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小格3分,共27分)
1.
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
,
具有
的物体叫做磁体。
2.
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后总是指向南北方向,
是
因为受到
的作用。当小磁针静止后,
小磁针北极实
际上指向
(选填“地磁北极”或“地磁南极”)。?
3.
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地磁场的磁感线从地理的
附近出来,
回到地理的
附近。
4.
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当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叫
。
当用一个条形磁体的两极分别去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看到如
图所示的现象,
这表明:
同名磁极
,
异名磁极
。
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5.
下列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越靠近磁极的地方磁感线越密
B.
磁感线是由铁屑形成
C.
磁感线是客观存在的闭合曲线
D.
只有磁铁才有磁场
6.
如图所示,
有两根外形一样的钢棒,
当钢棒如图甲放置时,
不能
看到a、b相互吸引;当如图乙放置时,
能看到a、b相互吸引,
由此可知(???
)
A.a不是磁铁,b是磁铁
B.a、b都是磁铁
C.a是磁铁,b不是磁铁
D.无法判断
7.
小明用水平放置的一根条形磁铁的一端吸起一根较重的铁钉,
如图所示,
若他用一根同样的条形磁铁的N极与原来的磁铁
S极靠近合并时,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钉的尖端被吸向右端磁铁
B.
铁钉将落下
?
C.
铁钉的尖端被吸向左端磁铁
D.
铁钉被吸得更牢
8.
如图在条形磁铁的一端吸引着两个大头针的针尖部,
则这两个大头针的针帽将(???
)
A.互相排斥
B.既不排斥也不吸引
C.互相吸引
D.无法确定
9.
为了判断一钢棒是否有磁性,
小明进行了如下几组小实验,
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让钢棒靠近铁屑,铁屑被吸引,则钢棒具有磁性
B.
将钢棒吊起,使它能在水平面自由转动,
静止时总是指南北方向,则钢棒具有磁性
C.
让小磁针靠近钢棒,
若钢棒与小磁针相排斥,
则钢棒具有磁性
D.
让小磁针靠近钢棒,
若钢棒与小磁针相吸引,
则钢棒具有磁性
10.如图,
在水平地面上的磁体上方,
有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
(下部N极).
小辉提着弹簧测力计向右缓慢移动,
挂在弹簧测力
计上的小磁体下端,
沿图示水平路线从A缓慢移到B.
则右边四
图中能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位置变化的是(
)
11.
如图将重力均为G的两个磁环A、B套在光滑的塑料架上,
A环悬浮在空中,设B环所
受的支持力为F,则(??
)
A.FB.F=G
C.GD.F=2G
12.
如图所示,
用钢棒去接近磁针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者相互排斥,
说明钢棒可能具有磁性也可能不具有磁性?
B.
两者相互吸引,
说明钢棒可能具有磁性也可能不具有磁性?
C.
两者相互排斥,说明钢棒一定不具有磁性?
D.
两者相互吸引,说明钢棒一定具有磁性
13.
在一个纸盒内放着一个条形磁体,
盒子周围放一些小磁针,
(小磁针黑端为N极),这些小磁针静止时
的指向如右图所示,
则下列四图中能正确
反映盒中条形磁铁放置情况的是(??
)
14.
我国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
将指南针分为“水针”
和“旱针”两类。如图所示装置中,
条形磁铁左方的水盆中悬
浮的“水针”和正上方悬挂的“旱针”
在静止时其N极分别指向(
)
A.
左,右
B.
右,左
C.
左,左
D.
右,右
三、综合能力题(每小格3分,共23分)
15.
两个磁极靠近时,它们并没有接触就发生了力的相互作用,这是
因为磁体周围存在
。
在物理学中,可以利用带箭头的
曲线来表示它的大小和方向,这些想象的线叫“磁感线”。
在下列几个物理学研究的实例中,与引入“磁感线”这一物理概
念的方法相类似的是
。
A.
在研究串联、并联电路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
B.
在研究光的传播路径时,
可以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
和方向;
C.
为了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我们引入了压强的概念。
16.
某同学在使用一块环形磁铁时,
不小心把一个磁体打碎成了两
块,
此时两碎块共有
个磁极,
再把原断处如图相对,
两半
磁铁将
(选“互相吸引、互相排斥、不发生作
用”)。(已知原环形磁铁的
上面为N极,
下面为S极)
17.
在图①中标出地磁场的方向,
在图②和图③中标出各磁体的磁极
和磁感线的方向。
导学测评
20.1《磁现象
磁场》参考答案
1.
磁性 磁性
2.
地磁场
地磁南极
3.
南极
北极
4.
南极
相互排斥
相互吸引
5-9.AABAD
10-14.DDBCB
15.
磁场
B
16.
4
互相排斥
17.
解析:
5.A、越靠近磁极的地方磁场越强,磁感线越密,故A正确;
B.C磁感线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故BC错误;
D、磁体、通电螺线管周围都存在着磁场,故D错误。
6.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最弱,几乎没有。在图甲中无论钢棒b是否具有磁性,它的中间位置几乎没有磁性,钢棒a不能吸引b,所以钢棒a不是磁铁;在图乙中,钢棒a的中间位置也几乎没有磁性,b却能吸引a,说明钢棒b具有磁性。
7.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当另一根同样的条形磁铁的N极与原来磁铁的S极接合时,N极与S极接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条形磁铁,铁钉所在位置成为“新条形磁铁”的中间位置,磁性很弱,铁钉将落下,故B正确。
8.两个大头针被磁铁吸引时已经被磁化,靠近磁体的被磁化成异名磁极,距磁极较远的一端被磁化成与磁体同名的磁极;本题中大头针的针帽部分均被磁化成了N极,同名磁极相排斥。故选A.
9.A.钢棒能吸引铁屑,说明钢棒具有磁体的性质: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即钢棒有磁性。
B.磁体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当其自由静止时,要指向南北方向,即磁体的指向性。
C.小磁针具有磁性,而相斥说明了钢棒也具有磁性,因为只有同名磁极才会相斥。
D.小磁针靠近钢棒,即使钢棒没有磁性,小磁针也会吸引钢棒。所以不能确定钢棒是否具有磁性。故D不能达到目的。
10.条形磁体两极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当挂着的磁体(下部N极)在最左端时,排斥力最大,弹簧秤示数最小;向右移动时,相互排斥力逐渐减弱,弹簧秤示数逐渐增大;而过了大磁体中点后,相互吸引力力逐渐增大,弹簧秤示数逐渐减增大;故可以得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A端到B端是逐渐变大的。
11.对于磁环A,受到重力和磁环B的排斥力F斥,
∵
磁环A悬浮,
∴G=F斥,
对于磁环B,受到平面的支持力F支、重力和磁环A的排斥力F斥′,
∵
磁环B静止,
∴F支=G+F斥′,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F斥=F斥′,∴F支=G+F斥′=2G,
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F支=2G;
12.(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排斥的具有同名磁极;吸引的可能是异名磁极,也可能是磁体吸引磁性材料.
13.根据磁感线方向的规定,从北极出来回到南极。而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为磁场的方向,从而确定磁体的南北极。故选C.
14.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条形磁铁的左端为S极,所以“水针”的右端为N极,“旱针”的左端为N极。故选B.
15.磁体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看不见而又客观存在的磁场而发生的,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流出,经过外电路回到磁体的S极;
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概念,无法直接研究,我们可以建立模型,使不易研究的物理内容更加形象化。给磁场建立的模型就是磁感线,通过磁感线可以看出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强弱;类似在研究光的传播路径时,可以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故选项B正确。
16.圆形磁体的两个磁极在上下两个圆形面上,当其断开后如图示,就会形成两个磁体,其中断面处分别是刚形成的两个磁体的N极和S极,两个断开后的磁体的上面和下面仍为同名磁极,所以在靠近时会相互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