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统编版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检测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是(
)
A.棉纺织品
B.机器
C.鸦片
D.枪炮
2.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他的主要功绩是(
)
A.领导虎门销烟
B.撰写《海国图志》
C.抗击沙俄入侵
D.指挥黄海海战
3.中国近代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4.《南京条约》签订后,条约的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而且并未颁行。可见,清政府并不准备认真执行,但《南京条约》的签订却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表现在(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5.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感叹“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他说:“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他评价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19世纪40年代爆发的这场战争“揭开了侵略与反抗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19世纪中期以后,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福州等地的市场上外国商品日益增多,洋钉(铁钉)、洋纱等用品在距离这些城市较远的乡村都有出售,而且货量充足。这种状况表明(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了
B.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C.近代中国市场主动开放,惠及乡村
D.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8.小明暑假去北京旅游,参观了圆明园遗址,导游说北京在近代曾经两次遭到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劫掠,大量珍贵文物至今流失海外。你知道是哪两次吗(
)
A.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到1860年,这个中华文明古国被西方彻底打败并羞辱了……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到1860年”,俄国人“取得领土”的条约有(
)
①中俄《北京条约》
②中俄《改订条约》
③中俄《瑷珲条约》
④中俄《辛丑条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0.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发动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对华倾销商品
11.1841年林则徐有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
)
A.逼迫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B.攻占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D.割占辽东半岛,索银2亿两
12.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这描述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鸦片战争后,反抗清朝统治的农民战争又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色彩,1862年9月,在浙江慈溪痛击洋枪队的队伍是(
)
A.太平军
B.义和团
C.东北军
D.义勇军
14.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并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他们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在山区贫苦农民中发展会众两千多人。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拜上帝会”顺应百姓的呼声
B.山区人民封建迷信思想严重
C.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D.洪秀全和冯云山的演讲技术高超
15.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日军的暴行在这里警钟长鸣。“这里”是(
)
A.武汉
B.上海
C.沈阳
D.南京
16.反映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道路的迫切愿望的文献是(
)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天演论》
D.《海国图志》
17.《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这段材料突出体现了(
)
A.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B.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
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18.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其中①②处分别指的是(
)
A.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B.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C.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D.永安建制、天京变乱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已经反复检查销化过程的每一部分,他们在整个工作中进行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料,我不能想象再有任何事情会比执行这项任务更加忠实的了。
——《镇口销化鸦片记》,1839年6月
材料二
自今以后,(清朝)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
——某条约第二条中文译文
请回答:
(1)材料一反应的历史事件是?
(2)材料二节选自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个条约?
(3)简要概括与该条约相关的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20.填图、识图题
如左下图为《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请将下列地点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A.邓世昌壮烈殉国的战役发生地点
B.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战役发生地点。
(1)上框填__________
下框填__________
观察《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如看不清楚,另见课本,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填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
A.《天津条约》增开的通商口岸:汉口
B.《南京条约》增开的通商口岸:
福州
(2)上框填______下框填__________
(3)据图指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西方侵略势力在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初二某班同学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材料三
洪仁玕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保障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表明,他对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着全心全意的、虽然认识很不全面的赞赏态度。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1)材料一中因“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而创立的组织是哪个?这一事件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具有怎样的新时代特征?
(2)材料二出自哪一革命纲领?这一纲领最吸引当时农民的地方是什么?这一纲领未能实施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为什么说《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走私的基础知识。根据题干信息“19世纪”“洋人”“贸易困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目呈现的是鸦片走私前,“洋人”的商品在中国市场没有竞争力,为改变贸易的不利局面,英国开始走私“新的商品”,即鸦片。选C。
2.答案:A
解析: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故选A。
3.答案:C
4.答案:A
解析:《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符合题意;《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B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C项;《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D项。
5.答案:A
解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但是这并没有引起清朝统治者的重视,依旧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统治者才开始惊醒,不得不向外国学习,开展洋务运动。故蒋廷黻评价的是鸦片战争,因此选A。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世纪40年代”“揭开了侵略与反抗的帷幕”“进入近代”可知,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选A。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洋钉(铁钉)、洋纱等用品在距离这些城市较远的乡村都有出售,而且货量充足”,可知外来工业品已经深入中国民众的生活中,表明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没有彻底解体,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故B项错误;近代中国是在列强的侵略下被迫开放的,故C项说法错误。
8.答案:B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纵火烧毁;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联军攻陷北京,进行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故选B。
9.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题干中的具体年份。俄国通过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领土约40万平方千米,通过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中俄《改订条约》签订于1881年;《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②④不符合年份要求,应排除。①③正确,故选A。
10.答案:B
解析: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法国大作家雨果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的暴行。故选B。
11.答案:C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俄国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俄国对中国的侵略证明了材料“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
12.答案:B
解析:由关键信息“英法”“广州”“北京”“俄国”并结合所学可知,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从广州向北京进犯;与此同时,俄国趁火打劫,侵占中国西北和东北大片领土。鸦片战争是英国单独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挑起的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是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的。故选B。
13.答案:A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1862年9月,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痛击洋枪队,因此A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14.答案:C
解析: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发展会众两千多人,从本质上反映了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15.答案:D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攻占南京后,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1937年12月,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故选D。
16.答案:A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符合题意,故选A。《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严复所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魏源的《海国图志》是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7.答案:B
18.答案:D
解析:太平军攻克永安后,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为太平天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1856年发生天京事变,使太平军元气大伤,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故选D。
19.答案:
(1)虎门销烟
(2)《南京条约》
(3)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0.答案:
(1)AB;
(2)AB;
(3)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21.答案:
(1)拜上帝会;同时担任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2)《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分配土地,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绝对平均分配社会财富;此纲领与社会状况不符,具有空想性,当时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分田方案的实施。
(3)仿效西方资本主义,主张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近代事业。
解析:(1)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据材料—“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结合所学可知,洪秀全通过创立拜上帝会开始发展反清力量。根据材料—“救亡图存”“反清革命”,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同时担任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并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2)据所学可知材料二出自《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纲领最吸引当时农民的地方是平均分配土地,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并绝对平均分配社会财富。由于此纲领与现实不相适应,具有空想性,且当时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分田方案的实施,这一纲领未能实施。(3)据材料三“采用西方技术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开设现代银行、保障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并结合所学可知,《资政新篇》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近代事业,所以说《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