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部分节选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学生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三)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正确地进行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二)难点:准确、迅速地进行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教师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位数乘法的笔算.今天这个新知识的特点是“被乘数中间有0”.(板书课题: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2.投影盘子图:
问:图中有几盘苹果?每个盘子有几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谁来解答?
用加法计算:5+5+5=15.
用乘法计算:5×3=15.
问:5×3=15,这个式子表示什么?(5×3=15,表示3个5相加的和是15)
3.投影出盘子图:
提问:图中共有多少个苹果?
1+1+1=3
1×3=3这个式子表示什么?(表示3个1相加的和是3)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1:(0乘以任何数都得0)
(1)投影出示盘子图:
问:这里的三个盘子,每个盘子一个苹果也没有,要求这3个盘子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谁来列加法算式:0+0+0=0.
谁来列乘法算式:0×3=0.
问:0乘以3为什么等于0呢?分小组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因为3个0相加结果是0)
(2)口算下列各题.(打在投影片上)
0×9
0×7
0×2
0×5
老师指其中一题(0×5)提问:为什么0乘以5等于0呢?(0×5表示5个0相加,所以结果得0)
提问:0乘以几就表示有几个0相加,乘得的结果是多少?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0乘以几的计算结果?(0乘以几就表示有几个0相加,乘得的结果是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2.教学例2:(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教师板演:
0×3=00×9=□0×0=□
3×0=□9×0=□
老师提出要求:请根据第一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直接说出后面几个算式的计算结果.
学生根据过去学过的知识,很快得出答案.
0×3=0
0×9=0
0×0=0
3×0=0
9×0=0
提问:怎样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排的计算结果?(0乘以任何数都得0)
怎样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排的计算结果?(任何数乘以0都得0)
问:怎样把这两句话简练地概括成一句话呢?
启发学生总结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板书)
(2)用投影打出一组口算题:
0×2
5×0
0×7
0+8
2×0
5+0
7×0
0×8
请同学们认真审题,把答案直接写在书上.
订正之后,对全部做对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一些在口算中看错符号的同学指出不足,并让他们及时改正.
教师小结:同学们在进行计算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注意运算符号,因为运算符号不同,计算方法也不同,做题之前必须先看清运算符号,再进行计算.
3.教学例3:(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做题,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试做.(集体订正)
问:这题在计算中运用到了哪些学过的知识?(这题在计算中运用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以及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边指黑板上的计算题边说:在进行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时,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与被乘数中没有0的是一样的,乘的时候要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被乘数十位上的0也要乘,乘得的积是0,要在积的十位上写0.
教师要求同学们讨论一下,这题应该怎样计算?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计算,并说说计算过程.(集体订正计算结果)
教师边指黑板上的计算题边问:6乘被乘数十位上的0得几?(6乘被乘数十位上的0得0)
问:6乘被乘数的十位上的0得0,为什么不在积的十位上写0,而写“3”呢?(因为个位上进上来3,所以必须加上进上来的3,因此,要在积的十位上写3)
问:6乘被乘数百位上的0得0,为什么能在积的百位上写0?(因为6乘被乘数百位上的0得0,十位上没有进上来的数,所以,要在积的百位上写0)
教师强调指出:被乘数中间不管有几个0,都要一个一个地乘,所得的0也不能省略,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不能漏掉.
(三)巩固反馈
1.口算练习:(看卡片直接说结果)
0×2=
0×0=
0×9=
2×0=
0+8=
9×0=
6+0=
6×0=
2.笔算练习:
3.改错练习:(板书)
先讨论错在哪里,请三名同学到黑板上改错,全班同学注视黑板,进行判断.
4.填空练习:
5.判断○里填什么运算符号.(投影片)
0○3=3
0○3=0
4○0=0
4○0=4
1○0=0
1○0=1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果没有,谁来说一说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怎样进行计算?(按照一位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不管被乘数中间有几个0,都要一个一个地乘,所得的0也不能省略,如果有进位,一定要加上进上来的数)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在复习准备部分,采用了彩色投影片:3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5个苹果和3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一个苹果,复习了加法与乘法的关系以及乘法算式的意义,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使得学生理解了0×3为什么等于0的算理.
巩固练习中的改错题,基本上包括了学生作业中错误的类型.同学们通过判断、讨论、改错,对易错的地方加深了印象,引起了注意,提高了作业的正确率.填运算符号的练习,从另外一个角度强化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的观察思考,集体讨论,独立试做,使每个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通过直观与操作,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满十进一”“满几十进几”的算理,初步掌握笔算中的进位法则.
(二)通过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笔算中进位法则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
(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结合操作,理解为什么要进位,掌握怎样进位.
(二)难点:分清进位与不进位的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与学具
(一)教具:口算卡片、6捆小棒(每捆10根)、12根单根小棒、小黑板.
(二)学具:每人准备6捆小棒.(每捆10根、12根单根的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5×3+6
2×9+7
6×8+3
4×7+5
2.学生板演(与口算同时进行).
共同订正,指名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义及计算过程.
3.提问: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乘的顺序是怎样的?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4:
(1)操作:
师生共同摆小棒.第一行摆2捆(每捆10根)零4根.
第二行与第三行摆同样多的小棒.
(2)观察思考:
学生观察自己摆的小棒,思考并回答问题.(问题打在投影片上)
①每行有多少根小棒?(2捆零4根,也就是24根)
②这样的小棒有几行?(3行)
③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24×3教师板书算式)
④为什么这样列式?(因为每行有24根,有3行,也就是求3个24根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⑤谁能用两种方法读出算式?(24乘以3;3乘24)
老师在24×3上面一行板书:“3乘24得多少?该怎样计算”.并告诉大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3)用摆小棒的方法来说明:3个24根是多少根?
(分小组边商量边操作,老师巡视,各组派代表发表意见)
第①种:3个24根是72根,先算3个4根是12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放在原来成捆的小棒下面,另外两根放在成捆的小棒右边,再算3个2捆是6捆,合起来是7捆零2根,就是72根.
第②种:3个24根是72根,先算3个2捆是6捆,再算3个4根是12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合起来是7捆零2根,就是72根.
(4)两种意见算法不同,结果相同,都是正确的.请你们根据各自的意见,用竖式的书写方法,把你们的意见表示出来.
持第一种意见的同学发言:用3乘被乘数个位上的4得12,再用3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得60.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持第二种意见的同学发言:(老师板书出竖式).
这两个算式,乘的顺序不同,得数相同,究竟哪个正确?道理是什么?还得深入研究.
(5)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师启发提问:能不能省略中间的过程,找到简便的写法呢?
经过再次讨论,取得共识,可以写成:这样,就必须采用第一种意见,就是先从个位乘起了.这是因为,如果先用3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得6,在积的十位上写6;再用3乘被乘数个位上的4得12,向十位进1,在积的个位上写2,而这进上来的1与已写上的6,合并是7,就得擦去6,改写成7,就太麻烦了,还容易出错.
(6)试一试:同桌二人先互相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动笔计算,再进行订正.
(7)反馈练习:
订正时,重点提问第3题的计算过程.
2.教学例5.(十位满几十,向百位进几)
(1)教师板书题目:192×4
(2)提问: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写?
重点提问:4乘90得多少?该怎样写?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完整的竖式:
(3)反馈练习:
3.观察对比:例4与例5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属于进位的笔算乘法,不同点是:例4是两位数乘以一位数.例5是三位数乘以一位数;例4在计算时是个位满10向十位进一,例5在计算时,是十位满几十向百位进几)
老师追问:还有什么相同点?(都是从个位乘起)
师强调:这一点非常重要,一定要从个位乘起.
(三)巩固练习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老师巡视)
16×4
27×3
94×2
618×8
253×3
181×5
2.下面的计算对吗?说一说哪道题的计算有错,错在哪里?怎样改正.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做了那么多的题,那么谁来概括一下,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一位数乘二、三位数进位乘法)(老师板书课题)
同学们还有什么要问的吗?(释疑)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乘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和初步掌握了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顺序和怎样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正确处理笔算乘法中的进位问题.即:满十进一,和满几十进几的问题.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摆小棒,理解了进位的道理,通过不同的摆法,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通过讨论,取得了共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对算法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