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201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8章 碳的世界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京改版(201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8章 碳的世界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24 21:5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碳的世界》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因为鱼能在水中生存,所以氧气易溶于水
B.因为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
C.因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两者化学性质不同
D.因为铁的化学性质比铝的活泼,所以铝制品比铁制品更不易锈蚀
2.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璀灿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未作润滑剂
C.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石墨粉制成的
D.活性炭可用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3.可用作某些食品干燥剂的是(
)
A.硫
B.二氧化碳
C.甲烷
D.生石灰
4.小红为了探究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采用方法正确的是
A.向甲吹气
B.由甲吸气
C.向乙吹气
D.由乙吸气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称量氢氧化钠
C.连接仪器
D.验满二氧化碳
6.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加热,然后加入几块木炭,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  )
A.紫色一红色一紫色一无色
B.紫色一红色一紫色一红色
C.紫色一红色一无色
D.无色一红色一无色
7.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CO2和CO
用点燃的方法
B
除去CO2中的CO
用点燃的方法
C
除去CO中的CO2
用点燃的方法
D
检验CO中的CO2
用点燃的方法
A.A
B.B
C.C.
D.D
8.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A.用颜色区别黄铜和黄金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N2、CO2和CO
C.用CO2区别澄清石灰水和蒸馏水
D.用肥皂水区别蒸馏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浅绿色变成蓝色
B.大理石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D.电解水:两电极上均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的气体体积比为
2:1
10.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三条都正确的选项是
A物质构成
B性质与用途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②汞是由汞分子构成的
③原子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①氧气能供给呼吸:医疗急救
②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做保护气
③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霓虹灯
C实验操作
D实验方法
①先查气密性,再装药品
②气体先验纯,再点燃
③用滴管取液,先伸入液体,后挤压胶头
①鉴别O2、CO2---用澄清石灰水
②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③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
A.A
B.B
C.C
D.D
11.下列变化中不包含有缓慢氧化的是(

A.农家肥料的腐熟
B.动植物的呼吸
C.酒和醋的酿造
D.石灰浆逐渐变硬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
A.用活性炭制防毒面具,其原因是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强
B.CO
可用于冶炼金属,其原因是
CO
可燃烧
C.金刚石用于刻画玻璃,其原因是金刚石硬度大
D.CO2
用于灭火,其原因是
CO2
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可燃、不助燃
13.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都具有还原性
B.石墨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
C.C60是由碳原子构成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二、填空题
1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氮气、生石灰、金刚石、酒精、一氧化碳五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
(2)其液态可用于医疗上冷冻血液的制冷剂是_____。
(3)汽车驾驶员出车前禁止饮用的物质是_____;
(4)可用于冶炼金属的是_____。
(5)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
三、实验题
15.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装置组合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写出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如需随时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选择_____
(选填“I”或“Ⅱ”
)收集该气体,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a”、“b”或“e”)端通入。
16.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填空。
(1)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
(2)用C装置制备CO2气体,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方法是_____。
(3)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备甲烷气体。甲烷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则制备并收集纯净的甲烷可用图中的_____(填字母标号)装置组合。
17.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_,再添加药品。装置B中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___。
(3)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实验室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选填装置序号)。写出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已知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氢氧化钙固体和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要制取并收集氨气,所选用的装置是______。
四、推断题
18.①将黑色粉末A、B混合装入试管中加强热,生成红色固体C同时生成无色气体D;②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将A、D混合加强热生成一种气体E,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事实写出A、B、C、D、E的化学式A___;B___;C___;D___;E____;
(2)写出①、②、③在反应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
②_____。
③_____。
19.已知铜绿(Cu2(OH)2CO3)在加热时分解生成A、B、C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已知B是氧化铜,F是一氧化碳。下面是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示。
(1)试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的写化学式:D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
(2)写出A→D和E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写出B+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0.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后剩余物为97.14g。(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g。
(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1.人工开采石板而形成“长屿硐天”独特的景观。石板主要成分是CaCO3,为测量石板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①取质量、大小相同的3个烧杯,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克;
②向上述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份质量不同的样品;
③充分反应后,再用电子天平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反应前稀盐酸+烧杯质量(克)
150.00
150.00
150.00
反应前固体样品质量(克)
4.00
8.00
12.00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烧杯质量(克)
m
154.70
157.60
(1)分析表中数据,写出判断实验二中的样品已完全反应的理由_____。
(2)表中的m值为_____。
(3)根据实验二的数据计算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
22.取一定量的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23.2
g气体(氧气已完全反应)。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40
g沉淀。
计算:
(1)生成气体的成分及质量___________。
(2)生成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D
4.C
5.C
6.A
7.A
8.C
9.C
10.D
11.D
12.B
13.C
14.C
N2
C2H5OH
CO
CaO
15.长颈漏斗
试管
DF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B
碳酸钙+氯化氢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I
a
16.集气瓶
关闭活塞
AD
17.酒精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
BC
AD
18.C
CuO
Cu
CO2
CO
C+2CuO2Cu+CO2↑
CO2+Ca(OH)2=CaCO3↓+H2O
C+CO22CO
19.O2
Cu
2H2O2H2↑+O2↑
CuO
+
CO
Cu
+
CO2
20.(1)2.86
(2)65%
21.(1)继续加入固体样品有气体生成(实验三理解为实验二中继续加入4g
的固体样品,有气体继续生成)(2)152.35(3)93.75%
22.(1)CO、CO2的混合气体,其中CO为5.6g,CO2为17.6g(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