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2012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1-17 18:3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测试题
有关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N=14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生活实例中,主要过程为化学变化的是
A功夫深,铁杵成针 B佳节到,焰火缤纷 C春天来,冰雪消融 D美酒开,满屋飘香
2.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需要开发新的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天然气 C.石油 D.太阳能
3.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水蒸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4.下列物质混合,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①氮气和氧气 ②氢气和一氧化碳 ③ 煤气和空气 ④ 面粉和空气 ⑤ 氢气和空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扬子晚报》2007年5月28日报道:辽宁一酒楼因员工操作不当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当火灾发生时,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A.隔离可燃物 B.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
C.把棉被用水湿透,覆盖在可燃物上,防止火势迅速蔓延
D.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6.石油是—种重要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困惑。以下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不当的是 ( )
A.砍伐树木作燃料 B.利用太阳能 C.利用风能 D.开发核能
7.下列物质的俗称、名称、化学式一致的是
A 酒精、甲烷、CH4 B 干冰、二氧化碳、CO2
C 大理石 氧化钙 CaO D 水银、银、Hg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 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物质就会燃烧
C、任何物质燃烧都可以用水扑灭 D、着火点就是物质开始燃烧的地方
9.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甲烷燃烧 B.酒的酿造 C.食物腐烂 D.动植物呼吸
10.在大气层中,因CO2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不是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由于动植物呼吸作用增加 B、由于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
C、由于森林绿化面积迅速递减,使得自然界吸收CO2的能力降低
D、由于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11.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12.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在煤炉上只要放一壶水就能防止煤气中毒 B 发现煤气管道泄露,迅速打开排气扇
C 清除石油液化气罐内的残液可倒入下水道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
13.盛放酒精的试剂瓶标签上应该印有的警示标志是
14.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A、燃烧煤和石油产生的气体 B、助力车排放的尾气
C、工厂排出的烟尘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
15.下列物质中,主要成分不同的一组
A、沼气和天然气 B、酒精和乙醇 C、大理石和石灰石 D、干冰和冰
16.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7.一种可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X,其燃烧的化学反应为X + 3O2 ==== 2CO2 + 3H2O
则X的化学式为
A、H2 B、CH4 C、CH3OH D、C2H5OH
18.我国今年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为向世界展现一个新的形象,某校同学提出下列建议: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分类回收垃圾;④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⑤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⑥提倡不使用含磷洗衣粉;⑦农业上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A. ①②③④⑥⑦   B. ②③④⑤⑥⑦   C. ①②③⑤⑥⑦   D. 全部
19.下列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A、点燃某可燃物,在火焰上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可燃物是H2
B、通过炽热的氧化铜后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气体中有一氧化碳。
C、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沉淀生成,可能是盐酸太浓。
D、含CO、N2 、CO2 、H2O、 H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石灰水、炽热的氧化铜、干燥剂、炽热的炭层,最后只剩下N2
20.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化合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实验室中收集NO时可选用的集气方法为
A、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二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可能有1个或2个答案,共计10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21.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以下物品:①酒精②汽油、煤油③烟花爆竹④食盐。不准携带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中,碳与氧的质量比为3:5,则该气体可能是
A.由CO或CO2 单独组成的纯净物 B.由CO和C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C.由CO和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D.由O2和C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23.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自燃、燃烧的共同点是
A.都放出热量 B.都生成气体 C.主要过程都属于氧化反应 D.都发光
24.有一包由氧化铜和木炭组成的黑色混合物,其质量为10克,将其置于硬质试管中加热到高温,使它们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测得固体的质量减少了2.2克。则原来混合物中木炭的质量可能是① 1.2克 ② 2.2克 ③ 2.0克 ④ 0.6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5.一瓶无色气体,是由H2、 CO2、 CO、 CH4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而成,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未出现浑浊;②在导管口点燃气体,火焰成蓝色,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迅速翻转烧杯注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浑浊。则该无色气体可能是
A CO2 CO H2 B CO H2 C CH4 D CH4 H2 CO2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5分)
26.请用木炭、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碳酸钙、石灰水中适当物质的化学符号填空:
(1)支持一般可燃物燃烧的是_______;(2) 用于制汽水的是_____ ;(3) 点燃前,需检验气体纯度的是_____ __;⑷在冶金工业上可作还原剂的固体单质是___________ ;
⑸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主要成分是 ⑹沼气池中产生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
⑺敞口放置的石灰水试剂瓶内壁上有层白色的物质是_____ 形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⑻选择上述物质作为反应物,各写出一个符合下列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27. 现有H、S、C、O、Ca五种元素,请选用合适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一个:
⑴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⑵大理石的只要成分___________;
⑶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_________;⑷汽水中含有的酸__________
28、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1)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 变化。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它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奥林匹克火炬(内部储有可燃物)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
①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通过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引燃圣火。此过程中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 。
②北京奥运会火炬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雨量的情况下保持燃烧。但要实现奥运圣火登顶珠峰,还需要解决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 。
29、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标出反应的基本类型。
①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 )
②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
③ 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 )
④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30、用天然气和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代替蜂窝煤作燃料,可明显改善空气质量,工业上用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炭来制取水煤气。回答下列问题:
⑴ 空气质量日报中常列出主要污染物有:①二氧化硫;②二氧化氮;③臭氧;④可吸入颗粒物。用天然气或水煤气代替蜂窝煤后,上述污染物明显降低的有 (填序号)
⑵ 送入居民家中的天然气、水煤气中常加入一种有臭味的物质(硫醇),起作用是
⑶ 用天然气、水煤气代替蜂窝煤做燃料,除明显改善空气的质量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任意答一点即可)
31、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找来两只高低不同的蜡烛,点燃后同时罩在一个大烧杯中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你也动手做一下,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楼问题:
⑴实验中将两只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后,都熄灭了。原因是
⑵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⑶ 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
A、用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
32、下表是几种可燃物在压强为101KPa时间的沸点。请你回答:
可燃物 CH4 X C3H8 C4H10 C5H12
沸点/℃ -164 -88.6 -42.1 -0.5 -36.1
(1)“祥云”火炬中的燃料含有C3H8,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 X= ;
(3)打火机的燃料稍加压即可以液化,减压后(打开开关)液体又容易气化,遇明火即燃烧。上表中可做打火机燃料的是 ;
四、推断题(每空1分,共计10)
33、A、B、C三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是最清洁的燃料;B元素的单质能在C元素的单质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元素的单质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⑴A元素名称______;B元素符号 ; D元素组成自然界最硬的单质 ;⑵写出B、C二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⑶写出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34、A、B、C、D、E是初中常见的五种无色气体,其中两种是单质,三种是化合物;X在常温下为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请写出你的推断结果。
A 、B 、 C 、 D 、 E
五、实验探究题(共计18分)
35、请回答下列问题:(在下列⑴⑵两小题中任选一题回答,若两小题都回答,则以第⑴小题的答案评定分数。)
⑴在日常生活中,偶有不慎发生失火。请你用两个例子说说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⑵燃料充分燃烧可节约资源,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的两点是什么?
36、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装置有 ,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氢气,应选装置组合有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⑶)实验室常用 (填名称)作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你选用的发生装置组合是
⑷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当过氧化氢接触到
二氧化锰后,反应便立即开始不能人为控制其速度。如果你稍改变所
选择装置,便可控制其反应速度,请从图5的仪器中选择一种仪器更换。
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它更换原装置中的 (填名称)
37、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1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① ;② 。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12装置与图11装置比较,优点是 。
(2)小林同学指出图1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1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
【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 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
六、计算题
38(3分)小熠同学为补充维生素,服用XX牌 多维元素片,该药品标签如图所示。请你计算(计算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 小熠同学按标签所示方法服用该药片,则每天服用的维生素C为 mg;
(2)维生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维生素E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 。
39(4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的同学们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的纯度进行试验研究。称取石灰石样品8克,共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分别与同种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不溶于水。)
实验序号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所取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8g 8g 8g
所取稀盐酸的质量 80g 100g 120g
剩余物质的质量 86g 105.8g 125.8g
⑴在第 次实验中,反应容器内有固体剩余。
⑵求原试样中CaCO3的质量分数?(有计算过程)
A
B
D
C
点燃
+D
+D
CuO
B
X
A
+E
+C
+C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