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教案+学案+练习):第四单元+13.2+致大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教案+学案+练习):第四单元+13.2+致大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24 19:21:10

文档简介

13.2
致大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燕子认得那座新房的主人,他们比去年又老了许多。白发像往事一样缠绕在女主人的头顶,皱纹像枯藤一样爬嵌在男主人的前额。它们在新房内飞了几圈,好似闯入了一间黑屋子里,沉闷和压抑使它们窒息。它们多想看看房梁和青瓦,看看墙角的绿苔和窗框上的蛛网,可这一切都消失了,剩下的只有四壁的惨白。月光照不进来,___①___。即使在白天,也是一间暗室,藏满了发霉的旧底片。燕子很失落,它们深知,自己和时光都再难回到从前。
它们窃窃私语一阵,商量着到村里的其他人家去筑巢。它们挨家挨户地选址,发现大多数人家的房屋也都变成了楼房,似一个个的城堡。即使尚有未被改造过的老房子,也都门扉紧扣,没有人住了。它们从窗孔钻进去,像两个光阴的偷盗者,试图盗出那本泛黄的族谱和压在香案下的那册老黄历。遗憾的是,族谱和黄历都被房主的后人投进了炉火,就连祖宗的牌位也变成了黑色的焦炭。
燕子议论纷纷,像两个异乡人在谈论春天的花季和细雨。它们决定唱一支歌就离去,___②___。它们唱黄土是黄的,唱黑夜是黑的,唱叶子飘落地上,唱露水挂在草尖,唱夕阳染红暮色,唱山风催老黄花……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喻
拟人
排比
B.借代
对偶
排比
C.比喻
反复
对偶
D.拟人
夸张
借代
2.请在文中画横线的①②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3.文中画框的句子可改写成:“它们唱黄土是黄的,黑夜是黑的,叶子飘落地上,露水挂在草尖,夕阳染红暮色,山风催老黄花……”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二、下面是一段关于茶文化传播的文字,请予以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我国茶文化自古经“茶马古道”传播。红茶是最早传入西方的贸易商品,广受青睐。小仲马《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就十分喜爱红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中常出现品鉴红茶的场景。至今西方人对茶的认识仍以红茶为主,茶文化并未随着贸易往来而广泛传播。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顺应文化的多元发展,寻求新的传播方式已成为弘扬传统茶文化的主要任务之一。
三、
夜巷
苏金伞
小巷的记忆力最坏,
虽有纸糊灯刚走过,
马上又糊涂得如拢了藕的塘泥;
一只壁油灯,
抛下的黑影比光还多,
而且还有着消化不良症:
一辆豪华的马车驶入,
像细蛇吞下一头青蛙,
在肚里翻不过身来。
至于失眠倒是不会的。
也有足以炫耀的地方:星子多,
因为大街上的,
都被明灯赶到这里了;
就像:鱼被渔火赶入河湾。
1937年3月19日
(有删改)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展示的是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的夜巷。“夜巷”在诗人的笔下变成了一个人,这样的想象带给读者一种别开生面的感受。
B.诗歌前三句展现出一幅动态的画。纸糊灯被人拿着晃晃悠悠地从小巷里走过。随着橘色的灯光一点点向巷子深处移去,刚路过的地方再度被夜色笼罩。
C.小巷不仅“记忆力最坏”,它还患有“消化不良症”。因为小巷是一条细细窄窄的巷子,甚至不能让一辆马车调头。
D.诗歌的第一节紧紧扣住“夜巷”的“夜”字展开描述,如写走过小巷的“纸糊灯”,挂在小巷的“壁油灯”等,它们显示了黑夜里小巷的特征。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第一节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小巷的记忆力最坏”“糊涂得如拢了藕的塘泥”将小巷拟人化了。
B.诗人用很有意思的比喻,如“像细蛇吞下一头青蛙”,以形写神,写出了小巷的狭窄,读来使人过目不忘。
C.“鱼”代“星子”,“渔火”代“明灯”,“河湾”代“夜巷”,这些借喻产生了美妙的画面,诗歌结尾为暗淡的“夜巷”增添了一抹亮色。
D.诗歌最后一节用动态的事物描写比较静态的画面,动中有静,静中藏动,更加凸显出了小巷的安静、祥和与简陋。
3.拟人化是本诗最显著的特色。请简要分析诗歌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4.有人说,这首诗歌与作者童年时期的农村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你认可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名字
【瑞典】特朗斯特罗姆
田鑫鑫译
我开着车,睡意袭来,停在路边一棵树下。
蜷缩在后座,很快睡着了。多久?数小时。黑暗降临。
突然惊醒,不知道我是谁。完全清醒,却不知我是何人。
我在哪?我是谁?我只是在后座沉睡的那件东西,像布袋里的猫,惊慌失措。我是谁?
很久以后我才回过神来。我的名字回到我身边,像天使回到天空。
一把小号,在城堡的高墙外吹响《莱奥诺拉序曲》【注】,拯救我的脚步,
沿着长长的楼梯奔来。我来了!是我!
我至死也忘不了那十五秒,那地狱般的虚无。几英尺外的公路上,
汽车飞奔而过,车灯大开。
【注】《莱奥诺拉序曲》是贝多芬为歌剧《菲岱里奥》创作的序曲,曲子结尾号声响起,自由的光辉照在主人公身上,代表着剧中人物的解放。
我的名字对你有什么意义
【俄】普希金
我的名字对你有什么意义?
它会死去,
像大海拍击海堤,
发出的忧郁的汩汩涛声,
像密林中幽幽的夜声。
它会在纪念册的黄页上
留下暗淡的印痕,
就像用无人能懂的语言
在墓碑上刻下的花纹。
它有什么意义?
它早已被忘记
在新的激烈的风浪里,
它不会给你的心灵
带来纯洁、温柔的回忆。
但是在你孤独、悲伤的日子,
请你悄悄地念一念我的名字,
并且说:有人在思念我,
在世间我活在一个人的心里。
(有删改)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字》可分为“入睡”“睡醒”“回神”三个部分,生动形象地记述了一个特别短暂的生命体验,深刻地揭示了名字对于人的意义。
B.《名字》主要描写一个突然睡醒的人的心境,以名字连接“睡着的自己”和“睡醒的自己”,在这中间有十五秒地狱般的虚无,令“我”感到惊慌失措。
C.《我的名字对你有什么意义》一诗中“有人在思念我,/在世间我活在一个人的心里”一句意在表明无论何时“我”的名字对人都很重要。
D.《我的名字对你有什么意义》一诗中说“我”的名字“它会死去”“它会……留下暗淡的印痕”“它早已被忘记”,都在说明平时“我”的名字对“你”没有什么意义。
2.下列对这两首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字》一诗笔墨极为自然,具有生活化的特点,表达多用短句,简洁有力,生动凝练。
B.《名字》中,诗人将自己比喻成“沉睡的那件东西”和“布袋里的猫”,直接抒发了自己在失去名字的那十五秒内的感受。
C.《名字》中,“一把小号,……我来了!是我!”这一段仿佛音乐剧般“上演”了我的心路历程,让喜悦之情得以升华。
D.《我的名字对你有什么意义》中,“它会死去,像大海拍击海堤,发出的忧郁的汩汩涛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名字的意义会随着人的逝去而消失。
3.结合这两首诗歌,谈谈你对“名字”意义的理解。
4.《名字》中谈到“我的名字回到我身边,像天使回到天空”,如果整首诗在这里停止,一个受惊的过程已经得到诗意的书写。作者为什么还要写下面的内容?
五、参照示例中的反驳方式,针对材料中的逻辑错误,作出两种恰当的反驳。
示例:
问题语段:老张跟别人吵架了,想不到老张是这么一个讨人嫌的人,他人缘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反驳:①老张跟别人吵架原因很多,不能因此就说明老张讨人嫌、人缘不好。
②你和朋友吵架了,就能说你讨人嫌、人缘不好吗?
问题语段:这所大学的图书馆的藏书非常丰富,可以肯定,这所大学一定是一所一流大学。
答案以及解析
一、答案:1.A
2.①灯光透不出去;②永不再归来
3.①原文用的是“唱……”的动宾结构,突出了“唱”这一行为;②几个短句并列构成排比,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富有气势;③能更好地展现出燕子对此地的热爱、留恋,使其形象更加鲜明、活泼。
解析:1.“白发像往事一样缠绕在女主人的头顶,皱纹像枯藤一样爬嵌在男主人的前额”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沉闷和压抑使它们窒息”“它们窃窃私语一阵,商量着到村里的其他人家去筑巢”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它们唱黄土是黄的,唱黑夜是黑的,唱叶子飘落地上,唱露水挂在草尖,唱夕阳染红暮色,唱山风催老黄花……”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文段中没有使用借代、对偶、反复、夸张的修辞手法。
2.①处,从句子结构上看,要与前文的“月光照不进来”相照应,而由前文“好似闯入了一间黑屋子”可知,里面的光也透不出去,故①处可填“灯光透不出去”之类的语句。②处,该处所填语句语意上要与前文形成承接关系,由前文“它们决定唱一支歌就离去”可知,可填“永不再归来”之类的语句。
3.原文中的句子是动宾结构,“唱……”构成排比,句式整齐一致,简洁明快,节奏感强,富有气势,能更好地表现情感、突出形象。修改后的句子,一个“唱”字领起下文几个并列的宾语,宾语过多,给人堆砌、拥挤之感,难以形成节奏。
二、答案:①我国茶文化传播历史悠久;②传统传播方式有局限性;③信息时代要寻求新的传播方式。
解析:材料的陈述对象是“茶文化传播”,核心信息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茶文化传播历史悠久”;第二个层次是举名著中饮用红茶的例子,意在表明茶文化“传播方式受限”;最后一个层次,强调要寻找新的茶文化传播方式。根据以上分析进行压缩即可。
三、答案:1.A;2.D
3.①赋予了小巷人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巷的狭窄、黑暗。②表达了作者对小巷的特殊情感,让读者感到小巷的有趣和亲近感。
4.认可。①作者选取的意象大多带着乡村气息,如“拢了藕的塘泥”“细蛇”“青蛙”“鱼”“渔火”“河湾”等。②作者借战乱时期的“夜巷”表达了对乡村文明某种程度的依恋。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A项,“这首诗展示的是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的夜巷”错误,这首诗写的是“中国都市”,而不是“中国乡村”。
2.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D项,“简陋”不合诗意,诗歌最后一节中的意象、内容等与“简陋”无关。
3.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结合拟人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即可。一是拟人本身的作用和展现的小巷的特点,二是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感。
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首先要表明观点;然后要结合文体特点,从诗歌的意象等角度分析其能够体现“农村”的地方;最后,要结合诗歌的写作时间,分析作者借都市的“夜巷”所表达的对农村生活的情感。
四、答案:1.C;2.B
3.①对自己来说,名字是一种身份认同。它的存在相当于在抚慰人类的一个永恒的追问:我是谁?但一个人的名字也会被忘记,自己一旦忘记名字,就会变成一个与自我无关的客体,就会生出恐惧。就如《名字》里“那十五秒”对于“我”而言是地狱般的虚无。②对他人来说,“我”的名字就是一个符号,或是一道暗淡的印痕,就像《我的名字对你有什么意义》中说的,不会给人“带来纯洁、温柔的回忆”,最多在他人“孤独、悲伤的日子”给他人带来些许的心灵安慰。
4.内容上:①引入《莱奥诺拉序曲》,丰富了诗篇内容,升华了诗人的喜悦之情。②“我至死也忘不了那十五秒,那地狱般的虚无”,再次强调了失去名字带给诗人的恐惧感之强烈。③整件事情发生在行车路上,上文仿佛是一个疲倦之人停下了行车的脚步,而“汽车飞奔而过,车灯大开”,表明初醒的我,即将重新投入生活的世界。结构上:①重新拥有名字时的喜悦与失去名字时的恐慌形成了对比,突出强调名字对诗人的重要意义。②结尾再次回到路上,前后呼应,结构完整。
解析:1.“意在表明无论何时‘我’的名字对人都很重要”错。细读诗歌,不难发现,诗歌上文说“在你孤独、悲伤的日子,请你悄悄地念一念我的名字”,其含意是只有在对方“孤独、悲伤的日子”里,“我”的名字才会给人带来安慰,才对人显得重要。
2.“直接抒发了自己在失去名字的那十五秒内的感受”错。诗人将自己比喻成“沉睡的那件东西”和“布袋里的猫”等客体,间接地表达了“我”失去名字时的惊慌失措。
3.回答本题要结合两首诗中诗人对于名字意义的理解。《名字》主要描写的是一个突然睡醒的人的心境,以名字连接“睡着的自己”和“睡醒的自己”,在这中间有十五秒地狱般的虚无,令人感到惊慌失措。因为诗人想不起自己是谁,也就是失去了名字后,人竟然会成为一个与自我无关的客体。《我的名字对你有什么意义》中,普希金很关心“我的名字”对于他人的意义。“我”的名字“它会死去”,它会“留下暗淡的印痕”,甚至“它早已被忘记”,但是“在你孤独、悲伤的日子……在世间我活在一个人的心里”,这样,“我”就会给孤独、悲伤的“你”带去心灵慰藉。
4.“为什么还要写下面的内容”也就是要厘清下面的内容在全诗中的作用。这需要从整体上厘清诗歌后半部分在内容、结构上与前半部分的关系。在内容上,小号吹奏起《莱奥诺拉序曲》,暗示着诗人重获名字时如同获得自由的喜悦之情;而公路上“汽车飞奔而过,车灯大开”暗寓诗人重新投入了生活的洪流。在结构上,奏起《莱奥诺拉序曲》时诗人的喜悦狂奔和前文“像布袋里的猫”的惊慌失措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强调名字对诗人的重要性;汽车重新飞奔在“几英尺外的公路上”与前文写自己在路上开着车首尾呼应。
五、答案:反驳:①评价大学有很多要素,藏书丰富并不能说明大学就一定是一流的。
②书店里的图书也很丰富,你能说书店是一所一流大学吗?
解析:示例中的“问题语段”中对问题的判断以偏概全了,它根据少数事例得出一般性结论。“老张跟别人吵架”只是老张的一个行为,属于少数事例,据此就对老张整个人的人品做出判断:“老张是这么一个讨人嫌的人,他人缘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是不合逻辑的。“大学的图书馆的藏书非常丰富”只是大学的一个特点,据此得出“这所大学一定是一所一流大学”的结论,和示例中的问题语段犯的是同样的错误,仿照示例中的反驳方式,先指出语段错在哪里,然后选择一个满足语段前提的事例,用反问的语气进行反驳即可。第四单元
13.2
致大海
学案
1.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2.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重点:
品味优美的诗歌语言,学习丰富的表现手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难点:
理解诗中的意象与意境,会诗中所蕴含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年仅21岁的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反对专制暴政和歌颂自由民主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奥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二)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诗人。在俄罗斯文学中,他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开创者,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坚定地站在十二月党人一边,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爱、追求自由,因此遭到沙皇政府的迫害。普希金写了不少形式多样、题材广泛的作品,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是他的代表作。普希金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
代表作有:叙事诗《茨冈》《青铜骑士》;抒情诗《自由颂》《致恰达耶夫》;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三、总体感知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诗人向大海告别。
第二部分:写诗人由大海引起的回忆和联想,表达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第三部分:收束全诗,照应开篇,抒发了诗人告别大海、怀念大海、铭记大海、传播自由的心声。
四、学习课文
1.诗人为什么厌烦“凝固的石岸?”岸”又有何象征意义?
明确:
“石岸”使诗人无法热烈地拥抱大海,整个人“被缚住”了。这些“凝固的石岸”正是黑暗现实的象征,它是拘禁诗人的无边的囚牢,它使诗人向往自由的夙愿无法实现。
2.诗人为什么永远不会忘记大海?
明确:
在压抑之中,唯有大海没有把诗人“遗忘”。诗人愿意久久倾听大海“黄昏时分的轰响”,欣赏大海“壮观的美色”。
3.《大海》中的“你”是谁?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向“你”告别?
明确:
“你”指大海,大海这一意象已渗透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在诗人看来,大海就是他的朋友。黄昏寂静时,大海温顺而宁静,“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骄傲的美闪烁壮观”,仿佛是友人忧郁的絮语,在沉郁地吐诉着心头的哀愁;而波涛汹涌时,惊涛骇浪有如“你任性的脾气的发作”“成群的渔船就会覆没”,仿佛又在召唤着诗人冲破牢笼,奔向自由的远方。大海与诗人共有的自由奔放的精神,使得诗人与大海在感情上相通,所以诗人才会将“大海”当成自己可以倾诉的知己,从而与它深情地话别。
4.《致大海》中,诗人为什么要写拿破仑和拜伦两个人?
明确:
拿破仑和拜伦,一个是身上具有不屈服的精神,一个是自由的歌唱者。他们都有大海般召唤自由的品质,诗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这里,诗人、大海和逝去的英雄三者融为一体。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如诗句:“他像你似的深沉、有力、阴郁,/他也倔强得和你一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二人的结局和自己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如诗句:“世界空虚了……哦,海洋,/现在你还能把我带到哪里?/到处,人们的命运都是一样:/哪里有幸福,必有教育/或暴君看守得非常严密。”
5.在《致大海》中,诗人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倾吐了哪些感受?结合诗人生平的遭际,说一说诗人为什么称大海为“自由的元素"。
明确:
(1)《致大海》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对大海的礼赞,有对历史人物的联想,也有个人对海的深沉倾诉,还有告别大海时的惆怅和心灵的震颤,它是一曲大海的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咏叹,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
(2)它的著名的首句“再见吧,自由的元素”,一语道出大海的实质,使大海从此成为人类自由精神的象征。因为诗人生活在一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国度,因为自己的流放命运和备受压抑的人生处境,诗人迫切渴望自由,而大海的辽阔、奔放和桀骜不驯就成为对他的自由精神和意志的召唤,因此诗人会把大海作为“自由的元素”来表现。
6.诗人如此热爱的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你认为象征了什么?
明确:
诗人笔下的大海,首先是真实存在的大海,它自由奔放、浩渺无际,黄昏时分无比幽静,脾气发作时席卷一切,它具有自然界中海洋的物质形态和各种特性,在诗中也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种种感受。但诗人笔下的大海,又是被人格化了的大海,被诗人赋予了种种情感和精神,它成为诗人心灵的寄托和对话者,它具有了强烈的象征色彩,它象征着一种自由的意志,象征着一种永远不屈于任何奴役的生命存在。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3题。
又一个五月之夜
【俄】费特
多美的夜色!温馨笼罩了一切!
午夜时分亲爱的家乡啊,谢谢!
挣脱冰封疆界,飞离风雪之国,
你的五月多么清新,多么纯洁!
多美的夜色!繁星中的每颗星,
重新又温暖柔和地注视着心灵,
空中,尾随着夜莺婉转的歌声,
到处传播着焦灼,洋溢着爱情。
白桦期待着,那半透明的叶子,
腼腆地招手,抚慰人们的目光。
白桦颤动着,像婚礼中的新娘,
既欣喜又羞于穿戴自己的盛装。
啊,夜色,你温柔无形的容颜,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让我厌倦!
唱着情不自禁的,最新的歌曲,
我又一次信步来到了你的身边。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本诗第一节和第二节均以“多美的夜色”开头,二者的作用相同吗?
3.诗的第三节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刻画白桦树?这样写可以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现代人一提到诗,就联想到诗人,就问诗是谁作的。在近代社会中,诗已变成个人的艺术,诗人已几乎自成一种特殊的职业阶级。每个诗人都有他的特殊的个性,不容与他人相混。我们如果要了解原始诗歌,①___________________。原始诗歌都不标明作者的姓名,甚至于不流露作者的个性。英国的《贝奥武甫》、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究竟是谁作的呢?②___________________。原始诗歌所表现的大半是某部落或某阶级的共同的情感或信仰,所以每个歌唱者都不觉得他所歌唱的诗是属于某个人的。③___________________,违背了共同的信仰,它就不能传播出去,立刻就会消灭的。
答案及解析:
1.答案:(1)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家乡五月夜晚的美景。(2)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以及自己回归家乡的喜悦之情。
解析:第一问,联系诗歌的标题和内容不难概括诗歌所描写的景色。第二问,诗歌中的“亲爱的家乡啊”“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让我厌倦”“又一次……来到了你的身边”等内容表明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回归家乡的喜悦之情。
2.答案:不同。第一节,“多美的夜色”奠定了赞美家乡五月夜景、抒发喜悦心情的感情基调;第二节,“多美的夜色”则引起下文,引出对家乡五月夜景的具体描写。
解析:位置不同,作用也就不同,第一处“多美的夜色”位于第一节的开头,即诗歌的开头,起了奠定抒情基调的作用;第二处“多美的夜色”位于第二节开头,即诗中,起了引起下文的作用。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3.答案: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白桦树在夜色下的柔美风姿,融情于景,富于感染力。
解析:诗中的“腼腆”“招手”“像”等词语表明诗歌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分析表达效果时既要答出修辞手法本身的作用——生动形象,又要指出这些修辞手法描绘出了白桦树什么样的特点。
4.答案:①必须先把这种成见抛开才行;②谁也不知道;③如果一首诗歌引不起共同的情趣
解析:①本题所给文段谈的是如何理解原始诗歌,开头以较多的笔墨写了现代人对诗歌的成见,然后说到理解原始诗歌的正确做法,故①处应填写一个承接上文的句子,如“必须先把这种成见抛开才行”一类的句子。②上文先说“原始诗歌都不标明作者的姓名”,然后举例子进行证明,横线处是对前面问句的回答,故应填写“谁也不知道”一类的内容。③上文说的是原始诗歌不属于个人,下文说“违背了共同的信仰”会如何,显然这是一种假设的情况,故此处应填写“如果一首诗歌引不起共同的情趣”之类的内容。第四单元
13.2
致大海
教案
1.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2.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优美的诗歌语言,学习丰富的表现手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普希金的生平、主要作品及写作的时代背景。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诗中的意象与意境,会诗中所蕴含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文化传承与理解: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重点:
品味优美的诗歌语言,学习丰富的表现手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难点:
理解诗中的意象与意境,会诗中所蕴含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制作课件
一、导入新课
我国是诗的国度,当我们徜徉在唐诗宋词优美的诗境中时,也不妨调转艺术的轻舟,扬起思维的双浆,驰向外国诗歌的殿堂,在那里你可以领略到另一番艺术的优美风光。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致大海》。
二、写作背景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年仅21岁的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反对专制暴政和歌颂自由民主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奥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作者介绍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诗人。在俄罗斯文学中,他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开创者,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坚定地站在十二月党人一边,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爱、追求自由,因此遭到沙皇政府的迫害。普希金写了不少形式多样、题材广泛的作品,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是他的代表作。普希金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
代表作有:叙事诗《茨冈》《青铜骑士》;抒情诗《自由颂》《致恰达耶夫》;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题目解说
“致”,给予,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大海”既指作者再次被流放前长期居住的敖德萨大海,又暗指作者追求的自由。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诗人向大海告别。
第二部分:写诗人由大海引起的回忆和联想,表达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第三部分:收束全诗,照应开篇,抒发了诗人告别大海、怀念大海、铭记大海、传播自由的心声。
六、全文分析
1.诗人为什么厌烦“凝固的石岸?”岸”又有何象征意义?
明确:
“石岸”使诗人无法热烈地拥抱大海,整个人“被缚住”了。这些“凝固的石岸”正是黑暗现实的象征,它是拘禁诗人的无边的囚牢,它使诗人向往自由的夙愿无法实现。
2.诗人为什么永远不会忘记大海?
明确:
在压抑之中,唯有大海没有把诗人“遗忘”。诗人愿意久久倾听大海“黄昏时分的轰响”,欣赏大海“壮观的美色”。
3.《大海》中的“你”是谁?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向“你”告别?
明确:
“你”指大海,大海这一意象已渗透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在诗人看来,大海就是他的朋友。黄昏寂静时,大海温顺而宁静,“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骄傲的美闪烁壮观”,仿佛是友人忧郁的絮语,在沉郁地吐诉着心头的哀愁;而波涛汹涌时,惊涛骇浪有如“你任性的脾气的发作”“成群的渔船就会覆没”,仿佛又在召唤着诗人冲破牢笼,奔向自由的远方。大海与诗人共有的自由奔放的精神,使得诗人与大海在感情上相通,所以诗人才会将“大海”当成自己可以倾诉的知己,从而与它深情地话别。
4.《致大海》中,诗人为什么要写拿破仑和拜伦两个人?
明确:
拿破仑和拜伦,一个是身上具有不屈服的精神,一个是自由的歌唱者。他们都有大海般召唤自由的品质,诗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这里,诗人、大海和逝去的英雄三者融为一体。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如诗句:“他像你似的深沉、有力、阴郁,/他也倔强得和你一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二人的结局和自己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如诗句:“世界空虚了……哦,海洋,/现在你还能把我带到哪里?/到处,人们的命运都是一样:/哪里有幸福,必有教育/或暴君看守得非常严密。”
5.在《致大海》中,诗人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倾吐了哪些感受?结合诗人生平的遭际,说一说诗人为什么称大海为“自由的元素"。
明确:
(1)《致大海》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对大海的礼赞,有对历史人物的联想,也有个人对海的深沉倾诉,还有告别大海时的惆怅和心灵的震颤,它是一曲大海的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咏叹,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
(2)它的著名的首句“再见吧,自由的元素”,一语道出大海的实质,使大海从此成为人类自由精神的象征。因为诗人生活在一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国度,因为自己的流放命运和备受压抑的人生处境,诗人迫切渴望自由,而大海的辽阔、奔放和桀骜不驯就成为对他的自由精神和意志的召唤,因此诗人会把大海作为“自由的元素”来表现。
6.诗人如此热爱的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你认为象征了什么?
明确:
诗人笔下的大海,首先是真实存在的大海,它自由奔放、浩渺无际,黄昏时分无比幽静,脾气发作时席卷一切,它具有自然界中海洋的物质形态和各种特性,在诗中也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种种感受。但诗人笔下的大海,又是被人格化了的大海,被诗人赋予了种种情感和精神,它成为诗人心灵的寄托和对话者,它具有了强烈的象征色彩,它象征着一种自由的意志,象征着一种永远不屈于任何奴役的生命存在。
七、中心思想
这首诗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赞美了自由奔放的大海,表达了诗人与大海相通的自由精神。诗人借大海自由奔放的壮美形象,生发联想,尽情抒怀,表达了渴求自由的愿望。
八、写作特点
①气势奔腾如大海。
全诗以“再见吧,自由的原素”起笔,高扬起自由的大旗,状写大海蓝色的浪头,骄傲的美的壮观,使诗行具有了大海的伟力。在接下来的抒情中,无论是不得自由的沉郁,还是对自由的无限渴望,无论是因追怀两位天才而产生的伤感,还是篇末的振作与激情似火,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大海的激情。
②意境雄浑如大海。
诗歌以大海为主意象构筑意境。诗中的大海有蔚蓝翻滚的雄姿,有深沉浑厚的深渊音响,有滔滔向前的奔腾气势;有反复无常的激情变化,时而温柔娴静,时而惊涛骇浪,时而深情缝缕,时而抑郁幽怨。这些与大海相关的意象,构筑起雄浑的意境,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③自由的信念如大海。
大海,是自由的象征,是力量的象征。诗人纵情歌唱大海的精神气度、性格力量,实际上是表达自己对自由的景仰,对伟力的祟尚。诗人有心灵挣扎,也有追随大海,奔向远方而未能如愿的遗憾。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情感,都具有波飞浪涌,滚滚向前,不可阻挡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对自由的坚信。
九、补充资料
整句与散句
整句由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句子构成,整句的形式整齐匀称,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语势强烈。整句常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散句指句式灵适而富有变化的句子。其特点是句子长短不一,自由活泼。
与长短句一样,我们在使用整句和散句时,也要避免单一地用整句或散句。在整句中恰当间以散句,或在散句中恰当嵌入整句,才能使表意生动丰富。
整散句的变换是高考句式变换的考查方式之一。
整句和散句互换的思考点主要是重复性地使用词语或者结构。有两个环节要注意:调整和改换句子结构;更换、增减部分词语,适当调整个别语序。
十、总结全文
《致大海》通过讴歌大海,抒写了诗人向往自由的强烈愿望,表现了诗人在沙皇残酷专制统治的现实面前,不屈不挠、追求思想的执着精神。
以“大海”为题,写一首现代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写现代诗,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抒情文字,用间接抒情的手法。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现代人一提到诗,就联想到诗人,就问诗是谁作的。在近代社会中,诗已变成个人的艺术,诗人已几乎自成一种特殊的职业阶级。每个诗人都有他的特殊的个性,不容与他人相混。我们如果要了解原始诗歌,①___________________。原始诗歌都不标明作者的姓名,甚至于不流露作者的个性。英国的《贝奥武甫》、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究竟是谁作的呢?②___________________。原始诗歌所表现的大半是某部落或某阶级的共同的情感或信仰,所以每个歌唱者都不觉得他所歌唱的诗是属于某个人的。③___________________,违背了共同的信仰,它就不能传播出去,立刻就会消灭的。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2~4题。
海风
【法】马拉美
肉体是悲惨的,唉!我读过所有的书籍,
逃遁!逃向那边!我感到鸟儿们醉心
在无名的泡沫和蓝天的中间!
沉入大海的这颗心将一无所恋:
映入眼帘的古老花园,
夜呵!这照耀着洁白无瑕的
空纸上凄凉的灯光,
还有那哺乳婴儿的少妇,都不能将我留下。
我要离去!轮船,摇晃着你的桅樯,
向着一个异国的自然起锚!
烦恼,我受着热望的折磨,
眼前犹自闪现着那挹泪诀别的情景,
也许,桅樯会招来风暴
风暴倾覆了船只,
沉没了桅樯,沉没了桅樯,又不见肥沃的岛屿……
然而,我的心啊,倾听着水手的歌!
2.诗人为什么说“肉体是悲惨的”?从诗中可以找到答案吗?
3.诗人为什么要“逃”?
4.“水手的歌”象征着什么?它对诗人有什么样的意义?
答案及解析:
1.答案:①必须先把这种成见抛开才行;②谁也不知道;③如果一首诗歌引不起共同的情趣
解析:①本题所给文段谈的是如何理解原始诗歌,开头以较多的笔墨写了现代人对诗歌的成见,然后说到理解原始诗歌的正确做法,故①处应填写一个承接上文的句子,如“必须先把这种成见抛开才行”一类的句子。②上文先说“原始诗歌都不标明作者的姓名”,然后举例子进行证明,横线处是对前面问句的回答,故应填写“谁也不知道”一类的内容。③上文说的是原始诗歌不属于个人,下文说“违背了共同的信仰”会如何,显然这是一种假设的情况,故此处应填写“如果一首诗歌引不起共同的情趣”之类的内容。
2.答案:“唉!我读过所有的书籍”,阐明了诗人得出这样的认识的原因。书籍开启了他的心智,书籍中飞翔着的思想、精神像鸟儿般自由,而人却要受到肉体的限制,肉体像牢笼一般囚禁着人的灵性、人的思想。在灵性与肉体的争斗、撕扯之中,诗人愈加感到肉体是悲惨的。
解析:诗歌的第一行“肉体是悲惨的,唉!我读过所有的书籍”提示了解答本题的关键,即“书籍”里有什么让“我”感到“肉体是悲惨的”。
3.答案:现实生活中的诱惑太多,“古老花园”“空纸上凄凉的灯光”“哺乳婴儿的少妇”,象征着内容丰富的现实生活,有宁静,有温馨,有优愁,又充满各种矛盾,所以诗人要“逃”。
解析:诗人身处“这边”,却要逃向“那边”,说明“那边”和“这边”肯定有明显的不同,因此,概括出“这边”让诗人“逃”的原因即可。
4.答案:“水手的歌”象征的是自由、狂野、无拘无束、强悍、无限的希望和诱惑。它是诗中的“我”离开现实、逃向那边的动力和依托。
解析:诗歌中说:“然而,我的心啊,倾听着水手的歌!”很明显“水手的歌”对“我”有一种极大的吸引力。(共26张PPT)
致大海
普希金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2.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诗人。在俄罗斯文学中,他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开创者,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坚定地站在十二月党人一边,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爱、追求自由,因此遭到沙皇政府的迫害。普希金写了不少形式多样、题材广泛的作品,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是他的代表作。普希金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
代表作有:叙事诗《茨冈》《青铜骑士》;抒情诗《自由颂》《致恰达耶夫》;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走近作者
背景介绍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年仅21岁的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反对专制暴政和歌颂自由民主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奥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题目解说
“致”,给予,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大海”既指作者再次被流放前长期居住的敖德萨大海,又暗指作者追求的自由。
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诗人向大海告别。
第二部分:写诗人由大海引起的回忆和联想,表达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第三部分:收束全诗,照应开篇,抒发了诗人告别大海、怀念大海、铭记大海、传播自由的心声。
诗人为什么厌烦“凝固的石岸?”岸”又有何象征意义?
文本研究
“石岸”使诗人无法热烈地拥抱大海,整个人“被缚住”了。这些“凝固的石岸”正是黑暗现实的象征,它是拘禁诗人的无边的囚牢,它使诗人向往自由的夙愿无法实现。
诗人为什么永远不会忘记大海?
文本研究
在压抑之中,唯有大海没有把诗人“遗忘”。诗人愿意久久倾听大海“黄昏时分的轰响”,欣赏大海“壮观的美色”。
《大海》中的“你”是谁?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向“你”告别?
文本研究
“你”指大海,大海这一意象已渗透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在诗人看来,大海就是他的朋友。黄昏寂静时,大海温顺而宁静,“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骄傲的美闪烁壮观”,仿佛是友人忧郁的絮语,在沉郁地吐诉着心头的哀愁;而波涛汹涌时,惊涛骇浪有如“你任性的脾气的发作”“成群的渔船就会覆没”,仿佛又在召唤着诗人冲破牢笼,奔向自由的远方。大海与诗人共有的自由奔放的精神,使得诗人与大海在感情上相通,所以诗人才会将“大海”当成自己可以倾诉的知己,从而与它深情地话别。
《致大海》中,诗人为什么要写拿破仑和拜伦两个人?
文本研究
拿破仑和拜伦,一个是身上具有不屈服的精神,一个是自由的歌唱者。他们都有大海般召唤自由的品质,诗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这里,诗人、大海和逝去的英雄三者融为一体。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如诗句:“他像你似的深沉、有力、阴郁,/他也倔强得和你一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二人的结局和自己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如诗句:“世界空虚了……哦,海洋,/现在你还能把我带到哪里?/到处,人们的命运都是一样:/哪里有幸福,必有教育/或暴君看守得非常严密。”
文本研究
在《致大海》中,诗人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倾吐了哪些感受?结合诗人生平的遭际,说一说诗人为什么称大海为“自由的元素”。
文本研究
(1)《致大海》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对大海的礼赞,有对历史人物的联想,也有个人对海的深沉倾诉,还有告别大海时的惆怅和心灵的震颤,它是一曲大海的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咏叹,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
(2)它的著名的首句“再见吧,自由的元素”,一语道出大海的实质,使大海从此成为人类自由精神的象征。因为诗人生活在一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国度,因为自己的流放命运和备受压抑的人生处境,诗人迫切渴望自由,而大海的辽阔、奔放和桀骜不驯就成为对他的自由精神和意志的召唤,因此诗人会把大海作为“自由的元素”来表现。
诗人如此热爱的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你认为象征了什么?
文本研究
诗人笔下的大海,首先是真实存在的大海,它自由奔放、浩渺无际,黄昏时分无比幽静,脾气发作时席卷一切,它具有自然界中海洋的物质形态和各种特性,在诗中也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种种感受。但诗人笔下的大海,又是被人格化了的大海,被诗人赋予了种种情感和精神,它成为诗人心灵的寄托和对话者,它具有了强烈的象征色彩,它象征着一种自由的意志,象征着一种永远不屈于任何奴役的生命存在。
中心思想
这首诗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赞美了自由奔放的大海,表达了诗人与大海相通的自由精神。诗人借大海自由奔放的壮美形象,生发联想,尽情抒怀,表达了渴求自由的愿望。
艺术特色
①气势奔腾如大海。
②意境雄浑如大海。
③自由的信念如大海。
艺术特色
①气势奔腾如大海。
全诗以“再见吧,自由的原素”起笔,高扬起自由的大旗,状写大海蓝色的浪头,骄傲的美的壮观,使诗行具有了大海的伟力。在接下来的抒情中,无论是不得自由的沉郁,还是对自由的无限渴望,无论是因追怀两位天才而产生的伤感,还是篇末的振作与激情似火,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大海的激情。
艺术特色
②意境雄浑如大海。
诗歌以大海为主意象构筑意境。诗中的大海有蔚蓝翻滚的雄姿,有深沉浑厚的深渊音响,有滔滔向前的奔腾气势;有反复无常的激情变化,时而温柔娴静,时而惊涛骇浪,时而深情缝缕,时而抑郁幽怨。这些与大海相关的意象,构筑起雄浑的意境,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艺术特色
③自由的信念如大海。
大海,是自由的象征,是力量的象征。诗人纵情歌唱大海的精神气度、性格力量,实际上是表达自己对自由的景仰,对伟力的祟尚。诗人有心灵挣扎,也有追随大海,奔向远方而未能如愿的遗憾。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情感,都具有波飞浪涌,滚滚向前,不可阻挡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对自由的坚信。
当堂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曾经有百姓自发写诗的热情。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彼此打擂台。茶客们,则在观看中肆意地评点优劣。诗让人们_______,再没有哪里可以找到如成都茶馆里这样对诗的热闹场景了,想象那劲头赶得上《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赛诗会吧。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己_______。一座有诗的传统的城市,才可以让诗真的走进民间,有了烟火气,处处花开一般,都可以绽放出诗来。
成都的诗的传统,(①)。如果当年杜甫没有来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了一间草堂,那也许就_______了,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飞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诗的传统,(②)。它靠的不是_______,而是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如今,草堂的杜公祠前还悬挂着何绍基题写的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安史之乱后,杜甫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一间茅草屋,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草堂,写下《堂成》一诗,其中一联“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③)。才有了以后我们见到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样我们司空见惯却又情趣盎然,令我们会心会意,平易得任何人都懂得的诗句。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也才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
当堂检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悠闲自得
平分秋色
另眼相看
晨钟暮鼓
B.自得其乐
平起平坐
另当别论
一朝一夕
C.悠闲自得
平起平坐
另眼相看
晨钟暮鼓
D.自得其乐
平分秋色
另当别论
一朝一夕
B
解析:①悠闲自得:形容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其乐:自己从其中得到乐趣。与语境中的“热闹”“热情”相对应,应选“自得其乐”。②平起平坐:地位或权力平等。平分秋色:双方各占一半。此处强调诗和城市地位相当,应选“平起平坐”。③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另当别论:当作另外的情形来对待或处理。此处强调“情形的不同”,应选“另当别论”。④晨钟暮鼓:佛寺、道观早晩仪式。早上敲钟,晚上打鼓。现多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一朝一夕: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指非常短的时间。与“长久岁月”相对,应选“一朝一夕”。因此选B。
当堂检测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
B.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也才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
C.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
D.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也才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领神会。
C
当堂检测
解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创造……平民性”“创造……人民性”搭配不当,两处“创造”均应改为“造就”;二是语序不当,“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先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从而“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故选C。
当堂检测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
②其实就是一种有底蕴的文化
③道出了草堂建成前的情景和心情
B.①要得益于杜甫
②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底蕴
③道出了草堂建成后的情景和心情
C.①要得益于杜甫的草堂
②其实就是一种有底蕴的文化
③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
D.①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
②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底蕴
③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
D
当堂检测
解析:①后文是“如果当年杜甫没有来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了一间草堂,强调的是“杜甫和草堂”。②根据后面的“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可知,强调的是“底蕴”。③根据前面的“《堂成》”可知,是“建成时”。综合分析,D项最恰当。
当堂检测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现代人一提到诗,就联想到诗人,就问诗是谁作的。在近代社会中,诗已变成个人的艺术,诗人已几乎自成一种特殊的职业阶级。每个诗人都有他的特殊的个性,不容与他人相混。我们如果要了解原始诗歌,①___________________。原始诗歌都不标明作者的姓名,甚至于不流露作者的个性。英国的《贝奥武甫》、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究竟是谁作的呢?②___________________。原始诗歌所表现的大半是某部落或某阶级的共同的情感或信仰,所以每个歌唱者都不觉得他所歌唱的诗是属于某个人的。③___________________,违背了共同的信仰,它就不能传播出去,立刻就会消灭的。
当堂检测
答案:①必须先把这种成见抛开才行;②谁也不知道;③如果一首诗歌引不起共同的情趣
解析:①本题所给文段谈的是如何理解原始诗歌,开头以较多的笔墨写了现代人对诗歌的成见,然后说到理解原始诗歌的正确做法,故①处应填写一个承接上文的句子,如“必须先把这种成见抛开才行”一类的句子。②上文先说“原始诗歌都不标明作者的姓名”,然后举例子进行证明,横线处是对前面问句的回答,故应填写“谁也不知道”一类的内容。③上文说的是原始诗歌不属于个人,下文说“违背了共同的信仰”会如何,显然这是一种假设的情况,故此处应填写“如果一首诗歌引不起共同的情趣”之类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