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16、猫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16、猫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26 10:3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郑振铎(duó)
【学习目标】
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梳理字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比较三次养猫经历,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作者情感,思考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
【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
1、明确目标
2、自学教材:标清段落,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
3、基础积累:登录平台,选择微课“《猫》基础梳理”进行学习,并完成导学案上的填空题。
4、整体感知:带着问题浏览课文,结合自学指导,完成问题和表格。
【环节二】自学检测——在线测学,质疑思学
1、在线测学:独立完成平台的“《猫》自测题”,完成后点击提交。
2.质疑思学:将你在本次课程学习中的困惑与建议如实写下来,小组整理汇总后拍照上传至活动“《猫》自学反馈”,并在课后进行组内交流。
1、学情反馈
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著有短篇小说《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
【环节三】 自展提升——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逗 (dòu) 缕(lǚ) 倚(yǐ) 妄(wàng) 消耗(xiāo hào)
忧郁(yōu yù) 懒惰( duò ) 怂恿(sǒng yǒng)
安详(ān xiáng) 乞丐(qǐ gài) 预警(yù jǐng)
怅然(chàng) 蜷伏(quán) 叮嘱(dīng zhǔ)
惩戒(chéng) 悲楚(bēi chǔ) 冤枉(yuān)
虐待(nüè ) 芙蓉鸟(fú róng niǎo)
畏罪潜逃(wèi zuì qián táo)
郑振铎( duó ) 污涩( sè ) 红绫(líng )
重点生字词检测
2、合作探究
①在芙蓉鸟事件中,第三只猫被冤枉的依据是什么?
总印象:外貌不好看,性情不讨喜,不能给人带来半点乐趣,它在家中是若有若无的。
案发前:“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
案发后:“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

(1)解密芙蓉鸟事件,探究主旨:
自学指导: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进行分析。
2、合作探究
②在明白案件真相后, “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作者借此想告诉我们什么人生哲理?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认为是“我”的歧视、误解、冤枉、追打、漠视造成了猫的死亡。
作者借此想告诉人们要平等地对待生命、同情善待弱小者,对人对事不能存有偏见,做事不能主观臆断。
自学指导: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进行分析。
(2)学习写法: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子,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这段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动作描写,“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外形,扑抢“红带”或“绳子”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第一只猫可爱活泼的特点。
自学指导:仔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②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这段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并为后文埋下伏笔。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猫活泼好动、机灵有趣的情态。此外,“乱跑”“不怕生人”“跑到街上”看似闲笔,却在不经意间给猫的丢失埋下伏笔。
自学指导:仔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③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这段话运用了外貌描写。写第三只猫的来历及外貌,与前两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
自学指导:仔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环节四】自评巩固——自主测评,当堂巩固
阅读文章,完成(1)——(3)题。
操作流程:
①独立完成自主阅读。
②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⑤全班交流展示,教师小结。
④指导学生完成“自我评价”,疑难问题课后师徒结对解决。
【环节四】自评巩固——自主测评,当堂巩固
阅读文章,完成(1)——(2)题。
(1)课文从哪三个方面表现猫的性格古怪?
讲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讲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讲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
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看起来相互矛盾,但都是事实,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赏析文中两处划线的句子,试着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小猫的“乖巧”和“任性”进行对比,突出了小猫性格的古怪。
②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小猫的调皮可爱,表现了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3)同样写猫,这篇文章与郑振铎的《猫》中作者的情感有何不同?
本篇文章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而郑振铎的《猫》更多地表达了悔恨、内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