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4.2
怜悯是人的天性
教案
1、了解卢梭及其作品,了解本文写作的历史背景。
2、分析文章选择和使用材料的特点,仔细梳理作品的论述思路。
3、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探究其人文价值。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诵读课文,揣摩其语言和行文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本文作为一篇典型的驳论文,注重学习其中的驳论方法,掌握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类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提升论证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品读赏鉴,深入探究,领会本文的主旨,提升人文精神。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观点,辨析其先进性和局限性,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
重点:学习本文准确生动、逻辑严密的语言风格,体会其表达效果。
难点:通过品读赏鉴,深入探领会本文的主旨,提升人文精神。
?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制作课件
一、导入新课
东方有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西方有卢梭说“怜悯是人的天性”。之前我们学过了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天我们来学习卢梭的《怜悯是人的天性》。
二、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该书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在性质上,这是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著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在这本书里,卢梭已经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他认为贫困和奴役,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基础上的。
三、作者介绍
卢梭(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1778年在巴黎逝世。
四、题目解说
“怜悯”,指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天性”,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本文题目的意思是: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本文节选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阐述自然状态中的人原始的品性,并由此引导人们思考。
第二部分(第2-3段):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怜悯是人的天性。
第三部分(第4段):对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展开论证。
第四部分(第5段):论证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六、全文分析
1、《怜悯是人的天性》中,“怜悯是人的天性”有哪些含义请简要概括。
①怜悯就是人们所说的善意和友谊。
②怜悯就是设身处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
③怜悯是一种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的自然感情
2、怎样理解“怜悯是人的天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①怜悯心是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我们最应具备的禀性,在我们人类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之前就存在了。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就连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
②我们在看到同类遭受苦难时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怜悯心。这种怜悯心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把打斗双方拉开的往往是市井小民和菜市场的妇女,而不是哲学家。
③怜悯心让人们看到同类受难就出手帮助,即使自已处境再苦难也不会去危害比自己弱的人。在自然状态下的人,即使没有受过教育的熏陶,也不愿意做坏事。
3、作者为什么说“哲学使人孤独”?
因为哲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人们在理智的驱使下,往往会变得自私、冷漠。
4、如何理解“它能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这句话的含意?
这句话写出了怜悯心对人们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以“温柔的声音”来指怜悯心对人们的熏陶,写出怜悯心熏陶人们的方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5、根据文章内容,辨析“自爱心”和“怜悯心”。
自爱心是使人关心自己的生存的一种情感。在自然社会中,每个人都自由地追求着各自的利益,每个人对同一事物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竭力保护着自己的利益和生命。怜悯心是使人本能地不加害别人,并在同类遭受灾害和痛苦时,会感到天然的憎恶的一种情感。这种怜悯心是人们写生俱来的。
卢梭认为,人们心中的这两种情感相互协调,使得人们能够和谐相处。
“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杨待人”“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这两句分别强调了什么?
第一句强调的是,人们怎么对待我,我就怎样对待别人。这是自爱心的体现,体现的是人们的自私心;第二句话强调的是,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不要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是怜悯心的体现,诗人善良的天性。
7、《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两篇文章在提出论点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修辞立其诚》在文章开篇引用《易传》中的“修辞立其诚”,并对此加以阐释,然后又引用《庄子》中的话对“诚"的含义进行阐释,由此提出中心论点。
《怜悯是人的天性》属于驳论文,作者先比较自然状态中的人和文明社会中的人的不同特点,然后批驳霍布斯的错误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中心论点。
七、中心思想
本文在批评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观点的基础上,用事实指出,善是人的本性,怜悯心作为一种善,是人类最普遍和最有用的一种美德。怜悯心对于人类的生活,对于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八、写作特点
1、批驳错误观点的理论基础。
霍布斯得出“人天生是恶人”这个观点的着眼点是错误的。他的着眼点是人们为了满足许许多多的欲望而产生的需要,沿着这个着眼点进行推论,就会得出“人天生是恶人”的结果;而实际上,自然人的需要仅仅是为了满足、保护自己的生存,人们自然状态下对保护自己的生存的关心,是丝毫不妨碍他人对保护自己的生存的关心的。因此,在自然状态中,强壮的人不会抢夺弱小者的事物,这就是一种天生的善。作者这样分析,等于从根本上驳倒了对方的观点,可谓“釜底抽薪”。
2、以事实来反驳。
文章认为,霍布斯忽略了一个事实: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为此,作者从多方面列举事例:母兽保护幼兽、马不愿意踩着一个活着的生物跑过去、动物在同类的尸体旁边走过时感到不安、动物以某种方式掩埋死去的同类、屠宰场的动物发出哀鸣。文章通过类比,说你们那个了人天生具有怜悯的禀性。接着,作者详细写了曼德维尔所描述的一个动人的事例,进一步论证人是有感情和同情心的。这样,作者以大量的事例驳倒了对方的观点,可谓“事实胜于雄辩”。
九、补充资料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
十、总结全文
《怜悯是人的天性》批驳了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作者指出野蛮人不是恶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这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作者还认为人类的种种社会美德全都是由怜悯心派生出来的,这种怜悯之心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作者肯定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
《修辞立其诚》强调为文为人要“真”,《怜悯是人的天性》认为人的天性为“善”,两篇文章都涉及立身处世的原则问题。请联系文章,谈谈你对人性的理解。
?
作业
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2020年7月10日,①根据广东交通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②港珠澳大桥5G通信网络建设圆满完成。③目前港珠澳大桥上共设有24个5G基站,④桥上5G网络平均速率超过600M/S以上。⑤5G技术的运用是缓解大桥安全检测与应急管控难题的重要支撑。⑥5G网络全覆盖将为大桥开展沉浸式观光游览,高清人脸识别、无人驾驶等应用奠定坚实的网络基础。⑦并将携手北斗、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入“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技术集成应用”国家重点研发,⑧在开启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探索新阶段的同时,⑨为相同类型的“生命线工程”提供支撑。
2.某校举行辩论会,请根据正方的说法,写出反方的观点和理由。
正方:善意的谎言有碍诚信。善意的谎言归根结底还是谎言,就像褪去乞丐服穿上名牌西装仍然改变不了乞丐的身份一样,善意的谎言也不会因为戴上桂冠就摆脱了谎言的本质。谎言就意味着欺骗,欺骗就有碍诚信,这是铁的逻辑。善意的谎言的出发点是善良的,但是这种谎言一旦被戳穿,往往对对方的伤害会更深。无论何种谎言,都是与诚信相悖的。
反方:
3.根据下面的示意图,简述中国传统儒学的演变历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50字。
4.阅读下面的内容,然后回答问题。
三段论是人类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的论证。
例如:
大前提:凡是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所以苏格拉底是会死的。
有两户人家都生了儿子。有一家的孩子死了,就将另一家的孩子偷偷地抱回自己的家。另一家发现后与这一家争吵得不可开交,于是告到官府。知县对两个妇人说:“你们两人一人拉住孩子的一条胳膊,谁把孩子抢到手,孩子就属于谁。”大堂上,两个妇人就动手拉了起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甲妇人开始时还使劲儿,听到孩子哭喊后,就不使劲儿了。而乙妇人则拿出吃奶的劲儿,眼看就要把孩子抢到手了。这时,知县大叫一声“停!”然后平静地说:“我现在知道孩子的真正母亲是谁了。”他用手指了指那个不使劲儿的甲妇人说:“她是真正的母亲。”
请根据所给参考示例,写出知县断案的三段论推理过程。(每部分不超过20个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①删除“根据”或“称”;④将“超过”改为“达到”或删除“以上”;⑤将“缓解”改为“解决”;⑦在研发”后面加上“计划”“工程”或“项目”等名词。
解析: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①句式杂糅,应删除“根据”或“称”。④不合逻辑,应将“超过”改为“达到”或删除“以上”。⑤搭配不当,应将“缓解”改为“解决”。⑦缺少与“融入”搭配的宾语中心语,应在“研发”后面加上“计划”“工程”或“项目”等名词。
2.答案:反方:善意的谎言无碍诚信。贫穷的母亲把仅有的饭菜留给儿女,同时隐瞒了自己还饿着肚子的事实,难道你能指责这位母亲“不诚信”吗?生活中善意的谎言随处可见,这种“谎言”是美丽的,它不是欺骗,不是居心叵测。当我们为了他人的幸福撒一些小谎的时候,谎言即变为理解、尊重和宽容,而且具有神奇的力量。这样的“谎言”让世界更有爱、有感动、有希望,怎么会与诚信相悖呢?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观点要明确,其次要针对正方辩词进行反驳。正方的观点是“善意的谎言有碍诚信”,并主要运用逻辑分析和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说明反驳理由。那么,反方的观点就应该是“善意的谎言无碍诚信”,然后围绕这一观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阐述理由即可。
3.答案: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儒学,荀孟进一步发展,标志着儒学的创立和发展;西汉时期,董仲舒创立新儒学,确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宋明时期,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表明儒学发展到了理学新阶段;明清之际,出现了李贽“异端”思想和顾黄王的“经世致用”思想,代表着儒学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
解析:本示意图的叙述主体是“中国传统儒学的演变”,可从时代、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成果、该阶段所代表的意义或呈现的特点几部分入手进行叙述,如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儒学,荀子、孟子继承并发展儒学,标志着儒学的创立和发展。其他阶段按照这种方法依次叙述即可。
4.答案:大前提:凡是亲生母亲都怕伤害自己的孩子。
小前提:甲妇人怕拉伤孩子。
结论:所以甲妇人是孩子的亲生母亲。
解析:该题要求学生以三段论的推理方法来论证知县断案的推理过程。县官推断不使劲儿的妇人是母亲,是因为凡是亲生母亲都怕伤害自己的孩子。第一单元
4.2
怜悯是人的天性
学案
1、了解卢梭及其作品,了解本文写作的历史背景。
2、分析文章选择和使用材料的特点,仔细梳理作品的论述思路。
3、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探究其人文价值。
重点:学习本文准确生动、逻辑严密的语言风格,体会其表达效果。
难点:通过品读赏鉴,深入探领会本文的主旨,提升人文精神。
一、预习新课
本文在批评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观点的基础上,用事实指出,善是人的本性,怜悯心作为一种善,是人类最普遍和最有用的一种美德。怜悯心对于人类的生活,对于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该书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在性质上,这是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著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在这本书里,卢梭已经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他认为贫困和奴役,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基础上的。
作者简介:
卢梭(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1778年在巴黎逝世。??
三、总体感知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阐述自然状态中的人原始的品性,并由此引导人们思考。
第二部分(第2-3段):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怜悯是人的天性。
第三部分(第4段):对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展开论证。
第四部分(第5段):论证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导读理解
1、《怜悯是人的天性》中,“怜悯是人的天性”有哪些含义请简要概括。
①怜悯就是人们所说的善意和友谊。
②怜悯就是设身处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
③怜悯是一种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的自然感情
2、怎样理解“怜悯是人的天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①怜悯心是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我们最应具备的禀性,在我们人类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之前就存在了。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就连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
②我们在看到同类遭受苦难时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怜悯心。这种怜悯心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把打斗双方拉开的往往是市井小民和菜市场的妇女,而不是哲学家。
③怜悯心让人们看到同类受难就出手帮助,即使自已处境再苦难也不会去危害比自己弱的人。在自然状态下的人,即使没有受过教育的熏陶,也不愿意做坏事。
3、作者为什么说“哲学使人孤独”?
因为哲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人们在理智的驱使下,往往会变得自私、冷漠。
4、如何理解“它能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这句话的含意?
这句话写出了怜悯心对人们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以“温柔的声音”来指怜悯心对人们的熏陶,写出怜悯心熏陶人们的方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5、根据文章内容,辨析“自爱心”和“怜悯心”。
自爱心是使人关心自己的生存的一种情感。在自然社会中,每个人都自由地追求着各自的利益,每个人对同一事物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竭力保护着自己的利益和生命。怜悯心是使人本能地不加害别人,并在同类遭受灾害和痛苦时,会感到天然的憎恶的一种情感。这种怜悯心是人们写生俱来的。
卢梭认为,人们心中的这两种情感相互协调,使得人们能够和谐相处。
“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杨待人”“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这两句分别强调了什么?
第一句强调的是,人们怎么对待我,我就怎样对待别人。这是自爱心的体现,体现的是人们的自私心;第二句话强调的是,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不要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是怜悯心的体现,诗人善良的天性。
7、《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两篇文章在提出论点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修辞立其诚》在文章开篇引用《易传》中的“修辞立其诚”,并对此加以阐释,然后又引用《庄子》中的话对“诚"的含义进行阐释,由此提出中心论点。
《怜悯是人的天性》属于驳论文,作者先比较自然状态中的人和文明社会中的人的不同特点,然后批驳霍布斯的错误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中心论点。
1.下面是某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设计的自主学习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2.仔细观察下面的图表,概括出三条结论。每条不超过30字。
3.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仿照漫画下的句式,再续写两句话,构成排比句,表达你对漫画体现出来的对“真正的高情商”的理解认识。
真正的高情商,不是精通套路和心机,而是替别人着想的善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O2O(Online
To
Offline)商业模式图,请根据图示概述这一模式。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80字以内)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全班分若干个自主学习小组,组员按综合素质分层组合,民主推选组长,互相督促学习;组内开展集体研讨,组与组之间进行PK,最后各组之间互相评价。
解析:示意图将自主学习分组活动分为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两个层次,大致说明了在小组和班级分别有哪些活动。
2.答案:①某年第3季度各行业生产总值均稳步增长。②其中房地产业和其他行业的增幅最大,增幅相同。③农林牧渔业增幅最小,不到最高增幅的一半。
解析:图表题的答题要点包括:①总观图表,找出整体规律。此图表中,各行业国内生产总值均有所增长。②注意图表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图表中头两行最长,这两个行业增幅最大,且增幅相同。最后一行最短,对应行业增幅最小。
3.答案:真正的高情商,不是矫饰表情和态度,而是给他人帮助的真诚;
真正的高情商,不是空谈关心和同情,而是对弱者援手的本能。
解析:本题仿写需要结合图画,首先分析图画内容,图画体现的是公共场合,尊重妇女儿童,给抱孩子妇女让座位;仿照“真正的高情商,不是……和……,而是……的……”句式,仿写内容要与漫画的价值导向相符,体现对“真正的高情商”的理解。
4.答案:O2O模式是实体门店将服务、打折等信息提供给网络平台,消费者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挑选并下单,之后凭借平台给出的订单凭证到实体门店提取商品或享受服务的一种商业模式。
解析:题干是O2O(Online
To
offline)商业模式图,是句子的主干,即“实体门店”通过怎样的形式走向“网络平台”,又通过怎样的形式走向“消费者”,又通过怎样的形式再次走向“实体门店”。再将箭头上的文字加入其中,使之通顺。(共24张PPT)
4.2
怜悯是人的天性
第一单元
卢梭
导入
东方有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西方有卢梭说“怜悯是人的天性”。之前我们学过了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天我们来学习卢梭的《怜悯是人的天性》。
作者介绍
卢梭(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1778年在巴黎逝世。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该书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在性质上,这是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著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在这本书里,卢梭已经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他认为贫困和奴役,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基础上的。
常识积累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阐述自然状态中的人原始的品性,并由此引导人们思考。
第二部分(第2-3段):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怜悯是人的天性。
第三部分(第4段):对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展开论证。
第四部分(第5段):论证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思考讨论
1、《怜悯是人的天性》中,“怜悯是人的天性”有哪些含义请简要概括。
①怜悯就是人们所说的善意和友谊。
②怜悯就是设身处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
③怜悯是一种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的自然感情
思考讨论
2、怎样理解“怜悯是人的天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①怜悯心是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我们最应具备的禀性,在我们人类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之前就存在了。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就连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
②我们在看到同类遭受苦难时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怜悯心。这种怜悯心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把打斗双方拉开的往往是市井小民和菜市场的妇女,而不是哲学家。
③怜悯心让人们看到同类受难就出手帮助,即使自已处境再苦难也不会去危害比自己弱的人。在自然状态下的人,即使没有受过教育的熏陶,也不愿意做坏事。
思考讨论
3、作者为什么说“哲学使人孤独”?
因为哲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人们在理智的驱使下,往往会变得自私、冷漠。
4、如何理解“它能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这句话的含意?
这句话写出了怜悯心对人们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以“温柔的声音”来指怜悯心对人们的熏陶,写出怜悯心熏陶人们的方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思考讨论
5、根据文章内容,辨析“自爱心”和“怜悯心”。
自爱心是使人关心自己的生存的一种情感。在自然社会中,每个人都自由地追求着各自的利益,每个人对同一事物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竭力保护着自己的利益和生命。怜悯心是使人本能地不加害别人,并在同类遭受灾害和痛苦时,会感到天然的憎恶的一种情感。这种怜悯心是人们写生俱来的。卢梭认为,人们心中的这两种情感相互协调,使得人们能够和谐相处。
思考讨论
6、“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杨待人”“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这两句分别强调了什么?
第一句强调的是,人们怎么对待我,我就怎样对待别人。这是自爱心的体现,体现的是人们的自私心;第二句话强调的是,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不要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是怜悯心的体现,诗人善良的天性。
思考讨论
7、《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两篇文章在提出论点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修辞立其诚》在文章开篇引用《易传》中的“修辞立其诚”,并对此加以阐释,然后又引用《庄子》中的话对“诚"的含义进行阐释,由此提出中心论点。
《怜悯是人的天性》属于驳论文,作者先比较自然状态中的人和文明社会中的人的不同特点,然后批驳霍布斯的错误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中心论点。
1、批驳错误观点的理论基础。
霍布斯得出“人天生是恶人”这个观点的着眼点是错误的。他的着眼点是人们为了满足许许多多的欲望而产生的需要,沿着这个着眼点进行推论,就会得出“人天生是恶人”的结果;而实际上,自然人的需要仅仅是为了满足、保护自己的生存,人们自然状态下对保护自己的生存的关心,是丝毫不妨碍他人对保护自己的生存的关心的。因此,在自然状态中,强壮的人不会抢夺弱小者的事物,这就是一种天生的善。作者这样分析,等于从根本上驳倒了对方的观点,可谓“釜底抽薪”。
写作特点
2、以事实来反驳。
文章认为,霍布斯忽略了一个事实: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为此,作者从多方面列举事例:母兽保护幼兽、马不愿意踩着一个活着的生物跑过去、动物在同类的尸体旁边走过时感到不安、动物以某种方式掩埋死去的同类、屠宰场的动物发出哀鸣。文章通过类比,说你们那个了人天生具有怜悯的禀性。接着,作者详细写了曼德维尔所描述的一个动人的事例,进一步论证人是有感情和同情心的。这样,作者以大量的事例驳倒了对方的观点,可谓“事实胜于雄辩”。
写作特点
总结
《怜悯是人的天性》批驳了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作者指出野蛮人不是恶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这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作者还认为人类的种种社会美德全都是由怜悯心派生出来的,这种怜悯之心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作者肯定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
小试牛刀
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2020年7月10日,①根据广东交通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②港珠澳大桥5G通信网络建设圆满完成。③目前港珠澳大桥上共设有24个5G基站,④桥上5G网络平均速率超过600M/S以上。⑤5G技术的运用是缓解大桥安全检测与应急管控难题的重要支撑。⑥5G网络全覆盖将为大桥开展沉浸式观光游览,高清人脸识别、无人驾驶等应用奠定坚实的网络基础。⑦并将携手北斗、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入“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技术集成应用”国家重点研发,⑧在开启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探索新阶段的同时,⑨为相同类型的“生命线工程”提供支撑。
小试牛刀
1.答案:①删除“根据”或“称”;④将“超过”改为“达到”或删除“以上”;⑤将“缓解”改为“解决”;⑦在研发”后面加上“计划”“工程”或“项目”等名词。
解析: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①句式杂糅,应删除“根据”或“称”。④不合逻辑,应将“超过”改为“达到”或删除“以上”。⑤搭配不当,应将“缓解”改为“解决”。⑦缺少与“融入”搭配的宾语中心语,应在“研发”后面加上“计划”“工程”或“项目”等名词。
小试牛刀
2.某校举行辩论会,请根据正方的说法,写出反方的观点和理由。
正方:善意的谎言有碍诚信。善意的谎言归根结底还是谎言,就像褪去乞丐服穿上名牌西装仍然改变不了乞丐的身份一样,善意的谎言也不会因为戴上桂冠就摆脱了谎言的本质。谎言就意味着欺骗,欺骗就有碍诚信,这是铁的逻辑。善意的谎言的出发点是善良的,但是这种谎言一旦被戳穿,往往对对方的伤害会更深。无论何种谎言,都是与诚信相悖的。
反方:
小试牛刀
2.答案:反方:善意的谎言无碍诚信。贫穷的母亲把仅有的饭菜留给儿女,同时隐瞒了自己还饿着肚子的事实,难道你能指责这位母亲“不诚信”吗?生活中善意的谎言随处可见,这种“谎言”是美丽的,它不是欺骗,不是居心叵测。当我们为了他人的幸福撒一些小谎的时候,谎言即变为理解、尊重和宽容,而且具有神奇的力量。这样的“谎言”让世界更有爱、有感动、有希望,怎么会与诚信相悖呢?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观点要明确,其次要针对正方辩词进行反驳。正方的观点是“善意的谎言有碍诚信”,并主要运用逻辑分析和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说明反驳理由。那么,反方的观点就应该是“善意的谎言无碍诚信”,然后围绕这一观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阐述理由即可。
小试牛刀
3.根据下面的示意图,简述中国传统儒学的演变历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50字。
小试牛刀
3.答案: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儒学,荀孟进一步发展,标志着儒学的创立和发展;西汉时期,董仲舒创立新儒学,确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宋明时期,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表明儒学发展到了理学新阶段;明清之际,出现了李贽“异端”思想和顾黄王的“经世致用”思想,代表着儒学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
解析:本示意图的叙述主体是“中国传统儒学的演变”,可从时代、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成果、该阶段所代表的意义或呈现的特点几部分入手进行叙述,如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儒学,荀子、孟子继承并发展儒学,标志着儒学的创立和发展。其他阶段按照这种方法依次叙述即可。
小试牛刀
4.阅读下面的内容,然后回答问题。
三段论是人类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的论证。
例如:
大前提:凡是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所以苏格拉底是会死的。
有两户人家都生了儿子。有一家的孩子死了,就将另一家的孩子偷偷地抱回自己的家。另一家发现后与这一家争吵得不可开交,于是告到官府。知县对两个妇人说:“你们两人一人拉住孩子的一条胳膊,谁把孩子抢到手,孩子就属于谁。”大堂上,两个妇人就动手拉了起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甲妇人开始时还使劲儿,听到孩子哭喊后,就不使劲儿了。而乙妇人则拿出吃奶的劲儿,眼看就要把孩子抢到手了。这时,知县大叫一声“停!”然后平静地说:“我现在知道孩子的真正母亲是谁了。”他用手指了指那个不使劲儿的甲妇人说:“她是真正的母亲。”
请根据所给参考示例,写出知县断案的三段论推理过程。(每部分不超过20个字)
小试牛刀
4.答案:大前提:凡是亲生母亲都怕伤害自己的孩子。
小前提:甲妇人怕拉伤孩子。
结论:所以甲妇人是孩子的亲生母亲。
解析:该题要求学生以三段论的推理方法来论证知县断案的推理过程。县官推断不使劲儿的妇人是母亲,是因为凡是亲生母亲都怕伤害自己的孩子。
谢谢观看4.2
怜悯是人的天性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拿破仑曾说: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大革命。可声誉如此卓著的卢梭其实和拿破仑一样,并不能算是地地道道的法国人。他一生当中,通常用以下的方式签名“让—雅克·卢梭,日内瓦【注】公民”,卢梭祖上在1549年来到日内瓦,他自己又于1712年出生于此,所以,确切地说,___①___。
30岁那年,卢梭来到巴黎,此后,___②___。当时的巴黎人才荟萃,卢梭结识了狄徳罗等著名思想家、学者。他为《百科全书》撰写音乐方面的内容,自己还创作了七部歌剧;他在狄德罗的鼓励下,以论文《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参加第戎学院征文,获得名次,在法国名声大振。1753年,第戎学院再次征文,卢梭以《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文应征,虽未入选,但确立了他的名声;他隐居巴黎近郊,1756年至1762年间,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等作品;他捍卫自己的信仰,屡遭迫害,像浮萍一样,一会儿流亡瑞士,一会儿逃奔英国,和伏尔泰、休谟等人吵得不可开交,这么能折腾又信仰坚定的卢梭,一生争议不断。1794年,在去世十六年后,卢梭被以国家英雄的身分葬在巴黎先贤祠。
【注】日内瓦:瑞士第二大城市,位于日内瓦湖西南角。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拟、比喻、夸张
B.引用、比喻、排比
C.对偶、借代、夸张
D.引用、借代、比喻
2.文中画框的句子可改写成:“他参加第戎学院征文并获得名次,使他在法国名声大振的论文《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是在狄德罗的鼓励下写的。”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某校举行辩论会,请根据正方的说法,写出反方的观点和理由。
正方:善意的谎言有碍诚信。善意的谎言归根结底还是谎言,就像褪去乞丐服穿上名牌西装仍然改变不了乞丐的身份一样,善意的谎言也不会因为戴上桂冠就摆脱了谎言的本质。谎言就意味着欺骗,欺骗就有碍诚信,这是铁的逻辑。善意的谎言的出发点是善良的,但是这种谎言一旦被戳穿,往往对对方的伤害会更深。无论何种谎言,都是与诚信相悖的。
反方:
3.下面是长沙市首届“邻里节”的获奖徽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的天性虽然是隐而不露的,却很难被压抑,更不可能被根绝。即使勉强施以压抑,也只会使它在压力消除后更加猛烈。甚至道德和教育的力量也很难完全将它约束,只有长期养成的习惯才能多少改变一些人的天生气质和性格。
如果你想改变你的某种天性,那么你开始时制定的目标既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目标太大会由于受到挫折而灰心;目标太小则会由于收效缓慢而泄气。在努力中不妨做些能鼓励自己情绪的事情,犹如初学游泳者借助漂筏一样。在取得成效以后,就要从严克制自己,就好比练功的人缚着重物走路一样。其实苦练比实用还难,但其效果却更好。如果某种天性太顽强,太难克服,那么可以考虑以下办法:
一、要长时间严格地约束自己。
二、一点一滴地逐渐做起。
当然,如果一个人有毅力和决心,能断然强制自己彻底根除不良习性,那是最令人钦佩的——灵魂最自由的人,就是那种一举挣断锁链的人。
此外古人还认为,矫枉不妨过正,用相反的习惯来改造天性,收效也很不错。只是要注意,那另一极端最好不要是又一种不良习惯才好。
在建立某种好习惯的过程中,不宜过于紧张,以便有机会可以时时回顾一下努力中的成绩和失误。人不能过分相信可以完全克服一种天性。因为天性是狡猾的,它可以在你警惕时潜伏下来,当你放松时又偷偷溜回来。就像伊索寓言中那只猫一样,虽然变成一个女人,安安静静地坐在餐桌前,但当看到老鼠出现的时候,她就会情不自禁地扑上去。对于一个人来说,应该有意识地避免这种现原形的机会,或者干脆高度警惕地多用这种机会考验自己。
人在独处时要谨慎。只有在面对自我的时候,人的真性才最容易显露出来。因为那时他不必掩饰。在激动的情况下,也易于显露天性,因为激动使人忘记了自制。另外在脱离了所习惯的环境而处于一种不适应的新境遇时,人的真性也可能显露出来。
(摘编自培根《论天性》)
亚里士多德说:“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看法。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儒家对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很多深刻的论述,孟子便对道德情感,尤其是恻隐之心做了细致的阐述。他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并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说明任何一个路遇此事的人都会对将要掉入井里的孩子产生同情,这种同情并非为了结交孩子父母,也不是为了邀誉于乡党朋友。由此看来,恻隐之心是纯然的善,是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值的。这意味着,儒家学者不会同意卢梭认为的同情心源于自爱的观点。根据儒家的观点可以推知恻隐与自爱截然不同,两者之间没有因果或源流的关系。恻隐固然也需要对自身感受的关切,因为恻隐是经由自身的痛苦感知他人的痛苦,但用自爱却无法解释一个人为什么一定要从自己推及他人,同情他人的痛苦,更无法解释那种自我奉献的意愿和行为。
那么,恻隐是人类道德的源头吗?概括地讲,可以这么说,但还需要做些具体分析。完整意义上的道德包括三种现象——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知识。对道德心理而言,恻隐之心无疑是其原始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推动着其扩展和深化;对道德行为而言,恻隐只是一种最初的动力,且不一定是最主要的动力;对道德知识来说,恻隐则是形成它们的最原始也最微弱的动力,必须经过理性的中介才能起作用。恻隐之心是道德最初的涓涓细流,虽不汹涌澎湃,但却源源不断。人类历史上虽不乏以所谓“原则”“主义”扼制甚至消灭恻隐之心的企图,但最终都归于失败。当然,从另一方面看,孟子的恻隐之心是从政治角度立论的。恻隐之心还有必要发展,它不能满足和停留于自身。它最主要的发展当然是和理性结合,使单纯个人主观的恻隐之心转向普遍客观的道德理性,使人治转向法治。
在当今的社会,理性规则、道德义务都是必要的,但规则和义务并不是道德的全部,道德并不仅仅是规则和义务的普遍履行,我们还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深厚同情。它会让规则与义务不至于硬化干枯,会提醒我们道德与生命的深刻联系。道德也会与时俱进,只要人类还有恻隐之心,我们就可以对它的变化基本放心。
(选自何怀宏《道德情感》,有删改)
材料二: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利益或互利虽然可以普遍解释人类一般道德行为和道德现象,却并不能解释人类道德现象和道德行为的全部。无论是在人类的道德生活史上,还是现实道德实践中,都可以发现大量而非偶然的非功利道德行为,它们并不是出自某种求利、互利动机。人类对老弱病残的天然同情感,个体对某种价值理念或信念的绝对忠诚和无条件的道德奉献与道德牺牲,出自公益精神的无报酬社区服务,都不是求利或互利的动机理论所能解释的道德现象。
为什么人类会做出这类无私无利的道德行为?人类的道德显然还有非功利或超功利的根源,这一根源在于人性。中外伦理学史上有过各种不同的人性理论,但归结起来无外乎性善、性恶、性无善无恶、性善恶混说四种类型。总体上,西方伦理学家对人性大都采取了比较消极的理解。与之相比,中国传统伦理学对人性的看法总体上较为积极,以儒家主流为代表的传统伦理学基本上是持性善论的,这其中尤以孟子为最。出于对人的美德伦理的高度关切,设定人天性善良,通过既定严格的人伦秩序,以积极担负自身所承诺的人伦角色为基点,尽力实现其善良人性的道德潜能。孟子云:“人皆有四端。”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四端”乃人性善之种子,若人尽心养性,既能秉持人伦物理,又能存心养气,励精磨炼,终究可以养成“浩然之气”,成为顶天立地的仁义“大丈夫”。
在孟子等性善论者的道德推理逻辑中,人性本善的预设是绝对必要的,人若无善性之“端”,将难以解释人如何达至道德仁义和圣贤境界。
(选自《人为什么要有道德》,有删改)
材料三:
“善”与神学中的德行、“仁爱”相符合,并且不会过度,只能有错误。过度的求权力的欲望使天神堕落,过度的求知识的欲望使人类堕落;但是在“仁爱”之中却是没有过度的情形的,无论是神或人,也都不会因它而受危险。在这种“善”与“仁爱”的德行中,错误有时是不免的。意大利人有一句骂人的话:“他太老好,好得简直成了废物。”我们要努力利人,但是不要做人们的面貌或妄想的奴隶;因为若是那样,就是易欺或柔懦了,易欺或柔懦是拘囚诚实的人的。
世间不仅有一种受正道指挥的为善的习惯,并且有些人在本性之中,也是有一种向善的心理趋向的,如同在另一方面是有一种天生的恶性一样。因为也有些人天生不关心他人。恶性中较轻的一种趋向于暴躁、不逊、喜争或顽强,等等;而较深的一种则趋向于嫉妒或纯粹的毒害,这样的人可说是靠别人的灾难而繁荣的,并且是落井下石的。这样的心性正是人性的溃疡,它们就如同曲木一样,造船最好,船是天生要颠簸的,但是这种木材却不适于造房屋,房屋是要站得牢的。
性“善”的特质和特征是很多的。一个人对待异乡人温和而有礼,那就足见他是个“世界的公民”,他的心不是一个与别的陆地隔绝的岛屿,而是一个与那些陆地接连的大洲。一个人对别人的痛苦灾难是同情的,那就表明他的心有如那疗他人之伤而自己受割的珍贵的树木。一个人对于别人的过恶很容易宽宥不究,那就足见他的心智是种植在超越伤害的地方的,所以他是伤害所不能及的。一个人对于小惠很感谢,那就表明他重视人们的心而不重视他们的钱。
(选自培根《论善与性善》,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说儒家认为恻隐与自爱不同,两者虽都关注自身感受,但它们之间并无因果联系。
B.材料一谈到恻隐对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知识的推动作用呈逐渐增强的趋势。
C.材料二谈到利益或互利是人类道德行为和现象的客观基础。因而,人的道德行为源于人们追求利益或互利的动机。
D.材料二谈到,儒家学者的代表孟子认为,凡持有“四端”者,懂得扩大并充实它们,“四端”就会像火燃起和泉水涌出一样不可遏止。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谈到只有保持恻隐之心,道德规范才会具有人性的温度,道德的演化才不会违背人性。
B.材料一谈到恻隐是经由自身的痛苦感知他人的痛苦,因此它会推己及人,完全认同他人的痛苦。
C.材料二首段列举了非功利道德的诸多行为,意在引出论述重点:人的无私无利的道德行为源自人性。
D.材料二认为中国传统伦理学对人性的看法虽有不同,但总体上是积极的,基本持性善论的观点,这与西方伦理学的认识有所区别。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的观点的一项是(
)
A.母亲哺育自己的孩子,无私地爱他们,无论他们是听话的、聪明的,还是淘气的、智力低下的。
B.方志敏、江姐等无数共产党人为新中国的成立殒身不恤。
C.古罗马帝国思想家奥古斯丁认为人生而有罪,提出了“原罪论”。
D.古代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在《劝学》一文中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的观点。
4.材料三末段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培根的观点与孟子的“性善论”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一观点与卢梭的“怜悯是人的天性”有什么异同?请结合所学知识,写一段议论性文字,300字左右。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D
2.①原文多用短句,有强调作用,表达也简洁,便于诵读;②原文体现出前因后果的逻辑顺序;③原文主语一致,均为“他”,即“卢梭”,语意更连贯。
3.①他是个瑞士人;②卢梭(真正)开始了他精彩纷呈的一生
解析:1.开头拿破仑的话是“引用”,署名中“日内瓦公民”是借代,“像浮萍一样”是比喻,故选D。
2.从句式角度看,原文多用短句,有强调的作用,句子也显得更简洁。从表达效果角度看,原句先说“参赛”,然后说“结果与影响”,逻辑性更强。从语意连贯角度看,原句前后主语一致,表达更连贯。
3.联系①处前面的“卢梭祖上在1549年来到日内瓦,他自己又于1712年出生于此”及注释,可以推测出①处应该填“他是个瑞士人”之类的语句。联系②处后面列出的卢梭的一系列成就,可以推测出②处应该填“卢梭(真正)开始了他精彩纷呈的一生”之类的语句。
2.答案:反方:善意的谎言无碍诚信。贫穷的母亲把仅有的饭菜留给儿女,同时隐瞒了自己还饿着肚子的事实,难道你能指责这位母亲“不诚信”吗?生活中善意的谎言随处可见,这种“谎言”是美丽的,它不是欺骗,不是居心叵测。当我们为了他人的幸福撒一些小谎的时候,谎言即变为理解、尊重和宽容,而且具有神奇的力量。这样的“谎言”让世界更有爱、有感动、有希望,怎么会与诚信相悖呢?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观点要明确,其次要针对正方辩词进行反驳。正方的观点是“善意的谎言有碍诚信”,并主要运用逻辑分析和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说明反驳理由。那么,反方的观点就应该是“善意的谎言无碍诚信”,然后围绕这一观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阐述理由即可。
3.答案:【示例一】构图要素:①两个变形的“人”字组成的“从”字;②一颗心。
寓意:①“从”代表共同创建和谐的邻里关系;②“心”代表邻里之间相互团结,十分和睦。
【示例二】构图要素:①两个屋顶;②两只弯曲的手。
寓意:①“屋顶”象征和谐的邻里关系;②“手”代表邻里之间相互团结,共同创建美好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本题中的徽标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两个变形的“人”字组成的“从”字,也可以看作是两个屋顶;下半部分是两只弯曲的手组成的“心”。寓意方面,可以从要素的含义、“邻里节”的意义等角度分析。
4.答案:①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肯定了习惯与天性的关系。人的天性很难被压抑,更不可能被根绝,长期养成的习惯能多少改变一些人的天生气质和性格,还能融合到天性中成为其组成部分。②天性是狡猾的,它会在人警惕时潜伏,在人放松时又出现。在培养某种好习惯的过程中,不宜过于紧张,应有意识地避免天性现出原形,并将好习惯自然地融入天性中,促成新的“天性”的形成。
解析:题干中“结合文本”的要求暗示答题应紧扣文本。要认真阅读文本,找出与“习惯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习惯与天性关系)”相关的内容。如“天性虽然是隐而不露的,却很难被压抑,更不可能被根绝……只有长期养成的习惯才能多少改变一些人的天生气质和性格”“在建立某种好习惯的过程中……天性是狡猾的,它可以在你警惕时潜伏下来,当你放松时又偷偷溜回来”。根据这些语句加以概括,用规范语言作答即可。
5.答案:1.D;2.B;3.D
4.①本段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先总说“性‘善’的特质和特征是很多的”,然后从不同角度列举了性“善”的特质和特征,论证了其特质、特征的多样性。②采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将“世界公民”的心比喻成“大洲”,使论证形象生动,深入浅出;依次列举了几种不同的“善”行,具体地论证了“善”的特质、特征。
5.①培根认为性善不会过度,但会犯错误,孟子没有提出这种看法;②培根认为有人性本善,有人性本恶,孟子认为人性本善;③培根提出性“善”是着眼于宗教;孟子提出“性善论”是着眼于政治,是为了推行“仁政”。
解析:1.A项,张冠李戴,这不是儒家的观点,而是作者依据儒家观点提出来的看法。B项,“呈逐渐增强的趋势”错误,由材料一第二段可知,恻隐对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知识的推动作用是呈逐渐减弱的趋势的。C项,材料二第一段指出:“利益或互利虽然可以普遍解释人类一般道德行为和道德现象,却并不能解释人类道德现象和道德行为的全部……它们并不是出自某种求利、互利动机”。
2.“完全认同他人的痛苦”说法错误,由材料一中的“恻隐固然也需要对自身感受的关切……更无法解释那种自我奉献的意愿和行为”可推知,恻隐只是“同情他人的痛苦”。
3.荀子是中国古代“性恶论”思想的代表,正是由于这一观点,荀子在《劝学》中反复强调应通过后天的学习改变、提升自己。
4.解答此题,可以从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从论证结构来讲,本段采用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从论证方法来讲,可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进行分析,并简要说明其论证效果。如“他的心不是一个与别的陆地隔绝的岛屿,而是一个与那些陆地接连的大洲”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具有说服力。再如“一个人对别人的痛苦灾难是同情的”等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地论证了“性‘善’的特质和特征是很多的”的观点。
5.解答此题,可先从材料三中提炼出培根的观点,由材料三第一段第一句话可知,培根认为善不会过度,但是会犯错误。由材料三第二段中的“本性之中,也是有一种向善的心理趋向的,如同在另一方面是有一种天生的恶性一样”可知,培根认为有人性本善,也有人性本恶。由材料三的第一段来看,培根的性善论是从宗教层面来谈的。然后再与第二则材料中孟子的“性善论”观点进行比较即可。
6.答案:略。
解析:写作指导:这道作文题要求写对名家观点的理解与认识。孟子强调的是“恻隐之心”的普遍性(人皆有之),卢梭突出的是“怜悯”之心的“天然性”,这是两者观点的不同点;两者都认为人都有“同情心”,这是两者的相同点。据此展开议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