就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视频聊天,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
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钓鱼。
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已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他知道,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的事。
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
父亲没有拿出鱼竿,没有带鱼饵。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亲笑了笑,说,孩子,不用鱼竿,照样可以钓鱼。
小伟吃惊不小,心想父亲什么时候学会徒手逮鱼了?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难道是父亲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给自己瞧?
小伟正在胡乱猜测,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半天,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那是蛤蟆鱼,也叫老头鱼,学名鮟鱇(ān
kāng)鱼。
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长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像根悬挂明灯的钓鱼竿。
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第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的鱼虾类。
说到这里,父亲挽起裤脚悄悄下水,探下身子,手猛地一伸,就抓到了那只蛤蟆鱼。
蛤蟆鱼在父亲手里扭曲着身子,但被父亲牢牢抓在手里。小伟打开手机的电灯,看到这种鱼头大,口宽,胸鳍宽大,尾部细小,背紫褐色,腹面淡色。
小伟呵呵一笑说,爹,这就叫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种鱼肉少,吃起来不过瘾。父亲甩手把鱼扔进江里,然后继续说,咱江边好多渔民都喜欢逮蛤蟆鱼,好逮,不费劲。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
父亲这是哪里话啊?小伟心里打了个愣。
父亲说,你下乡扶贫,你改造危房,你资助贫困大学生,这些都没错,不要传到朋友圈嘛。
原来父亲天天去自己的朋友圈里转,时时关注着自己呢!想着父亲的种种举动,小伟恍然大悟。他心中一热,双眼潮湿起来,不由得抬起手来挥了挥头上飞舞的蚊虫。
父亲说,你若挺不下来,或是做得不够圆满,让人揪住把柄,可就不好喽。有时做事啊,不能太招人眼了。
小伟说,爹,我是故意那样做的。
父亲愣怔了一下。
小伟说,我那样做,并没什么别的想法,不是炫耀,也不是为赢得什么好名声,就是让大家监督自己,督促自己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爹,无欲则刚,有什么好怕的呢?
儿子,你咋不早给我说呢?害得我担惊受怕,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父亲说着,举起拳头轻轻捶了小伟的胸脯一下。
有轮船的汽笛声从江面上飘过来。父亲指着远处的灯塔,语重心长地说,小伟,爹希望你能像你说的那样,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
小伟看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影像一座山,那样挺拔,那样沉稳。
回家的路上没有路灯,黑漆漆的,但小伟走得很踏实,一点也不担心会迷路……
(选自《小说选刊》,有删改)
(1)小说第⑤至⑩段详细记叙了父子俩钓鱼的经过,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2)请按照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①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表达效果。
他心中一热,双眼潮湿起来,不由得抬起手来挥了挥头上飞舞的蚊虫。
②联系上下文,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小伟看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影像一座山,那样挺拔,那样沉稳。
(3)小说标题为“灯”,“灯”在文中多次出现,含义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4)联系全文,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9.体裁:小说作者:黄静远
选篇理由:每个人心中都有弥足珍贵的东西。在菲利普夫妇心中,金钱是最珍贵的东西。在下文中的“她”的心中,承载温馨亲情的旧屋以及旧屋中满满的回忆,是最珍贵的东西。在你的心中呢?什么是最珍贵的东西?
旧屋里的宝物
黄静远
旧屋的外围已经拉起了警戒线,一阵阵机器轰鸣的巨响,刨机、挖机、铲车等开始张牙舞爪地撕扯着旧屋沧桑的面容。
她行色匆匆、风尘仆仆地拖着行李箱赶来,满面倦容。远远地望见警戒线里尘土飞扬,暗自懊恼来迟。
于是加快脚步,向旧屋飞奔而去。
她从人群中挤出,赶到拆迁现场指挥长面前,焦虑急迫地恳求道:“您好!非常抱歉,由于飞机误点,我来晚了。我家旧屋里还落下了几件很重要的东西,恳请你们暂停施工,让我进屋取下吧!”
指挥长干脆地拒绝道:“那可不行,上面规定了时间,我们可耽误不得!”
四周看热闹的人议论纷纷,有人道:“指挥长同志,让人家姑娘进去吧!说不定人家落下的是啥价值连城的宝贝呢,到时候弄不好还要找你们索赔呢!”
话音刚落,人群中响起一片戏谑的哄笑,继而有人起哄道:“说得对啊,指不定是祖传的宝物呢。”
“停下工吧,让人家姑娘进屋去找找也好。”
“这栋老屋有上百年的历史,听说原先还是民国时期大户人家的宅子,没想到如今也…....…”一位白须老者捋须感叹。
一些原本欲散去的人,听到老者的话顿时来了精神,个个像待宰的鹅似的伸长脖子翘首以盼。
无奈之下,指挥长只好挥挥手,示意停工,同意她进屋。
门虚掩着,并未关上。她轻轻一推,走了进去。旧屋里空荡荡的,墙角停放着一辆款式老旧、手工焊接的童车,漆红交错着锈色,那锈迹显然是时光沉淀的印记。依稀还可以听见从厨房里传来“咕噜咕噜”煮东西的声音。国外留学五年,她第一次回到这个旧屋。
厨房门口放着一张竹编的老式摇篮。竹条早已褪去了当年的青涩,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润泽的棕红色外表,留下了时间的韵味。摇篮里摊着一床手工缝制的小被子,红底碎花的被面也有些陈旧。
她走到厨房门口,思绪瞬间飘飞到从前……
父亲忙碌的身影微佝,切菜的动作也有些迟缓,还时不时用左食指顶下已滑到鼻尖上的眼镜。后面跟着的那个“小不点”,身高不及他的腰部,正扯着他的皮带,哭闹着不让他做饭,要他陪着玩。他一面安抚着那个“小不点”,一面照应着灶台上的炉火。
她转头望向窗外,暖冬的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填满了旧屋子的每一处角落。她推开窗,闭上眼,将和煦的日光拥抱入怀。隐约间,她听见楼下传来小女孩“咯咯”的笑声……
“来追我,快来追我呀……”,扎着羊角辫的“小不点”双脚快速地蹬着爸爸为她手工打造的童车,犹如脚踏风火轮般神气。两只小手握着的小车龙头“吱呀吱呀”地左右摇晃着,链条随着转动也发出涩涩的响声。夕阳下的红光映着一身红衣的“小不点”,羊角辫上的红绸在风中肆意飞扬,发夹上亮晶晶的水钻装饰随着“小不点”渐行渐远,不断变换着角度,在阳光下折射出令人目眩的光……光影变幻让他头晕目眩,“扑通”一声响,一路小跑在童车后面的他摔倒在地,破碎的镜片深深地扎进了他的额角……
她的视线逐渐模糊。“啪嗒”一声,眼泪滴在相册封面上,溅起一朵小水花。那两个身影已然消失不见,化作旧照片里的缩影。旧照片里,他额头上的疤痕依然清晰。
“屋里的人赶紧出来啊,我们要开工了。”屋外传来不耐烦的催促。
她猛然一惊,旧屋即将不复存在,而她能带走的除了眼前这些旧物便只剩了满腔的思绪回忆……
她用双手吃力地搬着旧竹床,走出旧屋,走向人群。旧竹床里静静地躺着那辆散架的旧童车和那一张张发黄的旧照片。
人群中唏嘘声四起,等着一睹宝物的众人愕然。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结合具体语境,请从环境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第17段画线的句子。
她转头望向窗外,暖冬的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填满了旧屋子的每一处角落。她推开窗,闭上眼,将和煦的日光拥抱入怀。
(2)下面A,B两句中哪句的表达效果更好?说明理由。
A.她用双手搬着旧竹床,走出旧屋,走向人群。
B.她用双手吃力地搬着旧竹床,走出旧屋,走向人群。
(3)选文第16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文中围观者心中的宝物和“她”心中的宝物有什么不同?
10.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生活中,我们寻求答案。答案有正误之分、好坏之别,有时又不止一个。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穷其一生;有些时候,获取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
请以《答案》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600
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形的能力。A项,竖—树。C项,溜—馏。D项,嘻—嬉,练—炼。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置身事外”指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置之不理”指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据“冷眼旁观”可知,第一空选“置身事外”,排除B、C两项。“自甘平庸”指自己没有上进心,甘愿平凡。“自甘落后”指自己不求上进,甘愿落在别人后面。从“安于现状”看,第二空选“自甘平庸”更贴切,排除D项。“踟蹰不前”指犹豫不决,不敢前进。“犹豫不决”指拿不定主意,下不了决心。结合“不思进取”可知,第三空选“踟蹰不前”。
3.答案:A
解析:A项“身心健康”后面应用句号,因为冒号关联的范围仅此一句。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C项,搭配不当,应为“《孤独之旅》通过描绘杜小康的心路历程,展现了杜小康的成长”。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法知识的能力。C项,句子中的“在我的脑海里”是补语,主干是“一幕印”。
6.答案:人要经过磨炼才能成长,成长中需要经历风雨、体验人生的磨难。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图文转换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抓住图中的事物变化,结合题干提示作答。可以明显看出图中的两株植物在经历过风吹雨打后,在阳光下长得更加茂盛,进而可以想到人的成长也需要经历磨难。
7.答案:(1)【示例一】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环境。
【示例二】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示例三】小说按篇幅可以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等。
(2)堂吉诃德;
武松;
保尔
·柯察金;
(3)【示例】杨志,一位梁山泊的英雄,挥着一把朴刀在刀光剑影中搏杀,我从中读出了他身上豪迈的英雄气概。
解析:(1)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这三个点都是与小说有关的基本常识,需要平时注意积累。
(2)本题考查阅读与识记名著内容的能力。名著中主要人物的名字、事件、性格特征都需要在平时阅读时加强积累。
(3)本题考查阅读与识记名著内容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答题时,可以结合相关的故事情节,对人物做深入的分析。另外,注意题干中的字数要求。
8.答案:(1)用父子俩钓鱼的经过为父子俩的沟通创设了情境,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父亲借钓鱼教导小伟以及小伟向父亲袒露心迹做铺垫,丰富了人物形象,也深化了文章主题。
(2)①这一连串词语的运用,说明小伟此时已解开了内心的疑惑,形象地写出了小伟知道父亲天天去朋友圈里关注自己后内心的感动,表达了小伟对父亲的感激与深爱。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的身影”比作“一座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伟心中父亲形象的挺拔、沉稳,表达了小伟因为有父亲这盏“灯”为自己照路内心所感到的踏实,也表现了小伟对这如山的父爱的感激以及对父亲的深爱。
(3)蛤蟆鱼的灯是为了诱捕食物,为自己谋利;灯塔的灯是为了给别人照亮前行的道路;而父亲更像一盏明灯,照亮儿子的内心,指引儿子走向正确的道路。
(4)运用对比手法,将没有路灯的黑暗与小伟走得踏实不会迷路做对比,写出了父亲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儿子的内心,指引儿子走向正确的道路,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语段作用的能力。细读第⑤到⑩段可知,有了这个情节,才有了父子二人的对话,在对话中二人互相表明了自己内心的想法。这一情节深入地刻画了父子二人的形象,有推动故事的发展、丰富人物形象的作用。通过二人在钓鱼过程中的对话,也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2)①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一热”是心理描写,“双眼潮湿”是神态描写,“挥了挥”是动作描写。联系前文“恍然大悟”可知,这三个词语说明小伟此时已经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并因为父亲的苦心而感动。再联系人物感情可知,这一组词语表现了小伟对父亲的感激与深爱之情。②本题考查赏析修辞手法的能力。这句话把父亲的身影比作是一座山,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联系句中的“挺拔”与“沉稳”,这正是父亲此时在小伟心中的形象,小伟把父亲比作一座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伟对父亲的感激与深爱。
(3)本题考查分析标题含义的能力。灯在文中有双关的意味,一指蛤蟆鱼的灯,这种灯是为了诱捕食物;二指灯塔的灯,这种灯是为了给他人照亮前行或回家的路。灯还有虛指,指父亲的话语和精神就像是一盏灯一样,指引儿子走向正确的人生之路。
(4)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细读最后一段可知,路途上尽管黑暗,但小伟却走得踏实,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小伟之所以走得如此踏实,是因为在他心中,父亲就像是一盏灯一样,给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一段也表现了父亲的伟大以及小伟对父亲的感激与深爱。
9.答案:(1)暖冬的阳光洒满旧屋,渲染了温馨而美好的氛围,表现了“她”对过去的怀念之情,突出“她”对旧屋的感情之深,也为下文“她”将旧屋里的老物件带走埋下伏笔。
(2)B句表达效果更好。“吃力地”生动传神地写出“她”从旧屋搬出“宝物”时费力的样子,突出“她”对这些物件的珍视,也体现了“她”对这个装满自己儿时记忆的旧屋的感情之深,而A句没有“吃力地”一词,体现不出上述情感。
(3)插叙。“她”回想儿时父亲在厨房做饭,自己缠闹父亲的种种细节,丰富了文章内容,突出“她”对旧屋的感情之深,也为文章最后揭示出“她”带走的“宝物”就是旧屋里的老物件做铺垫。
(4)围观者心中的宝物是珍贵的财物,他们以有具体价值的物件为宝。“她”心中的宝物是承载温馨亲情的旧屋以及旧屋中满满的回忆,“她”以能给精神以慰藉、给情感以寄托的物件为宝,这些东西在他人看来或许一文不值,但在“她”心中却是无价之宝。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阳光洒满屋子的情景,烘托出“她”在旧屋中感受到的惬意温馨,表达了“她”对旧屋的留恋之情,同时也为下文写“她”带走旧屋里的老物件埋下伏笔。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A、B两句的不同之处在于B句中的“吃力地”。答题时应围绕“吃力地”的意思及作用回答。“吃力地”是费劲的意思,可以看出“她”从旧屋搬出东西时,十分费劲。联系全文可知,“她”对这些东西非常珍视,表达了“她”对旧屋的感情之深。
(3)本题考查分析记叙顺序及作用的能力。结合前文“思绪瞬间飘飞到从前”可知,本段是插叙。描写“她”与父亲在旧屋时的情景,体现“她”对旧屋感情的深厚。
(4)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理解围观者心中的“宝物”,可结合第6段“有人道:‘指挥长同志,让人家姑娘进去吧!说不定人家落下的是啥价值连城的宝贝呢’”、第7段有人起哄说的“祖传的宝物”等信息推断。理解“她”心中的“宝物”,可由文章第21段“而‘她’能带走的除了眼前这些旧物便只剩了满腔的思绪回……”等信息推断出“她”心中的宝物是指这个旧屋以及旧屋中满满的回忆。二者不同在于,一个是物质之宝,一个是精神之宝。
10.答案:例文:
答案
群星下,阵阵清爽的风不断吹来,那便是她给我的答案。——题记
夜幕降临,黑暗不知不觉笼罩了大地。大树在闪烁的满天星下婆娑舞动,溪水失去了往日的活力,沉默了,不唱了。
我独自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耳边只有那“沙沙”的树叶舞动的声音。忽然刮来一股大风,吹得我的脸顿时凉了起来。那是什么?是雨水吗?或许是泪吧,委屈与愤怒的泪。
他们总是对我说:“你妈妈在外地工作,就是为了你幸福地生活。”他们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妈妈最爱你了。”可我不信。我觉得我可能是太讨人厌了吧,以至于他们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来躲避我。我也
不信,他们会爱我。
不知不觉我走到了家中,慢慢地走上楼梯。此时,能与我相伴的也只有你们了吧——满天的繁星。躺在吊床上,望着远处的大山,我问我自己:她爱我吗?如果爱又为何要抛弃我呢?带着疑惑与不解,我渐渐进入了梦乡。
我好像做了一个梦,但那个梦又非常真实。梦中,我听见了母亲的声音。
“又回来看女儿啦!都这么晚了,她一定睡了。”那好像是邻居的声音。“没事,只是太想她了,回来看她一眼,马上就走了。”这个声音,是妈妈的声音。紧接着,我便听到了轻轻走路的声音。她上来了,我觉得我的心似乎要跳了出来,“怦,怦,怦”地跳动。隐隐约约,我好像看见了母亲那张带着疲惫却又洋溢着幸福的脸她走到我的身边,轻轻地坐下,拿着一把大扇子,轻轻地扇着,为我驱赶夏日的炎热,嘴里似乎还喃喃着:“妈妈不是不要你,而是真的没有时间。”我想,这如果不是梦,多好!
不知什么时候,身边的风停止了。我坐了起来,却看见了那把扇子——梦中妈妈拿着的那把扇子。那,不是梦。眼眶又涌出了泪水,我知道,那是幸福的泪,是喜悦的泪。
晚风吹动风铃发出阵阵清脆的声响,溪水也比往日流淌得更欢快了。或许它们也在向我祝贺。因为我得到了那个答案——她爱我。
解析:审题:“答案”指的是对问题所做的解答,其含义非常广泛,一句话、一个微笑、一种行为、一种选择,乃至自己的思考感悟都可以是我们做出的解答。构思:是谁给予的答案,是针对什么的答案,追寻答案过程如何,寻找答案意义何在……选材:人、事、景物皆可入文,
可以往情感道德、成长励志、审美鉴赏等任何一个方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