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蝈蝈》

文档属性

名称 《绿色蝈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17 14:1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绿色蝈蝈》
法布尔(法国)
学习目标 (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1、理解积累词语,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的手法的运用。
2、感受作者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信念。
第一课时
预读(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比比谁知道的多。
法布尔:
《昆虫记》: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喧嚣 劫掠 静谧 吮取 喑哑
狩猎 嗉囊 螽斯 下颚
满载而归
弱肉强食
惊慌失措
津津有味
思悟(相信自己,我能行!)
1、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引出蝈蝈的呢?
2、作者是如何知道蝈蝈喜欢吃什么食物的呢?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品质?
3、 本文前三段写 ,后八段写 ,一环紧扣一环,链条形地展示了绿色蝈蝈的生活习性,使结构严谨,行文畅达。
4、作者不断地变换对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5、研读课文第9段,归纳这段文字说明了蝈蝈的什么生活习性?说明蝈蝈属_ _(A.食肉 B.食草 C.杂食)性昆虫。
6、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描写蝈蝈的歌声?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
7、“蝈蝈也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诚然,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但是如果一只蝈蝈死了,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其尸体的机会的,就像普通的猎物一样。”本语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好处?
第二课时
检测题(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我快乐!)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功用的文章叫说明文。( )
(2)《绿色蝈蝈》采用平实性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蝈蝈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
(3)蝈蝈和螳螂一样,都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 )
(4)《绿色蝈蝈》是英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 )
2、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试结合具体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4、课文开头两段看似与中心没多大关系,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
5、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让我们远离喧嚣去倾听,去沉思吧。
(2)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3)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
(4)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