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单元主题:第二单元《研究土壤》
教授课题:7.保护土壤
教材分析:
《保护土壤》这一课是苏教版新教材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最后一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对土壤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土壤与动植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土壤的重要性;了解人类的一些不良行为对土壤造成的危害;并通过有植被和无植被土壤蓄水性和水土流失的模拟对比实验,体会植被破坏对土壤造成的危害,引发保护土壤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能够说出土壤与动植物和人类的关系,但对于自然界中水土流失的原因不够了解,本课通过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学生认识到植被在保护土壤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对土壤的情感,愿意为保护土壤做出自己的努力。在模拟实验环节中,学生通过引导能够说出对比实验的部分要求,但并不能够将对比实验的步骤表达清楚。因此,本课就将水土流失实验作为思维焦点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
1、能够列举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都作出了哪些贡献。
2、通过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体会植物对土壤起到的保护作用。
3、能够列举人类的哪些行为在破坏土壤,哪些行为在保护土壤。
4、知道自己能够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什么和怎么做。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怎么做。
难点: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解释植物对土壤的保护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水土流失装置,水,花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受土壤的重要性
1、课前欣赏:动画。
2、谈话:这美丽的场景,把我们带入了鸟语花香的世界。是不是每个人的心情也因为这美妙的音乐和漂亮的田园景色而变得愉悦起来了?相信你们会和老师一样感受到大地的神奇与美丽。是这样吗?
说一说: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我们对土壤的亲密接触,相信大家对土壤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结合刚才的视频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说一说,土壤为动植物和人类都做了哪些贡献?(随机出示图片并板书:土壤)
4、学生汇报。
5、小结:看来土壤做的贡献还真不少。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土壤是位伟大的母亲。为我们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物质,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分,也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正是因为有了土壤,才有了我们这美丽的家园,正因为有了土壤,才有了这可爱的世界。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好土壤。(板书课题)
二、关注土壤状况,引出水土流失问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土壤是怎样形成的吗?请大家了解一下吧。(视频:土壤的形成)。
2、提问:你了解到土壤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要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时间。)
3、思考:土壤的形成如此不容易,即便如此,土壤还在受到流
失和沙化的威胁。(出示课本插图)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现象长此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有没食物……)
4、感受水土流失真实情景:真的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可怕吗?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吧!(视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看了这段视频,老师接收到了你们满是担忧的信息。那你们能谈谈此时的感受吗?(治理和改变……)
5、小结: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土壤资源正遭到破坏,导致土壤流失、土壤退化等。而土壤流失还会加剧水资源的流失,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土地荒芜、环境恶化。
三、实验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
1、谈话: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不能置之不理,老师也看到了同学们的决心和热情。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得找到原因。
2、讨论:同学们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水土流失呢?(下雨)下雨下到平坦的地上会产生水土流失吗?(有坡度)那就说明水土流失的地带肯定是有坡度的。
3、猜一猜:猜测一下还有其他原因能产生水土流失吗?(没有植被)植物像被子一样将土壤覆盖起来,我们称其为植被。也就是说可能和有无植被有关。
4、设计实验:这只是我们的猜测,如何证明你的猜测是对的?可以一起做一做实验。但是这个实验怎么做呢?我们得需要一些东西来模拟降雨和坡度,你们觉得用什么材料来模拟降雨和坡度呢?(水、木板)下面我们还需要什么材料?(土壤,小草)土壤需要准备几份?(无植被的土壤和有植被的土壤模拟)还需要哪些材料?
(1)确定材料:结合大家的要求,老师准备了土壤、植被、喷壶、水、水槽等。
(2)确定方法: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坡度可不可以一个高一点,一个低一点?那我在模拟雨水的时候有什么要求呢?可不可以一个雨水很大,一个雨水很小?(雨水量一样多,倾倒角度一样)(教师演示)
5、讲解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要求。(1.取两块土壤,一块有植被覆盖,另一块没有,分别斜搭在两个水槽的边沿上。2.往两块土壤上浇同样多的水,模拟自然界的降水情况。3.观察并记录土壤被冲刷和积水的情况。)
6、温馨提示:注意实验的公平性(1)相同:倾斜角度、土量、水量、水流(2)不同:一个有草皮,一个没有草皮(3)组内分工合作,合理利用时间。
7、汇报实验: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有植被的水较为清澈,流失的水也少。)
8、思考:为什么了有植被之后,水土就会流失的较少呢?那有植被的土壤有什么结构呢?简单观察一分钟。(植物的根牢牢抓住了土壤,植物还能吸收水分)
9、小结:其实植被不仅仅对于土壤流失有影响,对土壤的蓄水能力也有影响。当植被被破坏,不仅影响土壤流失,还会影响蓄水能力。
四、探究解决保护土壤的方法
1、讨论:看来,没有植被覆盖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请大家分析人们以下的这些活动对于土壤的保护是好还是坏呢?(出示:砍伐森林、修筑梯田、开窑烧砖、轮作休耕的图片。)
2、讨论分享:说出自己的理由。
3、讨论:破坏土壤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可我们人类却用我们的无知一次次让伟大的母亲流泪-----长此下去,地球上将不会有土壤,我们将没有地种,就不会有食物吃,后果不堪设想。既然我们找到了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那我们能不能为保护土壤做些什么吗?(板书:植树造林、环保宣传)
4、视频:大家要为土壤妈妈做的事情好多呀!最重要的是这些办法是否切实可行呢?如今黄土高原又是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治理后的黄土高原。)
5、小结:看来,我们的办法是行之有效的,这下我们就放心了。
五、学以致用,做环保小卫士
1、欣赏:总之,大家都是深爱土壤妈妈的。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欣赏一首小诗《爱土壤妈妈》,再次感受一下土壤妈妈的伟大。
《爱土壤妈妈》
小草儿可爱,是因为有土壤妈妈的呵护;绿枝儿美丽,是因为有土壤妈妈的滋养;小鸟儿快乐,是因为她有茂密森林的保护;我们快乐,是因为有小草、森林和小鸟......朋友们,请一起来爱护土壤吧,让生长在上面的小草、森林......更加的健康,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
2、小任务:土壤无私地为我们奉献着一切,从地球上的生命诞生的那一时刻起,这位伟大的母亲就用它那庞大的身躯孕育着世间万物。你还想对土壤妈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吗?课后请将你想说的、想做的,制作成视频或手抄报和大家共同分享。
六、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土壤是人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也了解了保护土壤的常识。希望大家把这些知识讲给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听,让他们也加入到保护土壤、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共同践行习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板书设计:
保护土壤
无植被 植树造林
降水、坡度 环保宣传
教学反思:
激趣导入,感受土壤的重要性
在引入环节,采用视频动画将学生带入美丽的田园情景,使孩子们感受到大地滋养万物的美好与和谐,认识到土壤的重要性。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注土壤状况,引出水土流失问题
引导学生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他们认识到土壤形成过程的缓慢,从而感受到土壤的珍贵。再通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视频资料,这样让学生对水土流失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体会到到现在的土壤危机及理解土壤的现在的问题离我们并不是很遥远。增强学生的保护土壤的意识。总而言之在这个环节,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环保的意识。
实验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
在学生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现状后,交流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从源头上进行治理、改变,会更加有效。在水土流失实验中,从模拟实验环节开始,对比黄土高原的植被情况,选择相应的模拟实验材料。在对比实验环节中,学生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下,说出对比实验所需要注意的步骤。学生在一环扣一环的实验中,亲历了整个探究过程。
探究解决保护土壤的方法
探究将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应用于治理水土流失,是否可行。通过治理后的黄土高原视频,再次验证增加土壤植被是行之有效的。
五、学以致用,做环保小卫士
树立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土壤的意识,努力争做环保小卫士。本课设置情境贯穿整节内容,学生有很好的代入感,也有较强的意愿开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