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教案+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教案+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27 09:3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面积
第1课时 什么是面积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动手画一画的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秋天来了,小树的叶子有的变红了,有的变黄了,五颜六色的树叶多漂亮啊!
课前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了片叶子,现在请你们将老师发给你的叶子画在纸上。
(生动手画树叶周长)
师:请同学们用彩笔给这片叶子涂上颜色。
(生动手涂出叶子面积)
追问:刚才你们在画树叶和涂颜色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呢?
预设学生的答案可能有:
生1:我发现,画叶子画的是叶子的边,画的是线,涂叶子涂的是叶子的里面,是叶子的表面。
生2:画叶子是画叶子的周长,涂叶子是涂叶子的面积。
板书:课题——面积。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面积。
(1)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数学课本和语文课本。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课本和语文课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它们的大小一样。
师:你们所说的大小一样指的是什么?
师引导学生说出,数学书和语文书的表面一样大。
课件出示1元硬币的面和1角硬币的面,谁大谁小?红枫叶的面和绿树叶的面谁大谁小?
生观察后自由回答,师给予肯定。
师指出,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在数学上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作物体的面积。
师引导学生说出:两本书的面积一样大,1元硬币比1角硬币的面积大。
(2)课件出示一些图形,要求学生说说哪些图形有大小,哪些图形没有?
生:有的图形是封闭的,有的图形有开口。
师强调:只有封闭图形的面才有大小。
小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比较图形的面积。
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中间情境图,引导学生看教材中淘气和笑笑的对话。
师:通过他俩的对话,你怎样认识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生:物体一周边长的和叫周长,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
组织学生比较:拿出课前准备的两个图形,比一比谁的面积大?
学生通过比较后说出: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面积大。
师:你们是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的?
学生交流后汇报:(1)可以用重叠的方法;(2)用数方格的方法。
师生共同小结。
3.按要求画图。
请同学们拿出方格纸,在方格纸上画3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面积。
学生独立画图,指名展示交流,集体评价。
师:通过画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面积相同的图形,形状可以不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0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50页“练一练”第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教后思考】
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是学生学习面积的最有效方法。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桌子以及凳子等身边的物体,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问题“你觉得哪个面大?哪个面小?”初步来认识和感知面积。再让学生来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通过不同的比较方法,运用不同的策略,在过程中经历面积。学生自主探索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和班级内交流自己比较的策略,如用小正方形摆、剪、拼等方法,使学生从中学到比较的方法,得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