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陈涉世家》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陈涉世家》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24 19:4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陈涉世家》
【基础锤炼】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辍耕(  ) 適戍(  ) 当行(  ) 数谏(  ) 所罾(  ) 袒右(  )
间令(  ) 篝火(  ) 忿恚(  ) 笞广(  ) 徇蕲(  ) 闾左(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辍耕之垄上(      )
(2)苟富贵(      )
(3)若为佣耕(      )
(4)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
(5)度已失期(      )
(6)死国可乎(      )
(7)扶苏以数谏故(      )
(8)吴广以为然(      )
(9)楚人怜之(      )
(10)卜者知其指意(      )
(11)尉果笞广(      )
(12)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
(13)将军身被坚执锐(      )
(14)皆刑其长吏(      )
(15)比至陈(      )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乃丹书帛曰
A.固以怪之矣  B.夜篝火,狐鸣呼曰 
C.置人所罾鱼腹中  D.忿恚尉,令辱之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胜、吴广乃谋曰
B.扶苏以数谏故  固以怪之矣
C.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陈胜者,阳城人也  佣者笑而应曰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等死,死国可乎
B.夜篝火,狐鸣呼曰
C.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D.卒皆夜惊恐
6.对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  )
A.项燕为楚将(判断句,“为”表判断)
B.祭以尉首(定语后置句,“以尉首”是“祭”的定语)
C.士卒多为用者(被动句,“为”表被动)
D.上使外将兵(“使”后面省略代词“之”,指扶苏)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8.填空。
(1)司马迁,字    ,    (朝代)著名的    家、    家和    家。
(2)本文出自《    》,这是我国第一部    (体例)通史,全书共130篇,分为   
 、    、    、    和    五部分,此书曾被鲁迅赞为:      ,
      。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第三段,完成1~5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广故数言欲亡  扶苏以数谏故  
B.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固以怪之矣
C.杀之以应陈涉  佣者笑而应曰  
D.将尉醉  项燕为楚将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限划三处)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5.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死即举大名耳”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两句表现了陈胜远大的抱负、反抗决心和叛逆性格。
B.文中的“诸郡县苦秦吏者”照应上文“天下苦秦久矣”,“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照应上文“宜多应者”。
C.起义军胜利进军时,用“攻”“收”“下”“徇”“入”“据”等一连串动词,表现了起义军势如破竹的强大威力。
D.篇末交代各地纷纷起义的情况,既印证“天下苦秦久矣”“宜多应者”的分析和预见,也说明了这场农民起义爆发的偶然性。
【拓展迁移】
王小波、李顺起义
[清]毕沅
宋淳化间,青城县民王小波聚众起兵,谓众曰:“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贫民多来附。小波死,众推李顺为帅。顺悉召乡里富人大姓,令具其家所有财粟,据其生齿,足用之外,一切调发,大赈贫乏。录用材能,存抚良善。号令严明,所至一无所犯。时两蜀大饥,旬日之间,归之者数万人。入据成都,遣兵四出,北抵剑关,南距巫峡。所向州县,开门延纳①。传檄②所至,无复完垒③。
(选自《续资治通鉴》)
【注释】①延纳:迎进,迎入。②传檄:传布_??????_,即声讨官府的文件。③完垒:完整的营垒。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众推李顺为帅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据其生齿  入据成都
C.归之者数万人  骑千余,卒数万人
D.顺悉召乡里富人大姓 召令徒属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顺悉召乡里富人大姓(      )
(2)存抚良善(      )
(3)旬日之间(      )
(4)遣兵四出(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4.本文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和《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都得到了人民的拥护,队伍都不断壮大,但他们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
                                            
《陈涉世家》
【基础锤炼】
1.chuò zhé hánɡ shuò zēnɡ tǎn jiàn ɡōu huì chī xùn lǘ
2.(1)停止 (2)倘使 (3)你 (4)贫苦人民 (5)估计 (6)为……而死 (7)屡次 (8)正确,对的 (9)爱怜 (10)意图 (11)用竹板打 (12)攻取(土地) (13)通“披”,穿着 (14)惩罚 (15)等到
3.B(丹:名词作状语,用丹砂;A.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B.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C.罾:名词作动词,用网捕;D.忿恚:使……恼怒。)
4.C(A.动词,是;副词,于是,就。B.介词,因为;副词,通“已”,已经。C.动词,到,往。D.助词,表判断,用于主语之后;助词,……的人。)
5.D(A.古:同样是死;今:等待死亡。B.古:用竹笼罩着火;今: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C.古义:聚会商议;今义:管理财务的人员。D.惊慌害怕。)
6.B(状语后置句,“以尉首”是“祭”的状语。)
7.(1)唉!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2)现在果真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倡导天下人反秦,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3)第二天,士兵们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8.(1)子长 西汉 史学(家) 文学(家) 思想(家) (2)史记 纪传体 本纪 世家 列传 表 书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课内精读】
1.B(A.故意;原因,缘故。B.本来。C.响应;回答。D.率领;将军。)
2.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3.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罢了,要死就要(干大事)成就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4.抓住时机;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激怒众人。
5.D(这是陈胜的分析与预见。)
【拓展迁移】
1.D(A.做,担任;认为。B.根据;占据。C.几;屡次。D.召集。)
2.(1)全,都 (2)诚实善良的人 (3)十天 (4)派
3.我痛恨穷人和富人占有的财富不均匀,现在我替你们平均它。
4.王小波、李顺:大赈贫乏,录用材能,存抚良善,号令严明,所至一无所犯。陈胜、吴广: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参考译文】
宋朝淳化年间,四川青城县平民王小波聚众起义作乱,他对大家说:“我痛恨穷人和富人占有的财富不均匀,现在我替你们平均它。”贫民们多来巴结他。王小波死后,众兵士推举李顺做统帅,李顺把乡里有钱有势的人召来,命令他们报出自己家中所有的钱财和粮食,然后根据他家的人口,除留足吃用之外,全部征收调用,大力救济贫苦人家。他录用有才能的人,保护和安抚善良的人。(他的军队)号令严明,所到的地方一点也不侵犯百姓。当时四川境内正大闹饥荒,十天之内,归附他的人达数万之众。攻占了成都,派兵分头出击,北面到达剑门关,南面到达巫峡。起义军所到的州县都大开城门请他们进去。起义军声讨官军的文告传到哪里,一经交战,官军就一败涂地,只能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