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17 14:2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模块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愈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已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
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鳯’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
城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
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百舸(g)争流挥斥方道(qi)夜缒(zhu)而出彳亍(xing)
B瞋(chen)目而视越俎(z代庖长歌当(dang哭桀骜(jeao)
C.看(kan)守内阁
叶扁(bian)舟撰(zuan)写稿件舔舐(shi)
D殒身不恤(x0)四处游说(shui)叱咤(zha风云绯(fei)红
2.下列各组中汉字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A.廖廓寂寥殒落不幸陨命
B.迷惘茫然哀怨哀声叹气
C.喋血间谍谙熟黯然泣下
D.屠戮邮戳残酷残无人道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鲁迅文章中有些
的地方需要仔细琢磨,并了解当时的环境才能读懂
②这个厂的领导都很
知识,也很器重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
③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
的光阴。
A、隐晦尊重流逝
B隐讳尊重流失
C、隐讳器重流失
D隐晦器重流逝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高一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A.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一广有羽翼的神鸟形象,
充分体现了庄子散文汪洋恣肆的特点
B双方的谈判已经进入实质阶段,马上就会图穷匕见的。
C.3000余名救灾子弟兵自觉遵守群众纪律,秋毫无犯,受到灾区群众交口称赞。
D.BBS经过20年发展后的自我调整之路,虽已无艳压群芳之容,但却仍风华正茂。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
公民行使表达权、监督权、知情权和参与权的重要渠道。
B.百姓自身渴望生存的意志无疑是“闯关东”的重要原因;但政府的政策导向,又往
往将移民潮一次又一次推向高峰。
C.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
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D.虽然我国粮食连续六年大丰收,但机械化水平不高,种粮的比较效益还是较低,
同时还面临着极端气候增多、生态环境恶化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吟诵的前尘今世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的
高效方法。吟诵有着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在历史上起
到过及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
诵的方式创作的,通过吟诵的方式,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吟诵
是汉诗文的活态。
吟诵通过私塾和官学教育体系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吟诵的内容是经典和诗文,
吟诵的形式是佼照汉语的特点和诗词格律而进行,从内到外,都是中华文明精神的结
晶,体现着大雅君子风范。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汉以前有歌有诵,是否有吟尚不明。尽管有个别文献提到了吟,但是语焉不详
东汉以后有歌有吟有诵。凡诗文皆可吟诵,历代的歌诗(诗、骚、乐府、词、曲等)在不能
歌之后,亦用吟诵之法传承。凡文人皆会吟诵,唱和酬答,教育学习,多用吟诵。历史
上有很多吟诵名家,如谢安、王明阳等。明清两朝,吟诵尤为发达,更是学习诗词文赋
和八股文的方法。吟诵主要通过古代的教育系统传承。老师把对诗文的理解灌注在
吟诵之中,整个儿传给学生。所谓读书声,即吟诵声
般有吟有诵,诗词多吟而文赋
多诵。在古代,吟诵是文人的基本技能,只要上过几年私塾,就会吟诵。因此,几乎没
有人专门研究吟诵,也几乎没有关于吟诵的专门论述。我们对古代教育普及程度的印
象也有偏差。在古代,农村普遍有族馆村学,一般为三年义务教育制,所以一些农民也
高一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