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用力以后
第8课 形状改变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低年级小学生认识“力”的启蒙单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力的作用及其影响,进一步体验“物质是变化的”这一科学思想。对于儿童来说,力是不可见得,但可以通过用力以后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的变化,感受到看不见摸不着的力。基于这一点,本单元以体验为核心,感知和认识用力的两种主要形式,以及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效果。本节课,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的基础上,带领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感知力的一种作用效果:用力以后物体的形状改变了。为中年段《常见的力》《物体的运动》单元的学习做铺垫;同时激发学生对观察事物的变化现象的兴趣,意识到世界是不断变化的。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本身好奇心强,乐于参与到活动当中去。本单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感受。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推力和拉力是最常见的力的基础上,来感知力的一种作用效果:用力以后物体的形状改变了。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活动,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在对脸部和铁丝、海绵等材料用力的活动中,感知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通过动手操作,了解拉、压、弯、扭是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
通过探究实验,初步认识拉力大小对橡皮筋拉伸长度是有影响的。
科学态度: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生活中人们用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改变物体形状的例子,学生从中感受到科技改变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难点:通过观察物体形状的改变来感知力的存在,进一步认识力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钩码、橡皮筋、挂钩、视频、弯拉压扭图片
学生材料:气球、橡皮、铁丝、海绵、橡皮筋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及设计:
变脸游戏:
1.大家喜欢玩游戏么?今天我们一起玩变脸游戏。游戏规则:同学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自己的小脸变变形,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注意用力的轻重,不要伤了自己;讲究卫生。谁来示范一下。(希沃授课助手展示)
2.大家想玩么?我们两人一组,一人做,一人观察。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改变脸部形状的。(希沃授课助手展示1组学生活动)
3.导入:通过挤、压、扭、捏等方法改变面部的形状。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形状改变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感受到力可以使脸部的形状发生改变。
用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1.老师这还有一些物体(PPT出示),要改变它们的形状,你会怎么做?它们分别变成了什么样?
2.拿出你的橡皮,你怎么做能改变橡皮的形状?它变成了什么样?(希沃授课助手展示)(根据学生汇报板书:拉伸图片)
3.分组实验:
接着出示其余4种物体,还有四种物体,它们分别是气球、铁丝、橡皮筋和海绵。我们分组来改变它们的形状。一个人完成两种物品,另一个人观察同时负责记录改变形状的方法,采用老师这样写字或画图的方式记录。把握好力度,注意安全。(组长领取材料完成实验)
4.汇报交流:(实时点拨板书相应方法的图片)
5.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事例?谁来说说?
6.小结:我们通过拉伸、弯曲、压缩和扭转等方法使物体的形状改变了。虽然力看不见,但力作用的结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我们可以看的见。
设计意图:了解拉、弯、压、扭是不同的用力方法,各种用力方法都可以使物体变形。
探究拉力与橡皮筋长度变化的关系:
1.过渡:用力的大小和物体的形状改变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借助橡皮筋来探究。
2.学生猜测:拉力和橡皮筋长度有什么关系呢?
3.猜测的对不对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
4.演示实验:
依次出示实验器材:磁铁挂钩、橡皮筋、带格的背景纸。教师演示,学生注意观察,并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完成记录。
5.交流实验发现和结论(PPT出示)
6.小结:
拉力越大,橡皮筋越长;拉力越小,橡皮筋越短。橡皮筋长度变化与拉力大小有关。如果继续挂四个钩码,橡皮筋会怎样?挂100个呢?物体的形状改变是有一定限度。
设计意图:经历一次初步的科学探究过程,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
科技改变生活:
1.从古至今,人们用不同方法施力,改变物体的形状。传统的方法,通过人工用力,改变物体的形状;现代的方法,通过机器用力,改变物体的形状。下面我们通过视频了解一下,说说你的观看
感受。(视频出示)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业也在不断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一些传统的方法逐渐被现代方法所淘汰,但有些传统方法需要保留下来。像捏面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流传下来。(视频出示)
设计意图: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
五、总结延伸:
我们知道对物体用力以后,物体的形状改变了。课后同学们用橡皮泥捏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下节科学课给大家展示你的作品。
设计意图:有课内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究的兴趣。
板书设计:
8.形状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