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人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2-25 20:1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透视现象》
午井中心小学 李翠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大家能够明白透视的特点以及它的小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的观察理解与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让大家能够正确掌握透视现象中的消失点以及视平线正确辨别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大家感受透视的乐趣以及团结的重要性。
重点:
能够明白透视现象的概念以及特点。
难点:
对消失点和视平线的正确掌握并能够表现在自己的画面上;
教学方法
视频教学
教学准备:
电脑设备、幻灯片、音频
教学过程:
导入(问题导入)
欣赏图片,观察哪副作品空间感更加强烈?
学生回答:…
为什么这张图片给人的空间感最强烈呢?
教师出示摄影作品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引出本节课课题以及透 视现象的概念;(透视是用线条或者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二、新授
以欣赏图片的方式让学生主动观察,从而发现透视现象的特点,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等,教师进行补充讲解;(重点)
随后一起认识两个好朋友,消失点与视平线的学习,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启发中去发现和总结;(难点)
消失点:随着视线的延伸,景物会逐渐聚于一点。
视平线:是与你眼睛平行的一条水平线,平视时它与地平线重 合。
认识完消失点和视平线之后,那它们可以上下左右的移动吗?
学生回答:…
一起来探个究竟!接下来通过同一张图片不同的拍摄角度来感 受它的微妙变化,学生通过理解来总结,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三、教师总结
对透视现象的概念、特点、消失点和视平线等知识点的整体回顾,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大胆尝试。
四、艺术实践
在生活中去寻找透视现象,和其他人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透视现象,了解它的概念、特点、消失点和视平线的认识,通过图片对比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针对本节课有以下几节几处优点和不足:
优点: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快速理解透视现象;
学生能够对透视的特点可以很好辨别;
对视平线、消失点的作用以及不同的角度对视觉的影响能够理解到位;
不足:
透视现象的特点能够理解、分辨,但在表现画面时易画成平面,难以表现立体的效果;
学生不够大胆,绘画过于拘谨;
对透视现象的特点能够理解,但在表现画面能力稍弱。
因此,在平时生活中对学生创作环节多指导,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一种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成为自己作画的对象,经常练习,提高自身的绘画能力。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尽最大努力传授给学生言简意赅的美术知识,让学生能够通俗易懂的理解,并能够很好的表现在自己的画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