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 化学 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复习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 化学 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复习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24 17:0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二人教版 2019版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复习学案
核心素养
晶体结构与性质是《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难度最大的内容,涉及晶体类型的判断,晶体性质的解释,晶胞的计算等,学习时,一要全面认识各类晶胞的结构,做到“了然于胸”;二要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
知识梳理
1.晶体结构与性质
晶体结构与性质
2.配位键和配合物
3.超分子的重要特征

强化训练
1.下图是由Q、R、G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高温超导体的晶胞结构,其中R为+2价,G为-2价,则Q的化合价为________。

答案 +3
解析 晶胞中三种原子的个数分别为R:8×+1=2
G:8×+8×+4×+2=8
Q:8×+2=4
R、G、Q的个数之比为1∶4∶2,则其化学式为RQ2G4。
由于R为+2价,G为-2价,所以Q为+3价。
2.已知镧镍合金LaNin的晶胞结构如下图,则LaNin中n=________。

答案 5
解析 根据晶胞结构可判断:La的个数:2×+12×=3
Ni的个数:12×+6×+6=15
所以n=5。
3.Cu元素与H元素可形成一种红色化合物,其晶体结构单元如下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答案 CuH
解析 根据晶胞结构可以判断:Cu()的个数:2×+12×+3=6;H(?)的个数:6×+1+3=6,所以化学式为CuH。
4.(1)硼化镁晶体在39 K时呈超导性。在硼化镁晶体中,镁原子和硼原子是分层排布的,下图是该晶体微观结构的透视图,图中的硼原子和镁原子投影在同一平面上。则硼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在硼酸盐中,阴离子有链状、环状等多种结构形式。下图是一种链状结构的多硼酸根,则多硼酸根离子符号为________。

答案 (1)MgB2 (2)BO
解析 (1)每个Mg周围有6个B,而每个B周围有3个Mg,所以其化学式为MgB2。(2)从图可看出,每个单元中,都有一个B和一个O完全属于这个单元,剩余的2个O分别被两个结构单元共用,所以B∶O=1∶(1+2×)=1∶2,化学式为BO。
5.已知下图所示晶体的硬度很可能比金刚石大,且原子间以单链结合,试根据下图确定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B3A4
6.[2020·山东,17(4)]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的分数坐标。四方晶系CdSnAs2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晶胞棱边夹角均为90°,晶胞中部分原子的分数坐标如下表所示。
坐标
原子
x
y
z
Cd
0
0
0
Sn
0
0
0.5
As
0.25
0.25
0.125


一个晶胞中有________个Sn,找出距离Cd(0,0,0)最近的Sn________(用分数坐标表示)。CdSnAs2晶体中与单个Sn键合的As有__________个。
答案 4 (0.5,0,0.25)、(0.5,0.5,0) 4
7.[2019·全国卷Ⅰ,35(4)]图(a)是MgCu2的拉维斯结构,Mg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面体方式排列的Cu。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可见,Cu原子之间最短距离x=________pm,Mg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________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MgCu2的密度是________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答案 a a 
解析 观察图(a)和图(b)知,4个铜原子相切并与面对角线平行,有(4x)2=2a2,x=a。镁原子堆积方式类似金刚石,有y=a。已知1 cm=1010 pm,晶胞体积为(a×10-10)3 cm3,代入密度公式计算即可。
8.[2019·全国卷Ⅱ,35(4)]一种四方结构的超导化合物的晶胞如图1所示。晶胞中Sm和As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2所示。图中F-和O2-共同占据晶胞的上下底面位置,若两者的比例依次用x和1-x代表,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为________;通过测定密度ρ和晶胞参数,可以计算该物质的x值,完成它们关系表达式:ρ=________g·cm-3。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1中原子1的坐标为,则原子2和3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SmFeAsO1-xFx   
解析 由晶胞结构中各原子所在位置可知,该晶胞中Sm的原子个数为4×=2,Fe的原子个数为1+4×=2,As的原子个数为4×=2,O或F的原子个数为8×+2×=2,即该晶胞中O和F的个数之和为2,F-的比例为x,O2-的比例为1-x,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mFeAsO1-xFx。1个晶胞的质量为g=g,1个晶胞的体积为a2c pm3=a2c×10-30cm3,故密度ρ=g·cm-3。原子2位于底面面心,其坐标为;原子3位于棱上,其坐标为。
9. CaF2的晶胞为立方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1)CaF2晶胞中,Ca2+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
(2)“原子坐标参数”可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已知A、B两点的原子坐标参数如图所示,则C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晶胞中两个F-的最近距离为273.1 pm,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晶胞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答案 (1)8 (2)  (3)
解析 (1)以面心Ca2+为研究对象,在一个晶胞中连接4个F-,通过该Ca2+可形成2个晶胞,所以与该Ca2+距离相等且最近的F-共有8个,因此Ca2+的配位数是8。
(2)观察A、B、C的相对位置,可知C点的x轴坐标是,y轴坐标是,z轴坐标是。
(3)根据晶胞结构可知,在一个晶胞中含有Ca2+的个数:×8+×6=4,含有F-的个数:1×8=8,即一个晶胞中含有4个CaF2,根据C点的坐标可知:晶胞中F-之间的距离为晶胞边长的一半,所以晶胞参数L=2×273.1 pm=546.2 pm,则该晶胞的密度为ρ== g·cm-3。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手段越来越多,测定精确度也越来越高,现有一种简单可行的测定方法,具体步骤为:
Ⅰ.将固体NaCl研细、干燥后,准确称取m g NaCl固体并转移到定容仪器A中。
Ⅱ.用滴定管向A仪器中滴加苯,不断振荡,继续加苯至A仪器的刻度线,计算出NaCl固体的体积为V cm3。
(1)步骤Ⅰ中A仪器最好用________(仪器名称)。
(2)步骤Ⅱ中用酸式滴定管好还是碱式滴定管好: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否用胶头滴管代替步骤Ⅱ中的滴定管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NaCl晶体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用X射线测得NaCl晶胞中靠得最近的Na+与Cl-间的平均距离为a cm,则用上述测定方法测得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表达式为NA=____ mol-1。

答案 (1)容量瓶 (2)酸式滴定管 苯能溶解碱式滴定管的橡皮管 (3)不能 实验中需要准确量取苯的体积
(4)
解析 (2)由于苯对橡胶有溶胀、老化作用,所以滴定管用酸式滴定管。(3)实验中需要准确量取苯的体积,因此不能用胶头滴管代替滴定管。(4)NaCl的密度为ρ= g·cm-3,最近的Na+与Cl-间的平均距离为a cm,则晶胞棱长=2a cm,NaCl晶胞的体积=(2a)3cm3,晶胞中Na+数目=1+12×=4、Cl-数目=8×+6×=4,则NaCl晶胞的质量= g= g·cm-3×
(2a)3 cm3,整理可得NA= 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