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背景)
0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02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实践)
03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课程标准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1)经济(根因):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阶级矛盾尖锐
1831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失败
(2)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不仅要求经济权益,还要争取政治权利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一切人都应该劳动” “法国革命是阶级斗争。”
“贫困是由过剩本身产的。”
“法郎吉”的梦想。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 创办新和谐公社
他们看到了阶级对立,但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他们拒绝……一切革命行动,想通过和平途径达到自己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P115
空想社会主义者
“新和谐”公社蓝图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批判
继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
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黑格尔
费尔巴哈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3)思想基础: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4)实践基础:马、恩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从巴黎到布鲁尔,马克思始终积极参与许多工人团体的活动“在马克思身上,嗅不到一点空想家的气味……常被工人们亲切地称为“马克思老爹”——弗 ·列斯纳《一个工人对马克思的回忆》
马、恩在《新莱茵报》编辑部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马、恩格广泛吸取人类优秀思想成果(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马、恩长期的革命实践与理论研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
资本主义大工业建立和发展(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暴露,社会矛盾尖锐
理论
来源
思想
基础
阶级
基础
经济
根源
实践
基础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归纳
1、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马克思、恩格斯
正义者同盟
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7年
流亡英国的德意志工人组织
1848年,发表
《共产党宣言》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 》1848年德文原版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材料二: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材料三: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材料四: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材料五: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归纳《宣言》的主要内容
肯定了资本主义的进步作用
揭示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
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品读宣言 感悟真理
2、内容
2、内容:
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
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历史作用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阐明了共产党的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3、意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
4、革命实践与理论继续探索:
1)革命实践: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
2)理论发展: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辨证关系,
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5、评价: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真理性
科学性
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方向性
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
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在东欧和东南欧影响日益扩大
在亚洲和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1.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2.实践意义:1)成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推动世界工人运动的发展
(西欧、在东欧和东南欧、在亚洲和美洲)
2)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三)小结:诞生的历史意义
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实践与传播
“特殊条件”指什么?结合课本找出巴黎公社建立的背景。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实践与传播
1870年普法战争
梯也尔
对外:卖国
对内:镇压
1871年3月巴黎公社革命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1、背景
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民族矛盾尖锐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2、巴黎公社
(2)措施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政权
建设
社会
经济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
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
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实行八小时工作日等等
除旧立新
人民公仆
人民民主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於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实践与传播
性质: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
巴黎公社社员殉难处
巴黎公社失败
3、结果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法国资产阶级和普鲁士联合扼杀,公社战士共有7.29万人在作战中牺牲,2.98万人被枪杀,6万多人被投入监狱或被流放.
英勇斗争,虽败犹荣,精神永存
材料一:列宁指出: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与无产阶级的准确成熟。但是1871年的法国尚不具备这些基本条件。
材料二:公社的领导人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有的是这个派别,有的是那个派别,完全以工人阶级的本性,爱国的热情搞这么一个起义。
材料三:银行是全部资本主义生活的神经,而公社不愿给人留下强盗、小偷的印象,在斗争的中途停了下来,没有剥夺剥夺者(法兰西银行)。
材料四:在一个农民的国度中无产阶级革命的独唱,就会变成哀歌。
材料五:凡尔赛当时具有先进的军队和武器,国民自卫军怎么抵得过呢。
合作探究
4.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仍然处于上升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未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缺乏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切断敌人经济命脉
没有发动广大农民,缺乏工农联盟
普法势力联合绞杀,敌我力量悬殊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5.经验与教训:
(1)经验
a.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必须进行暴力革命。
b.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最主要的)
c.对国家进行民主化改造(公职人员选举产生;限薪;监督)
(2)教训
a.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
c.必须建立广泛的工农联盟。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合作探究
6、意义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1
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2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
习近平指出,《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我们党开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中国革命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
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
《共产党宣言》揭示的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的理论基础。我们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始终坚守理想信念。
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实践——
巴黎公社
经济基础、阶级基础、
理论基础、实践基础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由空想到科学
由理论到实践
本课小结