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7.2.5生物的变异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7.2.5生物的变异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25 19:4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
??? 一、设计思路
教学
方法
设计
1.为了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自然界中的现象再现到学生的眼前,特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
2.为了实现能力目标,便于让老师捕捉学生面对问题时的真实想法。采用师生互动探讨式教学。
基础知识
解决措施设计
生物变异的概念
通过学生活动“找特征、找差异”,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归纳: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
不同种类、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其次与环境有关。
对生活中的变异现象进行分析
生物变异的类型
让学生活动找出列举特征中的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能力培养
解决措施设计
突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在列举一些育种实例时,可让学生展开广泛的探讨。
情感培养
解决措施设计
对生物学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人类所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2.一组色彩纷呈的玫瑰图片。
3.一句结束语:大自然是如此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那是因为生物的变异。
???
二、教材分析
重点:通过对某一性状的变异的深入探究,使学生能够描述:
1.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变异的原因:不同种类、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其次与环境有关。
3.生物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 (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 );不可遗传变异 ( 仅由于环境的改变造成 )。
难点:针对育种实例,说明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
2.认识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生物的变异。
3.通过对某一性状的变异的深入探究。使学生能够描述:
(1)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变异的原因:不同种类、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其次与环境有关。
(3)生物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 (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 );不可遗传变异 ( 仅由于环境的改变造成 )。
4.让学生了解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提问、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
2.让学生通过“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学习,产生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的调查资料
三、教学过程
CAI
课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诊断性评价



1.什么是遗传2.什么是变异 3.什么是性状
复习提问
知识回顾
温故知新



生物的变异
生活中的变异
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教师:板书
列举生活中的变异类型
要求:找出图片中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学生分析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形成原因
观察、分析能力。



生物变异的类型:
可遗传变异(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
不可遗传变异(仅由于环境的改变造成)。
案例分析
请学生判断以上哪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哪些变异是不可以遗传的?并请分析可遗传和不可遗传的原因。
学生根据板书列举的特征分小组讨论回答。
学以致用的能力。




玩一玩 找差异?
学生观察四幅图片并作出描述。
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 知识点过渡
同学们,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下面列举一些育种实例,请您尝试说出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1.因为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性状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3.因为环境的变化会 影响生物性状的表 现。
1.高产奶牛的培育。
高产抗倒伏小麦
太空椒
2.并请同学们运用刚才所学的生物学知识科学解释。
1.阅读图片的标注文字。
2.小组讨论回答。
再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 知识点过渡 在这幅图的插话中,其中一框有个问句,请同学们读出来!



知识拓展
生物变异给自然界带来什么。
有利一面
不利一面
分析总结
善于用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
※ 解读生物技术的利弊



无籽西瓜是转基因的生物吗?
屏显分工情况
学生课后自行探究
积极参与的态度



课程训练
①这个调查我们要探究的内容是什么 ?
②调查探究时,需要哪些材料和用具?
③调查时,应该测量果实的长轴还是短轴,怎样记录 ?
④设计适当的测量方法,你们小组的测量方法是?
⑤最后你明确该调查的操作步骤是 ?
小组讨论探究结果
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



4.实施计划,收集数据。
到各小组指导、了解情况。
1.各小组收集数据,表格中划“正”字记录,一定要记录真实数值 !
2.根据小组收集的数据描点画图,大品种的花生用 蓝笔描点连线,小品种的 花生用红笔描点连线。
高度团结协作出效率的意识,收集和记录数据的能力。



表达与交流

运用知识的能力。
小结和反思
1.本次教学的实践效果:
(1)本人运用这个教学设计上了四节课。生物学的概念──生物的变异、生物的变异的原因、生物的变异的类型、生物变异的普遍性都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建立起感性认识后,请学生归纳总结。学生参与到概念的描述之中,容易把概念理解到位。
(2)本节课教材设计探究活动的目的是突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训练,训练学生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学生在制定实验探究方案时,己经充分展现了他们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分组共同完成本节课的知识训练活动,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2.存在的问题:学生活动的量很大,课堂时间不好把握。提倡教师做准备。
点评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紧紧围绕“生物的变异为什么会普遍存在”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问题的解决,是通过学生游戏和探究活动来实现的。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对于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通过启发学生分析得出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在设计上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和学习特点,真正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既有发散思维,又有集中思维,有利于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本课所呈现出的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环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体验,逐渐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能力,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