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山东省2011-2020年高考试卷分类汇编之16—其它(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新高考】山东省2011-2020年高考试卷分类汇编之16—其它(解析卷)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24 17:1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山东省2011-2020年高考试卷分类汇编之16—
其它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2020年山东卷15.中医拔罐的物理原理是利用玻璃罐内外的气压差使罐吸附在人体穴位上,进而治疗某些疾病。常见拔罐有两种,如图所示,左侧为火罐,下端开口;右侧为抽气拔罐,下端开口,上端留有抽气阀门。使用火罐时,先加热罐中气体,然后迅速按到皮肤上,自然降温后火罐内部气压低于外部大气压,使火罐紧紧吸附在皮肤上。抽气拔罐是先把罐体按在皮肤上,再通过抽气降低罐内气体压强。某次使用火罐时,罐内气体初始压强与外部大气压相同,温度为450 K,最终降到300 K,因皮肤凸起,内部气体体积变为罐容积的。若换用抽气拔罐,抽气后罐内剩余气体体积变为抽气拔罐容积的,罐内气压与火罐降温后的内部气压相同。罐内气体均可视为理想气体,忽略抽气过程中气体温度的变化。求应抽出气体的质量与抽气前罐内气体质量的比值。
【答案】
【解析】
【详解】设火罐内气体初始状态参量分别为p1、T1、V1,温度降低后状态参量分别为p2、T2、V2,罐的容积为V0,由题意知
p1=p0、T1=450 K、V1=V2、T2=300 K、V2=20V0/21 ①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②
代入数据得 p2=0.7p0 ③
对于抽气罐,设初态气体状态参量分别为p3、V3,末态气体状态参量分别为p4、V4,罐的容积为,由题意知p3=p0、V3=、p4=p2 ④
由玻意耳定律得 ⑤
联立②⑤式,代入数据得 ⑥
设抽出的气体的体积为ΔV,由题意知 ⑦
故应抽出气体的质量与抽气前罐内气体质量的比值为 ⑧
联立②⑤⑦⑧式,代入数据得 ⑨
(2)热力学第一定律
2.2020年山东卷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a→b、b→c、c→a三个过程后回到初始状态a,其p-V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三个状态的坐标分别为a(V0, 2p0)、 b(2V0,p0)、c(3V0,2p0)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气体在a→b过程中对外界做的功小于在b→c过程中对外界做的功
B. 气体在a→b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大于在b→c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C. 在c→a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小于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
D. 气体在c→a过程中内能的减少量大于b→c过程中内能的增加量
【答案】C
【解析】A.根据气体做功的表达式可知p-V图线和体积横轴围成的面积即为做功大小,所以气体在a→b过程中对外界做的功等于b→c过程中对外界做的功,A错误;
B.气体从a→b,满足玻意尔定律pV=C,所以
所以,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
气体从,温度升高,所以,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
结合A选项可知
所以
b→c过程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a→b过程吸收的热量,B错误;
C.气体从c→a,温度降低,所以,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所以,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放出热量,C正确;
D.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根据,可知
所以气体从c→a过程中内能的减少量等于b→c过程中内能的增加量,D错误。
故选C。
(3)全反射
3.2020年山东卷9.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镜如图甲所示。DE为嵌在三棱镜内部紧贴BB'C'C面的线状单色可见光光源,DE与三棱镜的ABC面垂直,D位于线段BC的中点。图乙为图甲中ABC面的正视图。三棱镜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只考虑由DE直接射向侧面AA' C'C的光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从AA'C'C面出射的区域占该侧面总面积的
B. 光从AA'C'C面出射的区域占该侧面总面积的
C. 若DE发出的单色光频率变小,AA'C'C面有光出射的区域面积将增大
D. 若DE发出的单色光频率变小,AA'C'C面有光出射的区域面积将减小
【答案】AC
【解析】AB.由题可知
可知临界角为45o,因此从D点发出的光,竖直向上从M点射出的光线恰好是出射光线的边缘,同时C点也恰好是出射光线的边缘,如右图所示,因此光线只能从MC段射出,根据几何关系可知,M恰好为AC的中点,因此在AA'C'C 平面上有一半的面积有光线射出,A正确,B错误;
C.由于频率越高,折射率越大,当光源发出的光的频率变小,折射率也会变小,导致临界角会增大,这时M点上方也会有光线出射,因此出射光线区域的面积将增大,C正确,D错误。
故选AC。
(4)光的干涉和衍射
4.2020年山东卷3.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截面图如图所示。光源S到S1、S2的距离相等,O点为S1、S2连线中垂线与光屏的交点。光源S发出的波长为的光,经S1出射后垂直穿过玻璃片传播到O点,经S2出射后直接传播到O点,由S1到O点与由S2到O点,光传播的时间差为。玻璃片厚度为10,玻璃对该波长光的折射率为1.5,空气中光速为c,不计光在玻璃片内的反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
可知时间差
故选A。
(5)天然放射性现象、半衰期
5.2020年山东卷2.氚核发生β衰变成为氦核。假设含氚材料中发生β衰变产生的电子可以全部定向移动,在3.2104 s时间内形成的平均电流为5.010-8 A。已知电子电荷量为1.610-19 C,在这段时间内发生β衰变的氚核的个数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
可得产生的电子数为 个
因在β衰变中,一个氚核产生一个电子,可知氚核的个数为1.0×1016个。
故选B.
(6)能级跃迁
6.2019年山东卷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12.09 eV B.10.20 eV
C.1.89 eV D.1.5l eV
答案:A
解析:根据能级间跃迁吸收或辐射的光子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量差,即
由能级图可知,从激发态n=3、n=4…跃迁到n=2时能辐射出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可见光,
氢原子从基态(n=1)跃迁到n=3,应吸收光子的能量为
所以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12.09eV,故选A。
(7)核反应 核能
7.2017年山东卷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已知的质量为2.0136u,的质量为3.0150u,的质量为1.0087u,1u=931MeV/c2。氚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A.3.7MeV B.3.3MeV C.2.7MeV D.0.93MeV
【答案】B
【解析】根据质能方程,释放的核能,,则
,故B正确;A、C、D错误。
(8)物理学史
8. 2012年理综山东卷1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
C.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
答:AD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决定物体惯性大下的唯一因素,选项A错误;伽利略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必然结果,选项C错误。
9. 2011年理综山东卷16.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事实的是
A.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
B.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C.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AB
解析:1840年英国科学家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
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拉开了研究电与磁关系的序幕;
伽利略通过将斜面实验合力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9)高中物理综合题
10.2020年山东卷17.某型号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M、N为竖直放置的两金属板,两板间电压为U,Q板为记录板,分界面P将N、Q间区域分为宽度均为d的I、Ⅱ两部分,M、N、P、Q所在平面相互平行,a、b为M、N上两正对的小孔。以a、b所在直线为z轴, 向右为正方向,取z轴与Q板的交点O为坐标原点,以平行于Q板水平向里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为y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区域I、Ⅱ内分别充满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B和E。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a孔飘入电场(初速度视为零),经b孔进入磁场,过P面上的c点(图中未画出)进入电场,最终打到记录板Q上。不计粒子重力。
(1)求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以及c点到z轴的距离L;
(2)求粒子打到记录板上位置的x坐标;
(3)求粒子打到记录板上位置的y坐标(用R、d表示);
(4)如图乙所示,在记录板上得到三个点s1、s2、s3,若这三个点是质子、氚核、氦核的位置,请写出这三个点分别对应哪个粒子(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不要求写出推导过程)。
【答案】(1) ; (2);(3);(4)s1、s2、s3分别对应氚核、氦核、质子的位置
【解析】 (1)设粒子经加速电场到b孔的速度大小为v,粒子在区域I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对应圆心角为α,在M、N两金属板间,由动能定理得qU=mv2 ①
在区域I中,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磁场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②
联立①②式得 ③
由几何关系得 ④


联立①②④式得 ⑦
(2)设区域Ⅱ中粒子沿z轴方向的分速度为vz,沿x轴正方向加速度大小为a,位移大小为x,运动时间为t,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E=ma ⑧
粒子在z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合成与分解的规律得 ⑨

粒子在x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得 ⑾
联立①②⑤⑧⑨⑩⑾式得 ⑿
(3)设粒子沿y方向偏离z轴的距离为y,其中在区域Ⅱ中沿y方向偏离的距离为y',由运动学公式得 y'=vtsinα ⒀
由题意得y=L+y' ⒁
联立①④⑥⑨⑩⒀⒁式

(4)s1、s2、s3分别对应氚核、氦核、质子的位置。
_21?????????è?????(www.21cnjy.com)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