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过程:
一、相关链接知识复习:
(每小格2分,共20分)
二、阅读课文P100-101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知识疏理:(每小格1.5分,共30分)
一、填空题(每小格2分,共24分)
1.老花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对光有?
????
作用(会聚/发散)。
2.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是
㎝,近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
,
远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
.
3.人的眼睛就像神奇的摄像机,
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相当于照相机
的胶片。照相时为了得到清晰的像,镜头前伸或后缩,调节
距和
距;而我
们眼睛要看清物体时,是自动调节晶状体的
。
4.如图所示,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
况根据光路图,这个人需配戴装有
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5.如右图中,是透过王小刚同学的眼镜观察书上的字,
从图中判断,王小刚同学配戴的眼镜是
眼镜.
二、选择题(每小格4分,共12分)
6.物体通过眼睛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是(
)
A.正立、缩小、实像
B.正立、缩小、虚像
C.倒立、缩小、实像
D.倒立、缩小、虚
7.(多选题)眼睛能看到物体,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B.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C.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D.从物体射来的光要有一定的强度
8.(多选题)有关眼睛病变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近视是由于晶状体变厚,焦距变长,远处景物成像于视网膜后造成的
B.近视是由于晶状体变厚,焦距变短,远处景物成像于视网膜前造成的
C.远视是由于晶状体变薄,焦距变长,近处景物成像于视网膜后造成的
D.远视是由于晶状体变薄,焦距变短,近处景物成像于视网膜前造成的
三、综合能力题(每小格2分,共14
分)
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和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活动中:
(1)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
?
????
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
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
??(左/右)移。
(2)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把他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
前(如图),光屏上的像模糊了,要使再次清晰,可将光屏向?
?
?(左/右)移。
(3)随着实验过程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长度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
??(上/下)移动,
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
?
?(上/下)调整,同时将光屏随之调整。
(4)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
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
(小于/等于/
大于)0.05mm,此镜片对光有?
??
??作用(会聚/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