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练习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2019年江西)请仔细观察下图,导致1980—1984年两国粮食产量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
)
A.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B.是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D.是否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束缚
2.(2019年山东滨州)东欧剧变实质上是指东欧各国(
)
A.生活水平的根本变化
B.对外政策的根本变化
C.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D.文化传统的根本变化
3.(2019年湖南衡阳)下表反映了苏联1966—1985年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B.赫鲁晓夫改革C.戈尔巴乔夫改革D.苏联解体
4.(2019年黑龙江大庆)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正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罗斯
D.中国
5.(2019年海南)世界历史波澜壮阔,大国兴衰构成重要篇章。回眸其中一国的演变历程,排序正确的为(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6.(2019年广东)下图漫画说明了(
)
A.社会主义阵营基本瓦解
B.两极格局局面基本形成
C.苏联经济改革取得重大成效
D.苏联模式的推广具有强制性
7.(2019年山东菏泽)有学者认为,“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
A.为了应对令人痛苦的危机
B.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C.帮助本国度过了严重危机
D.提出“政治多元化”的主张
8.(2019年江苏常州)“改革把斯大林的‘神像’扳倒了,但在苏联体制和基本政策的改革上,并没有什么成就可言。”下列改革中符合上述评价的是(
)
A.戈尔巴乔夫改革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赫鲁晓夫改革
D.卡达尔改革
9.(2019年湖南湘西州)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说明(
)
A.更改了国名B.社会主义制度遭遇挫折C.更换了领导人D.社会主义制度遭遇失败
10.(2020
年贵州铜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
也遇到不少挫折。
下列史实与之无关的是(
)
A.
赫鲁晓夫改革
B.
戈尔巴乔夫改革C.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D.
东欧剧变
11.(2020
年江苏扬州)
1991
年,
强大-时的超级大国苏联结束了它辉煌而又悲壮的历程。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苏联模式的弊端
C.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
马歇尔计划的运用
12.
(2020
年河北)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
他们既感受到了旧制度所带来的压力,
又体会到了新制度所带来的辛酸。
谁是冷战失败的承受者?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谁呢?“□”应是(
)
A.
苏联
B.
美国
C.
俄罗斯
D.
法国
13.(2020
年辽宁辽阳)
1991
年,
苏联的红旗悄然落下,
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
74
圈。
这一事件带来的国际影响是(
)
A.
两极格局结束
B.
柏林危机
C.
非洲
17
国独立
D.
掀起拉美独立运动
14.(2020
年广东)
如表显示的是苏联五年计划执行情况。
导致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五年计划
时间
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
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
社会劳动生产增长率(%)
“八五”
1966~1970
7.7
8.5
6.8
“九五”
1971~1975
5.7
7.4
4.6
“十五”
1976~1980
3.7
4.4
3.2
A.
经济体制僵化
B.
中苏关系破裂
C.
欧共体的扩大
D.
社会性质改变
15.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改革是(
)
A.日本的明治维新
B.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
C.俄国的1861年改革
D.中国的戊戌变法
16.某论文把推行高度的民族自治、放弃一党制、列宁塑像被推倒、“八一九事件”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A.苏联的解体
B.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C.赫鲁晓夫下台
D.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
17.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赫鲁晓夫改革和匈牙利改革为代表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最终都失败了。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允许私人小企业的发展
B.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
C.开展了垦荒和推广玉米种植运动
D.未能从根本上摆脱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8.2014年3月16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全民公决投票,其中赞成加入俄罗斯的选票占96.6%,克里米亚议会17日决定克里米亚独立成为国家,后加入了俄罗斯。此后乌克兰局势动荡不安。乌克兰和俄罗斯历史上曾经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的时间是(
)
A.20世纪8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19.他领导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他是(
)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20.“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冷战消失了”的标志性事件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美苏争霸
D.苏联解体
二、综合题
21.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
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在政治方面,
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
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
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1)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改革成效不大和苏联模式有什么关系?
材料二:
1985
年,
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
开始实行经济政治改革,
但总体效果不佳。
1990
年,
苏联经济出现严重滑坡,
消费品全面短缺,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同时,
苏联各民族的积怨被煽动起来,
民族之间从群殴、
械斗,
发展到武装冲突。
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九年级下册
(2)
根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1990年,苏联经济出现严重滑坡,消费品全面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同时,苏联各民族的积怨被煸动起来…(当时)苏联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1991年,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
——摘编自部编版九下教材
(3)材料三中“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指的是什么事件?对此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或教训?
22.(2019年四川巴中节选)当今世界旧的格局已经终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呈现出不断深入发展的趋势。与上个世纪相比,今天的世界发展趋势更能体现国际社会对公平正义与合作共赢的追求,更有助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中国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推动者,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分别写出上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的名称。
(2)1991年底,旧的格局已经崩溃,然而当今仍有西方大国以“冷战”思维和手段面对中国的崛起。历史上制定“冷战”政策的国家是谁?“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练习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2019年江西)请仔细观察下图,导致1980—1984年两国粮食产量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
)
A.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B.是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D.是否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束缚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上台后逐渐取消,故A不合题意;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不合题意;1953—1956年中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不合题意;导致1980—1984年两国粮食产量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是否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束缚,故D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2.(2019年山东滨州)东欧剧变实质上是指东欧各国(
)
A.生活水平的根本变化
B.对外政策的根本变化
C.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D.文化传统的根本变化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社会主义制度也随之发生改变,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东欧剧变以后,南斯拉夫一分为五,分为南斯拉夫联盟、波黑、马其顿、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所以东欧剧变实质上是指东欧各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3.(2019年湖南衡阳)下表反映了苏联1966—1985年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B.赫鲁晓夫改革C.戈尔巴乔夫改革D.苏联解体
【答案】A
【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源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特点是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民主与法制匮乏;经济上,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斯大林模式从长远看,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无法充分发挥。苏联的改革也没有突破这一体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是变化的根源,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4.(2019年黑龙江大庆)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正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罗斯
D.中国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经济体。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5.(2019年海南)世界历史波澜壮阔,大国兴衰构成重要篇章。回眸其中一国的演变历程,排序正确的为(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图片1是苏联解体以后的俄罗斯联邦;图片2是一战前的沙皇俄国,当时奥匈帝国还存在;图片3是苏联,故D符合题意。
6.(2019年广东)下图漫画说明了(
)
A.社会主义阵营基本瓦解
B.两极格局局面基本形成
C.苏联经济改革取得重大成效
D.苏联模式的推广具有强制性
【答案】D
【解析】依据漫画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作为一种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发展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模式在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得到推广。在欧洲,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等。1945年,由铁托任主席,成立了南斯拉夫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所以漫画说明了苏联模式的推广具有强制性,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7.(2019年山东菏泽)有学者认为,“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
A.为了应对令人痛苦的危机
B.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C.帮助本国度过了严重危机
D.提出“政治多元化”的主张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面对长期积聚的矛盾,他着手进行全面改革;危机缓解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故二者的相似之处都是为了应对令人痛苦的危机,故A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帮助本国度过了严重危机,故BC不合题意;戈尔巴乔夫提出“政治多元化”的主张,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8.(2019年江苏常州)“改革把斯大林的‘神像’扳倒了,但在苏联体制和基本政策的改革上,并没有什么成就可言。”下列改革中符合上述评价的是(
)
A.戈尔巴乔夫改革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赫鲁晓夫改革
D.卡达尔改革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但在苏联体制和基本政策的改革上,并没有什么成就可言”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开始进行改革。赫鲁晓夫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他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没有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C项符合题意;1985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领导人后,进行改革。改革失败导致苏联政治体制急剧变化,最终苏联解体。排除A项;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苏联体制更加僵化。排除B项;卡达尔改革发生匈牙利,取得过一定成就。排除D项。故选C。
9.(2019年湖南湘西州)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说明(
)
A.更改了国名B.社会主义制度遭遇挫折C.更换了领导人D.社会主义制度遭遇失败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20世界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上都出现严重问题,各国的改革成效不大,社会矛盾尖锐。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先是进行经济改革,效果不佳,后转向政治体制改革,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80年代末,东欧各国社会制度都发生根本性变化。1991年底,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2020
年贵州铜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
也遇到不少挫折。
下列史实与之无关的是(
)
A.
赫鲁晓夫改革
B.
戈尔巴乔夫改革C.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D.
东欧剧变
【答案】
C
【解析】依据题干“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与之无关”,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随着经济的发展,
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逐渐走上联合的道路,
建立了欧洲共同体。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C
符合题意;
赫鲁晓夫改革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A
排除;
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东欧剧变使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过渡到资本主义国家,
属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挫折,
BD
排除;
故选
C。
11.(2020
年江苏扬州)
1991
年,
强大-时的超级大国苏联结束了它辉煌而又悲壮的历程。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苏联模式的弊端
C.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
马歇尔计划的运用
【答案】
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
列宁逝世后,
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
到
1936
年,
苏联新宪法颁布,
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
它使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但,
苏联模式也有严重弊端,
农轻重比例失调,
这一点长期得不到解决,
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故
B
符合题意。
A
在
1921
年开支实施,
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
故不符合题意;
C
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故不符合题意;
D
是冷战的表现之一,
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2.
(2020
年河北)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
他们既感受到了旧制度所带来的压力,
又体会到了新制度所带来的辛酸。
谁是冷战失败的承受者?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谁呢?“□”应是(
)
A.
苏联
B.
美国
C.
俄罗斯
D.
法国
【答案】
C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他们既感受到了旧制度所带来的压力,
又体会到了新制度所带来的辛酸”可知,
1991
年,苏联解体,
俄罗斯在法理上继承了苏联,
国家制度由社会主义制度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俄罗斯人民承受了巨大的动荡,
故
C
符合题意;
苏联,
1922
到
1991
年,
是冷战的主要参预者,
不是冷战失败的承受者,
故
A
不符合题意;
美国,
从
1783
年以来,
一直是资本主义制度,
现在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故
B
不符合题意;
法国,
从
1789
年以来,
一直是资本主义制度,
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3.(2020
年辽宁辽阳)
1991
年,
苏联的红旗悄然落下,
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
74
圈。
这一事件带来的国际影响是(
)
A.
两极格局结束
B.
柏林危机
C.
非洲
17
国独立
D.
掀起拉美独立运动
【答案】
A
【解析】考查点:
苏联解体。
解题思路:
紧扣“1991
年,
苏联的红旗悄然落下”可以判断是
1991
年苏联解体。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91
年苏联解体,
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
故
A
符合题意;
柏林危机的时间是
1948
年,
排除
B;非洲
17
国独立是
1960
年,
排除
C;
拉美独立运动出现在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
排除
D。
故选
A。
14.(2020
年广东)
如表显示的是苏联五年计划执行情况。
导致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五年计划
时间
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
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
社会劳动生产增长率(%)
“八五”
1966~1970
7.7
8.5
6.8
“九五”
1971~1975
5.7
7.4
4.6
“十五”
1976~1980
3.7
4.4
3.2
A.
经济体制僵化
B.
中苏关系破裂
C.
欧共体的扩大
D.
社会性质改变
【答案】
A
【解析】根据图表所给数据可知,
“八五”、
“九五”、
“十五”期间,
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
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社会劳动生产增长不断下降;
其原因是由于斯大林模式具有严重的弊端,
经济体制僵化,
阻碍苏联经济持续发展,
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故
A
正确;
中苏关系破裂是外交方面,
题目考查的是经济角度,故排除
B
项;
欧共体的扩大与苏联经济发展无关,
故排除
C
项;
1991
年,
苏联解体后,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故排除
D
项。
故选
A。
15.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改革是(
)
A.日本的明治维新
B.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
C.俄国的1861年改革
D.中国的戊戌变法
【答案】B
【解析】日本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排除A,C中俄国还没变为社会主义国家,排除C,D中中国当时走资本主义道路,故答案选B。
16.某论文把推行高度的民族自治、放弃一党制、列宁塑像被推倒、“八一九事件”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A.苏联的解体
B.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C.赫鲁晓夫下台
D.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
【答案】A
【解析】推行高度的民族自治、放弃一党制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八一九事件是指1991年8月19日至8月21日在苏联发生的一次政变,因此可以知道主题应该是苏联解体,故答案选A。
17.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赫鲁晓夫改革和匈牙利改革为代表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最终都失败了。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允许私人小企业的发展
B.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
C.开展了垦荒和推广玉米种植运动
D.未能从根本上摆脱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答案】D
【解析】解题时注意“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但最终都失败了”“
根本原因”等信息,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苏联以及东欧社会主义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均是没有能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故选D。
18.2014年3月16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全民公决投票,其中赞成加入俄罗斯的选票占96.6%,克里米亚议会17日决定克里米亚独立成为国家,后加入了俄罗斯。此后乌克兰局势动荡不安。乌克兰和俄罗斯历史上曾经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的时间是(
)
A.20世纪8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解体的时间。苏联解体与1991年,属于20世纪90年代,判断某年是某世纪多少年代,某世纪看百位数,百与其左边的数字组成一组数再加一就是世纪,年代直接看十位数,十位数是几就是几十年代,如1991年,19+1=20(世纪),十位数是9,因此说1991年处于20世纪90年代。故答案选C。
19.他领导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他是(
)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相关史实。根据题干“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联。根据课本所学,苏联经历改革有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故此题选择答案C。
20.“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冷战消失了”的标志性事件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美苏争霸
D.苏联解体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苏之间“冷战”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结束。1947年,美总统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开始。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冷战的结束。所以此题选A。
二、综合题
21.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
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在政治方面,
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
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
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1)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改革成效不大和苏联模式有什么关系?
材料二:
1985
年,
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
开始实行经济政治改革,
但总体效果不佳。
1990
年,
苏联经济出现严重滑坡,
消费品全面短缺,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同时,
苏联各民族的积怨被煽动起来,
民族之间从群殴、
械斗,
发展到武装冲突。
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九年级下册
(2)
根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1990年,苏联经济出现严重滑坡,消费品全面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同时,苏联各民族的积怨被煸动起来…(当时)苏联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1991年,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
——摘编自部编版九下教材
(3)材料三中“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指的是什么事件?对此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或教训?
【答案】(1)
关系:
他们的改革未从根本上克服苏联模式的弊端,
导致改革失败。(2)
原因: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弊端;
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3)苏联解体。启示:革命和改革推动社会发展;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国家的发展要符合国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1)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改革未从根本上克服苏联模式的弊端,
所以改革成效不大。(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弊端;
根据“1985
年,
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
开始实行经济政治改革,
但总体效果不佳”可归纳出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苏联解体的原因还有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3)材料三中“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指的是苏联解体。据所学知,1991年12月,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标志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本问是启示类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革命和改革推动社会发展;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国家的发展要符合国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等。
22.(2019年四川巴中节选)当今世界旧的格局已经终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呈现出不断深入发展的趋势。与上个世纪相比,今天的世界发展趋势更能体现国际社会对公平正义与合作共赢的追求,更有助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中国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推动者,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分别写出上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的名称。
(2)1991年底,旧的格局已经崩溃,然而当今仍有西方大国以“冷战”思维和手段面对中国的崛起。历史上制定“冷战”政策的国家是谁?“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格局(或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格局)。
(2)美国;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的统治秩序;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矛盾。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美国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开始。东欧剧变和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