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2.5.土壤的类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2.5.土壤的类型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27 17:4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第2课
《土壤的类型》
1、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第5课《土壤的成分》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奠定了土壤的概念,认识到土壤里面有了什么。本课通过观察各类土壤中颗粒大小的不同及沙粒、粉粒、黏粒之间含量不同,了解土壤有不同的种类,并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进一步了解各类土壤的特性。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先用眼睛看,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通过颗粒不同,建立不同土壤类型名称:沙质土、黏质土、土壤。运用多种感官研究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如摸、看、捻、握和搓等,建立土壤的不同与颗粒大小有关的认知。第二部分研究不同土壤的不同性,其中包括3个部分:渗水性、保水性、透气性。第三部分,了解不同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植物生长需求,挑选出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上一课《土壤的成分》的学习,已经基本奠定了土壤的概念,知道植物要生长在土壤里面,土壤里有许多他们熟悉的小动物。本节课,在上一课实地考察土壤,对土壤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本课引导学生继续深入观察土壤。将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基本类型,并展开一系列的对比性研究,进而了解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
本课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自去观察土壤的颗粒,从而根据颗粒的大小进行分类。经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学生已经具备简单的科学素养,对认识某一事物也有了自己的方法与经验,会利用各种感官去认识研究对象,为本课的开展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3、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土壤颗粒和阅读资料,知道土壤可以按照颗粒大小分成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类。
(2)能用多种方法研究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说出它们的特点。设计实验,比较三种类型的土壤的渗水性。
(3)学会举例说出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什么样的植物。
4、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观察和比较三种土壤的不同特征。
了解不同土壤的特点。能说出不同类型土壤生长着不同的植物。
5、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按照小组准备)沙土、黏土、壤土各若干,放大镜、抹布、一次性手套、渗水性实验装置(漏杯3个、透明杯子3个、水)记录单。
6、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出示图片:郁金香、仙人球、水稻)老师准备了三种植物图片,你认识它们嘛?
2、提出问题:这三种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直接引出本课研究对象。)
3、揭示课题:植物生长的土壤都是不同的,土壤分很多类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研究土壤的类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熟悉的植物激趣导入,让学生明确本课研究问题,为本课最后揭示三种植物适合的土壤类型做好铺垫。]
二、认识土壤类型
1、谈话:(出示土壤图片)老师准备了三种不同的土壤:1号、2号、3号,它们分别适合种植仙人球、郁金香、水稻。
2、观察:三种土壤什么不同?(颜色、大小、粗糙、气味……)
3、研讨:三种不同的土壤用什么方法观察:颜色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土壤的大小、粗糙也能直接看出来吗?有什么方法可以细致观察?(研讨详细后,进行观察实验。)
用观察工具放大镜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捻一捻。
4、注意事项:观察时,请同学们尽量不要把土壤弄到桌面。
5、学生观察。
6、汇报:学生能说出粗糙、细腻,引导学生说出颗粒大小不同。(板书:颗粒)
7、讲解:土壤颗粒很难看到,(出示图片)现在你能看清楚了吗?这是在显微镜下土壤颗粒的图片,它被放大了数千倍,我们可以清晰看出颗粒有大有小。像这样大颗粒,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出来,这样的颗粒叫沙粒;这样的小颗粒,想象一下把它缩小数千倍,你还能看见吗?它特别细小,用手黏捻一捻像面粉一样成末,肉眼不能看出颗粒的叫黏粒;中等颗粒的大小在两种颗粒之间,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清晰看出,这样的颗粒叫粉粒。
8、分辨:现在请根据老师讲解的颗粒大小,请各组再一次观察1、2、3号土壤,你能分辨里不同土壤中的哪些颗粒多一些?哪些少一些?
9、讲解:结合图片,先贴图分析,板书揭示土壤类型:这是三种土壤的放大图。
1号土壤沙粒含量较多,我们把这样的土壤叫作沙质土。(板书贴图:沙质土)
2号土壤黏粒含量较多,叫作黏质土。(板书贴图:黏质土)
3号土壤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叫作壤土。(板书贴图:壤土)
10、小结:三种土壤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土壤中的颗粒大小,沙粒、黏粒、粉粒的含量不同,颗粒间的间隙不同。我们按照这样的区别,把土壤分为了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不同的类型。
11、活动:我们刚刚观察了干的土壤,如何在三种土壤上面分别喷少量的水,会怎样呢?想试试吗?喷水后,我们可以用手来握一握、搓一搓的方法,看不同的土壤是否能握成团、搓成条呢? 12、注意事项:(课件出示)
(1)水不能多,每种土壤用喷壶喷7-8下。
(2)戴一次性手套,注意卫生。
(3)结束后用抹布整理桌面,把手套放入垃圾袋。
13、汇报:遇少量水后,土壤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图片:不容易能、容易、容易且易散三种情况|)
14、研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有差异的现象?(引导与颗粒的大小、颗粒间的空隙大小有关。)
15、小结:三种不同的土壤,颗粒大小不同,特点也有差异,我们接下来就来探究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体验,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粒、黏粒、粉粒,通过颗粒大小建立土壤类型名称。]
三、探究三种土壤渗水性
1、提出问题:我们刚刚用喷壶喷了少量的水,如果大自然的雨水浇到三种土壤会怎样?
2、研讨:(出示实验材料)用装有一定量的土壤模拟底面,把杯中的一半水倒进去,会出现什么现象?
3、揭示:我们把水渗入到土壤的过程叫做土壤的渗水性。(板书:渗水性)
4、研讨:什么现象说明渗水性好?什么现象说明渗水性差?
(出示实验报告单:渗水的速度、流入杯中水的量)
5、预测:这三种土壤的渗水性一样吗?哪种更好?哪种更差?
(互动:你们认为最好的是···?最差的是···?我们用实验来验证。)
6、研讨: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才能公平找出谁好谁差呢?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问题?请小组讨论。
7、汇报:(出示课件)
实验材料、土壤的量、倒水的量、、同时倒水、同时结束
8、学生实验:
(1)1、2、3号同学负责倒水,要听老师的口令。
(2)实验中,不要把杯子从材料盒内拿出,三杯要对比观察,把看到的现象快速填写记录单。
9、汇报:课件汇报
渗水性实验记录单
土壤类型 渗水性
渗水速度 渗水量 实验结论
沙质土 快( ) 慢( ) 多( ) 少( ) 好( ) 差( ) 适中( )
黏质土 快( ) 慢( ) 多( ) 少( ) 好( ) 差( ) 适中( )
壤 土 快( ) 慢( ) 多( ) 少( ) 好( ) 差( ) 适中( )
10、研讨:土壤渗水性不同,你能试着分析一下,为什么有的渗水快,有点慢,与什么有关?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渗水性不同,与它们的颗粒大小、颗粒间的空隙大小有关。颗粒大的渗水性好,颗粒小的渗水性差。
11、小结:三种类型的土壤,渗水性各不相同,与土壤颗粒有关。
[设计意图:探究性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法设计,学生先预测再实验验证,自主学习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力。]
四、探究不同土壤保水性、透气性
(一)土壤的保水性
1、提出问题:渗水性实验中,老师发现一个问题,看谁能帮我解答,我们倒入同样量的水,为什么渗出来的水有多有少,少了的水哪去了?土壤里。
2、土壤保水性:土壤保存多少水的能力就是土壤的保水性。(板书:保水性)
土壤中的水越多,保水性越好,水越少,保水性越差。
3、研讨:根据渗水性的记录单,你能推测出土壤的保水性吗?再观察三杯土壤,确定你们的推测是否正确,找出三种土壤的保水性好、中、差。
4、研讨:保水性和什么有关?
5、小结:土壤保水性与颗粒大小有关。
(二)土壤的透气性
1、谈话:土壤中不仅可以渗水,土壤中还有空气,空气可以流通,这叫作土壤的透气性。(板书:透气性)
2、研讨:根据渗水性、保水性学习,你能分析土壤透气性的好、中、差,并能说出理由吗?
3、小结:土壤的透气性与土壤颗粒大小和颗粒间空隙有关。
8、总结汇报:通过各种感官的观察,我们知道了土壤中有大小不同的颗粒,它们之间的空隙不同,这样的土壤分为三类:沙质土、黏质土、壤土。通过探究活动,我们又知道了它们的渗水性、保水性、透气性不同。
[设计意图:实验中提出质疑,引导学生认识土壤保水性、透气性,保水性比较难懂,从观察记录单到观察土壤中的水,引导学生会观察、会学习、会思考的能力。]
五、研讨不同土壤适合不同植物生长
1、过渡:不同类型土壤在渗水性、保水性、透气性等方面的不同特点,正好满足了不同植物的生长需要。
2、选择:(出示表格)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三种植物:郁金香、仙人球、水稻,你能根据它们喜欢的生长环境,选出适合它们种植的土壤吗?
仙人球:耐高温、喜干旱,土壤透气性好。——沙质土
郁金香:需要适宜水分,土壤透气性、保水性、较好。 ——壤土
水稻:喜高温、需水量强、对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要求较高。——黏质土
3、练习:同学们学的真不错,老师想多种一些植物?花生、荷花、苹果……你能根据这些植物对土壤的要求,选择最合适他们生长的土壤吗?说说这样选择的依据。
(出示图片和文字说明,大家互动说一说。)
花生:耐干旱、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沙质土
荷花:水生植物,需水量极大,土壤保水能力要求高。——黏质土
苹果树:喜温暖、土地肥沃、水分适宜。——壤土
4、小结:根据生长环境的不同,不同的植物适合的土壤各不相同。
[设计意图:从科学知识引入生活应用,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适合不同的土壤种植,体验土壤对植物生长起到的作用不同。]
六、课后观察
作业:课后请同学们观察家里、校园里、小区里的植物,它们适合生长在什么类型的土壤中?通过这节课学习,希望同学们种一些喜欢的植物,为它们选择适合的土壤,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植物园。
[设计意图:拓展应用,延伸课后,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板书设计
土壤的类型
颗粒 渗水性 保水性 透气性
沙质土 1号图 好 差 好
黏质土 2号图 差 好 差
壤 土 3号图 中 中 中
7、板书反思

我授课的内容是三年级第二单元:研究土壤。那么,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我也是从“研究”入手。本课从课堂效果、学生表现,可以看出教学重点落实到位,本课研究的是土壤的类型,那么类型如何区分是关键,引导学生先看、再摸,发现土壤颗粒大小不同,建立不同颗粒名称,再观察发现不同土壤颗粒含量不同,老师问题设计层层递进,学生紧跟问题不断发现,得出来土壤的类型有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从本课学习学习效果来看,他们对这三种类型土的认识深入、到位,达到了真正学会,并会区分的目的。如果在这个环节,只是简单告知概念,没有让学生多次观察、体验,那么科学概念就是表面,很可能今天会了,明天忘了。
其次,为了研究,实验活动是必不可少,那么实验能不能成功,学生能否做到位,研到位很关键。这节课,我觉得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首先,材料准备是关键,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找了很多土壤,精心配制,筛选。渗水实验装置中,这些小孔多大、多少,做足下水实验,为本课学生能够成功并能正确得出结论,做好保障。材料呈现,有节奏,既要满足学生兴趣,也要给学生提供思考空间,不能一股脑的全部呈现,那样课堂特别容易失控。
最后,我想说,我在上课过程中特别注重能力的培养,三年级要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能力,要让学生会听讲、会思考,能分析、能动手,今天课堂上还有些把控不到位的地方,应该收的地方还留恋,有些混乱,对学生的评价还应该更肯定及时,与学生互动有所欠缺,需要继续加强这方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