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迷娘(之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再望小村,看见了屋角和山墙,也看见了土院墙里的鸡鸭。___①___,只是树冠牵连。有农人挑两桶肥料往坡上走。路边一头牛在犹豫着。蓦然响起叫卖声:“卖麻花来——”小山村便正式起床了。往上走便没有路,只一堆一堆的茅草。菅草苫在崖边,似流行歌星的长发,遮住一些美丽的危险,小山羊忍不住就要上当。不远处,便是小时候常玩的草坪,那里有我的老朋友,我不知道它们现在怎么样,它们大概也长高了,那块伴我童年的小青石凳,___②___。坡上吹起了微微的小风,紫荆的浓郁香气让人异想天开,忍不住驻足,忍不住远望。村旁有一条小河,弯弯曲曲地横贯村庄,远远地来,长长地去。河水浸湿了村子的这儿、那儿,只这一条河就知道,这一村的小伙子吃什么长大,姑娘的脸为什么粉似桃花,挑水上坡的汉子为什么气壮如牛……村庄全清晰了。原来是一家一户的院子,各自过着小小的日子,树木只是一丛一树地覆盖,还有花,一红一黄地点缀,看不清谁是谁家的女子,却听得清一支曲子响起,满村的绿树红花便摇动起来。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喻、引用、顶真
B.比喻、拟人、排比
C.排比、拟人、顶真
D.借代、引用、对偶
2.文中画框的句子可改写成:“村旁那条远远地来、长长地去的小河横贯村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单峰驼
侯汝华
单峰驼走过戈壁,
孤寐者,请步足迹而前来,
我有一阕过绿洲之奇丽,
为你远行者洗尘。
我的笛曲虽已残破,
犹能回奏悦耳之音,
有人嫌为陈腐的节调,
于你都如晨兴的新鲜。
罂粟,山茶,为何而红?
野葡萄,玫瑰,为何而馥郁?
让这血艳的芬芳,
温慰你生命的颓败。
沈默吧,不要让声音
刺破你的华梦,
而恢复你冷硬之昔年,
使人感着如明月的悲惨。
莫谓旅路之辽长,
明天或有无边的雾和烟云,
请步单峰驼之后尘,
用希望矫健你的两腿。
(有删改)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单峰驼走过戈壁”起笔,再现单峰驼的雄姿,突出单峰驼的坚忍,以便在读者心中唤起对单峰驼的赞佩感。
B.第二节诗紧承第一节,诗人就自己的歌和“孤寐者”进行对话,愿望和热情溢于言表。
C.第四节中,诗人鼓励“孤寐者”坚决地诀别过去,不要再做黄粱美梦,不要再受其他声音的干扰与诱惑而倒退。
D.最后一节中,诗人进一步鼓舞“孤寐者”不要怕前面的艰难,应该努力战胜困难,勇敢地奔向未来。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有一阕过绿洲之奇丽”一句中,用绿洲反衬浑茫的戈壁,使绿洲显得更明丽悦目,从而在跋涉者眼前点亮希望的火花,令人振奋。
B.第二节中,“晨兴的新鲜”主要来源于视觉感受,而“笛曲”却是作用于听觉,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
C.“而恢复你冷硬之昔年,/使人感着如明月的悲惨”,夜空中的明月是清冷孤寂的,用它来形容“昔年”非常具有表现力。
D.本诗没有剑拔弩张的气势,没有标语口号的呐喊,画面生动而又蕴含哲理,诗味浓郁而又明朗清丽,是一支别具韵味的壮行之歌。
3.本诗的第四、五节,诗人都是在鼓励“孤寐者”,但鼓励的角度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
4.在第三节诗里,诗人为什么要写罂粟、山茶、野葡萄、玫瑰争艳的美丽景致?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加以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关系密切,②谷雨也不例外。③雨水、小雪、大雪等节气跟谷雨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④谷雨有“雨生百谷”的意思,⑤降水量增加,气温迅速升高,⑥田中初插的秧苗在雨水滋润下茁壮成长。⑦谷雨时节已时值暮春,⑧许多地方鲜花盛开,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⑨甚至南方一些地区已开始有炎夏的感觉。
四、根据下面的小诗,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运用第一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在家
窗前的桃花都是三月开
离家之后
冬月的夜里也绽放
五、围绕“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写一段文字。要求:立意明确,有思想性,150字左右。
答案以及解析
一、答案:1.B
2.①原文多是短句,句式活泼,语言简洁;②原文层次感明显,先是介绍小河的位置,接着介绍小河的状态“弯弯曲曲”“远远地来,长长地去”。
3.【示例】①树其实稀疏着;②不知道是否还是原样
解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菅草苫在崖边,似流行歌星的长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小山村便正式起床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一村的小伙子吃什么长大……为什么气壮如牛”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2.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原文“村旁有一条小河,弯弯曲曲地横贯村庄,远远地来,长长地去”多为短句,语言简洁精练。“弯弯曲曲”“远远地来,长长地去”更富有层次感,对小河的状态描写得更细致。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①处,后文“只是树冠牵连”,说明此处应填写表示树并未紧密相连意思的语句,可用“稀疏”或“疏落”表现树的状态。②处,根据前文“我不知道它们现在怎么样,它们大概也长高了,那块伴我童年的小青石凳”可知,此处是作者对记忆中的事物现状的猜测,故应填写“不知道是否还是原样”之类的语句。
二、答案:1.C;2.B
3.第四节是从过去的角度鼓励“孤寐者”不要退回到过去,应该坚决地诀别过去;第五节是从未来的角度鼓励“孤寐者”不要怕前面的艰难,要不停地奋进。
4.“孤寐者”在生命中颓败过,如今他虽步单峰驼的足迹踏上征程,但远行跋涉又不免寂寞,有时甚至会遭受挫折,重生“颓败”之感。因此,诗人着意提醒“孤寐者”:艰难的旅途中还有鲜花为你开放,花果为你香气馥郁,你的心中应始终充满希望。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项,“不要再做黄粱美梦”错误,应是鼓励“孤寐者”勇敢地怀着“华梦”前进。
2.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B项,“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错误,“‘晨兴的新鲜’主要来源于视觉感受,而‘笛曲’却是作用于听觉”,此处运用的手法不是“对比”,而是“通感”。
3.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先看第四节,在诗歌的第四节中,诗人鼓励“孤寐者”要坚决地诀别过去,勇敢地怀着“华梦”前进,不要受其他声音的干扰与诱惑而倒退,“而恢复你冷硬之昔年,/使人感着如明月的悲惨”,这是从过去的角度来鼓励孤寐者要诀别过去。再看第五节,在这一节中,诗人进一步鼓舞“孤寐者”要无惧困难,勇奔未来,如果说前一节说的是不要退回到过去,那么这一节说的是不要怕未来的艰难。四、五两节诗从过去、未来两方面对“孤寐者”叮嘱劝慰。
4.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题,需重点分析第三节前后的内容,再分析第三节诗中罂粟、山茶、野葡萄、玫瑰这些景物的特点,最后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诗歌主要塑造了“孤寐者”的形象,借单峰驼来展现孤寐者的旅途,而旅途中的孤寐者曾经历“生命的颓败”,现在他踏上旅途,但旅途不免寂寞,不免坎坷;再看第三节中所写的景象,在这一节中,诗人描绘出一派鲜花盛开、花果香气馥郁的景致——罂粟、山茶竞相开放,野葡萄、玫瑰散发香气,它们不论为何而开、为何而馥郁,意象都是美丽的,景致都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诗人祝愿说:“让这血艳的芬芳,/温慰你生命的颓败。”由此可知,诗人在借助这些景象提醒“孤寐者”:艰难的旅途中还有鲜花为你盛开,花果为你飘香,戈壁会有绿洲,未来还有希望。
三、答案:③修改为:谷雨跟雨水、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⑤在“降水量”前面加“此时”或“这时节”。⑦删除“时节”,或将“时值”改为“是”。⑨将“甚至”放在“南方一些地区”的后面。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③语序不当,结合文意可知,此处应将“谷雨”放在前面。⑤成分残缺,“降水量增加,气温迅速升高”与前句不连贯,缺少时间状语“此时”。⑦成分赘余,“时节”与“时值”语义有重复。⑨“甚至南方一些地区”语序不当,“甚至”应该放在主语“南方一些地区”后面。
四、答案:【示例】冬夜如诗,临窗而坐,遥望家的方向。想到自己离家数载,远途跋涉,四处漂泊,不禁悲从中来,思乡之愁不知何处安放。朦胧月影之中,我似乎看到了家乡,看到了家中窗前的那棵桃树,花朵娇艳欲滴,弥漫着无限乡思。桃花开处,终是我心灵的港湾……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生动的能力。本题重点要理解小诗的含义,“在家/窗前的桃花都是三月开/离家之后/冬月的夜里也绽放”,为何在家的时候桃花是三月才开,而离家之后冬月的夜里也会绽放?可见诗中的桃花并非真的绽放,而是绽放在游子的心头,表达离家后的游子的思乡之情。这层意思读出来以后,再结合题干的要求,描写场景即可。
五、答案:略。
解析:写作提示:可以就几个核心问题多角度立意,如“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要走出去?怎样走出去?“走出去”之后将会面临哪些问题?(共24张PPT)
迷娘(之一)
歌德
学习目标
1.在反复的诵读中理解诗歌,体会迷娘思乡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
2.赏析诗歌采用复沓叠唱结构技巧的妙处。
歌德(1749-1832),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恩格斯称他为“最伟大的德国人”。他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创作出当代最优秀的文艺作品。
歌德除了诗歌之外,在小说、戏剧、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葛兹·冯·伯里欣根》是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浮士德》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
《迷娘》是歌德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第一部《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迷娘歌唱的一首插曲。迷娘是小说中最动人的人物形象之一。她是一位性格内向、身体瘦弱的少女,却有着谜一样的性格魅力。她出生于意大利,是一个贵族与自己的妹妹生下的孩子。她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被威廉·迈斯特赎买收留。迷娘自从遇到迈斯特,便过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并且强烈地爱上了迈斯特。可是由于疾病,不久后她就去世了,《迷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首委婉优美的诗歌。
题目解说
这首诗音韵优美,感情深挚,是歌德抒情诗中最著名,也流传最广的一首。从小说发表至今感动了无数读者,是被贝多芬、舒伯特等多位著名作曲家,谱曲达上百次的诗歌;是被海涅称为“一支写出了整个意大利的诗歌”。
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节:正歌表现了故国意大利美好的景物。副歌表达了迷娘对故国的强烈思念。
第二节:正歌描述了迷娘幼年生活的房子。副歌部分表现出她思乡的情绪更加强烈。
第三节:正歌描述了迷娘被拐到德国时的沿途风景。副歌更加迫切地呼喊:“前往,前往,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诗歌第一节选取了哪些意象?其意境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本研读
意象:柠檬花、绿叶、橙子、蓝天、和风、桃金娘、月桂。
意境特点:宁静、美好。
思想感情:这些具有意大利典型特征的意象是人物故国之思的寄托物,表达了浓郁的思乡之情。
诗歌第二节选取了哪些意象?其意境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本研读
意象:成行的圆柱、辉煌的厅堂、宽敞明亮的居室、大理石立像。
意境特点:美好、哀婉。
思想感情:通过描写迷娘幼年时生活的房子,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诗歌第三节选取了哪些意象?其意境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本研读
意象:云径、山岗、驴儿、雾、岩洞、危崖、瀑布。
意境特点:神秘、险峻。
思想感情:通过这些意象,写出了迷娘返乡路途的艰险,抒发了她坚定的返乡之情。
诗歌中,“你知道吗”“你可知道……”的询问以及“前往,前往”的回答有什么作用?
文本研读
“你知道吗”“你可知道……”的询问,既是询问也是倾诉,既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也强化了迷娘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副歌中迷娘的应答,不仅回应了询问,而且进一步把思乡之情变为回乡的行动。“前往,前往”这种回答不但强调迷娘回乡的坚决态度和迫切心理,而且在重复中有着微妙的变化,它与重复的内容共同形成本诗的深层内涵,即迷娘对威廉·迈斯特的复杂的情感。
如何理解诗歌中“爱人”“恩人”“父亲”这三个称呼?
文本研读
这首诗以对知心人倾诉的形式完成。倾诉的人是迷娘,而被倾诉的对象分别是“爱人”“恩人”“父亲”,事实上,这三者是同一个人——威廉·迈斯特。迷娘在心中深深地爱着他,可她知道他们是无法在一起的,于是就由“爱人”转而称呼他为“恩人”,进而称呼他为“父亲”。这三种称呼在诗中的转换,表达了迷娘对迈斯特怀有的那种复杂、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哀婉,又美好。这三种称呼所蕴含的情感是逐渐加深的。
文本研读
诗歌各节的开头和结尾,使用的句式基本相同,这种复沓的表现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是什么?
文本研读
本诗各节的开头和结尾使用的句式基本相同,构成了一种明显的重复,这使得诗的结构整齐而稳定,具有旋律感。这种诗歌结构对于表达迷娘的复杂感情起到了很好的强调作用。首先,同一句式和相似句子的重复出现,强化了这一句子所传达的感情。每节诗以“你知道吗……”“你可知道……”不断发问,表达了迷娘对于被问到的景物的执着思念。而每节都重复发问“你可知道那……”,再次强调了这种感情。而每节诗末句的“前往,前往”不断重复,则强调了想要回到故乡的那种心情的急迫和强烈。其次,这种重复不是刻板的重复,而是有所变化,这就形成了稳定中的变化,而且是一种内容的递进和情感的深化和升华。迷娘思念的景物由故国到故园,最后到回故乡的道路,情感越来越急迫和强烈,而对于迈斯特的感情也由“爱人”到“恩人”再到“父亲”,得到了升华。
主旨
《迷娘》以最委婉优美的形式,表达了历经坎坷的迷娘对故乡的思念,对美好世界的追求,以及她执着、深挚、哀婉而美好的心声。诗篇明里是写迷娘对故国的思念,内里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意大利的热爱和向往。
艺术特色
①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人将浓郁而强烈的情感融入饱蘸感情的意象中,将回归故乡、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望和决心抒发出来。
②回环往复,感情浓烈。
每节诗的前半部分(主歌)都以迷娘的询问和叙说的口吻来描写故乡,每节诗的末尾(副歌)都用“前往,前往”“我愿跟随你……”来直抒胸臆,表达渴望返回故乡的迫切心情。
1.根据语意,调整下列各句顺序,使其文意连贯流畅。(只写序号)
①所以,西方诗歌一方面通过宏大的缠绵,弘扬英雄主义,推崇个人主义,渲染人之情感。
②西方诗歌的主题思想源于重哲学思辨的希腊文化和强调人身关系的基督教精神。
③另一方面又有寻求人终极拯救的超越精神,而表现终极价值的宗教精神始终贯穿于诗歌之中。
④主题思想奠定了诗歌的格局和气魄。
⑤所谓诗歌的灵魂,指的是诗歌的主题思想。
⑥希腊文化和基督教精神使得西方人感情丰富,重视现世享乐,同时也重视超越现实的彼岸世界。
小试牛刀
答案:
⑤④②⑥①③
解析:
解答排序题,要注意使上下文连贯的关键词。⑤句中有“灵魂”“主题思想”,点明整段文字的中心,可判断是首句;④句中有“主题思想”,紧承⑤句;②句中有“西方诗歌的主题思想”,紧承④句;⑥句中的“希腊文化和基督教精神”承接②句而来;①③句是结论句,应位于最后,且①句中有“一方面”,③句中有“另一方面”,故③句紧承①句。
小试牛刀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现代人一提到诗,就联想到诗人,就问诗是谁作的。在近代社会中,诗已变成个人的艺术,诗人已几乎自成一种特殊的职业阶级。每个诗人都有他的特殊的个性,不容与他人相混。我们如果要了解原始诗歌,①___________________。原始诗歌都不标明作者的姓名,甚至于不流露作者的个性。英国的《贝奥武甫》、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究竟是谁作的呢?②___________________。原始诗歌所表现的大半是某部落或某阶级的共同的情感或信仰,所以每个歌唱者都不觉得他所歌唱的诗是属于某个人的。③___________________,违背了共同的信仰,它就不能传播出去,立刻就会消灭的。
小试牛刀
答案:
①必须先把这种成见抛开才行;②谁也不知道;③如果一首诗歌引不起共同的情趣
解析:①本题所给文段谈的是如何理解原始诗歌,开头以较多的笔墨写了现代人对诗歌的成见,然后说到理解原始诗歌的正确做法,故①处应填写一个承接上文的句子,如“必须先把这种成见抛开才行”一类的句子。②上文先说“原始诗歌都不标明作者的姓名”,然后举例子进行证明,横线处是对前面问句的回答,故应填写“谁也不知道”一类的内容。③上文说的是原始诗歌不属于个人,下文说“违背了共同的信仰”会如何,显然这是一种假设的情况,故此处应填写“如果一首诗歌引不起共同的情趣”之类的内容。
小试牛刀
小试牛刀
3.下面是一封投稿函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尊敬的编辑老师:
您好!
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来信,我感到非常荣幸。我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平时喜爱写作。近日看到贵杂志社发布的征文大赛资格选拔活动通知,现发来拙文一篇,供各位老师费神评阅。希望我的稿件能得到您们的垂青。无论入选与否,还望看一看。本人不胜感激!再次感谢!
小试牛刀
答案:
①“一位”改为“一名”;②“费神”改为“着力”;③“您们”改为“你们”或“您”;④“垂青”改为“重视”或“喜爱”;⑤“看一看”改为“审阅”。
解析:
①“一位”含有敬意,多用于介绍他人,用于自己不太合适,可改为“一名”。②“费神”指耗费精神,常用作请托时的客套话,不合语境,可以改为“着力”。③“您”本就有“你们”的意思,后不能加“们”,可把“您们”改为“你们”或“您”。④“垂青”,表示对人重视,不能用于“稿件”,应改为“重视”或“喜爱”。⑤“看一看”,口语化,应改为“审阅”。
小试牛刀
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刘彻
庞德
绸裙的窸瑟再不复闻,
灰尘飘落在宫院里,
听不到脚步声,乱叶
飞旋着,静静地堆积,
她,我心中的欢乐,睡在下面。
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试牛刀
“意象派”的诗歌,直接受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启发。阅读庞德的《刘彻》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简要评析两首诗歌相似的意象组合手法,并说说这样组合所产生的表达效果。字数不少于100字。
小试牛刀
答案:“意象派”诗歌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启发,主要表现在“意象的巧妙组合”方面。
《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小桥、流水、古道、瘦马等意象,看似无关却是巧妙地组合,传达出秋天离人的凄凉和愁苦之情,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
《刘彻》中的“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是全诗的第二节。虽然,落叶堆积的意象在上面的诗行中已经出现,但从语句的连贯性来看,最后一行还是有点突兀。给人的感觉是,上面五行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而最后一行像一片“潮湿的树叶”直接粘在上面。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意象组合的方式,形成了一种特写的效果,我们似乎能看见它孤零零的形象,感受到诗歌凄清、哀婉的意境。
解析:两首诗歌都将不同的意象剪接在一起进行重新组合,解答本题需要说出两首诗歌在意象组合上的相同之处,并说出这样组合的表达效果。第四单元
13.1
迷娘(之一)
学案
1.在反复的诵读中理解诗歌,体会迷娘思乡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
2.赏析诗歌采用复沓叠唱结构技巧的妙处。
重点:
品读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体会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
难点:
1.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诗歌所表达思想感情的体会。
2.赏析诗歌采用复沓蠡唱结构技巧的妙处。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迷娘》是歌德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第一部《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迷娘歌唱的一首插曲。迷娘是小说中最动人的人物形象之一。她是一位性格内向、身体瘦弱的少女,却有着谜一样的性格魅力。她出生于意大利,是一个贵族与自己的妹妹生下的孩子。她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被威廉·迈斯特赎买收留。迷娘自从遇到迈斯特,便过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并且强烈地爱上了迈斯特。可是由于疾病,不久后她就去世了,《迷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首委婉优美的诗歌。
(二)作者简介:
歌德(1749-1832),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恩格斯称他为“最伟大的德国人”。他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创作出当代最优秀的文艺作品。
歌德除了诗歌之外,在小说、戏剧、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葛兹·冯·伯里欣根》是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浮士德》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三、总体感知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节:正歌表现了故国意大利美好的景物。副歌表达了迷娘对故国的强烈思念。
第二节:正歌描述了迷娘幼年生活的房子。副歌部分表现出她思乡的情绪更加强烈。
第三节:正歌描述了迷娘被拐到德国时的沿途风景。副歌更加迫切地呼喊:“前往,前往,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四、学习课文
1.诗歌第一节选取了哪些意象?其意境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意象:柠檬花、绿叶、橙子、蓝天、和风、桃金娘、月桂。
意境特点:宁静、美好。
思想感情:这些具有意大利典型特征的意象是人物故国之思的寄托物,表达了浓郁的思乡之情。
2.诗歌第二节选取了哪些意象?其意境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意象:成行的圆柱、辉煌的厅堂、宽敞明亮的居室、大理石立像。
意境特点:美好、哀婉。
思想感情:通过描写迷娘幼年时生活的房子,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3.诗歌第三节选取了哪些意象?其意境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意象:云径、山岗、驴儿、雾、岩洞、危崖、瀑布。
意境特点:神秘、险峻。
思想感情:通过这些意象,写出了迷娘返乡路途的艰险,抒发了她坚定的返乡之情。
4.诗歌中,“你知道吗”“你可知道……”的询问以及“前往,前往”的回答有什么作用?
明确:
“你知道吗”“你可知道……”的询问,既是询问也是倾诉,既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也强化了迷娘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副歌中迷娘的应答,不仅回应了询问,而且进一步把思乡之情变为回乡的行动。“前往,前往”这种回答不但强调迷娘回乡的坚决态度和迫切心理,而且在重复中有着微妙的变化,它与重复的内容共同形成本诗的深层内涵,即迷娘对威廉·迈斯特的复杂的情感。
5.如何理解诗歌中“爱人”“恩人”“父亲”这三个称呼?
明确:
这首诗以对知心人倾诉的形式完成。倾诉的人是迷娘,而被倾诉的对象分别是“爱人”“恩人”“父亲”,事实上,这三者是同一个人——威廉·迈斯特。迷娘在心中深深地爱着他,可她知道他们是无法在一起的,于是就由“爱人”转而称呼他为“恩人”,进而称呼他为“父亲”。这三种称呼在诗中的转换,表达了迷娘对迈斯特怀有的那种复杂、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哀婉,又美好。这三种称呼所蕴含的情感是逐渐加深的。
6.诗歌各节的开头和结尾,使用的句式基本相同,这种复沓的表现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本诗各节的开头和结尾使用的句式基本相同,构成了一种明显的重复,这使得诗的结构整齐而稳定,具有旋律感。这种诗歌结构对于表达迷娘的复杂感情起到了很好的强调作用。首先,同一句式和相似句子的重复出现,强化了这一句子所传达的感情。每节诗以“你知道吗……”“你可知道……”不断发问,表达了迷娘对于被问到的景物的执着思念。而每节都重复发问“你可知道那……”,再次强调了这种感情。而每节诗末句的“前往,前往”不断重复,则强调了想要回到故乡的那种心情的急迫和强烈。其次,这种重复不是刻板的重复,而是有所变化,这就形成了稳定中的变化,而且是一种内容的递进和情感的深化和升华。迷娘思念的景物由故国到故园,最后到回故乡的道路,情感越来越急迫和强烈,而对于迈斯特的感情也由“爱人”到“恩人”再到“父亲”,得到了升华。
1.根据语意,调整下列各句顺序,使其文意连贯流畅。(只写序号)
①所以,西方诗歌一方面通过宏大的缠绵,弘扬英雄主义,推崇个人主义,渲染人之情感。
②西方诗歌的主题思想源于重哲学思辨的希腊文化和强调人身关系的基督教精神。
③另一方面又有寻求人终极拯救的超越精神,而表现终极价值的宗教精神始终贯穿于诗歌之中。
④主题思想奠定了诗歌的格局和气魄。
⑤所谓诗歌的灵魂,指的是诗歌的主题思想。
⑥希腊文化和基督教精神使得西方人感情丰富,重视现世享乐,同时也重视超越现实的彼岸世界。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评判诗歌与诗人的标准是什么?这其实是两个问题。①————,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在我看来,一首好诗,应该在某一个点上,能揭开历史的真相,挖掘事物的本质,写出人心的广阔性、人性的复杂性和精神的丰富性。至于如何评判诗人的成就,在我看来,不能看这位诗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名气,②————,这样的作品是否经得起检验。我很赞同这种说法:诗人不要自恋,因为诗人不是自封的,几十年之后,③
————,而不是诗人的名字。
3.下面是一封投稿函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尊敬的编辑老师:
您好!
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来信,我感到非常荣幸。我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平时喜爱写作。近日看到贵杂志社发布的征文大赛资格选拔活动通知,现发来拙文一篇,供各位老师费神评阅。希望我的稿件能得到您们的垂青。无论入选与否,还望看一看。本人不胜感激!再次感谢!
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刘彻
庞德
绸裙的窸瑟再不复闻,
灰尘飘落在宫院里,
听不到脚步声,乱叶
飞旋着,静静地堆积,
她,我心中的欢乐,睡在下面。
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象派”的诗歌,直接受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启发。阅读庞德的《刘彻》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简要评析两首诗歌相似的意象组合手法,并说说这样组合所产生的表达效果。字数不少于100字。
答案及解析:
1.答案:⑤④②⑥①③
解析:解答排序题,要注意使上下文连贯的关键词。⑤句中有“灵魂”“主题思想”,点明整段文字的中心,可判断是首句;④句中有“主题思想”,紧承⑤句;②句中有“西方诗歌的主题思想”,紧承④句;⑥句中的“希腊文化和基督教精神”承接②句而来;①③句是结论句,应位于最后,且①句中有“一方面”,③句中有“另一方面”,故③句紧承①句。
2.答案:①如何评判诗歌
②而要看他写出了什么样的作品
③人们记住的是能够留下来的诗歌
3.答案:①“一位”改为“一名”;②“费神”改为“着力”;③“您们”改为“你们”或“您”;④“垂青”改为“重视”或“喜爱”;⑤“看一看”改为“审阅”。
解析:①“一位”含有敬意,多用于介绍他人,用于自己不太合适,可改为“一名”。②“费神”指耗费精神,常用作请托时的客套话,不合语境,可以改为“着力”。③“您”本就有“你们”的意思,后不能加“们”,可把“您们”改为“你们”或“您”。④“垂青”,表示对人重视,不能用于“稿件”,应改为“重视”或“喜爱”。⑤“看一看”,口语化,应改为“审阅”。
4.答案:“意象派”诗歌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启发,主要表现在“意象的巧妙组合”方面。
《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小桥、流水、古道、瘦马等意象,看似无关却是巧妙地组合,传达出秋天离人的凄凉和愁苦之情,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
《刘彻》中的“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是全诗的第二节。虽然,落叶堆积的意象在上面的诗行中已经出现,但从语句的连贯性来看,最后一行还是有点突兀。给人的感觉是,上面五行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而最后一行像一片“潮湿的树叶”直接粘在上面。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意象组合的方式,形成了一种特写的效果,我们似乎能看见它孤零零的形象,感受到诗歌凄清、哀婉的意境。
解析:两首诗歌都将不同的意象剪接在一起进行重新组合,解答本题需要说出两首诗歌在意象组合上的相同之处,并说出这样组合的表达效果。第四单元
13.1
迷娘(之一)
教案
1.在反复的诵读中理解诗歌,体会迷娘思乡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
2.赏析诗歌采用复沓叠唱结构技巧的妙处。
语言建构与运用:赏析诗歌采用复沓叠唱结构技巧的妙处。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诗歌的意象特点,分析意象在主旨表达方面的作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诗中称呼转变的作用,体会诗歌在抒情方面的艺术技巧。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迷娘思乡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
重点:
品读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体会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
难点:
1.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诗歌所表达思想感情的体会。
2.赏析诗歌采用复沓蠡唱结构技巧的妙处。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制作课件
一、导入新课
他是继荷马、但丁之后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他是启蒙主义思想家,其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一度的“狂飙运动”也让《少年维特之烦恼》名声大噪,成为世界文学的艺术瑰宝,他就是——歌德。他,只愿用自己的文字去记录现实的烦恼与幸福,他用一支笔写尽了那个时代的浪漫、激昂,抑或是无奈与绝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歌德,走进他的《迷娘》一起感受他的文字魅力,一起体悟这首被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可夫斯基等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谱曲达百次以上的诗歌。
二、写作背景
《迷娘》是歌德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第一部《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迷娘歌唱的一首插曲。迷娘是小说中最动人的人物形象之一。她是一位性格内向、身体瘦弱的少女,却有着谜一样的性格魅力。她出生于意大利,是一个贵族与自己的妹妹生下的孩子。她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被威廉·迈斯特赎买收留。迷娘自从遇到迈斯特,便过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并且强烈地爱上了迈斯特。可是由于疾病,不久后她就去世了,《迷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首委婉优美的诗歌。
作者介绍
歌德(1749-1832),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恩格斯称他为“最伟大的德国人”。他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创作出当代最优秀的文艺作品。
歌德除了诗歌之外,在小说、戏剧、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葛兹·冯·伯里欣根》是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浮士德》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题目解说
这首诗音韵优美,感情深挚,是歌德抒情诗中最著名,也流传最广的一首。从小说发表至今感动了无数读者,是被贝多芬、舒伯特等多位著名作曲家,谱曲达上百次的诗歌;是被海涅称为“一支写出了整个意大利的诗歌”。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节:正歌表现了故国意大利美好的景物。副歌表达了迷娘对故国的强烈思念。
第二节:正歌描述了迷娘幼年生活的房子。副歌部分表现出她思乡的情绪更加强烈。
第三节:正歌描述了迷娘被拐到德国时的沿途风景。副歌更加迫切地呼喊:“前往,前往,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六、全文分析
1.诗歌第一节选取了哪些意象?其意境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意象:柠檬花、绿叶、橙子、蓝天、和风、桃金娘、月桂。
意境特点:宁静、美好。
思想感情:这些具有意大利典型特征的意象是人物故国之思的寄托物,表达了浓郁的思乡之情。
2.诗歌第二节选取了哪些意象?其意境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意象:成行的圆柱、辉煌的厅堂、宽敞明亮的居室、大理石立像。
意境特点:美好、哀婉。
思想感情:通过描写迷娘幼年时生活的房子,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3.诗歌第三节选取了哪些意象?其意境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意象:云径、山岗、驴儿、雾、岩洞、危崖、瀑布。
意境特点:神秘、险峻。
思想感情:通过这些意象,写出了迷娘返乡路途的艰险,抒发了她坚定的返乡之情。
4.诗歌中,“你知道吗”“你可知道……”的询问以及“前往,前往”的回答有什么作用?
明确:
“你知道吗”“你可知道……”的询问,既是询问也是倾诉,既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也强化了迷娘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副歌中迷娘的应答,不仅回应了询问,而且进一步把思乡之情变为回乡的行动。“前往,前往”这种回答不但强调迷娘回乡的坚决态度和迫切心理,而且在重复中有着微妙的变化,它与重复的内容共同形成本诗的深层内涵,即迷娘对威廉·迈斯特的复杂的情感。
5.如何理解诗歌中“爱人”“恩人”“父亲”这三个称呼?
明确:
这首诗以对知心人倾诉的形式完成。倾诉的人是迷娘,而被倾诉的对象分别是“爱人”“恩人”“父亲”,事实上,这三者是同一个人——威廉·迈斯特。迷娘在心中深深地爱着他,可她知道他们是无法在一起的,于是就由“爱人”转而称呼他为“恩人”,进而称呼他为“父亲”。这三种称呼在诗中的转换,表达了迷娘对迈斯特怀有的那种复杂、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哀婉,又美好。这三种称呼所蕴含的情感是逐渐加深的。
6.诗歌各节的开头和结尾,使用的句式基本相同,这种复沓的表现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本诗各节的开头和结尾使用的句式基本相同,构成了一种明显的重复,这使得诗的结构整齐而稳定,具有旋律感。这种诗歌结构对于表达迷娘的复杂感情起到了很好的强调作用。首先,同一句式和相似句子的重复出现,强化了这一句子所传达的感情。每节诗以“你知道吗……”“你可知道……”不断发问,表达了迷娘对于被问到的景物的执着思念。而每节都重复发问“你可知道那……”,再次强调了这种感情。而每节诗末句的“前往,前往”不断重复,则强调了想要回到故乡的那种心情的急迫和强烈。其次,这种重复不是刻板的重复,而是有所变化,这就形成了稳定中的变化,而且是一种内容的递进和情感的深化和升华。迷娘思念的景物由故国到故园,最后到回故乡的道路,情感越来越急迫和强烈,而对于迈斯特的感情也由“爱人”到“恩人”再到“父亲”,得到了升华。
七、中心思想
《迷娘》以最委婉优美的形式,表达了历经坎坷的迷娘对故乡的思念,对美好世界的追求,以及她执着、深挚、哀婉而美好的心声。诗篇明里是写迷娘对故国的思念,内里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意大利的热爱和向往。
八、写作特点
①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人将浓郁而强烈的情感融入饱蘸感情的意象中,将回归故乡、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望和决心抒发出来。
②回环往复,感情浓烈。
每节诗的前半部分(主歌)都以迷娘的询问和叙说的口吻来描写故乡,每节诗的末尾(副歌)都用“前往,前往”“我愿跟随你……”来直抒胸臆,表达渴望返回故乡的迫切心情。
九、补充资料
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指十八世纪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城市青年所发动的一次文学解放运动,也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第二次高潮。这个时期,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阶段。其名称来源于剧作家克林格的戏剧《狂飙突进》,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了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作家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特别是受到了卢梭哲学思想的影响,他们歌颂“天才”,主张自由和个性解放,提出了“返回自然”的口号。
十、总结全文
“迷娘”是歌德的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这首诗是她的唱词。迷娘出生于意大利,很小的时候被诱拐到德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卖艺为生,后来被威廉。迈斯特收留,并爱上了迈斯特。这首诗从三个不同的角度选取众多意象,描绘出意大利迷人的景色、宏伟的建筑和阿尔卑斯山脉的险峻神秘,表现了迷娘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本课运用各种典型的意象,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自己的情思。请你任选几个意象,运用象征或想象的手法,写一段250字左右的抒情片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模糊性是诗歌语言最突出的特点。这种语言具有两重性,即在本质上是明确的,在表象上是模糊的;在内容上是确指的,在形式上是灵活的。因而能构成诗歌作品丰富多彩的审美意象,吸引鉴赏者去咀嚼、去品味。鉴赏者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审美————去揣度那一个个谜底,填充那一道道艺术留白,————获得对诗歌作品的审美享受。如果不能发现诗歌文本的艺术留白,不能填充这些留白,那么阅读诗歌便————。从这个意义上讲,(
)。这就使得诗歌语言和表达的意义之间形成了不少的“空白”点,只有通过鉴赏去增补这些空白,才能在诗歌语言与其象征意义的沟通之间架起桥梁,深刻领会作品的寓意。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体验
经验
从而
味同嚼蜡
B.经验
体会
从而
食不甘味
C.体会
经历
因此
味同嚼蜡
D.经历
体验
因此
食不甘味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是一种通过有限的词汇、有限的组合规则来表现诗歌作者自己无限的心灵世界的超级语言复合体
B.诗歌语言是一种超级复合体,诗歌作者总是通过有限的词汇、有限的组合规则去表现自己无限的心灵世界
C.诗歌作者总是通过有限的词汇、有限的组合规则去表现自己无限的心灵世界,所以诗歌语言是一种超级复合体
D.诗歌作者自己无限的心灵世界总是通过有限的词汇、有限的组合规则来表现的,所以诗歌语言是一种超级复合体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只有通过鉴赏去填补这些空白,才能架起沟通诗歌语言与其象征意义之间的桥梁
B.只有通过鉴赏去增补这些空白,才能在诗歌语言与其象征意义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C.只有通过鉴赏去填补这些空白,才能在诗歌语言与其象征意义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D.只有通过鉴赏去增补这些空白,才能架起沟通诗歌语言与其象征意义之间的桥梁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现代人一提到诗,就联想到诗人,就问诗是谁作的。在近代社会中,诗已变成个人的艺术,诗人已几乎自成一种特殊的职业阶级。每个诗人都有他的特殊的个性,不容与他人相混。我们如果要了解原始诗歌,①___________________。原始诗歌都不标明作者的姓名,甚至于不流露作者的个性。英国的《贝奥武甫》、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究竟是谁作的呢?②___________________。原始诗歌所表现的大半是某部落或某阶级的共同的情感或信仰,所以每个歌唱者都不觉得他所歌唱的诗是属于某个人的。③___________________,违背了共同的信仰,它就不能传播出去,立刻就会消灭的。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者亲身经历;“体会”指体验领会,也用于人对某种境界或事物的感受;“经验”指对于感性经验所进行的概括和总结:“经历”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综合前后语境,用“体验”和“经验”更好。“从而”是连词,上文指明条件、方法等,下文用“从而”引出结果、目的等。“因此”是连词,表示上文的原因产生了后文的结果。此处前文“揣度谜底”和“填充留白”是方法、条件,后文“获得审美享受”是结果、目的,应用“从而”,“味同嚼蜡”意思是味道如同嚼蜡一般,形容没有味道。多指说话或文章枯燥无味。“食不甘味”: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此处是说不能填充空白的话,阅读诗歌就没什么意味了,应用“味同嚼蜡”。
2.答案:B
解析:A、C、D三句表述的重点都在“诗歌是一种超级复合体”上,而所填句子的后文是“这就使得……形成了不少的‘空白’点”,“形成‘空白’点”和“诗歌是一种超级复合体”没有逻辑关联,而B项的语意重点在“诗歌作者”的做法上,诗歌作者的做法和后文“形成‘空白’点”才有因果关联。
3.答案:C
解析:“增补”的意思是增加、补充,“填补”的意思是填充空白,此处后文搭配“空白”,也没有“增加”的意思,用“填补”更恰当;“才能架起沟通诗歌语言与其象征意义之间的桥梁”句式杂糅,要么说“才能架起诗歌语言与其象征意义之间的桥梁”,要么说“才能架起沟通诗歌语言与其象征意义的桥梁”。
4.答案:①必须先把这种成见抛开才行;②谁也不知道;③如果一首诗歌引不起共同的情趣
解析:①本题所给文段谈的是如何理解原始诗歌,开头以较多的笔墨写了现代人对诗歌的成见,然后说到理解原始诗歌的正确做法,故①处应填写一个承接上文的句子,如“必须先把这种成见抛开才行”一类的句子。②上文先说“原始诗歌都不标明作者的姓名”,然后举例子进行证明,横线处是对前面问句的回答,故应填写“谁也不知道”一类的内容。③上文说的是原始诗歌不属于个人,下文说“违背了共同的信仰”会如何,显然这是一种假设的情况,故此处应填写“如果一首诗歌引不起共同的情趣”之类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