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课标要求】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学习难点:了解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变革历程并理解医疗体系的独特性及其重要性。
基础知识: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1、构成:包括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与医疗保障体系等内容。
影响:对保障人类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世界概况:
基本医疗卫生体系
①建立: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西方国家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各层级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单位大量出现,公共卫生监督工作取得很大进展。
②影响:威胁人类健康的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得到控制。
医疗服务和药品供应体系
西方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药品供应得到了基本保障,城乡居民都享有一定的医疗服务权利。
医疗保障体系
①推广:二战后,现代医疗保障制度在很多西方国家推广,如美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和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②影响:为民众的医疗卫生事业带来物质支持。
课堂探究: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受到环境污染和工作压力增大的影响,患病人数激增,国家开始重视疾病的防治,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科技尤其是电与化学工业的发展的应用促进了医药事业的发展,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形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促进现代医疗卫生体系走向完善。
材料二:核医学和核武器同属现代核物理学的产儿,如果说一个是威力无比的杀人的“魔鬼”,而另一个则是救苦救难的“菩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部分核基地“军转民”,成立了核生物医学机构,核素终于走出实验室,实现了向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转化。1956年,我国开始进行同位素的应用研究。目前,无论在基础研究上,还是在临床上,核医学都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获得了广泛的用途,成为现代医学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
材料三:英国政府基本接受了贝弗里奇报告的建议……瑞典、芬兰、挪威、法国、意大利等国也纷纷效仿英国,致力于建设福利国家。
——何平《贝弗里奇报告·序》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推动医疗卫生体系建立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经济发展、现实需要、科技进步、国家政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所具备的条件?
政治:相对和平的政治环境;民主化进程加快;民权斗争兴起;民主权利扩大
经济: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发展
思想:民主、平等、民权、公民意识、公共卫生意识的提高
法治:法治建设的发展;国家立法的保障
民间:近代以来大众传媒的发展;有志之士的推动
科技:医学理论、医学技术、治疗技术等的发展和推广
中国概况:
(1)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本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国家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大力推行计划免疫,积极防治传染病,把食品、饮用水、药品的安全监督工作视为重要工作。
(2)医疗服务体系: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不断扩大。国家逐渐把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等内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
(3)药品供应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不断完善,国家规范药品收费标准,加大医疗扶贫力度,有效缓解了我国老少边穷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状况。
(4)医疗保障体系:①20世纪60年代,国家把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②改革开放后,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使全民病有所医。
(5)历史影响:基本保障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创造了世界医疗史上的奇迹。
合作探究:
材料一:新中国刚成立时,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百废待兴,缺乏最基本的医疗卫生体系,社会公众的健康水平低下,表现在婴儿死亡率高达 200‰,孕妇死亡率为 15‰,人均期望寿命只有 35 岁。
材料二:国家财政能力有限,卫生事业处于百废待兴的起步阶段,主要任务向社会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政府对医疗服务实行统一管理,对承担预防保健任务的卫生机构实行全额拨款。这一时期中国的婴儿死亡率从 195‰降到 41‰,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 65 岁。
据材料回答,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立的背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何特点?背景: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为国家主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落后;社会公众健康水平低特点:起步晚,水平低,基础薄弱;政府统一管理;成就显著;带有公益化的特征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寿命延长。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扶持力度,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卫生健康意识增强,同时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医疗服务人才。在科技上,国家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医学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形成的因素?
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群众医疗健康意识增强
医学人才增加;医学技术进步;医疗器械发展;借鉴西方医疗卫生体系成果;文革使原有的医疗卫生体系遭到破坏
材料四:1984年,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85年,中国医改元年。这一时期医改的基本思路是模仿国企改革的,其核心内容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放开搞活,提高医院的效率和效益”,而改革的基本做法,则是“只给政策不给钱”。 ——整理自《1985,中国医改元年》
思考:1985年中国医改与改革开放前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相比有什么特点?这会产生什么影响?
特点:引入了市场竞争,公益性减弱
影响:减轻国家财政支出;市场竞争促进医院建设的发展与医疗设施的更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设备紧张的问题
农村医疗体系崩塌;医院道德伦理崩坏;看病贵,加剧了人民的医疗负担;加剧了医患矛盾
材料五:2003年肆虐全国的“非典”暴露的决不仅仅是应急医疗系统问题,而是整个医疗卫生体制,特别是常规医疗卫生体制的失效问题,有专家认为:我国过去十年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
材料六有市民说:“我不认为中国医改(1985年医改)不成功,而是中国医改犯了方向性错误。以前的医疗保障体制尽管有问题,但本质是要给百姓可靠的医疗保障。而医改把这种保障性质变了,变成了为了钱治人”。有的怒指医改后的保障水平降低。更多的人则斥责医德医风被金钱腐蚀,一些医生只会在病人身上用最短的时间赚最多的钱。但是医生也说“医改不成功”,诉苦自己是“受害者”……
——马国川《大碰撞 2004-2006中国改革纪事》
材料七:由于市场逐利机制作用下,大型公立医院扩建,公益性不断被弱化;特需服务快速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被弱化。“以药养医”、过度医疗等现象普遍存在,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公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突出,卫生事业发展的公平性下降。
材料八 :2005 年,WHO提出了全民覆盖,认为“全民覆盖”与“人人健康和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是一致的,并积极倡导在世界范围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推进全民覆盖目标的实现。
据材料分析21世纪后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背景?
常规医疗卫生体制失效;应急医疗体制存在弊端;医疗事业中不公平现象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建立全民覆盖的医疗体系。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1、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
(1)世界:①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医学突飞猛进,自然科学领域的新技术应用到临床中,为治疗一系列威胁人类健康的疑难杂症奠定了基础;
②许多国家把防疫工作视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中之重,不少长期困扰人类的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乃至彻底的消除,孕产妇与初生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
③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80年到62.8岁增长到2019年的72.6岁。
中国:①中国的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在断肢再植手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造瓣膜、试管婴儿等领域都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
②人民健康状况明显改观,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增加到2018年的77岁,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人民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1)世界:①二战后,许多国家和地区注重公共卫生的建设,净化饮用水,科学处理垃圾、粪便与污水等许多做法,在城市中推广开来,并影响到乡村;
②乡村居室、厨房、厕所、禽畜圈舍的卫生条件都有所改观;
③刷牙、洗手、洗脸、洗澡等行为成为个人卫生习惯。
(2)中国: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把公共卫生事业当作一件大事,并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②发动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清理环境、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爱国卫生运动,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有助于人民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3)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讲卫生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①许多国家的公共卫生观念日益深化,传染病的预防、食品药品与公共卫生的监管,以及卫生知识的宣传取得巨大进步;
②讲卫生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③在现代社会,不少国家越来越注重精神卫生,大力普及精神医学知识,提倡对精神障碍早发现,早治疗,促使精神病患者早日康复;
④普通人要重视心理健康,采取有效方式预防精神疾患,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生活,从而实现身心幸福。
西方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建立——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疾病社会保险法》。19世纪末期,德国社会矛盾加剧。1870年德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工人阶级斗争的迅猛开展。工人群众强烈要求国家立法给工人以经常性生活保障。1883年,德国国会通过了俾斯麦政府提交的《疾病社会保险法》,规定对全体从事经济性工业活动的工人一概实行强制性疾病保险,保险费的2/3从工人身上征集,1/3由企业主交纳。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疾病保险法。
2、完善——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因大危机导致严重预算危机,原来的职业养老金计划受到冲击。罗斯福在推行新政中寻求刺激经济增长与创建失业保险体系之间的均衡,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障法》。这是一部以美国联邦政府为主体,全国性的社会保障立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并对世界各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产生十分广泛的影响。
3、发展——部分欧洲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1948年,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继英国之后,纷纷宣布实施“普遍福利”政策,瑞典成为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最完善的典型代表国家,荷兰、挪威、法国、意大利等也实行全面社会保障计划,宣称为“福利国家”。
巩固练习:
1.1968年毛主席亲自批准后,“赤脚医生”这个名词迅速走红,成为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的特定称谓。到1977年底我国农村“赤脚医生”数量达到150多万,生产队的卫生员、接生员390多万人。1985年1月《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到此“赤脚医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这表明( )
A.人民公社化体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B.“左”倾错误影响了农村医疗事业发展
C.农村医疗水平落后的局面根本扭转
D.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对医疗的要求
2.2017年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措施是 ( )
A.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
B.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C.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D.加强“福利国家”建设
3.2020年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从此,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工作纳入了适用《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法治轨道。这表明我国( )
A.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严重
B.环境治理依靠法制力量
C.大力推进民主立法
D.通过法律规范防疫行动
4.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施儿童免疫计划,目前我国实施的基础免疫计划中有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减毒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儿童可以免费接种这些疫苗。这表明( )
A.基础免疫计划的实行有利于确保儿童健康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重视儿童的免疫计划
C.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医疗卫生体系
D.疫苗接种后可以终生免疫
5.2020年初,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迅速蔓延,疫情非常严重。全国4万多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大救治、大转运、大接治、大防疫规模空前,一个多月时间基本控制住了疫情。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国( )
A.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和发展
B.人民的支持和救援
C.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力的支持
D.医疗技术水平先进
答案:ABD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