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201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章《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京改版(201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章《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24 16:3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某方程式为3CO2
+
4Na
=2X+
C。则X的化学式为:
A.Na2O2
B.Na4C2O6
C.Na2O
D.Na2CO3
2.“化学元素观”是中学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首先应当建立起“化学元素观”。下列有关观点没有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元素种类有可能改变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之间不可以相互转化
C.物质由元素组成,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化学反应后就有新元素出现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通过实验可以测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铝元素:Al
B.干冰:H2O
C.氢氧根离子:OH
D.氯化银:AgCl2
4.“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让司机向酒精检测仪吹气,通过显示的颜色变化,交警可快速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化学反应原理:
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X其中X的化学式为()
A.CO2
B.CrO
C.SO2
D.H2O
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两个氢原子:2H
B.小苏打:NaHCO3
C.2个铵根离子:2NH4+
D.氧化铜中氧元素显-2价:
6.以下物质的命名,错误的是(

A.Cu(NO3)2硝酸铜
B.Na2SO3硫酸钠
C.NO2二氧化氮
D.FeO氧化亚铁
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单质含一种元素,所以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B.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8.西班牙的瑞奥汀河是一条酸河,河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亚铁。经调查发现,酸河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上游河床含有的某种物质R在水中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
=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为
A.FeS
B.Fe2S3
C.FeS2
D.FeO
9.往8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当生成两种盐的质量相等时,反应消耗二氧化碳的总质量约是(提示:Na2CO3+CO2+H2O=2NaHCO3)(??

A.44
g
B.61
g
C.66
g
D.72
g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B.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O元素
C.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某化肥与熟石灰研磨,无刺激性气味,该化肥一定不是铵态氮肥
11.在宇宙飞船的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热供宇宙飞船使用。结合右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过程,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过程,原子种类也发生了改变
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开,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12.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蓝紫色火焰,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C.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和物质的总质量肯定没有变化
13.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4.A、B、C三种物质各15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生成新物质D30g;若增加10gA,A与C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B与C的质量比是

15.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35秒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于4月27日成功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这标志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为了探索宇宙奥秘,航天员必须穿着特殊材料、特殊工艺、特殊技术加工的航天服进行太空飞行,甚至出舱活动。
(1)保暖层选用保暖性好、热阻大、柔软、重量轻的材料,如合成纤维絮片、羊毛灯。鉴别二
者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航天服中还有废气处理系统。先让废气进入一个装有活性炭的盒子除去臭气,这一过程发
生的是_______变化;再用氢氧化锂(LiOH)作吸收剂除去二氧化碳(氢氧化锂和氢氧化钠具有
相似的化学性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6.根据如图装置,进行制取氧气等操作。
(1)D装置名称是_____。
(2)将图中D与_____、_____组合,用酒精灯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要检验集气瓶已充满氧气,需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选填“①”或“②”)处。
(3)若用A、B组合装置制取气体,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需关闭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水,若观察到_____的现象,说明装置不漏气。
17.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和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I中:甲、乙两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比为__________,其中乙试管中的气体有__________性,因此可用于焊接金属时使用。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实验Ⅱ中,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将集气瓶上方空气分成五等份,并做好记号,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如果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测得的结果会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3)实验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请你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
(4)如图Ⅳ所示,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称量燃烧前(镁条)、后(石棉网上灰烬)的质量,发现不相等。
①小明认为镁条燃烧后“石棉网上灰烬的质量”应较反应前“镁条的质量”增加,而小康则认为质量应减少。试陈述两位同学的理由:_________
②若使上述镁条燃烧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应如何改进_________?
四、推断题
18.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是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丙的一条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将氨气通入装有黑色粉末的玻璃管(A)中加热,当黑色粉末全部转化为光亮的红色固体时,U型管(B)中的固体颜色也已发生变化,而集气瓶中则收集到一种无色的气体单质X2,试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若将镁条与单质X2在点燃的条件下化合,则单质中X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3,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五、计算题
20.小义同学在实验室把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17.2
g,在老师的指导下,用酒精喷灯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冷却后称量固体剩余物为12.8
g,试问该同学所称量的CuO为多少克?
21.200克某硫酸恰好与26克锌完全反应,试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参考答案
1.D
2.D
3.A
4.D
5.D
6.B
7.D
8.C
9.B
10.D
11.C
12.D
13.C
14.2:3
15.灼烧,闻气味物理变化2LiOH
+
CO2
=
Li2CO3
+
H2O
16.铁架台
A
C

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
17.2:1
助燃
2H2O2H2↑+O2↑
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内,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偏小
B烧杯中的溶液颜色变成红色,A、C烧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A烧杯中的氨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小明的理由是镁条燃烧消耗了氧气,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大于反应的镁条的质量;小康的理由是镁条燃烧生成的白烟逸散到空气中去了,质量应减少
将实验在密闭容器内进行
18.H2O2
2H2O??2H2↑+O2↑
供给呼吸、帮助燃烧
19.
20.16
g
21.(1)0.8克(2)19.6%(3)225.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