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报灯名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报灯名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2-25 20: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京剧《报灯名》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当前小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认知甚浅,对京剧没有什么了解,更谈不上喜爱了。要使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就需要教师充分借助互联网,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了解京剧,喜爱京剧。
学生课前准备:自己通过网络查阅和了解一些京剧的相关知识。
教师课前准备:京剧相关资料整理,优秀京剧视频的收集、制作。
二、教学课题
京剧选段《报灯名》。
三、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重点认识丑角,激发学习京剧的兴趣从而喜爱京剧艺术。
2、在听、看、读、演、评的活动中感受数板的表演方式及丑角的特点。
3、学习《报灯名》能用一点京腔,带上动作表演 。
教学重难点
在听、看、读、演、评的活动中感受数板的表演方式及丑角的特点。
四、教材分析
《报灯名》是教育部指定的 15首京剧教学曲目之一,它选自传统京剧《打龙袍》 ,为包拯回朝, 趁元宵节请仁宗在午门观赏花灯, 灯官报灯名时的数板。 数板突出的是节奏的作用, 将节奏相对自由的语言纳入固定节奏的规范之中。数板是丑角念白的一种形式,字音强弱分明,节奏性强。它可以用打击乐伴奏,从而使语言的节奏更为强烈、鲜明。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报灯名》 。教学难点是能用一点京腔,带上动作表演《报灯名》 。
五、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学情特点,我设计了“赏” 、 “听” 、 “读” 、 “演” 、 “评”等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模仿创造,从而了解京剧四大行当中丑的特点及数板的表演形式,逐步走进京剧,喜爱京剧。
1、 听读法: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离开了“听” ,音乐就不存在了。我让学生借助网络从听入手, 听演员读,听老师读,听同学读,听自己读,逐步学习京剧《报灯名》 。
2、自主学习法: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和表演《报灯名》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 通过师生合作、 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学习, 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幽默的氛围,还增强了学生学习京剧的自信。
3、创造表现法: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试。特别是最后的表演环节,我让学生自己伴奏,自己表演,使学生过足了戏瘾。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京剧式的师生问好。
师:上课铃声响,我来进课堂,堂下所坐何人?
生:拜见先生。
师:免礼。
生:谢先生。
师:刚才我们进行了一段京剧式的师生问好,让我们小小的找了一下京剧的感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歌曲,感受一下,这段演唱跟我们平时演唱的歌曲一样吗? 交流:学生谈一谈对歌曲的感受。揭题: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就与戏曲有关,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京剧吧!
(二)认识四大行当
师:介绍京剧有关的概念常识。说到京剧,我们一定要说到它的行当,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 丑四大行当。(出示课件)教师介绍四大行当,着重介绍丑角,学生边看图片,边听讲解。(借助媒体,形象直观地了解了京剧的四大行当。 )
(三)欣赏《报灯名》
师:了解四大行当后,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一起来看看,这段表演是属于京剧里的哪个行当?课件播放《报灯名》的表演片段,学生初步欣赏。(再次借助网络让学生欣赏、感受京剧《报灯名》 ,激发学习的欲望 )
交流:它属于哪个行当?文丑还是武丑?
(四)学习《报灯名》
1、师: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一段名叫《报灯名》 ,它选自传统京剧《打龙袍》 ,表现的是元宵节观灯时,灯官报灯名的情景。
2、交流:跟我们平时朗读的感觉一样吗?
3、小结:对了,这段念白是用京腔来说的,所以叫做京白,来,跟着老师念一念, 找一找京腔的感觉。
4、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学习《报灯名》
5、集体完整地念白(再次播放课件)
师:让我们跟着演员完整地来读一读,注意读出京白的味道哦!
6、讨论:可以加上什么动作让念白表演更生动?
师:很有点京腔的感觉了,看来你们还都有当京剧演员的潜质呢!现在,能不能边说边带上动作表演呢?想一想,怎么加动作呢?(老师教几个动作,让同学们进行模仿,唤起他们的表演兴趣,进一步的认识京剧。)
7、集体表演《报灯名》
8、介绍:数板
师:大家发现没?刚刚的演员在表演时还配有伴奏,这个伴奏只突出了节奏,让念白的语言固定在节奏中,这种形式京剧中称之为“数板” ,现在让我们也来尝试一下“数板”吧!
9、选择乐器(手锣、响筒)进行伴奏,师生集体表演《报灯名》。
(五)拓展
1、师: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请两名同学为大家进行表演。(让学生表演并感受,进一步拉进了学生与京剧的距离。 )
2、交流:喜欢他们的表演吗?
3、小结:四位同学演绎出来的灯官不仅京腔十足, 而且动作幽默风趣, 把这个丑角演的活灵活现,他们能做到的事,相信咱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做到!
结束语:我国的京剧艺术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悠久的历史,连外国人都很喜欢它,那么作为中国人、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在课外多听, 多看,多学,为宏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说不定在多年以后的京剧舞台上,就会有我们中的某个同学的身影出现呢!
七、教学反思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京剧课堂教学,本节课教学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高质高效” 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学生走进网络,自己去发现京剧、了解京剧、探索京剧, 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京剧的积极性。充分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京剧表演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