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大兴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临沂市大兴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word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24 14:0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临沂市大兴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的绝对值是( )
A. B. C. D.
2.在2,0,-3,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2 B.0 C.-3 D.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整数
B.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C.零既可以是正整数,也可以是负整数
D.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4.我市2018年的最高气温为39℃,最低气温为零下7℃,则计算2018年温差列式正确的(  )
A.(+39)﹣(﹣7) B.(+39)+(+7) C.(+39)+(﹣7) D.(+39)﹣(+7)
5.下列比较大小结果正确的是 ( )
A. B. C.-3<-4 D.
6.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的是( )
A.-和5 B.-2. 5和2 C.8和-(-8) D.和0.333
7.计算-3-2的值为( )
A.-5 B.-1 C.5 D.1
8.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B.-∣-5∣=5 C. D.∣-5∣=5
9.不改变原式的值,将6-(+3)-(-7)+(-2)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是( )
A.-6-3+7-2 B.6-3-7-2 C.6-3+7-2 D.6+3-7-2
10.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如果点A,B表示的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点A表示的数是( )
A.—4 B.—2 C.0 D.4
11.如图,数轴上的 A、B 两点分别表示有理数 a、b,下列式子中不正确的是( )
A.a+b<0 B.a﹣b<0 C.﹣a+b>0 D.|b|>|a|
12.下列说法:①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②若a+b=0,则a、b互为相反数;③若a、b互为相反数,则;④若,则a、b互为相反数.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二、填空题
13.的倒数是________.
14.绝对值小于4的整数有 个,它们的和为 .
15.化简:-(-2)=______,-=_______.
16.在数轴上将表示-1的点A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后,对应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
17.在数轴上,与表示的点距离为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
18.绝对值最小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_;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_______.
19.下面这一列数2,-4,6,-8,10,…的第2020个数为__________.
20.李明与王伟在玩一种计算的游戏,计算的规则是.李明计算 ,现在轮到王伟计算,请你帮忙算一算,得______.
三、解答题
21.画一条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4,+2,,-4.5,0,-(-1),.
22.计算
(1)8+()-5-(-0.25);
(2);
(3)-4-(-3)+24÷(-6);
(4).
23.已知有理数a,b满足∣3-a∣+∣b+∣=0,求a,b的值.
24.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3,-(-4),,12%,0,,-2.
(1)整数集合:{ …};
(2)分数集合:{ …}
25.小虫从某点O出发在一直线上来回爬行,假定向右爬行的路程记为正,向左爬行的路程记为负,爬过的路程依次为(单位:厘米):
+5 , -3, +10 ,-8, -6, +12, -10
问:(1)小虫是否回到原点O ?
(2)小虫离开出发点O最远是多少厘米?
(3)在爬行过程中,如果每爬行1厘米奖励一粒芝麻,则小虫共可得到多少粒芝麻?
参考答案
1.A
【分析】
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可以算得答案.
【详解】
解:∵-2<0,∴|-2|=-(-2)=2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绝对值的计算,熟练掌握绝对值的定义式是解题关键.   
2.C
【分析】
根据负数小于一切正数,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在2,0,-3,π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3.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属于基础题,注意掌握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
3.B
【分析】
此题可根据有理数的意义对每个选项注意推理论证,得出正确选项.
【详解】
解:A、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整数,因为0是整数但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所以本选项错误;
B、整数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此选项符合有理数的意义,所以本选项正确;
C、零既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在有理数中,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所以本选项错误;
D、0是有理数,但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所以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有理数,关键是根据有理数其意义解答,重点掌握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整数.
4.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即可.
【详解】最高气温为39℃为39,最低气温为零下7℃为-7,
根据题意得:(+39)﹣(﹣7),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弄清题意,正确列算式是解题的关键.
5.A
【分析】
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
解:A、,故正确;
B、∵,∴,故错误;
C、∵3<4,∴-3>-4,故错误;
D、,故错误;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
6.B
【详解】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B项中2=2.5
C选项中-(-8)=8;D选项中0.333=
故B项正确
故选:B
7.A
【分析】
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解:-3-2=-3+(-2)=-5.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8.D
【分析】
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分别判断.
【详解】
解:A、,故错误;
B、,故错误;
C、,故错误;
D、,故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9.C
【分析】
先将代数式中的减号利用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改为加号,再将减法转化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从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6-(+3)-(-7)+(-2)中的减法改成加法时原式化为:6+(-3)+(+7)+(-2)=6-3+7-2.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正确的理解和运用减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0.B
【解析】
解:如图,AB的中点即数轴的原点O.
根据数轴可以得到点A表示的数是﹣2.
故选B.
11.D
【解析】
A,B,C,正确,D错误,改为|b|<|a|,故选D.
12.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
又∵a、b互为相反数,
∴a+b=0,反之也成立,故①、②正确;
∵0的相反数是0,
∴若a=b=0时,无意义,故③错误;
∵=?1,
∴a=?b,
∴a、b互为相反数,故④正确;
正确的有①②④.
故选C.
13.
【分析】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根据题意计算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可得:,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倒数的概念,根据倒数的概念列出算式是解题的关键.
14.
【解析】

15.2 -5
【分析】
根据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定义填写.
【详解】
解:-(-2)=2,,
故答案为:2,-5.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和相反数,掌握各自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6.2
【解析】
由题意可得:-1+3=2.
∴在数轴上将表示-1的点A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后,对应点表示的数是:2.
17.-7或3
【分析】
分别讨论在-2左边或右边5个单位的数,计算得出即可.
【详解】
解:①-2左边距离5个单位的数为:-2-5=-7,
②-2右边距离5个单位的数为:-2+5=3,
故答案为-7或3.
【点睛】
本题是对数轴的考查,分类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8.0 零和正数
【解析】
(1)由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知:“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的到原点的距离”,而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最短的就是原点自己,所以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
(2)由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所以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零和正数.
19.-4040
【分析】
根据已知数列得出第n个数为(-1)n+1?2n,据此可得第2020个数.
【详解】
解:由题意知第n个数为(-1)n+1?2n,
∴第2020个数为(-1)2020+1?2×2020=-4040,
故答案为:-404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根据题意得出第n个数为(-1)n+1?2n是解题的关键.
20.8
【分析】
原式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原式=-10+18=8,
故答案为:8.
【点睛】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1.数轴表示见解析,+2>-(-1)>>0>>-4>-4.5
【分析】
把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再从右到左用“>”连接起来即可.
【详解】
解:如图所示:
+2>-(-1)>>0>>-4>-4.5.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熟知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1)3;(2)-1;(3)-5;(4)40
【分析】
(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法则计算;
(2)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
(3)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
(4)根据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法则计算;
【详解】
解:(1)8+()-5-(-0.25)
=3;
(2)
=
=-28+33-6
=-1;
(3)-4-(-3)+24÷(-6)
=-4+3-4
=-5;
(4)
=
=40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运算法则.
23.a=3,b=
【分析】
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可得结果.
【详解】
解:∵∣3-a∣+∣b+∣=0,
∴3-a=0,b+=0,
∴a=3,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掌握绝对值的非负性是解题的关键.
24.见解析
【分析】
根据有理数的分类填写.
【详解】
解:(1)整数集合:{-3,-(-4),0,,-2,…}
(2)分数集合:{,12%,…}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分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整数和分数的定义.
25.(1)小虫最后回到原点O;(2)小虫离开出发点O最远是10厘米;(3)小虫共可得到54粒芝麻.
【分析】
(1)把爬行记录相加,然后根据正负数的意义解答;
(2)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分别求出各记录时与出发点的距离,然后判断即可;
(3)求出所有爬行记录的绝对值的和即可.
【详解】
(1)∵5-3+10-8-6+12-10=0
∴小虫最后回到原点O
(2)第一次5cm, 第二次5+(-3)=2cm, 第三次2+10=12cm, 第四次12+(-8)=4cm,
第五次4+(-6)=-2cm, 第六次-2+12=10cm, 第 七次10+(-10)=0cm,
因为12>10>4>2>0 所以小虫离开出发点O最远是10厘米
(3)绝对值的和等于54厘米所以,小虫共可得到54粒芝麻.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的意义,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