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交流》是小学五年级苏教版科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是科学探究环节: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分析与解释、交流与质疑、结论与拓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奠定科学探究技能和方法的基础,并推进科学探究技能的不断发展。是对学生进行“交流”显性化教育的专门训练课。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情制定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交流活动,宽泛理解交流的含义。
2. 知道交流有那些方式,怎样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交流。
3. 知道交流的意义与作用。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愿意向科学家学习,就科学问题展开辩论。
2. 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交流、耐心倾听善于评议的良好习惯。
(三)过程与方法:
1. 能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探究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有条理、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说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
2.. 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参与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体会到交流的意义和乐趣。
(四)重难点:
根据学情和教材内容制定重难点如下:
1.重点:认识交流的常用方式,采用具体的交流方法进行交流。
解决方法:通过谈话和大家的讨论认识交流的常用方式,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创作掌握交流的具体方法。
2.难点:对事物描述的不准确会对交流产生影响。
解决方法:和班主任合作在平时授课中有有意识的加以训练。
三、教法与学法:
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课堂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与课时安排:
1.教师准备:音视频资料、挂图等。
2.学生准备:(1)选好辩论主题,写好辩论稿。(2)画一张海报用于展示自己科学探究的成果。
3.课时安排:40分钟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检查布置得任务,进行新课:
一、情景导课
师:同学们好,你准备向大家展示的材料拿来了吗?
出示图片(科学家交流大会的图片)谈话:科学家除了每天认真细致,孜孜不倦做研究,还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各种形式介绍给大家。与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你想用什么形式来介绍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哪!
二、学习新课:
师:有序记录学生的汇报
海报
图画
图表
辩论
描述
讨论
其他形式:电脑、电视、收音机……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新课: 板书 交流
师:什么是交流呢?
交流:就是通过一定的形式(书面的、语言的、媒体等)与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验成果或从他人获取信息的过程。
科学家与小朋友进行交流:
师:我们来玩个游戏:
师:描述也是一种交流的方式。
师:你从下面图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
师:讨论、图表也是交流的一种方式。
学生活动
生:示意带的材料
生:举手汇报所要采用的交流方式。
师:图画也是交流的方式,把你办的小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布置个小任务,就这个话题,同意上述观点的同学与不同意这个观点的同学下次课我们展开辩论,双方准备好辩论资料。辩论也是交流的一种方式
教 学 设 计
师:此外我们看到的宣传海报等等都是在交流
课堂小结
请大家把刚才学到的交流方式归纳一下。
板书设计: 交 流
海报
书面的形式 图画
图表
交流
辩论
口头的形式 描述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